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庭芳-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二姐奇怪的问:“……这样的人在吴家,咱家不会有事吗?”
  吴老爷笑道:“官家的册子上都没他们的名字,谁能问咱家的罪?要真到了那一步,是赶是杀是卖都行啊!”吴老爷没说出来的是几辈子都这么过来了,也没见有事,如今国泰民安,就是要打也打不到他们这里来。
  吴老爷见吴二姐仍没回过味来,有心要点她一两句,于是说:“二丫头,明白没?这些人根本不算人。是生是死都握在咱家手里,要打要杀都是咱家一句话的事!就是出了咱家门,他们走到外头连个喊冤的地方都没有,你说,他们有那个胆子怨恨吗?他们不要命,不想活了?”
  吴二姐没有如吴老爷想的那样松了口气,这脸倒是吓得更白了。
  吴老爷见她这样,想了想又说:“你心善才会为他们想这么多,可你要记得,这人都是墙头草,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背主。不管是多么亲近的丫头婆子,都不能让她们知道你所有的事,尤其是跟银子性命有关的事!有时十几两银子就能让一个几辈子的忠仆背主忘恩!”
  吴二姐茫茫然点头。
  吴老爷有心多教她两句,继续说:“有时这下人的事你也要清楚。她从哪里来?有什么亲戚在这儿?爹娘兄弟可还在?家里有什么事没有?”
  吴老爷握着吴二姐冰冷的手,心中渐渐着急,难道他又看错了?吴二姐到底是女儿家,胆子小也应该。可要想撑起这吴家胆小是绝对不行的!
  吴老爷不甘心,低头殷切的问:“二丫头,你懂了没?”
  吴二姐深吸一口气,咬牙点头:“……懂。爹。”
  吴老爷瞧她这样,仍然不像真能明白的样子,从此倒真把这件事上了心。他哄着吴二姐歇下,当晚就把这件告诉了吴冯氏。
  吴冯氏也是一怔,可转念一想吴二姐也不过才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就是再聪明可心智见识在那里摆着的,不由得埋怨吴老爷道:“她本就是个姑娘家!你偏把男人家的事扔给她管!能不害了她吗?”
  吴老爷狠道:“练!我就不信老天就不让我吴大山痛快!把她的胆子练出来!人都是慢慢长的,我就要让二丫头长成个能干的!”
  吴二姐自然是不知道的,可从那天起,吴冯氏责罚下人时总要她在一旁看着,慢慢练她的胆量,吴大姑娘也常当着她的面训丫头,掌嘴打板子样样来。开始时二姑娘看到丫头让人扇肿的脸惨叫哭号就忍不住想求情,而吴大姑娘一改平日的温柔似水的模样,铁面判官般冷着脸盯着丫头受罚,就是吴二姐求情或逃走也不管,该怎么罚还怎么罚。
  吓过后又和风细雨的教她,让她瞧那些听话懂事的丫头们过得有多好。吴大姑娘特意把茶姑叫出来奉茶给她看,比起刚买进来时瘦小枯干的柴火样,让吴大姑娘□了二个月的茶姑脸也吃起来了,气色也红润了,像是浇足了水的花,水灵灵的带着笑,像她这个年纪应有的新鲜模样了。虽然仍然有些胆怯,可是站在吴大姑娘身后时却一副忠心听话的模样。
  吴冯氏告诉她,这些女孩在家可能一天饱饭都没吃过,有很多人买进来前没有见过白面和米,每天只能吃一两个野菜团子喝碗野菜稀饭,她们每日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半夜了还不能睡觉,到了年纪有给兄弟换亲的,有换嫁牛马嫁妆的,有的甚至几斤腊肉苞谷就能娶走个姑娘,也有交给人牙子带走换钱的,因为给人牙子的有可能会沦落到那些肮脏地方,疼孩子的更多的是十里八村的说亲说出去。
  吴大姑娘教训她:“让咱家买了总好过让她们被卖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吧?不信你问茶姑,看她是愿意留在咱家,还是愿意回她老子家。”
  吴二姐还没接话,茶姑已经吓得跪下来了,拼命磕头哭求道:“姑娘别把我送回去!求姑娘别把我送回去!我会用心学针线的!我已经会绣帕子了!我今天就把帕子绣好让姑娘瞧!”
  吴二姐见她这样倒没再吓着,或是胆子真的练出来了?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她故意问茶姑:“你不愿意回家吗?要是不用你家里人赎你呢?要是再给你钱呢?”
  茶姑吓得脸煞白,扑过来抱着吴二姐的腿声嘶力竭的哀求:“二姑娘给奴婢婢说说情!求二姑娘给奴婢婢说说情!”
  一个婆子上来把茶姑扯回去喝斥道:“好好说!这么不清不楚的谁要你!!”
