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夺嫡-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十四显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被剥夺了兵权,哪怕明知无望,却还是想做出一番最后的挣扎。
    “不必了,军中事宜已由延信将军接手,至于西北军政,也已由仁亲王负责打理,您还是请随老奴一起上路罢。”
    中年宦官压根儿就没打算给老十四这么个垂死挣扎的机会,直截了当地便拒绝了老十四的提议。
    “哼!”
    老十四看了看中年宦官,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延信以及其身后的诸般将领们,见无人在此际出头支持自己,又怎会不知大事已去,心中当即便滚过了一阵的悲哀与凄凉,也懒得再做无谓的挣扎,重重地冷哼了一声,翻身上了马背,一声不吭地便向营外疾驰了去

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
    诚德元年正月十四日,奉旨巡视西北的仁亲王弘晴上本奏事,列举原陕西总督鄂海、陕西巡抚范时捷、四川提督年羹尧等人诸多不法事,并弹劾诸人串谋造反,报称已斩杀称兵造反之年羹尧,并已将同谋之鄂、范等诸般官员一体捉拿下狱,为免西北军政有乱,特保举原征西将军延信为陕西总督,并负责征伐准噶尔部大军之撤军事宜,保举陕西藩台赵长明为巡抚,所遗之缺由原川西粮道刘三儿接任,并保举原西北粮道李双春接任陕西臬台之缺,保举原仁亲王府侍卫统领李敏行接任四川提督一职。
    奏本一至京,朝野为之哗然一片,上本言事者众,反对者有之,叫好者也有之,众说纷纭之下,朝局颇显混沌,然,诚德帝却是没给诸般臣工大议之机会,独断乾坤地便准了弘晴诸般所请,并严令弘晴即刻护送大将军王入京奔丧。
    诚德元年正月二十日,老爷子的批复尚未到,老十四却是已然先到了,消息一经传到驿站,弘晴自是不敢轻忽了去,亲率两千新军劲旅以及暂署各衙之主官们一并到城西处相迎。
    末时一刻,碧空万里无云,春日高悬天空,暖烘烘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舒服得令人很有种嗜睡之冲动,然则有着弘晴这么个尊贵人物在,场中数千人又有谁敢微露懈怠之意的,只能是强打起精神,默默地立在道旁,恭候着大将军王的到来。
    末时三刻,大道的远端的山弯处突然一阵烟尘滚滚而起,旋即便见一彪军马有若旋风般直冲而来,一面铁血大旗下,一名带甲将军面若寒霜地打马飞奔着,紧随其后,又有一拨军马从山弯处狂奔而出,领先的赫然是一名中年宦官,前后两拨人马都不算多,前者不过二十一骑,后者也就只有百骑不到,可胯下所乘都是骏马,速度奇快无比,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已是冲到了欢迎队伍的不远处。
    “小侄见过十四叔!”
    弘晴眼神好得很,大老远便已认出了那名带甲将军正是大将军王老十四,这一见其横冲直撞而来,便知其这是在故意撒气,心中暗自好笑之余,也不愿被其冲了满面的尘埃,这便一挥手,率部便迎上了前去,隔着还有二十余丈远,便已是在马背上一躬身,很是恭敬地招呼了一声。
    “嘿,我说谁这般威风,原来是你晴哥儿啊,了不得,连爷都被你玩在手掌心里了,好,好样的!”
    老十四心中憋着一把火,哪怕明知道此际跟弘晴发火,也不过是徒劳的唇舌罢了,可还是没能忍住,尽管停下了狂奔的战马,却没给弘晴啥好脸色看,阴阳怪气地便讥讽了弘晴一番。
    “十四叔一路远来辛苦了,小侄已让人打扫了驿站,且请十四叔暂且屈就一番,将养几日,再行回京可好?”
    对于老十四这么个悲情人物,弘晴其实是颇为同情的,实际上,若是论雄才大略的话,他要远比三爷、四爷更合适当皇帝的,可惜这就是天家政治的残酷性,成则王败则寇,越是有才干的皇子,一旦没能登上帝位的话,下场一准越惨,毫无疑问,一旦回了京,等待老十四的绝对没啥好果子,正因为此,弘晴自是不会去计较老十四的恶劣态度,温文尔雅地笑了笑,很是谦逊地便提议了一句道。
    “不必了,本王奉旨回京,须臾耽搁不得,让路!”
