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宅门-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儿和春云对视一眼,轻声应了句:“卯时起身,辰时便启程了。”
    金秀玉咬了咬嘴唇:“怎不叫醒我?”
    真儿道:“大少爷不让叫,想让少奶奶多睡会儿。”
    金秀玉沉默着。
    春云靠近了一点,扯了个笑容道:“大少爷就是疼爱少奶奶呢,怕少奶奶离别伤感,这才没敢惊动您。”
    金秀玉掘了撅嘴,人都已经走了,还能怎么样呢,日子还得照常过不是。
   “伺候梳洗罢。”
    她淡淡地吩咐了一句,真儿和春云都松了口气,忙着拿衣裳,又叫小丫头端青盐热水来。
    用过了早饭,她照例要走动走动,顺便去长寿园看看老太太和李婉婷。
    这会儿,李越之已经去了商行,他如今正跟着慎哥儿呢,李勋从货栈转到酒楼,他的差事空出来,就让李越之顶上了。说的是管事,做的不过是伙计的活儿,还是学习的时候呢。不过李越之年纪虽小,说话行事却比李勋靠谱多了,让慎哥儿很是省心。
    老太太屋子里暖烘烘的,金秀玉进去的时候,李婉婷正捧着一碗热杏仁茶吃着,见了她,立马放下了碗。
   “嫂子!”
    她冲金秀玉福了一福,过来扶着她往椅子上坐了。
    老太太先问了句:“可用了早饭?”
    金秀玉回说用过了。
    老太太见她脸上神情落寞,知道是因为大孙子走了的缘故。小夫妻分离,自然是伤感的,这也没什么好开解,只有等慢慢习惯了。
    刚准备说一些有趣的新闻,好逗个乐儿,外头就有人来禀事。
    进来的是个中年妇人,穿着蓝色的袄子靛青的群,金秀玉瞧着眼熟,却记不起是哪一位管事娘子。
   “老太太安。大少奶奶安。三小姐安。”
    老太太摆了摆手,对金秀玉道:“这是林三娘,在咱们家庙管着香烛供奉的。”
    金秀玉这才记起,当初送李婉婷去家庙庄子的时候,这位林三娘来接,是见过一面的。
   “你要禀什么事儿?”
    林三娘答道:“奴婢管着家庙上香烛供奉,柳姑娘到家庙上清修洒扫,也是奴婢经管的。原本倒是相安无事,她每日里也就照着家规,晨起磕头,念经洒扫,倒没有一日的懈怠。前日却来了一个管事的男子,自称姓方,是城东方记米铺老板方老爷家的管家,说是来替方老爷,来求咱们主家。”
    老太太和金秀玉对视一眼,问道:“他求什么?”
    林三娘道:“奴婢相问了,那方管家说是,方老爷丧妻多年,无有子嗣,想求娶柳姑娘做填房,求主家开个价,转了户籍与他。”
    金秀玉眨巴着眼睛,一头雾水。她没听明白林三娘的话,什么叫做娶柳姑娘做填房?又什么叫做开价转让?
    老太太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自个这孙媳妇从来没经过这样的事情,不晓得如何处置了,只好自己开口道:“方管家还怎么说?”
    林三娘道:“方管家说是价钱高低不妨,只要主家肯转让便可。这事儿奴婢做不得主,便回说向主家禀告,让他等回话。”
    老太太点点头,示意她做的没错。
   “奶奶……”
    金秀玉开了口,老太太示意她先别急,转而对林三娘道:“这事儿,我同大少奶奶自有主张,你且告诉那方管家,叫他等回话便是。”
   “是。”林三娘应了,便退了出去。
    金秀玉这才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太太见她果然不懂的,便细细说给了她听。
    说白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妾就像是一件东西,主人家若是愿意,是可以像卖东西一样,转手卖给别人的。
    对于金秀玉来说,这样的风格委实有点惊世骇俗了。只是,她既做了古人,少不得也能明白古人的观念,而令她不解的在于:这位方老爷听起来也是有头有脸的,怎么脑子会被驴踢了,来求别人的侍妾做填房?
