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宫无妃-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紧紧攥着手里的画卷,几乎要浸出汗水。

  如此巨大的一场变革!

  不成功便成仁!

  就连大祭司,也满脸恐惧:伟大的神啊,请指引我,到底该怎么办?

  拉法上人渐渐地,眼里也流露出深切的恐惧:“大祭司?”

  我花开后百花杀8

  拉法上人渐渐地,眼里也流露出深切的恐惧:“大祭司?”

  果然,这事其实不是针对皇后——至少本质不是在于皇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陛下,便是沛公!

  皇后只是一个楔子,一枚棋子!

  只是要成全这场大局的一个诱因而已!

  要行动,总要师出有名!

  现在,已经名正言顺了!

  大祭司声音急切:“现在军队的要人都是哪些?有多少可以站在我们这一边?”

  “大将军李俊峰,那可是陛下的死党。他觉无可能跟我们合作。”

  “他之外呢?”

  “就是元贺,元贺也掌握着一部分军队,他倒是个虔诚的大神敬拜者。”

  “还有呢?”

  “还有陆泰也握有兵权。再有……”

  大祭司认真地听着,努力过滤着每一个出现的名字。这片土地,曾经政教合一,现在政教分离,并不代表,他就不关心国事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就算是大神也不例外。

  尤其是这两年,为了图谋神教的复兴,他也曾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他忽然问:“太子呢?!你认为太子如何?”

  拉法上人摇头:“大祭司有所不知。这个冯氏,是太子的救命恩人,当初,正是她入宫,救了殿下的性命……”

  大祭司暗暗点头,立即想起,太子被带到神殿的时候,正是莎莎公主为之治病。怎么会那么巧合,一年多后,就出现一个俗家的冯氏,治好他的病?

  所有一切线索都明了了,所有一切证据都清楚了:

  冯皇后,就是圣处女公主!

  再无异义!

  陛下的罪行,已经确定!

  只等着自己公布,让他无法抵赖的证据!

  陛下,才是罪魁祸首!

  大祭司的黑瘦的脸上忽然闪耀出兴奋的光芒:陛下应该得到公审!全民的公审!

  PS:今日到此:)晚安;

  争锋相对1

  他的黑瘦的脸上忽然闪耀出兴奋的光芒:陛下应该得到公审!全民的公审!

  他不是亵渎了大神,而是亵渎了整个北国的人民。

  亵渎了北国人民伟大的信仰。

  这样的罪孽,无可饶恕。

  陛下该被赶下台去!

  他急剧起来:“这事,我们应该得到皇室的支持……”

  拉法上人面上露出难色:“可是,现在皇室凋零。陛下早早确立了太子,为了避免争端,其他的太子早就被遣送出去了,再加上年幼,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不是还有个三皇子么?”

  拉法上人眼前一亮:“三皇子已经被废黜了。”

  “废黜了岂不是更好?”

  大祭司也兴奋起来:“如果拥立一个异性之人,北国必然江山大乱,从此陷入战火纷争,而且李俊峰也会带领军队杀回来替陛下报仇。北国江山,一定要在皇室中人手里,才能平息纷争……”

  换言之,这个人选,非三皇子莫属。

  仿佛绝境中的一丝亮光。

  隐隐地,照进长满青苔的石缝里,看到了光明,迅速地蔓延。

  “大祭司,我们该如何着手?”

  “不忙,一切都不要慌乱……”

  他沉着,声音却微微发抖;拉法上人也是如此。

  二人都知道,此际的一席秘密的谈话,很可能涉及到北国的安危!关系着整个北国的命运走向。

  这是一盘大棋!

  黑白的棋子,楚河汉界,端看高手如何翻云覆雨。

  又不止如此,陛下,可是掌控着国家机器,天下兵马!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现在,己方和陛下的势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又或许是不堪一击。

  要怎么做,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

  否则,神殿就会彻底覆灭,永远没有复兴的机会了。

  “上人,你马上着手,联络外面的势力。我召集神殿元老,商议此事。”

  “是!”