    弘晴倒是一片好心,然则老十四却压根儿就不领情,不容分说地一摆手,毫不客气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散开!”
    对于老十四这等不合作的赌气态度,弘晴其实早有预料,实际上,这数日来,尽管三爷那头的批复尚未送至,可弘晴却是早已按着自个儿的思路,将西北的政局好生梳理了一番,该交代的事宜早已是交代清楚了的,至于行装么,弘晴此来本就没带啥家什,也不过就是些随身的包裹罢了,早就已都带在了身上,就算即刻起行,于弘晴来说,也没啥不可以的,正因为此,弘晴并未计较老十四的无礼,也没多言劝阻,仅仅只是淡然地笑了笑,一扬手,中气十足地下了令,旋即便见两千新军骑兵左右一分,已是让出了条通路。
    “驾!”
    哪怕弘晴再如何客气,老十四也没加以理会,甚至连看都不看弘晴一眼,便已是一个打马加速,如飞一般地窜了出去,沿着新军将士们让出来的通道,一路狂奔地向前冲,紧随其后的二十名护卫见状,同样没管前来迎候的诸般人等是怎生感想,一窝蜂地便跟在了老十四的身后,就这么扬长而去了。
    “跟上!”
    眼瞅着老十四这般无礼,弘晴实在是有些个哭笑不得,可也懒得去与一将倒霉之人多计较,这便将暂时署理陕西巡抚的赵长明等几名地方大员叫到了身旁,低声地交代了几句,而后便即一挥手,高声下了令,率领着两千精锐骑兵便狂奔着向老十四等人追了上去
    “仁亲王殿下,我家王爷有请!”
    行行复行行,一路狂赶之下,弘晴一行人等很快便过了潼关,又过了太原、井陉关,于诚德元年二月初一赶到了延庆州(今之延庆县),再有半日便可入京,大军并未驻扎县城,而是就在荒山野地里安下了营垒,因着这些日子以来,老十四的一贯不理不睬,弘晴也就没打算再去自讨没趣,这一扎好了营,便猫在了中军大帐处,默默地寻思着回京之后的朝局之演变,却不曾想老十四竟派了名亲卫前来相请,还真就令弘晴颇感意外的。
    “小侄见过十四叔。”
    老十四既是有请,弘晴自是不会拒绝,施施然地便到了老十四的帐篷中,这才方一掀帘子进了帐,入眼便见老十四正盘坐在几子前,闷闷地独饮着,并不因弘晴的到来而又甚反应,弘晴也没计较那么许多,缓步便行了上去,笑呵呵地便打了个招呼。
    “坐!”
    老十四一口气将大碗里的残酒一饮而尽,而后重重地将空碗往几子上一搁,头也不抬地吐出了个字来。
    “谢十四叔赐座。”
    弘晴浑然没在意老十四的恶劣态度,淡淡地笑了笑,客气地谢了一声,而后便盘腿端坐在了老十四的对面,顺手从一旁抄起了一只空碗,拿起酒坛子,将老十四与自个儿面前的空碗尽皆斟满了,也不多言,只是端起酒碗,朝着老十四比了个“请”的动作。
    “说罢,在你小子眼中,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老十四一开始也没吭气,就这么默默地与弘晴连干了两大海碗,纵使酒量大,可这等喝闷酒的情形下,很快便已是喝得有些高了,心弦也就没绷得似先前那般紧,待得再次放下了空碗,就见老十四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弘晴,满是酒气地开了口。
    “十四叔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弘晴并未直接回答老十四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了一句道。
    “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
    一听弘晴这般反问,老十四的眉头立马便是一扬,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假话么,嘿,小侄要说十四叔是个英雄,至于真话么,还是前头那句话。”
    弘晴微微一笑,给出了个令老十四茫然不知所以的回答。
    “何解?”
