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凡例》撰者此时尚说不清到底十二钗果系哪十二人。这就要联系我在前面曾举过的两条批语,一是第十八回中一条双行夹批,揣度十二钗应为何人,二是庚辰本此处眉上却多出一条批语说:〃 前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副诸芳讳。——壬午季春,畸笏。〃 事情已经很清楚,双行夹注批比眉批要早得多,即单就此处看吧,它至少也比壬午要早,而壬午年是乾隆二十七年,雪芹亡前一年,所以,这条〃 凡例〃 的撰作最晚也不会晚过乾隆二十七年,因为畸笏在此年季春已弄明白了十二钗的名单,如果〃 凡例〃 系他一手所撰,自不能晚过此年;即使果系另手所撰,那么畸笏也必然会提醒他改正,不会让它那样放在卷端。总之,凡例之撰不会晚于壬午(实际要早得多),而被加上〃 凡例〃 的那个底本也总不会反比〃 凡例〃 晚。

仅仅由上述之例来看,甲戌本也绝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个很晚出的本子。它纵然不即是甲戌再评本,但距再评的年代不会有多远。

庚辰本除了疑它或有拼配之处而外,其主体不但不会比标写明白的〃 庚辰秋月定本〃 晚,反而要早。这点周绍良先生和我意见一致。这也是从内证就可以看出的。比如第十七、十八两回尚未分断,第十九回虽单叶另起抄写,实际亦无回目,所以玉蓝坡说〃 此回宜分作三回方妙〃。这情形,决非晚至乾隆二十五年的本子所应有,这是很早的迹象。其第七十五回回前单叶记云:〃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我以为此本就是二十一年对清之本,到庚辰秋月只是再次评批装整而已,并非重新有所〃 写定〃。所以此本也可以称为〃 丙子本〃。不过甲戌本、庚辰本等称名,相沿已久,大家习知,无非是借它们指称某本某本就是,因此我并不主张重立新名,徒增一层纷纭。

庚辰、己卯二本,都是〃 内圈〃 传钞本,非书贾市售物,价值很高。

〃 戚本〃 一名,鲁迅先生早就使用了。对于此本,原先颇有〃 孤立〃 之感,——它的正文和批语的许多特点特色皆为他本所无,不免令人怀疑是否可靠。蒙府本出后,又出现了南京本,于是戚本的这个〃 系统〃 乃〃 堪张一军〃。这三个本子全部大同,只有些微小异,它们是同祖的〃 堂兄弟〃 本。

南京本的存在,多承浦镇毛国瑶先生的好意,才得知道,又承他花费力量代为校录若干我所愿知的异文。此本与蒙府本不同,也有戚蓼生的序,所以可能和有正石印本的底本是〃 同父〃 本。后又亲自获见此本,看其纸墨,恐怕是道、咸间旧抄,白纸,无竖阑,二十册,抄手不一,但都十分工致。二十册大小、纸张、封面、装钉,几乎全然一致,但稍一细审,便可发现许多不同之处。例如:一、书根写明〃 石头记〃 及册次的,有第一、二、三册。

