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算是一条罢,还有呢,郎大人莫要藏着掖着,且接着说好了。”
    郎尔衡这么番高调的言语一出,弘晴的神情虽是不变,可嘴角边却是露出了一丝讥诮的冷笑,没旁的,只因郎尔衡这么个提议简直就是个笑话,要知道大清立国以来,大不列颠王国可不是第一个来访的西方国家,早在康熙初年,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等老牌殖民国家都曾先后派使节团来访过,所有这些使节团无一律外地全都拒绝三叩九拜之觐见仪式,正因为此,也都没能真正觐见帝王,而老爷子当年也不曾为难过这些使节团,尽管不曾同意这些使节团的种种要求,可也都是礼貌相待,轮到了诚德帝处,居然又将成了定例的事儿翻出来扯淡,这不是故意刁难又是怎地?只不过弘晴并不打算就此发作,也没急着给郎尔衡一个说法,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一派神闲气定状地往下追问着。
    “王爷明鉴,此番那大不列颠王国既是有意与我大清友好通商,应是有着相当之诚意的,今,我大清船队远涉重洋,虽是获利丰厚,然风险已是不小,折损之事每每有之,若是彼国有意在我大清设点贸易,似可降低我大清远洋之风险,倘若利润上无差,似可允之,也总好过章程里所言的远航至身毒(印度)交易罢,不知王爷对此可曾有通盘之考虑否?”
    郎尔衡就是来找碴的,尽管看出了弘晴淡然脸色下所隐藏着的不快,可郎尔衡却并未作罢,而是打了个哈哈,继续朝弘晴所拟定的章程开炮不止。
    “嗯,还有么,接着说。”
    若说郎尔衡所提的第一条还可以用扬国威来解释的话,其所提的第二条就完全是在不懂装懂地无理取闹了的,然则弘晴却依旧不曾发作于其,也没甚解释之言,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追问着。
    “这,呵呵,让王爷见笑了,此二条乃是根本,至于后头还有些微枝末节的小问题,姑且再议也就是了。”
    郎尔衡能爬到理藩院尚书的高位上,固然是诚德帝当年在背后力挺的缘故,可其本人也算得上当年诚亲王府一系的难得干才,自不是愚钝之辈,这一见弘晴始终不曾给过一句实话,又怎会不知情形有些不太妙,哪怕背后有着诚德帝的默许与支持,可好汉却是不吃眼前亏的,真要是被弘晴当靶子打了去,怕是诚德帝也未见得敢帮其撑腰到底罢,一念及此,郎尔衡自是不敢再多放肆,忙不迭地打了个哈哈,就此停了下来,不过么,却又不将话说死,还留了个可进可退的小尾巴。
    “郎大人能如此尽心国事,怕不是好的,既如此,本王就将此二事都交由尔去设法好了,不用急,左右离着大不列颠使节团到来还有半月余的时间,尔只管慢慢做了去便是了。”
    弘晴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压根儿就不跟郎尔衡急,也没朝其发火,而是端出了钦差王爷的架子,毫不客气地便将责任往其头上扣了过去。
    “啊,这”
    郎尔衡提出这么些破事的目的是要为难弘晴,却没想到弘晴居然连个解释都没有,转手便将问题摊派到了自家身上,当即便傻了眼,嘴一张,待要解说上一番,偏生心慌意乱之下,一时间还真就不知该说些啥才好了的。
    “郎大人才高八斗,本王素来是知道的,又居理藩院尚书多年,于外交事宜上,当是熟稔已极的,就不必推辞了,本王相信郎大人定会恪尽职守的,此事就这么定了,给尔十日的时间,拿出个相应之章程来便是了,去罢。”
    弘晴压根儿就不给郎尔衡喘息的机会,也没打算听其解释,以不容分说的口吻交待了一番之后,便即面色冷然地下了逐客之令。
    “王爷明鉴,下官,下官”
    一听弘晴这般吩咐,郎尔衡可就急了,没旁的,挑刺容易,要整出份章程来可就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了,别看他郎尔衡先前说得个头头是道的,其实自家事自家明白,他哪有弘晴那等本事,叫他另起炉灶,这不是要他的老命么,心虚之下,哪敢应命,忙不迭地便要出言推辞上一番。
    “送客!”