www。87book。com|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六十七章 被驴踢的方老爷
    卖妾。
    金秀玉这几日都叫这事儿给绕晕了。
    一是为了妾的处境。她虽然早早就知道妾与妻的差别,知道妾身份的低下与卑贱,却从来未曾想到,原来妾可以成为一件物品,可以待价而沽。
    二是为了卖不卖的问题。若是从私心上讲,她是巴不得柳弱云离自个儿越远越好,她的美貌,她的心机,她的狠绝,都是让同样身为女人的金秀玉十分忌讳。然而卖妾这个事情,会对李家的名声有什么影响,会对李承之有什么影响,又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才是让她拿捏不定的原因。
    三是为了米铺老板方老爷。她不明白的是,方老爷是如何认识的柳弱云,又出于什么目的要求娶她做填房。正常的男人,都不喜欢用别人已经用过的东西,尤其是女人。难道真是柳弱云魅力无匹,回眸一笑百媚生,将那方老爷的一颗心紧紧俘虏了么?未必如此单纯。
    这两日,也派了人去打听方老爷的情形,今日金秀玉去长寿园请安的时候,才有了回话。
   “奴婢已经尽都打听了清楚,那方老爷本名方有德,在城东有三间米铺。今年四十又一,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是原配夫人所留。方夫人因病去世五年,方老爷只有一个妾,至今也无所出,大约是为了方家香火,方老爷年前便托媒人替他寻一女子做填房。”
    金秀玉和老太太都点了头。
   “他寻填房倒也有因,只是怎么会寻到咱们家头上?”
   “原本倒也与咱们家全无瓜葛,奴婢打听了才知道,原来方老爷与柳姑娘竟是表亲,只不过中间隔了两层,虽认识,却并不怎么亲近。是日前柳姑娘的丫鬟连芯,偶遇了方老爷,大约是亲戚间询问近况,方老爷晓得了柳姑娘如今的处境,这才动了心思。”
    金秀玉摇头道:“若只是存着亲上加亲的心思,又何必认准柳姑娘?”
   “少奶奶说的在理,奴婢也是这么想,才多打听了方家的情形。原来方老爷的米铺生意做得极好,只是缺个内管家,想着柳姑娘是商家出身,能打会算,定是此番合了方老爷的意。虽说在咱们家只是个侍妾,但她原来也是正经人家嫡女的身份,既是做填房,怕也不算低贱了。”
    这么一分析,似乎方老爷求娶柳弱云一事显得顺理成章,只是金秀玉依旧有些犹豫。
   “奶奶,这事情孙媳妇实在有些拿捏不定,您看呢?”
    老太太蹙着眉头想了想,说道:“不过是个侍妾,不算什么,卖了便卖了罢。”
    金秀玉应了一声,依旧若有所思。
    青玉在旁边瞧得清楚,这时候开口道:“少奶奶大约是顾忌着大少爷那头罢?”
    金秀玉一抬眼,笑道:“到底还是你眼明心亮!”
    青玉笑了笑,说道:“要我说,少奶奶也过虑了些。柳姑娘不过是个侍妾,她在时,大少爷并不待见;她去家庙了,也不见大少爷提起。可见这人对大少爷来说,不过可有可无,并无多少分量。虽说大少爷不在,多少让人有些猜疑,不过想来就是大少爷知道了,也不会因此同大少奶奶生分。少奶奶是当家女主人,内宅一应大小事务,都由您说了算,不过发卖个小小侍妾,又何必顾忌太多。”
    老太太也是后知后觉,这会儿才察觉出金秀玉的顾虑来,也接口道:“青玉说的在理。就是外头人,也不必担心她们猜嫌。主母发卖一个侍妾,实在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就是妒忌也算不上的。”
    金秀玉也点了头。是啊,侍妾是连丫鬟都不如的存在,根本就不是正经妻房,卖了她就像卖一头猪一样,谁也不会在乎。
    真儿方才一直不说话,不知是在筹谋什么,这会子才开口道:“我倒想了个法子,若是大少奶奶有所疑虑,不妨试她一试。”
    一句话,引得金秀玉、老太太和青玉等人都瞧着她。
   “怎么试?”
