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志远站在信用社的门口,默默地静立了一会,看着那些受灾的群众,拖儿带女,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自己的家园,杨志远心如刀割,一脸的黯然。

指挥部里,各级领导都在有条不紊的指挥调度。看到杨志远走了进来。罗亮和付国良都很是惊讶。罗亮说:“志远,你不是在住院么?怎么来了?汤省长说去看你,怎么?没遇上?”

汤治烨省长专程去看他,这一点杨志远还真不知道,看来汤治烨省长没有预先通知,是省长大意了,省长应该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杨志远还在医院休养。他从医院出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大家也不会想到他会从医院里溜出来,看来自己和省长在路上错过了。

罗亮拍了拍杨志远的肩膀:“看你一脸憔悴,也不知道在医院多住两天,这里有我们盯着,误不了事。”

杨志远请缨,说:“谢谢罗省长的关心,杨志远向罗省长报到,请罗省长派任务。”

罗亮眼一瞪,说:“你的任务就是养病和搞好灾后重建。现在你给我回医院去!”

别人可能怕罗亮,但杨志远和罗亮是什么关系,杨志远不以为然,说:“罗省长这是什么任务?对不起,你这个任务我不予认同,也不会接受,既然来了,我就不会回去。”

罗亮自是无可奈何,说:“既然罗省长的话你不听,那你就给我好好在指挥部呆着。”

杨志远说:“指挥部里,有你们在,不在乎多我一个,我想到一线去看看。”

罗亮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把杨志远带到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的面前,介绍:“杨志远,会通市的市长。”

副部长看了杨志远一眼:“你就是杨志远?会通市市长?与我想象中的形象有些不太一样。”

杨志远问:“请问在部长的想象中,杨志远是个什么样子?”

副部长笑:“怎么着也得是那种看起来孔武有力,成熟的那种,说实话,你给我的直观感觉显得过于文雅,还显得有一点点稚嫩,一点都不像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的,那个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行事果断的市长。”

杨志远不知道副部长这话从何说起,他没有说话。副部长接着说:“荷塘8·13决堤,是今年汛期里全国发生的第三次决堤事故,也是今年出现的最大的洪涝灾难,其受灾面积最大,涉及人口最多,财产损失最大。但同时也是救灾机制最有序,处置措施最有效的一次灾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尤其是在夜里,能让数万的群众及时避险,安全转移,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从这一点上来看,我认为会通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没,处置措施得力,有一套完整的应急机制,要不然,很难做到这一点。”

杨志远并没有因为得到副部长的表扬就避重就轻,他主动担责,承认失误,杨志远说:“可是不管怎么样,政府还是让这么多的群众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市长,我杨志远做得不够,失职了,请上级领导追责。”

副部长看了杨志远一眼,觉得这个市长有些意思,看来还真如干部群众所言,这是一个极具责任心的市长,副部长不是第一次亲临这种救灾现场,其他地市的领导遇上这样的事情,都是想方设法想把自己摘干净,杨志远倒好,竟然主动担责,如此看来,会通发生这么大的险情,没有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个市长的责任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决堤的堤段,副部长已经去看过了,他是老水利工作者,一到决堤的现场就知道,这段河堤出现溃堤是迟早的事情,不为意外,实则必然,因为这段近二公里长的河堤是建在旧河床上,当年的河堤修建者挡河建堤,违背自然规律,迫使河水改道,所以荷塘这个乡镇的土地才会肥沃。随着河床的抬高,河堤也跟着渐次抬高,此段河堤基础薄弱的问题也就埋到了地下,不再为人关注,小风小浪也就罢了,遇上这种百年难遇的大灾,河堤就只能勉为其难,支撑不住了。管涌群现,河堤崩堤,其实并不是因为河水的冲洗,而是因为河堤的基础出现了松动,从发现管涌到决堤,河堤还能支撑五个半小时之久,困难之大,不难想象,算得上是奇迹。这个市长,作为现场的总指挥,心力憔悴,决堤之时倒在河堤之上,也是最正常不过,不是其舍死保堤,累倒在地,就是河堤提早决堤,垸内群众死伤无数。会通市能有这样一个敢于担责,有责任心的市长,是会通人民的福气,也是今天这数万受灾群众的福气。

