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颜之莺莺挽歌-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能统一全国的遗憾,将这大好河山交给了他两岁的幼子,撒手人寰。长安城一片缟素,数不尽的报丧快马向着山东,蜀中,陇右,河套以及关中各地飞奔而去。
  齐国的残余势力趁着宇文邕驾崩,主幼臣疑的时刻,立马举起了反旗,一时间齐国的故土上遍地烽火。那些在大军威压之下潜藏的齐国遗族纷纷跳了出来。邺城一下子就处在了群狼环伺之中,等不到朝廷增援和指令,尉迟迥下令放弃了那些无关紧要的据点,三万大军紧紧的捏成一个拳头,在邺城到洛阳之间的中原地界上风卷残云般的扫荡。
  幽州也收到了宇文邕驾崩的消息,此刻长安处在一片悲痛之中,对齐国旧地的控制削弱到了极点。尉迟迥的大军南下河洛之地,,清缴反贼,疲于奔命。幽州军作为齐国故土上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信阳趁此机会带着燕赵之兵举起了反周的大旗。幽州军心绪激动,热情高涨,他们终于等到了战刀出鞘的时刻。
  临行前夜,信阳在将军府里一个人沉思良久,他知道这次起兵,失败的可能比胜利的希望大得多,天时地利人和他都不占。不过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他只想痛痛快快的厮杀一场,将这丑恶的天下搅他一个天翻地覆,对宇文氏进行最强烈的报复。
  小怜已去,这天下已无什么值得他留恋。姐姐一家现在平静的生活着,小虎也应该长大不少了吧,可惜再也没机会回去看看了。对于婉儿,他不知道该如何跟她交待,自己答应了她和她一起好好的将日子过下去,现在自己又要背信了。让他最愧疚的就是含玉,那个倾国倾城的佳人已经为他生下了孩子,如今孩子也应该活蹦乱跳的到处跑了吧,可惜自己却没能去看看他们娘俩,自己不是一个好夫君,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啊。
  无论如何,总得给他们娘俩一个交代,铺开纸笔,信阳提笔写道;
  含玉吾妻:
  见信如晤,距离和卿余杭别离,至今已九个年头,北方时局动荡,为夫有心带小怜南来,无奈始终不得促行。上次接到卿的来信,得知我们已经有了孩子,为夫很欢喜,漂泊在这世上良久,我刘信阳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后人,吾刘家的香火得以传续下去,卿乃吾刘家功臣也。
  高纬残暴,生生从吾身边夺走了小怜。吾心如刀绞,却无可奈何。邺城破,小怜举火自焚于宫廷,独留一缕倩影在吾脑子里萦绕不去。失去了小怜,吾已生无可恋。刘家大仇未报,为夫欲举兵,刀剑指长安。兵祸凶险,为夫深知此次断难幸免。此生为夫做的错事太多,错过的人也太多,如今思来,追悔莫及矣。
  负卿良多,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当结草衔环以报之。望卿能将我们的孩儿养大,告诉他,他有一个薄情寡义的父亲,当引此为戒。为夫此生陷于仇恨之中不可自拔,以至走到如今之地步,卿定要训示孩儿,切莫再走他父亲的老路,平安一生,就是最大的福分。
  大战将起,为夫身负十万人之期盼,不敢懈怠。此生能得卿为吾生儿育女,无憾矣。死生挈阔,望卿珍重!
  信阳绝笔
  当婉儿寻着信阳来到了他的身边,信阳刚刚将信写好。看见婉儿到来,搓了搓脸,笑着开口道:“怎么还不睡?”
  婉儿道:“明天你就要出征,妾身怎么睡得着。战死沙场,是你们这些将军的宿命,妾身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是无力约束你们。哥哥如此,你也如此。当初明知道你是在骗妾身离开空门,妾身还是假装信了你,妾身也想听到妾身深爱的男人,为妾身许下承诺,哪怕这承诺失效得这么快。”
  信阳满脸尴尬,沉默良久,开口道:“是我对不住你,不能给你一个长相厮守的未来。”
  婉儿道:“不要抱着必死之心好吗?能不能答应妾身呢,如果事不可为,一定要保存下自己的性命好不好?妾身不会笑话你的,你永远是妾身心中的大英雄。”
  信阳苦笑道:“十万大军掌于我手,你让我如何丢下这些将士,独自逃命。此去死则死耳,临死之前,我定要将这丑恶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如若上天垂怜,让我能够踏破长安,擒杀宇文氏,我定解甲归田,陪你遁出尘世,安乐逍遥。”
  婉儿道:“那妾身就在这幽州日日祈祷,盼望君早日得胜归来,你切莫让我失望。”
  信阳道:“那就看天意吧,我会努力活下来的。对了,有件事跟你说下,当初羁留南陈,和萧家的大小姐萧含玉,阴差阳错之下,醉酒后一夜风流,我已在南边有了自己的孩儿。可惜这么多年,我却没能去看他们娘俩一眼。以后恐怕也再无相见的机会了,这封信,就托你帮我送到他们的手中吧,是我愧对他们,此生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婉儿拿起信,白了信阳一眼,“没想到你还在南国惹上了风流债,枉小怜当初在京城为你日夜担忧,你倒好,在南边逍遥快活,可怜那傻丫头,为你牵肠挂肚。罢了,看在人家连孩子都替你生了的份上,妾身呢就勉为其难的把信送到她手里吧。”说完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信阳也跟着笑了。多日的愁绪也因为这笑声而冲淡了不少。
