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保重,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切当以坚持为要,陆某去也。”
    事已紧急,谁也说不好那些围府的兵丁何时会杀进府门来,陆纯彦自不敢再多耽搁,朝着八爷重重地磕了头之后,便就此起了身,头也不回地便行出了书房
    戌时四刻,天早已黑透了,然则弘晴却无心用膳,安抚好了三军之后,又下令全营戒严,而他自己则是默然无语地端坐在提督府衙门的书房中,双眼紧盯着京师布防图,眉头紧锁地沉思不已——有了十万大军在手,再算上即将归来的两万余百战之师,京师就宛若熟透的桃子一般,只消随意一伸手,便可摘取全面胜利之果实,这等诱惑不可谓不大,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会不动心,而今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
    该?还是不该?这么个问题一直在弘晴的脑海里盘旋不已,哪怕事先其实已有了决断,可真到了大权在握之际,弘晴却又不免犹豫了起来,这不单是帝位的致命诱惑,更多的则是弘晴已然受够了诚德帝的无能与猜忌,实在是不愿再玩那些个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之把戏,问题是兵变一起,能否确保全国之平稳过渡却尚在两可之间,再者,他弘晴若是开了这么个坏头,后世子孙怕不得有样学样了去?没见李世民玩了一把玄武门之后,其子孙可是都跟着大玩特玩了起来,大唐之所谓衰落下去,与此实不无关系,对此,弘晴也不能不有所警惕,左右为难之下,人便不觉有些烦心了起来
    
   

第961章 何去何从(四)
    “禀王爷,军机大臣马齐与陈梦雷、陈老夫子到了营外,说是陛下有旨意要宣,末将不敢擅自做主,还请王爷明示。”
    就在弘晴沉吟不决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中,一身戎装的塔宁河已是大步行进了房中,但见其疾步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已是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哦?”
    诚德帝派人来宣抚之事,早在弘晴的预料之中,可他却是没想到诚德帝居然将陈老夫子也请了出来,闻言之下,不由地便是一愣,不过么,倒也没多想,霍然便起了身,一挥手,神情肃然地便下令道:“尔且自将兵戒严,本王这就去迎上一回好了。”
    “喳!”
    弘晴既是有令,塔宁河自不敢轻忽了去,忙不迭地躬身应了诺,而后恭谦地一侧身,退到了一旁,待得弘晴行出了文案之后,方才落后一步地跟在了弘晴的身后。
    “下官见过王爷。”
    灯火通明的大营门前,马齐与陈老夫子并肩而立,待得见弘晴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缓步行来之际,马齐赶忙上前一步,很是恭谨地躬身行了个礼,至于陈老夫子么,却并未有甚多的表示,仅仅只是颔首示意了一下。
    “马大人不必多礼。”
    面对着马齐的见礼,弘晴并未矫情寒暄,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虚抬了下手,显然并不甚重视于其,倒是对陈老夫子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很是恭谨地躬身见礼道:“夫子,您来了,此处不便,且请内里叙话可好?”
    “王爷,请!”
    陈老夫子并未因弘晴的礼敬而有甚动容之表现,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拱手还了个礼。
    “陛下诏书在此,请仁亲王接旨。”
    这一见弘晴只与陈老夫子见礼,却并未跟自个儿答话,马齐心中自不免为之惴惴不已,生恐弘晴真要行玄武门之旧事,顾不得许多,赶忙硬着头皮地道明了来意。
    “马大人莫急,且先到衙门里再议此事可好?”
    弘晴此际心尤未定,自是不愿让马齐当众宣了旨意,这便眉头微微一皱,以不容分说的口吻吩咐了一句道。
    “这,也好,就依王爷。”
    马齐虽一向与弘晴交好,可本质上却是个直臣,并非弘晴之私人,自是不愿看到弘晴真儿个地发动兵变,此际之所以紧着提议宣旨,正是想着要造出个声势来,奈何弘晴不允,他也自无可奈何,只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勉强至极地同意了弘晴之提议。
    “夫子,马大人,都且请罢。”
    这一见马齐没再多坚持,弘晴自也不想再多啰唣,点了点头之后,一旋身,缓步便往营里行了去,一众人等见状,自不敢稍有耽搁,尽皆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王爷,时辰已是不早了,您看是否先安排诸将们一并前来接旨,下官也好紧着回禀陛下。”
    马齐到底挂着心思,一行人等方才刚在提督衙门的后堂里落了座,茶都尚未上呢,马齐已是忍不住再次出言催请了一句道。
    “马大人海涵,营中大变方过,秩序未定,尚须得诸将坐镇弹压,实不宜轻动,既是皇阿玛有旨意给本王,那就由本王自接了便好,来人,备香案!”
