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5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端端被诚德帝如此训斥,四爷心里头满是怒火与不甘,奈何眼下君臣名分早定,四爷就算再恼火,也不敢公然跟诚德帝顶嘴,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委婉地解说了一句道。
    “哼,狡辩!十四弟一时伤心过度应是有的,可朕不在,尔便是长兄,为何不好生开解十四弟,以致闹出这般笑话,将致我天家脸面于何地,嗯?”
    诚德帝自然知晓四爷所言不假,不过么,他却是没打算就这么放了四爷一码,这不,面色一沉,不由分说地便又给四爷扣上了顶大帽子,直气得四爷浑身哆嗦得有若筛糠一般。
    “陛下教训得是,臣弟知错了。”
    明知道诚德帝这就是在借题发挥,拿他四爷作法来震慑诸位弟弟,问题是这会儿他四爷人在屋檐下,又怎容得其不低头的,心中愤怒归愤怒,却也就只能是老老实实地低头认了错。
    “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四弟既已知错,朕自不为己甚,然,十四弟毕竟是尔之一母同胞之弟弟,他有难,尔却须得好生体贴了去才是,这样好了,朕便将十四弟托付给四弟了,好生照看着,莫要再闹出甚名堂来,若不然,祖宗家法可不是摆着看的,尔等都好自为之罢。”
    四爷不认错还好,这么一认错,得,诚德帝立马便顺着杆子爬了上去,不容分说地便将管教老十四的责任推到了四爷身上,而后么,也没给四爷开口解释的机会,佯怒地一拂大袖子,就这么怒气冲冲地又转进了后殿,只留下满大殿看傻了眼的诸般人等。
    呵,这样也行?老爹看来是大有长进啊,这么妙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了!
    不说一众爷们看傻了眼,弘晴对诚德帝处置此事的干净利落也颇感意外的,好笑之余,对诚德帝的渐入佳境也就此生出了几分的忌惮之心,不过么,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于带到脸上来。
    “陛下口谕:宣,仁亲王弘晴后殿觐见!”
    诚德帝这么一离去,大殿里立马便是一派诡异的死寂,一众人等显然都有些个不知所措,正自无语间,却见李德全去而复回,高声宣布了诚德帝的口谕。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德全这么一宣旨,所有人等的目光立马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弘晴的身上,然则弘晴却是并不为所动,照着朝规谢了恩,便即一挺腰板,就此起了身,缓步便向后殿行了去

第827章 隐忧重重(一)
    “儿臣叩见皇阿玛!”
    乾清宫这地儿,弘晴其实并不陌生——这十数年来,弘晴可是没少到此向老爷子请安,而今么,作为阿哥,却还是第一次到此,心下里自不免颇有些别样的感慨,也就是城府沉,这才不曾带到脸上来,任由李德全引领着,一路无语地穿堂过巷,径直到了寝室之所在,方才刚从屏风处转将出来,入眼便见诚德帝端坐在龙床上,左右两边分站着两人,赫然是张廷玉与李敏铨,却是没见着陈老夫子,弘晴不禁为之一愣,可这当口上,却也容不得弘晴去细想,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猜疑,紧赶着抢上了前去,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平身罢。”
    这一见弘晴已到,诚德帝满是忧愁的脸上立马便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抬手,很是和煦地便叫了起。
    “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晴其实早已猜到了自家老爹此际相召的用心何在,左右不过两条,一者是明确一下西北之局势,二来么,自然是商议对付诸位爷们的手段,不过么,弘晴却是不打算自己来挑这么个头的,规规矩矩地谢了恩之后,也就老老实实地躬身而立,作出了一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晴儿此番西北的差使办得不错,朕很是满意。”
    诚德帝原本对西北之局势极之不放心,毕竟那一头不单有着老十四的三十万大军,更有着年羹尧这么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占据了四川与汉中之地,再算上心怀不轨的陕西总督鄂海与巡抚范时捷,简直就是个随时会喷发的大火山口,处置稍有不当,半壁江山怕就得糜烂了去,那后果当真不是好耍的,而弘晴只领了两千骑军前去,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这等心腹之大患,诚德帝对此自是满意得很,尤其是见弘晴毫无居功自傲的表现,就更满意了几分,这一开口,便是不吝誉美。
    “皇阿玛过誉了,之所以能有此结果,上,有赖皇阿玛之洪恩浩荡,下,全靠将士们用命,儿臣不过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耳,实当不得皇阿玛赞誉如此。”
    弘晴在诚德帝面前,从来都是一派谦谦君子的模样,此时自然也不会有甚例外。
    “晴儿不必如此,尔之功劳,朕始终都记在心里,朕初登大宝,诸事缠杂,还须得晴儿多多襄助才好。”
    诚德帝尽管早已习惯了弘晴的谦逊,可心中却还是受用得很,这便笑吟吟地抚慰了弘晴一番。
    “能为皇阿玛效力,乃儿臣之荣幸也,但有吩咐,儿臣自当景从。”
    父子相处这么多年下来,弘晴又怎会不知自家老爹的性子,自然是啥好听便说啥来着。
    “嗯,晴儿这话,朕信得过,尔前番所上之本章,朕已是批了的,一切都按着尔之意愿办了去,今,延信那头已是来了几份奏本,说是西北大军已陆续回撤,然,准噶尔叛乱一事却兀自未平,朕对此颇感忧心,不知晴儿可有甚计较否?”
