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管家媳妇-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瞧着时间差不多了,书兰让人给小宝贝穿好了新衣,由林树玉陪同林之孝亲抱到大厅去拜神祭祖,告知祖先家中多添一位成员,并且向婴儿有关的神明致祭,如注生娘娘、送生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祈求庇祐。
    拜神祭祖的祭品是三牲酒醴、鸡酒油饭,注意的是,这时的牲醴的鸡脚需直伸不可以内折,取婴儿脚腿发达健壮之兆,另外酒也要一次倒满就好,不需要分三次,如此婴儿才不会时常到处洒尿而且有规矩,拜完神后,林之孝给小宝贝取了乳名:大丫。
    等着一只酱鸭子下肚,收生姥姥吃好了吃饱了也喝好了,看着孩子抱来了瞧了瞧天色便故作高深的点了点头说道:“吉时到了,开始吧!”
    只见收生姥姥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产妇卧室的炕头上还依着收生姥姥的话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照例由收生姥姥上香叩首,其他人亦随之三拜。
    然后,在收生姥姥的示意下林家下人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先是林家的几位主子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等着林之孝书兰等人添盆完毕后,亲朋亦随之遵礼如仪,一般的添盆也不出跳中规中矩的,宫里面德太妃听闻消息后让人送来的玉佩拔得了头筹,这也在众人的意料之内,大家早就知道德太妃对自己唯一的亲人林家的这位大奶奶好得很,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收生姥姥有套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假如你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灵俐”;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枣”与“早”谐音,“栗”与“立”谐音),连生贵子(“桂”与“贵”谐音);桂元,桂元,连中三元。”
    一般的她也就说两句就行了,唯独德太妃派人来添盆的那块玉佩下盆后,这收生姥姥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脸上的笑容都深了不少,盖因等会儿这些东西都是她的。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
    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
    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然后用在酒盅里用香油泡三天红丝线穿好的绣花针,给小宝贝的耳朵上快速的扎了眼儿。
    扎完后,小宝贝娃娃大哭起来,收生姥姥连忙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
    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祝愿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拿起锁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祝愿小孩长大后稳重、谨慎)。
    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本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然后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祝愿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
    至此,再把娘娘码儿、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铜筷子夹着“炕公、炕母”的神码一焚,说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说是让他们永远守在炕头,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即向林家众人请安“道喜”,为的是讨几个赏钱。
    林之孝和书兰也自然知道这规矩,连忙给收生姥姥送上红包。这一天可以说收生姥姥外块可谓多矣,大家添盆的金银锞子、首饰、现大洋、铜子儿、围盆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喜果儿、撒下来的供尖儿——桂花缸炉、油糕……一古脑儿被她兜了去,这可谓是不开张得以,一开张就吃三年呀!
    这会儿又得了林之孝和书兰的红包,那更是喜不自胜,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
    洗三礼完毕后,客人多做告辞,但急亲密的亲朋好友却留了下来,瞧了瞧大丫,又对着林之孝书兰等人道恭喜,顺便交流交流感情。
    今天书兰高兴,倒是来者不拒,任凭谁来都是一张笑盈盈的脸,但口风还是很紧的,凡事有关政务上的事她一律都不会答应下来的,这事她可做不了主。

  ☆、第127章 元春封妃

就在书兰乐呵呵的抱孙子的时候,外面发生了一件让她很不高兴的事情——秦可卿死了!
    有了于氏叶氏在,秦可卿自然不可能嫁给贾蓉,如今贾蓉早就已经成亲了还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话说当年贾蓉娶妻的时候书兰还吃了一惊,没有想到自己的蝴蝶效应将秦可卿这个红楼里最漂亮的女人蝴蝶走了。
    原著中说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书兰是没有见过她啦,不过因为贾蓉成亲的时候突然想起秦可卿来,因此书兰特意让人去打探了一下,果然除了没有嫁给贾蓉外,其他的方便和原著中写得都差不多。
    秦可卿一下凡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同时抱养的还有一个男婴,但是没能养活。
    营缮郎是啥官职了?