    马齐急,弘晴却是并不着急,左右这会儿主动权在握,弘晴并不打算让诚德帝的旨意传遍全军,自不可能会同意马齐的提议,不由分说地便下了决断。
    “这,这”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马齐不由地便急了,有心争辩上一番么,却又恐彻底激怒了弘晴,可真按着弘晴所言行了去么,这旨意传与不传似乎也没啥区别可言了的,惶急之下,还真就不知该说啥才好了,只能是不停地给陈老夫子使着眼神,就指望着陈老夫子能站出来帮着说上几句。
    “马大人有诏书只管宣好了,王爷自会有所决断的。”
    陈老夫子倒是开口了,不过么,却并不是马齐想要听的话语。
    “也好,那就请王爷接旨罢。”
    这一见陈老夫子不肯帮衬,马齐自也无奈得很,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只能一咬牙,勉勉强强地应承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惊闻廉亲王勾连军中奸佞,意图不轨,朕心甚忧,幸得仁亲王机警,更有诸将助力,得平此大患,社稷得安,朕甚喜之”
    丰台大营本就是个常接旨之所在,香案等物自是都齐全得很,一众军士们卖力折腾之下,不多会,便已将一应事物全都准备停当,待得弘晴在香案前跪好之后,马齐也自不敢多加耽搁,抖手摊开了诏书,一板一眼地便宣了起来。
    这就打算妥协了?嘿,早干嘛去了!
    诏书不算短,尽管是草就之文,可出自方苞这等文章大家之手,辞藻当真不是盖的,洋洋洒洒近千言,可内里的意思么,说穿了就一条,那便是息事宁人,指望着弘晴能就此罢手,为此,诚德帝很是爽利地推出了八爷来当祭品,更不惜对塔宁河等人的“反水”之事大加美誉,毫无疑问,这么些话语自是早在弘晴的预料之中,听不听,都是那么回事儿,丝毫不会影响到弘晴之决断。
    “儿臣叩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心里头对这么份诏书不屑得很,不过么,弘晴却并未表现出来,而是恭谨万分地便磕头谢了恩。
    “王爷此番铲奸除恶,为社稷除一毒瘤,实是大快人心之举也,陛下对此赞赏有加,已传诏兵部,对此番有功之臣,当会重赏,此一条,下官可拿性命作保,今,诏书已宣,不知王爷可能随下官一并入宫谢恩否?”
    马齐到底是忠耿之辈,哪怕明知弘晴心中恐有异志,十有**不会听令行事,可还是在转交诏书之际硬着头皮发出了邀请。
    “马大人有心了,小王既接了旨意,按规矩,确是该紧着入宫面见皇阿玛的,奈何营中余波未平,小王怕是不好擅离,就请马大人回去后,代小王向皇阿玛多多美言几句,一待营中诸事大定,小王自当即刻入宫聆听皇阿玛之教诲,时候不早了,若是让皇阿玛等急了怕是不好,且请马大人这就先去回个话可好?”