    果然不出弘晴所料,诚德帝几番抚慰的话语一过,便已是有些急不可耐地转到了西北局势上。
    “皇阿玛说的是,策妄阿拉布坦野心狼子之辈也,虽经我大军数年征伐,却兀自顽抗不已,更兼俄罗斯这等贪婪之国在其背后使力,久后必酿成大患,另,据儿臣了解,青海之罗卜藏丹津也已是起了反心,其与策妄阿拉布坦暗中颇多勾连,今我大军一撤,其不久必反,青海、藏边恐烽烟再起矣。”
    说到西北之局势,弘晴自是不敢有甚隐瞒,这便将实情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嘶,竟有此事?不若西北之军暂且不撤了,先行拿下罗卜藏丹津如何?”
    诚德帝本来只是担心准噶尔部会再次扰乱边疆,却浑然没想到罗卜藏丹津这个素来依附朝廷的蒙古部落头领也会起来造反,顿时便大吃了一惊。
    “不妥,陛下明鉴,无论是准噶尔诸部还是罗卜藏丹津,都不过是癣疥之患耳,就算闹得再大,也断伤不了我大清之根基,倒是西北这一拨军万不可再聚于边陲之地,须得分拨撤回,以防为小儿辈所趁!”
    诚德帝这等主张实在是臭不可闻,偏偏弘晴还不好出言反对,而张廷玉一贯慎言慎行,也不想急着表态,好在李敏铨头脑还算是清醒,赶忙便出言反对了一番。
    “嗯,也是,大军既是非撤不可,却又须得如何防止边患大起,衡臣、子诚,尔等可都有甚章程否?”
    李敏铨这么一提醒,诚德帝似乎才想起如今麋聚在西北的大军可都是老十四使惯的人手,今番能顺利将老十四弄回京师,已经是险而又险了的,倘若一个不小心,被有心人利用上一把,转眼间便会成为祸乱之源头,一念及此,诚德帝自是不敢胡乱任性了去,紧接着便将问题丢给了张、李二人,却并不去问对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弘晴。
    呵呵,老爹啊老爹,您老这是何苦呢,费如此大的心力来演这么场戏,很有趣么?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到了这等时分,又怎会看不出诚德帝故作惊诧不过是在与李、张二人配合着演戏罢了,根本的目的说穿了只有一个,那便是想在接下来势在必行的整编新军中压制住弘晴的势力之扩张罢了,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实在的,弘晴若是急着当皇帝的话,又哪还能轮得到三爷在此处指手画脚的。
    “陛下明鉴,臣以为不止西北军中,便是各地将领也颇多异心之辈,若要一体换了去,一者难有如此多之大将,二来也恐激起狼子野心之辈铤而走险,故,实不可取也,倒不若从头做起,编练新军,以之来逐步替代各地之驻防军,如此一来,既可保得我朝军力鼎盛,又可以之确保社稷不乱,三来亦可凭之平边乱,实一举而多得之好事也。”
    李敏铨演戏的天分极高,畅畅而谈间,宛若这主张就是他自己所思的一般,可实际上么,不过是将弘晴早就论述过的章程改头换面地扯将出来罢了,偏生李敏铨脸皮厚,竟是说得毫无半点的愧色。
    “嗯,此策甚好,衡臣可有甚要补充的么?”