一、书根无书名而有册次的,有第五、六、七、八册。馀册书根俱无字。

一、中缝书名、卷、回、叶数俱齐的,有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八、二十诸册。

一、中缝有字而诸项或有或无的,如第七册内一叶只有回、叶数,第十册只有叶数,第十四册只前半齐全,自第五十五回第十五叶缺书名,第十七册、十九册只有回、叶数。

一、蛀痕有无及大小皆不一,如第一、五、九、十七、十八等册有蛀蚀,第九册蛀较甚,第六册只有微蛀。

一、从书根切口看纸色,似乎第一至三、四至七、八至十二,诸册纸色各自一致。第三册纸色似较白较新。第十三至二十册,切本微微略大一些。

以上这些现象,不知是何缘故。难道是同时有几部戚本的传抄本,都经散落,而恰又为一位后来藏书者集配为一整部的?这样奇巧的事,也是难以想像的。

今附一简表,略示此本与有正本校字之例。

回次序有正本嘻异矣南京本噫异矣总目七十六回悲寂寞悲寂莫分目十二回分目十七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探深幽王熙风……探曲折一一一五七十三十三十四十四请入小斋一谈黄道黑道曾为歌舞场探鄉声口如闻用画家三五聚法英明难遏是精神贾门秦氏宜人。。之丧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天朝诰授贾门奏氏宜人。。之灵位请入小齊一谈〃 黑〃 字系粘改曾为歌场(蒙)探卿声口如开周画家三五聚法英雄难遏……(另笔改〃 雄〃 为〃 明〃 )恭人(餘字皆同,下三条仿此)恭人恭人二十五我笑弥陀佛。。。比人还忙二十七凤姐等并同了大姐香菱如来佛并巧姐大姐香菱三十但又无去就他之理无法就他之理四十九也在园子里住下四十九现成的典雅,为他这……也住园子里住下现成的典,难为他这……五十却出色写湘云却出包写湘云五十三首叙院宇匾对五十三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六十八字字皆锋道叙院宇匾对反高妙……字字皆錄七十的是幹才的是幹不总起来说,此本的独立价值不逮蒙府本,但毕竟是手抄本,未经过石印者的(可能有的)描改,因此足贤勘证,其價值不低于有正本,或且稍高。

关于本子单论一本的文章颇有一些,真能综合诸本研究其相互关系的,尚不多见。祜昌和我多年来致力于汇集十几个重要本校勘,写定一个比较接近雪芹原笔的好本子,在这过程中,我们曾试就诸本异文情况作些统计,存为日后各本关系研究的可靠根据。今将第一回和第四回的九个主要本的异文部分统计资料摘抄一斑于此,或者可供研究者参阅。我们所谓的异文包括用字的不同,字句的多少有无,文句次序顺逆,以至原抄的讹夺等等,都在统计数内,所说的条数,也并不以一个字为单位,而是以异文的〃 一处〃 来计算。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偶然现象和假象需要排除,统计时也可能还作不到十足精确,但是大体上总还是能反映出主要情况来的。

今附表如后。为了简便,表中以姓名一字为代号,即:刘(甲戌本),徐(庚辰本),陶(己卯本),杨(梦稿本),舒(己酉本),觉(甲辰本),蒙(王府本),戚(戚序本),程(程刻本)。

(九本异文分合情况统计示例表)(第一回)一本独出:六一七条程:一五四条杨:一三八条觉:八二条舒:八二条刘:五五条徐:四〇条蒙:二七条戚:二一条陶:一八条二本同出:二八二条蒙戚:一一一条觉程:八三条(第四回)一本独出:四九八条杨:一一二条舒:一〇六条徐:九一条刘:五八条程:三四条陶:二九条觉:二七条蒙:二三条戚:一八条二本同出:五二七条觉程:二四三蒙戚:二二九条陶杨:四〇条陶徐:一一条徐舒:五条杨程:三条杨舒:三条刘徐:三条刘杨:三条戚觉:二条徐蒙:二条杨觉:二条刘觉:二条刘舒:二条陶杨:三二条徐舒:二三条(尚有二本同出仅得一条者计一〇项,俱从略。)三本同出:五一条陶徐杨:五条刘陶徐:五条杨觉程:三条刘陶杨:三条刘蒙戚:三条杨蒙戚:三条刘徐觉:三条徐蒙戚:三条陶徐舒:三条刘觉程:二条陶杨程:二条徐杨舒:二条蒙戚觉:二条舒蒙戚:二条三本同出:(从略)(尚有三本同出仅得一条者计一〇项,俱从略。)四本同出:三七条刘陶徐舒:三条陶杨蒙戚:一条刘徐觉程:二条陶蒙戚舒:二条刘杨蒙戚:二条刘徐戚舒:二条刘徐蒙戚:二条徐杨舒觉:二条蒙戚觉程:二条四本同出:(从略)(尚有四本同出仅得一条者计一八项,俱从略。)五本同出:四八条(从略)六本同出:一〇七条(从略)二本外七本同出:二〇八条蒙戚外:七九条觉程外:六五条陶杨外:二二条陶徐外:六条舒徐外:六条杨舒外:五条徐杨外:四条杨程外:四条杨觉外:三条五本同出:(从略)(从略)(从略)(尚有七本同出仅得一条者计一四项,俱从略)一本外八本同出:二四六条程外:六二条杨外:六〇条舒外:三七条觉外:二九条(从略)刘外:二〇条徐外:一五条蒙外:九条陶外:八条戚外:六条共计一五九六条我们对统计数据,尚未及作深入研究,仅据所举这一点点而言,例如从〃 一本独出〃 栏内来看,就可见蒙、戚、觉、程四本最为突出,它们的异文数量特大,也就是遭受后人窜改的痕迹的显著标志。又如从〃 两本同山〃 栏内而看,蒙戚为一家,觉程为一家。陶杨相接近。徐舒相接近。已然显示得清楚。又例如,从〃 三本同出〃 栏内考察,便可以看出杨本(梦稿本)有的文字往往依违于〃 觉程〃 和〃 蒙戚〃 两组之间,各有一定的关系。等等。然后,再从〃 二本外七本同出〃 栏(它和前面的〃 二本同出〃 之不同,在于这是二本外七本全同,那是二本同外,七本又不尽一致)来看,不但〃 蒙戚〃〃觉程〃 照样各成一组,连〃 陶杨〃〃徐舒〃 的各自接近,也又得到一次显示,可知断非偶然现象了。从〃 一本外八本全同〃 栏看,独出异文的最突出的本子是程、杨、舒、觉四家,这情况十分值得注意。因为程杨二家的异文的性质已明显出与蒙戚组又不相同,其为遭到更晚的改笔窜乱已十分明确。我想,这用别的办法来说明,是比较困难而又不易一目了然的。表内三本以上同出异文的数据情况错综交互、颇为复杂,尚不清晰,这是由于数据不足之故,积累的数据越完备,各本之间关系显示得就会越昭晰,越全面。就连庚辰本的前十一回到底是否拼配,也可由统计表中获得论据——因为如果十一回前后情况相似,即可认为并非拼配本,如果不再出现〃徐舒〃 接近的数字而徐另与他本接近,那就是出于拼配无疑了。如果八十回数据齐全了,排除了统计表上的假象和不够精密之处,那么一定能有令人比较信服的根据来说明,各本各〃 组〃 各〃 系〃 之间的分合先后等关系。我们这样作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正确认识各本的价值,统计结论可以反过来为取舍异文写定正本,提供进一步的衡量标准。因此我们这种大汇校和统计工作,应当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靖本传闻录承南京毛国瑶先生的好意,将他所发现的一部《红楼梦》旧钞本的情况,详细惠示给我。现在根据他的纪录,记为此文,供大家研考。