副部长说:“杨市长不必过于自责,此属天灾,不为人祸,责不在你。荷塘堤决堤没有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应属奇迹,属不幸中的万幸,据我所知,杨市长首当其功。”

杨志远摇头,说:“我算什么,在灾难出现之时,一个人的力量何其的渺小,如果没有广大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官兵的誓死拼搏,众志成城,荷塘灾区现在是什么样子,真是不敢想象。”

副部长从心里认可,这个杨志远不居功不自傲,能决敢断,敢担当,是个帅才。

杨志远和付国良走到二楼的阳台之上,此时雨已小了很多,中雨已成霏霏细雨,杨志远看着山脚下的汪洋泽国沉默不语。

付国良看杨志远胡子拉碴,一脸的悲怆,他关切地问:“志远,你没事吧?”

杨志远摇摇头,说:“我没事,我只是觉得有愧,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愧对这一方水土的父老乡亲。”

丝丝细雨打在杨志远的脸上,杨志远在付国良的面前没有一丝的掩饰,怆然泪下。

杨志远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悲怆过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该是杨石叔去世的时候吧。上一次是因为悲痛,这一次是因为自责。从决堤的那一刻起,杨志远的心里就被这种石头般沉重的自责感压着。之所以在安茗面前他没有表露,是因为他不想让安茗为自己担心,在罗亮面前没有表露,一则因为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失态,二来是因为两人之间,还不到如此可以无所顾忌的地步。此时二楼的这一角,就他和付国良,再无他人,他和付国良关系融洽,付国良虽说是省领导,其实更像是兄长,可以信赖,也可以宣泄,此时面对付国良,杨志远心里压抑已久的情感再也无法掩饰,无所顾忌地汹涌而出。

付国良默默地站在杨志远的身边,什么都没说,任由杨志远泪流满面。

直到杨志远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泪水。付国良这才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递给杨志远一支:“来一支?抽一口?”

杨志远记得付国良和自己一样,是不抽烟的,什么时候,付国良也开始抽烟了?

付国良说:“自从兼管了生产安全这一摊子,总感到责任重大,如履薄冰,慢慢地,也就抽上了,这人啊,有时候,总得找个事情减减压不是。喝酒,你不在,少了许多的意思,一个人的时候,抽支烟刚刚好。”

付国良拍了拍杨志远的肩膀:“你我都是同一类人,你此刻的心情我最理解,作为市长,你责任心太强,压力自然就大,哭一哭,没什么不好。怎么样?现在心里是不是好受多了?”

“好多了。”杨志远点点头,说,“如你所言,自从当了会通这个大市的市长,我时时都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责任感。会通看似繁荣,内部却是一团乱麻,缚手缚脚,现在的局面虽然打开了,比刚开始好了许多,但还是错综复杂。做人难,做会通的市长更难。”

付国良说:“说实话,我一直都对赵洪福书记将你调任会通有意见,觉得赵书记是把你往火上烤,但今天看到荷塘堤决堤,会通经此意外之灾,竟然没有出现重大的伤亡,我不得不感叹赵书记真是知人善用,当然赵书记不可能未卜先知,知道会通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洪灾,但他这次是真的把你用对了地方。其实大家都有同感,志远,今天不是你,今天荷塘决堤,灾难不可想象。”

杨志远还是摇头,说:“我没你说的这般功勋卓著,没有集体的力量,我杨志远就会成为会通历史上的过客和罪人。”

付国良说:“我不否认,单靠你杨志远个人是不可能力挽狂澜,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主帅,你的决定属定海神针,至关重要,愚将误国,智勇之将救国,就是这个道理。”

杨志远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付国良纠葛,他说:“眼看就夜幕就要降临了,我想随冲锋舟到受灾的乡镇去看看,务必让所有受灾的群众都转移到安置点,不能让群众风餐露宿,再担惊受怕。还有,经过核查,目前仍旧有二十来人下落不明,我想带队去找找,让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地。”

杨志远说:“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只有站在第一线,才会感到踏实。”

付国良理解杨志远的心情,点头,说:“你去吧,我等下跟罗亮说一声就是。”

杨志远在冲锋舟上接到了汤治烨的电话。

汤治烨说:“杨志远,你小子又跑哪去了?到医院,竟然找不到你,说你偷偷摸摸跑出来了。害得我见到安茗,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是好。到指挥部,又没见到你,听发动机的轰鸣声,你小子是不是在冲锋舟上?”