    这么个策略其实早在诚德帝龙潜之时,便已是商议过了的,大体方案也就是这般而已,对此,诚德帝自不会有甚异议可言,不过么,李敏铨之所述显然不是此番议事的重点之所在,诚德帝对此也不过仅仅略略点评了一句,便即将问题丢给了始终默默不语的张廷玉。
    “陛下明鉴,臣以为编练新军乃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非陛下亲力亲为不可,他人都不可替代。”
    听得诚德帝有问,张廷玉自是不敢再保持沉默,但见其从旁一闪而出,朝着诚德帝便是一躬身,开宗明义地便点出了关键之所在。
    “嗯,话倒是这话,只是朝务繁重,朕怕是有心而无力啊,此又当何如哉?”
    张廷玉这话显然就是诚德帝想说而不好说出口的话语,不过么,诚德帝好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既想防着弘晴专权,又不愿将新军扩编之事搞砸了去,这便沉吟地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有一策可决之,若是以干员组建一新衙门,名曰:军机处,但凡军国大事,皆由此处办理,陛下只消能掌控此衙门,便可确保诸事无虞也,另,此衙门不设定员,但凭圣上心意定人,如此,进退皆出自圣意钦点,大事几可定焉。”
    张廷玉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诚德帝方才一问,他便已是将所谋之策娓娓道来,几不带半点的停顿。
    呵,军机处?搞来搞去,这么个玩意儿最终还是由老张同志耍了出来,绕来绕去,到了底儿还是摆脱不了这等历史的惯性!
    一听张廷玉说出了“军机处”这么个词儿,弘晴的心中当真就有些哭笑不得之感,没旁的,前世那个时空里,“军机处”就是张廷玉的创意,只不过那时空里设立此机构的宗旨是为了防一众爷们,而今么,要防的人却是变成了他弘晴,这么个玩笑也未免开得太大了些,着实令弘晴很有种想要翻白眼的冲动,也就只是城府深,这才没整出啥失态的反应来。
    “军机处?嗯,这个提议不错,子诚,你看如何哉?”
    诚德帝显然早就跟张廷玉沟通好了的,可这会儿为了不引起弘晴的反感与疑心,还是故作姿态地想了片刻之后,这才假模假样地问了李敏铨一句道。
    “陛下明鉴,臣以为可行。”
    本就是套好的事儿,李敏铨自不可能有甚异议,但见其一躬身,已是毫不含糊地便给出了答案。
    “嗯,朕也觉得不错,晴儿,你看呢?”
    尽管有了张、李二人的支持,可诚德帝却并不敢真绕过弘晴下决断,这便沉吟地点了点头,半强迫似地问了弘晴一句道。

第828章 隐忧重重(二)
    看?看个屁啊,您老都说好了,咱还能说“不”么?
    尽管明知道诚德帝就是那么个尿性子,也知晓其如此这般的安排仅仅只是种自我保护的防范罢了,并不是一定要拿自个儿怎么着,可弘晴的心中还是不禁为之一阵火大,当然了,恼火归恼火,这当口上,却是容不得弘晴有半点含糊之处的,若不然,诚德帝的防范行动就会转变成真实之打击,真要是父子俩闹上了,只会令四爷等人平白得利了去,此一条,弘晴心中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皇阿玛圣明,儿臣以为张大人所提之‘军机处’确是个不错之主张,然,儿臣以为若是将朝政大事也放入其中,或许更佳,如此一来,未入军机处之臣,哪怕名列大学士,也难以插手国之大事,于皇权之巩固,实有大利焉。”
    虽说心中有着老大的不满,然则弘晴却是断然不会表现出来的,甚或还帮着诚德帝拾遗补漏了一番,更是在言语间暗示了对四爷、八爷等人的处置之道。
    “陛下,臣以为仁亲王所言大善,依此办了去,陛下大可将四爷、八爷尽皆请入上书房,给其荣遇,却不令其理政,而后慢慢收拾了朝局去,寰宇清朗自非难事也!”
    李敏铨这多年的磨砺下来,当真是历练出来了,弘晴话音方才刚落,他便已然看出了个中之蹊跷,紧赶着便出言建议了一把。
    “嗯,好,此事便由衡臣与子诚一并办了去,过几日,给朕一个章程,先试行一番好了。”
    诚德帝之所以会同意张廷玉的提议,本意只是想在军政改革时对弘晴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