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五节 红梅笑
天上的雪花飘零,像是南国春季漫天飞舞的柳絮,可这残酷的现实,让人忘却了这世间还有什么诗情画意。萧后在田埂上行走,想把这苍茫的大地全都收到眼里,去震撼着自己的心灵。是谁造成了这世间的惨状?做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和皇后,我们曾经被人称羡的和美夫妻又如何逃得了干系?自己深爱着的丈夫,为了自己要成为赶超秦皇汉武的一代帝王,于百姓生死而不顾,连年重负,又频频发动战争,使他们陷入贫困、流离失所,撼动了国家的根基。在国力开始衰败之后,又不思悔改,自暴自弃,致使各路军阀征战,都想在大隋势尽后抢一杯羹汤,谁又真的去想过为百姓的安稳而战?皇上在这个时候仍不能用自己还剩下的力量去以安定天下百姓为己任,只求残延喘息,最终尽失民心,走向了灭亡。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呀!那么做为皇后我又做了什么?对皇上所做的一切总是一味的去理解和容忍,何曾去真正的为天下苍生的生存和利益而去努力过?总是被人说是母仪天下,我又有几次去用母亲的心怀去关心过我的百姓?今天我们走到这一步,难道不是咎由自取吗?
萧后扬起头看着缕缕飞雪向自己袭来,哀叹民生之多艰!半晌,她含着眼泪,扭头对紧跟在后面的简儿坚定的说:“去!把政道抱过来。”
简儿看着漫天飞雪,疑惑的看看萧后,不明白这样的天气为什么要把小王子抱出来,可一看到萧后那不可抗拒的目光,便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去让奶娘把小王子抱了过来。秦氏、萧嗣业等人也跟了过来。萧后对着苍穹说道:“我和先帝,对不起天下苍生,致使百姓受难,今生已无法挽回,在此一拜,以谢天下!”说完,跪下尘埃,深深地向天地间拜去。其他的人一看,也学着她的样子跪下去下拜。萧后抬起头来,仍跪在那里悲不自胜。简儿上来扶她起来,他这才换过神来,回头一看,抱着政道的奶娘、秦氏他们都还跪在那里,便柔声说道:“大家起来吧!时候不早了,我们上车走吧!”
车继续前行,萧后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帘子,想好好看看这故国风光,谁知道这次一别,还也没有重回故国的机会?总想多看一眼,把它们存在记忆里永不忘记,可这最后看到的风景,竟是一片荒凉。突然,在萧后的视野里闯进一片灿烂的色彩,乍一开始,她还以为是错觉,定睛一看,没错!那是一片红色,如同她看到过最灿烂的云霞。近了!近了!那原来是几十株红梅,正在山坳里迎着风雪盛开,显示着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萧后一阵欣喜,连忙喊道:“停车!”命令传到前面,整个车队停了下来,萧后下了车,直朝那边的红梅走去。
萧后披着带着风儿的斗篷在红梅中间穿梭,风雪仍在继续,与人和树融为了一体,形成了一幅美好的图画。简儿走到萧后身边,萧后带着微微的笑意说道:“叫我折下哪一支好呢?都那么美,倒叫我不忍心了。”
简儿笑道:“红梅一定能理解娘娘对家乡的思念,随便哪一支,它都是舍得的。”萧后一笑,拣了一支小心翼翼的折了下来,擎着离开了梅花林,临上车那一刹那,又回头深情的看了那里一眼,半晌,回过头来对大家说:“走吧!”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六节 再见义成
过了雁门关,离突厥就很近了。萧后看着渐渐远去的关楼,心里感概万千。想着那次雁门被围,全军上下一片恐慌,视突厥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怕,距今不过才四年,现在想来似乎是刚发生的一样。可是现在,却早就物是人非了,当年的亲人,本来以为会相守百年,如今死的死、去的去都不在身边了;倒是当时的敌人,现在竟成了自己的救星,成了将要投靠的方向。人生是如此多变,令人难以把握,是悲是喜,在心里千回百转无法诉说。