据毛先生说,靖本有两个特色:一、它保存了很多不见于其他诸本的朱墨批,见于他本的,也多有文字异同;二、小说正文也有独特的异文。附带可以提及的,靖本里面还偶然保存了另一〃 夕葵书屋本〃 的过录残页一纸,似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靖本原书,笔者未能目验。据言已因不慎而遭迷失。毛国瑶先生将不见于戚本的批语都摘录下来了。所以本文主要是谈批语。在此之先,略叙毛先生所见的靖本概况。

靖本一如其他抄本只存八十回为止的〃 前半部〃 ,中缺第二十八、二十九两回,(第三十回残失三叶):实存七十八回。分钉为十厚册,而又系由十九小分册合装而成' 注1'。 每分册皆有〃 明远堂〃 及〃 拙生藏书〃 篆文图记。书已十分敝旧,书叶小缝折处多已断裂,字迹亦多有蠹损及磨失之处。

书中情况,第十七、十八回在庚辰本原为相连的一个〃 长回〃 的,此本已经分断,但分法与戚本不同,这一点和另外一二处痕迹,说明此本年代应比庚辰本略晚,而早于戚本。又其间有三十五回(十一,十九——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七,三十一——三十六,三十八——四十,四十四——四十六,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五——六十二,六十八——七十七)全无批语。缘故未易遽断,或者可能是有所集抄拼配的一个本子。就它十七、十八两回部分而言,说〃 比庚辰本略晚〃 ,盖是,但又有比庚辰本为早的个别迹象(详下)。这些矛盾现象,或系因配抄而产生。

所存四十三回的批语,有眉批、行间批、句下夹注批、回前回后批等不同,朱墨杂出,有一条竟是用墨笔将朱笔(文义未完)涂去。文字错乱讹误较甚,有些竟难寻读。如此,则情况应是出于过录。

毛先生当时只以戚本对照,录出了为戚本所无的批语共计一百五十条。这些,当然有一部分是虽为戚本所无而另见于他本的,但是文字时有异同,又常有比別本多出的字句。据摘录纪叙,其工作十分仔细,错乱讹缺,一一照旧,细微的虫蛀脚损等处也都标记说明。

批语因校读不易,尚需多加研究。本文只简介几个较为明显的要点,不作详尽的论列。

批语有时就小说塑造人物的成就,加以揭橥。例如:阿风三魂已被作者勾走了,后文方得活跳纸上。(第三回)(〃 三魂〃 下,别本有〃 六魄〃 字,〃 勾走〃 别本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