  茶姑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哭得结巴:“……奴婢、奴婢还有个弟弟,爹娘还要给弟弟盖房子,还要给他娶媳妇,还想送他去学做木匠,他嫌种地累想学手艺,爹娘才卖了我。”她说到这里又尖声哭道,“大姑娘别把奴婢婢送回去!他们还会卖了我的!他们还会再卖了我的!”
  茶姑的哭喊差点吼破屋顶,吴大姑娘眯眯眼,旁边的婆子立刻挟起茶姑下去,外面的丫头把她扶走捂上嘴将哭声掩住,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闷在手帕里,吴二姐看着茶姑出去半天没回神。
  吴大姑娘等了会才把茶姑的事告诉她,早在茶姑被买进来后就让丫头旁敲侧击的把她家的事问出来了。
  茶姑今年十五岁半,她的弟弟十一岁,村子里有个闲汉家里有个十三的女儿,不知道他从哪里生出来的心思看上了茶姑,跟茶姑的爹娘说过后,把他的女儿给茶姑的弟弟当媳妇,不要聘金不给嫁妆,但要茶姑给他当续弦。茶姑的爹娘一盘算,不但不必给聘金,那女孩送过来也可以干活,日后是死是活的她的爹也必定不会再来找,新房迎亲席面亲戚应酬都可以省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茶姑听说后头都磕破了也没说动爹娘。要不是她那个弟弟突然想去学木匠手艺不肯再种地,木匠又要切肉又要吃酒又要钱的,茶姑的爹娘也想不起来卖她,只怕这会儿她早就躺到那个闲汉的床上了。
  吴二姐听得心里直发寒,不怎么愿意相信,问道:“……她爹娘怎么这么狠心?”
  吴大姑娘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女儿家本就不值钱,再说茶姑家有五个女儿,茶姑是老大,下面有四个妹妹,听说她娘又怀了个,不知道是弄璋弄瓦。孩子一多就不心疼了。”
  吴大姑娘继续给吴二姐说道:“女儿是赔钱货,养大了嫁出去,像咱家这种的不缺钱,娘又是打家具又是备妆奁,生怕咱们让人看轻了。就是那穷人家,嫁女儿时娘家最少要送几床被子,几大箱衣裳布料,还有新郎身上穿的衣裳。而且女儿嫁出去就不是娘家的人了,回娘家一年也难有一回,逢年过节连吃带拿的,赔了轻的都不算。所以养儿子可挣个媳妇孙子,养女儿可是养大了也送人了。”

  第 28 章

  吴大姑娘还想把家中的几个庶姐妹的事讲讲让吴二姐长长记性,可又怕吓过了头反而不好。吴老爷已经打算把那几个庶女送回老家去了,年纪渐大他又不想给她们出嫁妆,回头再多几个打秋丰的穷女婿穷亲家。
  她抿了口茶瞧着吴二姐发呆,心中暗叹,这胎要是投得不好这命可是泡在黄连水里,咬着莲子心下饭,苦到心眼里去了。
  人牙子又带着女孩子来吴家了,吴二姐这回认真挑了三个看着老实能干的丫头,等到付钱时,其中一个丫头居然只要一斗米她爹娘就肯卖!
  吴大姑娘趴在她耳朵边小声说:“米虽不是多值钱的东西,可谁家留米都是做种的,没谁家里存着多的,她就是拿了钱也没地方买。”
  那个女孩似乎也知道自己这身价不怎么好卖出去,缩手缩脚的。
  吴冯氏说:“是你要买丫头,你决定吧。”
  吴二姐想了想问她:“为什么要米呢?”
  女孩小声说:“……爹病了,大夫说要吃米粥治。”
  吴二姐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女孩让她爹娘给骗了,没听说有喝米粥治病的。
  这下吴二姐犹豫了,总觉得一斗米买个人有些不太好,有心退了她吧,可瞧瞧那个女孩子,又觉得顺眼,有心多给点吧,又觉得这爹娘拿孩子只换一斗米,拿钱给这种父母可成冤大头了。
  她这边为难,吴冯氏看着直想笑,半刻钟后吴二姐还是买下了三个人,付给那女孩的爹娘一斗米,听人牙子说这女孩的娘就在大门外等着。
  “米又不是钱,那婆娘怕咱昧了她的。”人牙子眯着眼笑。
  吴二姐听说那女孩的娘在外面就问她要不要再去见她娘一面,那女孩想了想摇摇头说:“……娘不让我见她了,说以后都不见了。”
  吴二姐惊讶的看着那个女孩很平静的被婆子领走,一点都没有被父母卖了的不甘和不舍。
  吴大姑娘和吴冯氏眼不错珠子的盯着吴二姐,过了一会儿,吴大姑娘扯扯吴二姐的袖子说:“哎,回神了。”
  吴二姐茫然转头,吴大姑娘捂着嘴笑了:“可见识了?”