    真儿笑道:“依我猜,少奶奶除了有些顾忌之外,怕也是对方老爷娶柳姑娘一事存了些疑惑。柳姑娘当初是因为私下搬挪府里的账务,去放印子钱,又加上贪墨河工银子,才被罚去家庙洒扫。人是罚了,银子却并没有全部追回。这回,既是方老爷要求娶,就开个高价与他,要他把柳姑娘亏空的银子都还了。他若是不肯的,那末这桩求婚,也不过是看上了柳姑娘的人材,十分单纯;他若是二话不说就还了的,那末必然有些古怪。”
    金秀玉和老太太都点头道:“好法子。”
    将柳姑娘亏空的账目一清算,竟有五百两之多。
    淮安繁华,物价也比别处高,但五百两着实算得上一笔可观的钱,在西市都能买上一座大园子了。只是为了一个侍妾,这身价也太高了些,就是南市最红的青楼的头牌花魁,也就这个身价了。
    李家将这价钱跟方家一说,果然对方便说要回禀老爷,慎重考虑。
    听到这回复,金秀玉同老太太,合着几个丫鬟,都笑将起来。
   “也是了,方老爷若是花上五百两,买个别人家的侍妾做填房,那只能说是脑子被驴踢了。”
    却没想,这话说了没多久,方家那边就回了话,五百两,一文也不用少,没二话。
    人家方老爷说了,从前年轻的时候就与表妹柳姑娘见过面,当时慕少艾,可惜缘分未到,如今竟是天赐的良缘,一个丧妻,一个遭弃,这份情意远远高于五百两银。
    金秀玉听了这话,愣愣地回不过神。
    这方老爷,是真的被驴踢了呀?
    老太太倒是觉得这事情透着乐呵。
   “想那些劳什子做什么,人家心甘情愿,横竖也跟咱们家没关系了,你也省心。”
    金秀玉却不这么乐观,漫说这事情透着古怪,就是真如方家所说那么单纯,柳弱云也不是轻易就能出府的,她那家庙洒扫的罚,可还没受完呢。
    贪污河工银子,间接导致大王庄和小李庄数位庄民丧生,就算是连日大雨所致,非人力不可抗衡,柳弱云这样的行为也早就是把人命当做了草芥。
    不错,为着肚子里的孩子积德积福,是该从轻发落,但这轻罚,也该足够让柳弱云意识到自己犯下的是如何的罪过。
   “去回了方家人,柳姑娘在李家犯了过错,领了责罚在家庙洒扫清修忏悔,什么时候她受罚完毕,什么时候方家才能来赎人。”
    这话转述给了方家,方家虽是不情愿,但人主家不肯,又能有什么法子,只得等着了。
    这日天气倒好,老太太说要去碧螺山求福。
    一来是为了已经远渡重洋的李承之,求平安;二来是为了已经挺了大肚子的金秀玉,求顺利;三来也是为了李家,求个吉祥如意。
    金秀玉如今肚子已经明显凸起,老太太总说她肚子尖,定是生儿子的,她也从来不接这话。万一生个女儿呢?
    她这沉重的双身子,自然是不方便远行爬山的,就是有马车、有轿子,也怕有个不小心。因此她自个儿没说跟着,老太太也说要她在家休养。
    李越之如今天天往货栈跑,自然没工夫。老太太也就只带了李婉婷一个,反正她也老早就想着往外跑了。
    一老一少,带着青玉、秀秀、张妈妈等长寿园的一干子人等出行,府里顿时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李家大门紧闭,二门严守。
    明志院中,金秀玉半躺在一张摇椅上,身下垫着软软的棉垫子,身上盖了薄薄一层棉被子。
    真儿和春云端了小板凳坐在她身边,拿一个小几摊开了许多的布料尺头,一旁又放着两个针线篮子,里头放着五彩丝线,和针、小剪子等物。
    真儿近日女红大有进益,手上一只虎头帽,就是她自个儿亲手做的,还差两针就完工。她手指上带着顶针,穿针引线,做完这两针,拿牙齿咬断丝线,拿起帽子左右看了看,很是满意。
   “少奶奶,瞧瞧我手艺如何?”
    金秀玉接过她手上的虎头帽,仔细看了看,笑道:“比绣坊里的绣娘也是不差的,亏得你费了这许多心思。”
    真儿得了夸奖,也笑眯眯的。
    春儿也拿过那虎头帽看,果然也夸赞。她自己手上绣的是个小孩儿穿的肚兜,样式倒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布料,是拿了李越之和李婉婷的旧衣做的。
    这也是老人的说法,说是百家衣保平安,拿身体健康的孩子的旧衣,给婴儿做衣裳,一是比新布料更加柔软服帖,二是沾人家的福气,保婴儿的平安康健。
    只是李氏一族小孩儿不多,也就李越之和李婉婷的旧衣还用的上,金秀玉另外又问母亲金林氏要了弟弟金沐生的旧衣。金林氏听说是给未来外孙做百家衣,立马包了一大包金沐生的旧衣拿过来。
    反正那小子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一定也早就拔了个子,穿不上这些旧衣了。
    金秀玉如今肚子大了,行动多有不便,就是坐久了小腿也会浮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