杨志远说:“谢谢省长关心。我有些放心不下,到现场去看看。”

汤治烨很无奈,说:“小心点,你大病未愈,可别又让我到医院去看你。”

杨志远说:“肯定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汤治烨说:“如此自然好。等下回来了,马上向我报到。”

杨志远说:“明白。”

当晚,最后的二十多名失踪人员在一处偏远的山林里找到了,今晨荷塘堤决堤之时,此批二十人由乡干部带领,途经此处准备回安置点,防指第二次防空警报刺破长空,不间断地响起,这是紧急就近转移的警报,乡干部按照市防指动员令的要求,带领这二十来人弃车爬山,躲险。为了安全起见,一行人爬上了最高的一座山,此处比较偏僻,手机无法接收信号,区指挥部一直与此批人员联系不上,于是将其列入失踪人员之列,不敢隐瞒,层层上报。

杨志远到来以后,带领几条冲锋舟沿原来村道的大致方位进行搜索,之所以说是大致,是因为村道已经没入水底。在偏离村道数百米的山中终于将这一行人找到。此处山高林密,冲锋舟如果不近到跟前根本无法发现。群众白天大喊大叫根本无济于事,冲锋舟的发动机轰隆隆,船底下的水声哗哗,烟雨蒙蒙,根本就听不见,看不到。谁都不会想到他们会偏离那么远。

这次之所以有所发现,能找到他们,是因为当时天色已经漆黑一片,冲锋舟再一次经过时发现山中有火光。靠近一看,是失踪群众在烧火取暖,失踪群众还在火上烤蛇充饥。看到有冲锋舟前来解救,群众欢呼雀跃,蛇也不吃了。杨志远说:“且慢,难得有机会吃上烤蛇,怎么着也不能浪费了。”

杨志远直到将蛇烤熟,这才随同大家离开,烤蛇的味道不错,可惜,就是没有盐。

至此本次决堤虽然财产损失巨大,但人员无一伤亡。电波在第一时间将这个绝好消息传给了所有关心荷塘灾情的领导和群众。各级电视台也紧急插播了荷塘灾区最后一批失踪人员安然无恙的好消息。

荷塘8月13日凌晨7点30分的决堤共殃及河东区近郊四个乡镇,直接受灾,需要安置的群众有四万余人,经过一天的搜救,所有受灾群众都已经转移到市区的安置点。搜救工作至此告一段落,今后一段时间会通荷塘救灾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灾民安置、抢修堤坝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上去。

杨志远将最后一批群众送上了开往安置点的车辆,挥手告别。乡亲们一起朝杨志远挥手,说:“谢谢市长!谢谢政府!”

杨志远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我应该谢谢大家才对,大家遭受大灾,流离失所,但一路上,我自始至终没有听到一句怨言,是我杨志远愧对乡亲们了。”

乡亲们连连摆手,说:“市长,这是天灾,怎么能怨政府,如果不是政府通知及时,措施得力,我们这些人只怕是早就葬身水底了,还有什么怨言可怨。”

杨志远站在路边,一直目送着载有乡亲们的车远去,这才回传身,回到信用社,向汤治烨省长报到。

第14章不离不弃(1)

汤治烨看到杨志远,问:“最后一批失踪群众找到了?”

杨志远说:“找到了。”

汤治烨说:“这一天,虽然过得未免有些太过于惊心动魄,但结果值得欣慰,据我所知,本省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洪涝灾难,就这一次,没有人员伤亡,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荷塘乡周边各乡为市郊,比较富裕,财产损失严重。杨志远向省委向省长检讨,自己的工作没做好,让省长们为荷塘的灾情揪心了。汤治烨摆摆手:“多余的话就不用说了,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