    老十四茫然地看了看弘晴,愣是搞不懂弘晴这话到底隐含着甚意思来着,无奈之下,还真就只能往下追问道。
    “常言道:不以成败论英雄,故,十四叔是英雄,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弘晴戏谑地一笑,再次给出了个有些个云里雾里的答案。
    “呵,你个混小子,敢情是在拐着弯子骂爷呢,人只说成王败寇,到了你嘴里,却都是英雄了,那爷不过就是末路之英雄罢了,也对,你老子登了基,爷不就是英雄末路了么?哈哈哈”
    这一回老十四算是听出了味来了,不由地也是一乐,笑骂了弘晴几句之后,便即自嘲了起来,说着,说着,竟自放声狂笑了起来,只是这等笑声里浑然不见半点的喜悦,有的只是苦涩与悲哀之意味。
    “十四叔,早些休息罢,明儿个回了京,怕是还有不少的勾当,养足了精神,也算是好事。”
    这一见老十四已是喝得高了,弘晴自是不愿陪其发疯,不管怎么说,避嫌还是要的,毕竟眼下不同往日了,三爷不单在防着一众兄弟们,便是连他弘晴也都在被防之列,尽管无惧,可能少些麻烦也是好的,正因为此,弘晴也就不想再多逗留,起身交代了句场面话之后,便打算就此走了人。
    “小子,给爷一个实话,爷会是怎个下场?”
    老十四并未出言挽留弘晴,就这么默默地看着弘晴走到了帐篷口处,却突然开口问出了个敏感至极的问题来。
    “十四叔醉了,且就一直醉下去也好,想太多,心难免便烦。”
    用不着去猜,弘晴也知道老十四的下场会是如何,不过么,他却是不打算说得太透,也就只是略略地点了一句,便即大步走出了大帐,无言地叹了口气,默默地便向中军大帐行了去

第825章 大闹乾清宫(一)
    “陛下口谕:宣,大将军王允禵、仁亲王弘晴乾清宫觐见!”
    延庆州本就离京师不远,一众人等都是骑军,行军速度自是极快,尚不到午时,便已赶到了京城,弘晴等人也没耽搁,护卫着老十四便直奔皇城,在宫门处下了马,递上了请见牌,不多会,便见李德全领着两名小太监匆匆而来,一本正经地宣了诚德帝的口谕。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既是得了圣谕,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意,所不同的是弘晴嗓音洪亮,而老十四不过是张张嘴地应付其事罢了。
    “二位王爷请了,陛下已在宫中候着呢。”
    李德全显然是不打算跟老十四有甚拉扯,待得二人起了身,立马便退到了一旁,皮笑肉不笑地催请了一句道。
    “有劳了李公公了。”
    对于李德全的催请,弘晴倒是客气得很,拱手致谢了一番。
    “皇阿玛梓宫何在?”
    十四爷可就不似弘晴那般和蔼了,但见其面色阴沉如水地瞥了李德全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了句话来。
    “好叫十四爷得知,就在乾清宫内。”
    这一听老十四如此突兀地问起这么个问题,李德全的笑脸不由地便是一僵,忙不迭地偷看了弘晴一眼,待得见弘晴有意无意地点了下头,这才紧赶着回答道。
    “前头带路!”
    老十四平板着的脸上满是阴霾,不过么,倒是没甚旁的表示,仅仅只是不耐地一挥手,声线阴寒地喝令道。
    “喳,二位王爷,请。”
    这一见老十四形状不对,李德全的心顿时便“咯噔”地一沉,可转念一想,有着仁亲王在,应该不会闹出甚大乱子才是,也就没再多迁延,恭谨地比了个“请”的手势,引领着老十四与弘晴便进了**,一路无语地往乾清宫赶。
    乾清宫乃是后宫三宫之首,自明成祖以来,便是天子的寝宫,豪华气派自是不消说之事,然则眼下的乾清宫却是一色的素白,浑然不见往日的金碧辉煌,此无他,只因大行皇帝康熙的灵柩如今就停放在正殿中,兼作了灵堂之用,自是须得以素白为主色调,间或有旁的颜色,那也是一水的黑,不见奢华,只见肃穆,大老远便能感受到大殿里的悲与哀。
    “十四爷,您”
    李德全原本是领着老十四与弘晴要走侧门先去见驾的,却不曾想方才走到乾清宫外的小广场上之际,老十四突然加快了脚步,丢下了李德全等人,急匆匆地便直奔正殿而去了,一见及此,李德全不由地便慌了神,赶忙高声便要制止。
    “李公公,且去请皇阿玛来正殿罢。”
    不等李德全将话说完,弘晴已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了一句,旋即便也紧跟着老十四向正殿赶了去,没旁的,概因弘晴早已料到老十四必然会来上这么一手——除了是要宣泄一下心中的不甘之外,老十四未必就没有借此机会统合诸阿哥势力之想法,而这,自是须得在闹事中来确立其中心之地位,对此,弘晴尽管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却并不打算去阻止,理由?很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