    工部设有营缮司,主管皇家宫廷、陵寝建造、修理等事,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营缮郎就是营缮司的低级官员,七品的芝麻官都没有混得上。
    可就是这样一个家世,原著中秦可卿嫁给了宁国府的宗子贾蓉成为了贾府为了的宗妇,这一辈子虽然没有嫁进贾府,可却嫁给了史鼎的小儿子史鸿,同样颇得大家的喜欢,就是贾母也不止一次表示过她很看重这个侄孙媳妇。
    那可是一门双候的史家呀,史鼎可是保龄侯,即便是史鸿是小儿子日后不可能继承史鼎的爵位,可就像贾政那样只要史鼎夫妻两没死,他头上就能一直顶着侯爷府的光环。
    打听到这里书兰即便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秦可卿的身世有猫腻了,很多人都猜测秦可卿死掉的坏了事的义忠亲王的私生女,这个问题有待考证。
    说实在的书兰更觉得秦可卿是甄贵太妃所生的二皇子的私生女比较有可能,想想看当时秦可卿的那个丧礼的场面可不是贾珍多花钱就能办得出来的,四王八公都派人来了还路祭,北静王还是自己亲自来的。
    在贾府逐渐落寞,一个晚辈的晚辈的丧礼,完全用不得如此的用心。若秦可卿真是义忠亲王的女儿,四王八公敢凑上去嘛?要知道这个时候新皇已经登基了,自然有了护食的恶习,保不定就恨死之前的义忠亲王了,谁让他之前造反未遂了。
    四王原本就是异姓王,异姓王本就受皇上忌惮,偏偏他们还要和造反的人绞在一起,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因此书兰反而觉得秦可卿是二皇子的私生女更合理一些,首先甄贵太妃还没死虽然不得太上皇宠了,可到了她这个年纪那些宠什么的也都没啥用了。第二甄贵太妃手里还有一张王牌——九皇子,四王八公为了讨好甄贵太妃和九皇子这么做反而有可能。
    按照规矩皇上也将九皇子封了亲王的,起初是一个带有讽刺的封号:忠义亲王,听说当时成封号下来的时候甄贵太妃立马就去找了太上皇哭诉,太上皇虽然这个时候的心头爱不是甄贵太妃了,可这个封号实在是差了,就插手了这事,改成‘忠孝亲王’。
    至于大家想知道的忠顺亲王是谁了,就是那位天生残疾的六皇子。难怪这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玩个上不得面的戏子,都敢大张旗鼓的。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天生残疾导致内心自卑心理扭曲了,然后就喜欢上玩男人了,还喜欢玩虐待。原因就在于人家有恃无恐,只要他没有想不开去造反,这辈子皇上也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皇上也要脸皮呀!
    更何况如今下面的几位亲王可是不服皇上这个七哥了,还没死心在蠢蠢欲动了,这种时候皇上是脑袋被驴给踢了才会去争对对他毫无威胁的忠顺亲王。
    也难怪明明知道贾宝玉是贾府的宝贝疙瘩,可忠顺亲王照样没给他脸,因为人家的后台更大,除了太上皇和皇上以及自己的亲娘外忠顺亲王谁都不怕,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之子敢和他争男人,没有下黑手忠顺亲王已经很给贾府面子了。
    换了一户人家嫁,可秦可卿还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死了,原著中说她和贾珍偷情被尤氏知道后,尤氏故意让人放出流言蜚语来隔阂死了秦可卿。可这一次也不知道秦可卿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但无论怎么样书兰都不相信秦可卿是因为贾元春对皇帝的告密而死的。
    贾元春入宫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做皇上的小老婆,日后成为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
    在这种情况下贾元春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去抹黑自己娘家,更不要说将这种明显的自家参与夺嫡的事情明晃晃的告诉皇上,这不是明摆着说自家有野心想要做外戚嘛。要真是那样,贾元春也不可能在后宫里平安的活了这么多年,早就被人当成炮灰了。
    按理说秦可卿如今死了她又不是贾蓉的媳妇,和书兰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史家那边即便是要去攀人家,派个婆子去吊唁一些就行了,毕竟林家如今大奶奶才生产了实在是走不开人。
    可这事不是那么算的,的确秦可卿死了和书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之后了?
    秦可卿死了之后是什么?
    之后是贾元春封妃省亲呀!!!
    这就有关书兰的事情了。
    林之孝的侄儿许皓从的是商,再加上书兰知道皇商夏家日后会败,因此特意让许皓做了花木这方面的生意。在夏家家主离奇死亡夏家各房争权夺利的时候,成功的和内务府搭上了关系,虽然一时半会儿没有办法将夏家的皇商牌子弄没,可也逐步的开始吞噬夏家的生意了。
    当然书兰让许皓做花木生意,也是为了日后后妃省亲的事情,虽然后世有很多专家推辞皇上趁着这次省亲大赚了一笔,可皇上吃肉总得让下面的人喝口汤吧,更何况许皓之前就在做着花木的生意,大赚一笔也不会引人注目。
    这自然不是书兰操心的事情,书兰如今就是想着自己要不要提前去给贾府报个信了,好得一份大大的红包,反正日后贾府也会被抄家,自己不可能不伸手帮忙,到时候用贾府给自己的东西帮贾府的人,自己也不心疼。
    不过封妃这玩意到底是有关政治的,书兰也不敢信口开河,万一自己去贾府说了这事,可之后又没有这事,那不是玩脱了,那会出大事的。
    但这样的机会却又是过了这村没有这店的好机会,要书兰放弃实在是觉得很可惜,没办法这辈子她唯一的爱好就是从贾府那里赚银子了,这么多年下来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好在林树玉是皇上身边的侍卫,这种事情他应该能有些小道消息,便不由得叫来林树玉吩咐他这段时间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林树玉原本还有些疑惑,毕竟皇上封妃关他们什么事呀!再说了这种事情一般都会在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