  吴二姐僵笑着点头:“……见识了。”
  人比草贱。
  如果说跟吴老爷学账是在算自己家有多少钱怎么赚钱怎么不让下面的管事蒙自己,那跟吴冯氏学就是学怎么花钱了。
  之前吴大姑娘和吴二姐在吴冯氏称病的那半年里只是按着规矩办事,自有前例可循。她们只要压着丫头婆子不闹事不起哄就行,可等吴冯氏把正经家里花钱的帐册子一拿出来两人可是都傻了眼了。
  吴冯氏也不让她们看太多,只把家中卖买丫头婆子青壮的账拿出来教她们,边翻开账册边说:“我这里都是些小钱,你们爹平日里花的才是大钱。回头想看大的,找他去。”边说边命眼角光扫吴二姐。
  吴二姐只作不知,顺着吴冯氏的手势看账册,一边啧啧称奇。
  头一件就是她没想到这人居然这么便宜!平常都是几百钱就可以买个大活人了,甚至也有用肉或谷米就可以换人的,更有一家子的一家子的都不要钱只要有口饭吃就自卖进了吴家的。
  不过想想吴老爷跟她说的,她就不觉得奇怪了。人没地种,就没饭吃,就是做小生意也要进衙门登记上册,交重税。有多少人是为了有口饭吃卖掉自己和全家的。
  从早晨看到午饭时,前院子来了个人传话说吴老爷今天不回来吃了,吴冯氏推开帐册说:“正好,咱们娘仨吃。”
  一时饭毕,吴冯氏仍要拿起账册接着看,吴二姐掩着嘴打了个哈欠说:“娘,都累一天了,歇歇吧。”
  吴冯氏好笑,高高举起账册轻轻敲到吴二姐的头上,说:“哪里就一天了?刚半天!”
  吃饱了饭吴二姐就犯懒,要是在前院在吴老爷眼皮子底下她当然不敢这样喊着要休息,可这是吴冯氏的后院,她自然放松得多,从炕头扯过薄被往身上一蒙倒头就歪在枕上了。吴冯氏被她弄得没了脾气,照着她的背上拍了两下,只得让人搬下炕桌,娘仨躺一溜歇晌午觉。
  娘几个躺下了倒不怎么困了,吴二姐有了谈兴,抓着吴大姑娘扯闲话,两姐妹你一言我一语透着亲热劲,扰得吴冯氏也睡不成,睁了眼骂道:“赖丫头!不是喊累吗?”
  吴二姐笑嘻嘻道:“我正在说大姐屋子里的丫头婆子比我那屋里的有规矩,要大姐教我呢!”
  吴冯氏叹了口气道:“正该如此!”又交待大姐,“日后你嫁到聂家去,也要当得起那些下人的家,不能让他们压着你!想想咱家前几年,有时候真不能对这些人太宽了,个顶个蹬鼻子上脸的。主子家宽宏是福气,结果倒一个个享受起来!比主子还主子,那成个什么样子了?”
  吴冯氏说的就是前年卖掉的吴老太太的那些旧仆,如今人都卖光了,吴冯氏扬眉吐气后现在觉得活的比以前轻快多了。想想从前她谨小慎微,连在自己屋子里打个喷嚏都要捂住嘴,跟冯妈妈商量件事都要防着隔墙有耳,那时候真憋屈啊。
  吴二姐听了也不明白,吴大姑娘倒是知道,闻言不由得握紧了手说:“娘只管放心。我不是那耳根软只会受气的傻媳妇!”
  吴冯氏欣慰的拍着她的手。
  吴二姐插不进话,忽然想起吴大姑娘想知道夫家的事,趁机笑道:“大姐姐回头要嫁到哪里去?以后我们怎么去看她?”
  吴大姑娘乍一听到二姐的话,脸刷的就红到脖子根,可她也实在想知道,心中感激吴二姐提起这个话头,她是绝对不敢自己问未来夫家的事的。
  吴冯氏见大姐的神色就知道她想知道,瞧那双眼睛跟点了灯似的闪闪发亮。虽然未嫁的姑娘家好奇这个要不得,不过倒愿意把聂家的事跟大女儿说说,回头她嫁得远,可别以为她这个当娘的不疼她。当下细细讲来。
  吴大姐许下的婆家姓聂,那聂家是离吴家屯两个山头的西边的镇子里,赶车差不多要一两个月,若是只凭两条腿走翻山过河的就要花更多时间了。
  吴二姐听得直乍舌,这也太远了,可她瞧吴大姑娘的脸色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