    郎尔衡倒是有心狡辩,奈何弘晴压根儿就没打算给其机会,不等其支吾出个所以然来,便已是面色一肃,毫不容情地便断喝了一声。
    “喳!”
    听得弘晴如此下令,侍候在侧的丁松自不敢怠慢了去,立马高声应了诺,几个大步便行到了郎尔衡的身前,不容分说地便一摆手道:“郎大人,请!”
    “下官告辞!”
    这一见丁松如此强硬地挡在了身前,郎尔衡虽是不甘得很,却也不敢再多逗留,也就只能是无奈地就此告辞而去了。
    “相忍为国?嘿”
    如此这般地处置郎尔衡,实非弘晴之本心,若是依弘晴往日的行事风格,又岂会让郎尔衡如此轻易地过了关去,不扒下其一层皮,这事儿都不能算完,奈何眼下这等时局实在是太过微妙了些,弘晴实在是不愿在此际跟诚德帝扯破了脸,对其之百般刁难,弘晴也就只能是阴冷地一笑了之了的

第853章 傲慢与偏见(一)
    郎尔衡确实是一名干员,尽管立场与弘晴不同,可并不意味着其不能干,这不,领着一帮理藩院的官员们捣鼓了近十日之后,还真让郎尔衡也整出了一套章程,虽说大体的构思都是照搬弘晴早先制定的那一套,可也有几处颇见精彩的改进,至于早前他提出来为难弘晴的两条么,其实并未有甚大的进展——觐见一事被这厮推给了礼部去沟通,而通商设点一事么,则只是给出了个含含糊糊的解释,并未真似其早先所言的那般确然。
    总体来说,郎尔衡拟定的章程与弘晴所拟其实真没甚本质上的区别,要说有,那也就只是些细枝末节上的改动而已,当然了,从字面上来看,两份章程似乎迥异,可实际上么,不过是郎尔衡耍了手变幻文字的把戏罢了,对此,弘晴自是心知肚明得很,不过么,却并未点破,而是欣然地接受了郎尔衡所提之章程,并未加以置评,也不曾提出甚改动的意见,至此,谈判章程一事也就算是敲定了下来,于弘晴而论,算是了结了一桩破事,而于郎尔衡来说,则是达成了诚德帝的嘱托,算是将弘晴拖在了理藩院,这么个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了罢。
    诚德元年七月初三,大不列颠王国使节团一行七人终于在广州提督所派之兵马的护送下抵达京师,旋即便被理藩院安排入住于理藩院所属之驿馆中,次日一早,使节团正使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率副使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执行董事威廉?伍德布里奇爵士并随行海军武官坎南?卡特上校、陆军武官卡罗尔?郝博特中校等人到礼部递交了正式国书,是时,礼部官员提出觐见诚德帝之相关条款,果然遭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明言拒绝,事遂搁浅,礼部负责接待之官员并未给大不列颠使节团任何答复,只是照例让理藩院负责安排使节团相关人等之住宿。
    大不列颠使节团的国书虽是已递交了上去,然则诚德帝却并未及时给出答复,据小道消息传言,说是诚德帝对大不列颠使节团不肯行三叩九拜之礼大为的不满,着礼部、理藩院再次与大不列颠使节团磋商此事,几番往返地折腾下来,依旧是徒劳无功,大不列颠使节团固执得很,宁可不觐见大清皇帝,也绝不肯行三叩九拜之礼,于是乎,谈判之事也就这么搁浅了下来。
    诚德帝如此固执地要大不列颠使节团行三叩九拜之礼,是真的死要面子么?显然不是,在弘晴看来,无外乎是种拖延谈判进程的手段罢了,根本目的不在于大不列颠使节团的态度如何,而在于丰台大营那头整军的进展状况——有了十三爷的全面掌控,原本紊乱不堪的整军乱象很快便恢复了井然的秩序,兵源的调配以及武器列装、军伍日常训练等难题一一迎刃而解,如此一来,赫达也就能腾出手来拉拢军中将领,也亏得这厮能拉下面子,又是请客又是送礼地忙乎个不停,对重点攻关对象更是不惜端出诚德帝的重视加以诱惑,可谓是极尽各种卑劣之能事,还真就让其短时间里聚集起了一小撮核心骨干,再算上赫达从西安任上带来的十数名心腹,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下来,已在新军中站稳了脚跟,尽管实力尚弱,可发展的势头却是极猛,隐隐然间已成了新军中除弘晴与十三爷之外的第三巨头。
    诚德元年七月十三日,仁亲王弘晴上本言称大不列颠使节团远道而来,久置不理,非是我泱泱上国待客之道,提请诚德帝尽快开始相关谈判事宜,帝阅之,以为然,遂同意由弘晴主导相关之谈判事宜,由理藩院通知大不列颠使节团,定于七月十五日,在颐和园举行第一轮会谈,双方各七人与会。