  争锋相对2

  神殿的元老,总共还有三人,除了阿当祭司,另外两名老迈者,都许久不问世事,只一味清修了。现在,那二人都还在闭关期间,要半月后方出关。

  出关后,又会掀起什么腥风血雨呢?

  拉法上人非常慎重:“大祭司,那两位?”

  他是怀疑的,那两位长老,性子淡然,天天清修,修来世,会不会参与此事还值得商榷。

  他比了个手势:“如果不行的话……”

  然后,看着大祭司的神色,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大祭司摸摸自己项上的骨头项链,看看黑黝黝的苍穹。此时,已经不是诸神的黄昏,而是诸神的黑夜了——是否能够迎来天明,成败在此一举。

  御书房,陛下密诏通灵道长和太子。

  罗迦权衡再三,还是把王肃摒弃在外了,毕竟是太过隐秘的“家事”,他不愿意让任何外人参与。

  通灵道长本是准备祭祀之后就返回北武当的,现在才知道,根本走不得了。太子神色也很紧张。

  罗迦背负双手:“朕今天找你们,是有要事相商。”

  二人心知肚明,只等陛下命令。

  罗迦开门见山,半点也不拐弯抹角,“这次祭祀上,你们也看到了,大祭司突然现身,而且和阿当祭司一起,谋查皇后的身份,朕深感不安,必然有人做了什么手脚,在酝酿什么大的阴谋……”

  “朕最初也认为,大祭司是仅仅出于对皇后身份的猜测。但是,现在细细想来,皇后的身份,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而已。他们真正的目标,在于朕!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是朕!”

  陛下此话一出,太子不由得浑身冷汗。细细一想,的确,大祭司何必揪着一个女人的身份不放?相对强大的皇权,就算有所察觉,一般人也是不敢锊虎须的。

  “从皇后身上做文章,然后对付朕,你们想,这是什么人才敢有的阴谋?”

  争锋相对3

  “从皇后身上做文章,然后对付朕,你们想,这是什么人才敢有的阴谋?”

  太子小心翼翼的:“父皇,是不是有所察觉?”

  “他们在暗处!朕也是最近才想到的。”

  大祭司在祭祀上,那一番试探,北国贵族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父皇,儿臣一直觉得乙浑这个老鬼有问题。”

  “乙浑是墙头草,不足为惧。”

  “尚书陆丽,值得信任。”

  罗迦点点头:“但是,大祭司肯定暗中在布置了!”

  太子和通灵道长对视一眼,这样的后果,他们二人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纵然是陛下,只要皇后的身份泄露,又怎么敌得过强大的舆论和道德压力?到时,北国排山倒海的民众舆论,是会摧毁一个国家的政权基石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算武力镇压,但是,中上层的信徒,也会趁机起事,那样,根本无法遏制。

  陛下自己的统制,已经危在旦夕。

  太子目中露出一丝狠色:“父皇,当务之急,应该解决掉一切障碍……”

  通灵道长急忙摆手:“殿下,不可!现在不是流血的时候!”

  这个问题,太子也想过许多次了,就在祭祀的现场,他就已经完全察觉了那样的紧张氛围,现在,除了武力,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罗迦看着通灵道长:“道长,你有何计策?”

  通灵道长缓缓道:“在南朝的历史上,几次有过大的政教纷争,秦始皇的时候,为了不让书生、各教派思想扰乱新兴的秦朝,就使用暴力,焚书坑儒,将当时的一切读书人,神教人员,全部消灭!此举实乃不妥,真是遗臭万年!后来,汉朝的时候,干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的思想,取代了一切诸子百家。就拿这近百年的南朝来说,各个更迭的朝代,有的尊崇佛教,有的尊崇道教,但是,也有大规模的灭佛行动,道教也时常被压制……”

  争锋相对4

  太子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听得十分认真。

  通灵道长说:“其实,陛下你还记得么?高祖也有过一次灭佛行动……”

  罗迦来了兴趣,追问道:“如何个灭佛运动?”