经历了千里跋涉,萧后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定襄城,这一路的艰苦辛酸自不必说。快到目的地了,本来是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可转眼间大家的心又紧了起来,为了自己以后未知的生活,为了自己现在尴尬的身份。想当年和皇上一起北巡来到可汗大帐时,是何等的光彩和荣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有一切恍然如梦,才知道那些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今天作为一个落难人,像去投靠一个远亲那样的来投靠突厥,心底的无奈和凄凉是一个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无法想象的。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这种心理的落差就越来越强烈。算了!已经到这样地步,能好好活着已是一种奢望了,还谈什么自尊?只能摊开自己的心,任一切来磨砺,最后起满茧子,让人忘了它最初的柔弱。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是那么的陌生,又是熟悉。终于,在望不到边的地平线上渐渐的出现了一队身着突厥服装的人马,前面的开路侍卫一片喧哗。萧后听说,掀开帘拢细看,中间为首的正是穿着突厥贵族骑装的义成公主,萧后霎时间忘记了一切的心理负担,只剩下激动。两个人已经多年不见,又都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这次的见面,该有多少心里话要说啊!这回能来投靠突厥,也全部是因为她的。义成公主也看到他们了,顾不上礼节,策马朝这边驰来。萧后索性下了马车,径直向义成公主走去,快走到一起了!义成公主下了马,跑了起来,两个人已经面对面了,就这样相互看着,眼里落下了泪,突然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过了一会儿,萧后先止住了哭泣,轻轻的拍着义成公主的后背柔声说:“好了,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义成公主也停了哭,松开了萧后,拭去腮边的泪水问道:“政道呢?”
萧后轻轻的笑了一下,看着车队那个方向,秦氏、奶妈抱着政道也朝这边来了。走到跟前,义成公主含着笑意小心翼翼的接过政道,充满柔情的看着他,说:“是我们杨家人的长相,还真有几分他皇爷爷的样子。”说到这里,又想起杨家的惨事,不禁悲从中来,又堕下了眼泪。萧后心里酸楚也被勾起,轻轻的叹息了一声。义成公主反应过来,含着泪眼笑道:“你看我,知道这一段日子你们心里不好过,又禁不住开始招惹你了。你们到了我这里,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了。走,和我进大帐里去,这里冷,你们在南边住习惯了的经不住冻的,不像我们都冻习惯了。我们回大帐里,那里面还是很暖和的。”说着请萧后等上车,她则上了马,一起向大帐走去。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七节 复国计划
到了大帐,义成公主拉着萧后往里走,一边进大帐,一边对萧后说:“本来处罗可汗也准备亲自去接娘娘的,因为边界告急以至于错过了时间,请娘娘不要见怪。”原来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刘武周得始毕可汗的帮助攻下唐根据地太原。接着又下晋州,取浍州,唐河东之地丧失殆尽。闰二月,始毕率兵渡过黄河进攻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打算入侵中原,出师未捷身先病死。因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小,现在形势又比较复杂,突厥的上层机构商议定,立他的弟弟俟利弗设为处罗可汗。根据突厥的习俗,处罗可汗又取义成公主为妻,成了义成公主的第三任丈夫。
萧后笑道:“你们之间何必在乎这些虚套?你们的心意我只管领就是了。”说着话,已经进了大帐,里面和外面简直是两个世界,一进去就感觉暖融融的。这个大帐不同于其他的突厥大帐,里面的装饰摆设保持了汉族的风格,再加上帐内几盆火烧的旺旺的,通风设备又比较好,所以萧后等人一进去就觉得很温馨,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要知道这两个月的行程,让萧后等人尝尽了颠沛之苦,虽然自己以前也和皇上经常东奔西走,但这次的处境不一样,感觉当然也差之千里。侍女端上来了奶茶、奶豆腐,一大盘香喷喷的烤羊肉等,另有一份热气腾腾的米粥。萧后等人这才发现自己是又累又饿,也顾不上风度吃喝起来。义成公主说:“这突厥的饮食习惯和隋大不相同,好在现在和汉民族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那边的蔬菜和粟米也不难得,只是现在是冬季,粟米还有,这蔬菜就很短缺,娘娘请先将就些,等开了春就好了。”