    颐和园乃是诚德帝龙潜时常住的园子,自登基后连同原诚亲王府一并赏赐给了弘晴,身为地主,弘晴自是须得负责相关之接待安排,好在园子里人手多,再加上礼部以及理藩院诸多官吏的帮衬,尽管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却也顺顺当当地便将谈判事宜尽皆安排停当,十五日辰时刚过,理藩院官员们便乘马车陪着大不列颠使节团一行七人赶到了颐和园,弘晴亲自率众到园门处相迎。
    “尊敬的仁亲王殿下,在下大不列颠使节团正使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谨代表我王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大不列颠使节团正使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汉,金发碧眼,相貌英挺,器宇轩昂,尽管已至中年,可身材却并未走形,显见极为注重保养,出身于大不列颠最古老的贵族家庭,于外交礼仪上显得极为的老道,待得通译介绍了弘晴之身份后,其立马上前一步,手抚胸口,行了个鞠躬之礼,很是严谨地表述了一番。
    “威尔逊伯爵远来辛苦了,贵国国王乔治一世还是没能学会说英语么?”
    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的礼数倒是行得很是符合西方外交之礼仪,可眼神里却明显透着傲慢之光,很显然,这就是海上霸主的底气之所在,加之这些日子以来所见之大清民间依旧落后得很,更是滋长了其之自傲,对此,旁人或许看不出来,可弘晴却是心知肚明得很,自然不会让其得意了去,这一听完通译的翻译,立马便笑了起来,看似随意地便寒暄了一句道。
    “哦?上帝,殿下您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弘晴这么句随意的话语一出,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的瞳孔立马便是一缩,再也保持不住表面上的矜持了,诧异非常地便惊呼了起来,没旁的,乔治一世可以说是大不列颠王国的耻辱之一,其身为大不列颠国王,居然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早成了西方上流社会的最大笑料——乔治一世原本是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因着机缘巧合,方才成了英国的国王,偏偏这厮不甚好学,尽管已当了英国十几年的国王了,还是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也不理国政,所有的政务都是首相罗伯特?沃波尔以及内阁在打理,与其说此人是国王,倒不如说他就是个提线木偶罢了。
    “伯爵先生,诸位,请!”
    从何得来的消息?这可是个机密来着,倒不是弘晴不想说,而是不能说,此无他,这么个消息并非是“八旗商号”那头透过来的,而是弘晴从前世那个时空看来的资料,之所以印象深刻,实在是因乔治一世这位国王太过奇葩了些,想要印象不深都难——堂堂一国之君不会说本国语言,从古至今也就只有这么一位,别无分号了的。
    “殿下,您请。”
    这一见弘晴不肯说,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也没得奈何,只能是满腹狐疑地也比了个请的手势,眼神里的傲慢之光虽是就此消减了不少,可却并未彻底泯灭了去。
    “尊敬的亲王殿下,在下受我王以及我国大议会的委托,前来与贵国友好协商,希望能展开彼此间的友好贸易,对此,我方是持着十二万分的诚意而来的,希望贵国能周全考虑,开启贵我两国之友好前景。”
    威尔逊家族乃是大不列颠传统的外交世家,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家学渊源之下,对外交事宜自是熟稔得很,双方方才坐下,他便已是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来意,态度倒算得上诚恳,可言语间大国之心态却是毕露无疑,很显然,尽管先前被弘晴震慑了一把,可其打心眼里还是不怎么瞧得起大清这个远东最强大的帝国。
    “伯爵阁下这个提议不错,本王很是欣赏,我方也有着足够的诚意与贵国开展商贸事宜,为此,我国已准备好了大规模船队,随时可以造访贵国,只要贵国能在印度提供补给港口,我国船队即可直达贵国三岛,无论是贵国亟需的丝绸、陶瓷、茶叶还是香料都可以满足贵国之所需,另,我国还有火柴、牙膏牙刷等各种轻工产品可以提供,若是贵国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