  “高祖时候,有一次长安发生兵变,高祖亲自领兵亲征,部队在长安不远的地方驻营,附近有个佛寺,兵士们没事时,到寺里看玩,发现寺里有很多刀枪甲盾,回来就给他们的军官讲,这军官去看了确实如此,于是报到高祖那里,高祖下令搜查。这一搜可不得了,搜出了大量武器,和长安叛军的往来信件等,更有甚者是还搜出多个暗藏在密室中,供僧人淫乐的年青妇女。高祖大怒,下令毁长安一切佛像胡经,凡暗藏武器淫乐妇女的,无论老少一律活埋击杀。其余罚为奴。并召令四方用长安之法,自此北国境内寺不复存……”

  这次历史,年代久远,罗迦还真不太清楚。也正是因此,佛教还没来得及在北国落地生根,便被灭了,才导致了神殿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止高祖如此,南朝也有政教的争斗在一次灭佛运动中,一个南朝皇帝曾经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10分之1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佛家的力量太大的时候,开支太大,威胁到了南朝的统治,皇帝们便痛下杀手,捣毁佛寺,禁绝僧尼。贫道认为,这些都是过犹不及……”

  罗迦听得非常认真,特别是后面这个例子,对于北国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因为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那依道长的看法,如何是好?”

  “贫道认为,要解决我北国的问题,从根本上,应该大力提倡儒学,引进科举,开设太学,北国人民有了学识,便会认识到大神教义,并不是那么可信的……”

  太子微微吃惊,他还以为通灵道长会趁机提出用道教来取代神教,不料,通灵道长提出的却是兴儒学。

  针锋相对5

  通灵道长看着他吃惊的表情,微笑道:“先师在南朝受到迫害,对南朝彻底失望,才逃到北国,从此,在这里生根落脚,创建北武当,多蒙先帝厚待,北武当渐成规模。到贫道这一代,深受陛下器重,厚恩无以为报。贫道何尝不希望道教在我北国发扬光大?但是,教派的意义,在于民众真正的信仰,而不是强迫去执行。现在,我北武当,也完全是北国子民了,根本没有什么南北之分,其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国家的稳定。现在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用道教是行不通的,也不能快速凑效。贫道认为,唯有儒学,才能真正长远解决问题。以儒治国,尊崇华夏衣冠……”

  太子好生惊诧:“可是,正如道长所说,我们都是北国子民啊,这用南朝的儒学……”

  “殿下,南北源流,皆出华夏。当初五胡乱华,有作为的刘氏匈奴,也要同化融合,重用读书人。反之,他的后世子孙大力压迫汉人,摒弃华夏儒学,很快就被推翻了。贫道认为,南朝不一定是正统,我北国也不一定是旁支!”

  这一点,罗迦倒是深表赞同。

  很久以来,他就在想这个问题了,凭什么南朝就是正统,北国就是旁支?

  罗迦也因之,更是另眼相看,方知通灵道长此言却是出于公心,而非一己之私或者一教之私。

  “陛下,不妨尽快扩大太学,广开言路,扩散典籍,无论是南人还是北人,只要到北国,只要户籍属于北国,那他便是北国的子民。和鲜卑、老贵族们一样,都是这个国家的人民,要一视同仁!因为,一个国家的划分,是以国籍来认定,而非是以民族来认定。再说,我北国自来就是各民族杂居融合,什么西凉,柔然,大夏,犬戎……等等人都有,难道他们就不是北国人了?只要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他们晋升的机会,扩大赋税范围,增加兵源,利国利民,有何不可?”

  针锋相对6

  罗迦点点头,这的确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是,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太子就问道:“可是,这需要相当长的一则时间,现在的太学,虽然从高祖就开始了,可是,只是一个点缀而已。南人根本没法进入中上层,只有寥寥几个下层官吏作为点缀。要扩大太学,要移风易俗,最快三五年,成规模,也许三五十年,或者上百年,可是,我们的问题是迫在眉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