萧后说:“俗话说入乡随俗,既然到了这里,我们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你既然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又如何能特殊?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罢了,妹妹不用担心。”
义成公主摇摇头笑道:“正因为我当年刚来这里的时候十分难熬,所以很清楚那种难过的滋味。现在你们来了,说什么也要让你们好过一些。”
义成公主的热情,令萧后等人越过了最初的心理障碍,慢慢的适应了突厥的生活。在最初的那阵子新鲜感过后,萧后他们开始为眼前这种带有寄人篱下的生活性质产生了一种隐忧,日子越发显得苍白和难熬。尽管萧后他们尽量避免把这种情绪表现在义成公主面前,可他们的处境义成公主心里是清楚的,她也在暗暗地想办法,想要给萧后和政道他们一个合适的身份,以便他们更有在突厥长期居住的理由。现在政道还小,还可以就这样过着,可以后他成年了,怎么能理解他的国家和他寄居的生活?所以给他一个身份势在必行。其实义成公主的眼光才不是这么一点儿呢!她心里藏着一个巨大抱负,那就是为杨隋复国。对政道这个孩子她现在还谈不上多么的喜(87book…提供下载)欢,只不过他是她复国梦的唯一希望,因为他姓杨,是杨隋王朝的正宗子孙,有了他,她心里的梦才有了确定的目标,她要用她的力量去和天抗争,挽回大隋灭亡的命运。现在在昔日大隋的土地上,已成气候令别路反王无法抗衡的是已称帝的李渊。他,成了她要第一个摆平的目标,于是她想到了联合中原另一个较有实力的反王——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虽然他也是她的一个对手,可现在顾不得这些了;因为他面前的危机正是李唐,那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一节 处罗之死
第一节 处罗之死
处罗可汗回到突厥,王世充派使者来见他,主要意思就是请处罗可汗立杨政道为隋王。义成公主也跟着说:“王世充说的很对,现在我突厥前来前来投靠的汉人越来越多,风俗习惯和我们突厥又不尽相同,管理起来也不方便不如立政道为隋王,让他们去管理汉人,必然更得这些汉人的心,也显得我们突厥很有气度。”
处罗可汗点点头说:“可敦说的很有道理,就依你的意思去做吧!”
这年的春天,在一个彩霞满天的早上,义成公主和处罗可汗送别了萧后一行人。不到两岁的政道,成了突厥旗下的隋王,定都定襄城,依隋制设置百官,统领一万多人投靠突厥的汉人。政道这么小,当然做不了什么主,饱经世事的萧后正式摄政。
转眼即是一年,萧后本来没有什么野心,统治着这片土地也还算得心应手,安稳的处境让她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想法。然而身在突厥的义成公主,体内流淌着半个鲜卑族的血液,不同于内敛的萧后,时刻没有忘记故国灭亡的深仇大恨,正野心勃勃的策划着把她的复国计划一步步的去实施。
这天,处罗可汗接到他的弟弟步利设带来的消息,他带领二千骑兵到达并州,在那里呆了三日大肆掠夺,并州总管李仲文一点办法都没有。处罗可汗喜滋滋的对义成公主说:“他们都把李唐王朝吹的神乎其神的,说是如何如何会用兵,我看也不过如此,到底是挡不住我们突厥的滚滚铁骑。”
义成公主趁机说:“这给并州总管这样无能,我们何不将并州拿下,这样就可以让隋王杨政道去那里定都。也算还了当年隋对我突厥的恩德。”
这话一说,勾起了处罗可汗对往事的回忆,眯起眼睛说:“是啊!当年我先人失国,全靠隋的相助才渡过那一难关,有了今天的成就。那时我的年纪虽小,对这些事还是很有印象的。我们的父汗一直对大隋心存感激,当年大隋来我突厥巡视时,父汗还亲自割草取道迎接圣驾。事隔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义成公主眼圈有些红了,定了定神,笑道:“可汗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和义成公主商议定了以后,处罗可汗举行了占卜仪式,谁知卦象出来之后,是不吉。底下的贵族纷纷出来劝谏,不要出兵并州。处罗可汗说:“我先人失去国家领土,幸亏大隋帮助才赖以生存发展的今天的地步,现在要是忘了本,不能在隋危难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