    马齐这么个小心思未免太过明显了些,以弘晴之智算,又怎可能会瞧不破,别说弘晴这会儿尚未真正下定决心,就算真打算跟诚德帝和解,那也断然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入宫的,万一要是诚德帝哪根筋搭错了线,乱下毒手,弘晴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么,当然了,这等可能性并不大,但却不得不防,所谓小心使得万年船便是这么个道理。
    “这,这”
    马齐本还想着再跟弘晴好生磨叽上一回,可着一听弘晴居然就这么下了逐客令,顿时便傻了眼,一时间真就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了。
    “马大人且先回也好,陛下性子急,若是久久不得消息,却恐着急上火,至于此间诸事,就由老朽来办好了。”
    马齐尚未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始终不言不语地站在一旁的陈老夫子却是突然插了一句道。
    “也好,那就有劳夫子了,某这就先行回禀陛下,告辞,告辞。”
    陈老夫子乃是帝师的身份,早前又曾慨然允了马齐之所请,答应要劝说弘晴稳妥行事,对此,马齐其实并不全信,奈何事已至此,就算心存疑虑,马齐也不敢再多耽搁了去,也就只能是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就此告辞而去了。
    “师尊,您请用茶。”
    马齐既去,弘晴也没再在厅堂里多逗留,而是恭恭敬敬地将陈老夫子请进了书房,待得老夫子落了座之后,弘晴又很是恭谨地亲手为陈老夫子斟了碗凉茶,双手捧着,递到了陈老夫子面前的几子上。
    “王爷不必忙了,且坐罢。”
    陈老夫子并未端起茶碗,而是一压手,示意弘晴坐于对面。
    “谢师尊赐座。”
    弘晴对陈老夫子的尊敬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哪怕这几年他已是权倾朝野,也不改初衷,但见其很是恭谨地谢了一声之后,方才端坐在了陈老夫子的对面,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模样。
    “王爷心思不定,六神无主,此盛极将衰之兆也,万不可不慎啊!”
    陈老夫子并未去详问西征之事,也不曾提及此番兵变之实情,而是大有深意地看了弘晴一眼,一开口便是惊悸之言。
    “师尊,徒儿”
    陈老夫子此言一出,饶是弘晴心性沉稳,也不禁打了个哆嗦,待要出言分说一二,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方好,嘴角嚅动了几下,愣是无一言以对应。
    “自古行大事者,最忌优柔寡断,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便是这么个道理,以王爷之睿智,当无须为师来点醒罢?”
    陈老夫子压根儿就没理会弘晴的尴尬,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紧接着又来上了一句狠话,当即便令弘晴的眉头就此皱紧了起来
    
   

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
    “师尊之意是”
    这一听陈老夫子言语间似乎有着暗示自个儿彻底反到底之意味,弘晴的心不由地便是一动,但却并不敢确定如此,这便迟疑地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为师只是说不管王爷作何决断,都须尽早,迟疑不决乃兵家之大忌也。”
    陈老夫子只一听便知弘晴心中究竟在想些甚,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不过么,却并未给弘晴一个肯定的答案,而是摇了摇头,有些个答非所问地将先前的话语用另一种方式陈述了一番。
    “嗯”
    这一见陈老夫子不肯明言,弘晴心头的躁意当即便起了,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就此沉默了下来。
    “王爷面前不过两条路耳,一是行玄武‘门’之事,二么,那便是相忍为国,除此之外,再无其余,何去何从,唯王爷能自择之,他人所言皆不足为凭。”
    陈老夫子等了片刻,见弘晴依旧难有决断,这便淡然地一笑,索‘性’将话点透,不过么,却并未帮弘晴拿主意,而是让弘晴自己去详加定夺。
    “师尊明鉴,徒儿恐打蛇不死反受其咬,若如此,倒不若一了百了来得爽利。”
    弘晴原本指望着陈老夫子能为自己指点‘迷’津,可这一见老夫子甚明确的指点皆无,心中的挣扎自不免更甚了几分,沉默了良久,还是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这便又以试探的口‘吻’提出了心中最大的忧虑之所在。
    “一了百了么?以眼前之局势,王爷要如何做,当无人能阻,成就唐太宗当年之威势非难事也,至于后世会如何么,王爷眼一闭,那也就不必去理会那么许多便是了。”
    弘晴此言一出,陈老夫子当即又笑了,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帮着”弘晴往深里分析了一番,只是这话的语气怎么听,怎么像是在说反话。
    “”
    以弘晴之智商,自不可能听不出陈老夫子此言乃是正话反说,哭笑不得之余,也已是无话可说了的,此无他,若弘晴真是那等顾前不顾后之辈,自是无须去考虑后世之事,率‘性’而为倒是爽利了去,问题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有了造反得天下的先例在,再谈甚祖宗家法也就成了个天大的笑话,人心一野,社稷可就难有甚安宁可言了的。
    “师尊教训得是,徒儿之意已决,明日一早自当进宫面圣。”
    弘晴不开口,陈老夫子也不再多言,书房里的气氛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