  在燕京郊外巨大的誓师台上,信阳宣读了讨周檄文。而后六军齐发,迅速了扫清了河北大部分的周军势力,声威浩大,河北大地上的齐国皇族残余也积极响应,站到了信阳这边。大义在手,河北豪雄万千影从。
  十万大军从幽州一路南下,直扑邺城,铁蹄过处,周国在齐国留守的不成建制的军队如风卷残云般消失,大军一路呈碾压之势抵达了邺城。而后,大军身后的那些不满周国统治的山东豪强如蝗虫般纷纷自立,响应幽州军的起义,并派出自己的兵马前来和幽州军会和。
  宇文邕苦心孤诣打下来的齐国大片领地,顷刻之间就沦陷了大半,幽州军兵锋正盛,守城的尉迟迥只能闭门死守。打了一辈子的仗,第一次落入了这样的绝境,第一次感觉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长安幼主登基,大权落入杨坚手中。他只盼望杨坚能顾全大局,速速派兵来援。
  望着眼前的邺城城墙,斛律武都感慨万千,曾经它是那么的辉煌,云集着中原大地的物华天宝,不久前却被宇文邕一鼓而下。高纬的昏聩,导致齐军并没有做过多的抵抗,便失去了斗志,一哄而散,将京城拱手相让。
  望着城墙上还没清理掉的硝烟残痕,昔日的国都,如今却被敌人踩在脚下,幽州军上下感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不亲自用马蹄和战刀将里面的敌人全部消灭,枉为大齐男儿。
  信阳望着这座寄托了他和小怜诸多生活点滴的城池,心里大为伤痛,这里留下了小怜太多美丽的欢笑,也留下了太多痛苦的回忆。转了一圈,终究还是回到了起点,自己最终还是没能将她带离这座肮脏的城市,而她,最终也魂断于此,那个小小的最简单的愿望,最终也未能实现。
  想起那蝴蝶般的身影,那最后的倾城一舞,那凄婉的阳哥哥来生再见,以及那解脱般的哭笑,信阳心如刀割。当小怜彻底的消散在那熊熊烈焰之中,他就发誓,要毁掉这座装载了太多肮脏的城市,以祭奠小怜的在天之灵。
  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大军,以及那林立的刀枪□□,尉迟迥头皮都发麻,三万守备军,如何守得住偌大的邺城。如今这里的百姓和都还没站在自己这边,加上皇帝的驾崩,让邺城驻守的全体周军头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面对曾经天下无敌的六镇铁骑,没有援军,他们的心里升不起一点反抗的斗志。
  经过查探,尉迟迥得知敌军的主帅就是刘信阳,大为感慨。当初在长安夜访自己的那个小子,没想到已经成长强大到了如此地步。他不得不惊叹,齐国的兰陵王,当初也真敢将六镇铁骑,这支关乎齐国存亡的兵马托付在他的手上。当初邺城沦陷的时候都没有看见六镇铁骑的身影,以为他们早已在高纬的昏庸无道下星散,成为了往日云烟。志得意满的宇文邕压根就没把齐国的残余反抗势力放在眼里,没想到报复来得如此的迅速和猛烈。
  孤军驻守的邺城危如累卵,为了不让三军做无谓的牺牲,并争取时间以待援军到来,尉迟迥派出信使到了信阳的帐中,传达了尉迟迥希望和信阳私下见上一面的请求。等到使节退下之后,斛律武都对信阳道:“义弟,尉迟迥反复无常,我们万万不可中了他的奸计,要是他趁机谋害你,那可就糟了,我们不能给他这样的机会。想要见面,等我们拿下邺城,抓住尉迟迥,到时候他想说些什么都行。”
  信阳沉吟了片刻,说道:“无妨,两军对阵之际,他敢约我相见,我也不能输了我幽州军的气势。尉迟迥这个人我了解,当我初在长安夜访尉迟府,对他有一定的认知,贪生怕死之辈耳。他约我相见,无非是为了保全邺城内的守军,毕竟这是他自己的嫡系人马,他知道邺城已经守不住了,要是将这三万人马折损在这里,他以后在周国就再无立足之地。所以见见也无妨,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邺城,就最好了,能让将士们少流血就少流血,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攻破长安,一路上如果战损太大,到时候即使到达长安,我们也只能望着城墙兴叹。”
  斛律武都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既然你意已决,那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不过你要答应我,让我跟你一起去。”
  信阳道:“万万不可,大哥,我不在,只有你才能让控制这支大军,咱们不能同时离开,你就在这里照顾好大军,等我回来。”
  斛律武都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这样,那你早去早回,要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要果断撤离,只有你在,这支大军才有魂在,万事小心。”信阳点了点头,带着两个亲卫就出了营帐,朝着约定的地点赶去。
  信阳赶到的时候,尉迟迥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着眼前的黑马红袍的齐军主帅,只能感慨世事真的很无常,谁能想到昔日刘辉留下的一个遗孤,能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初大难不死,如今他带着十万大军,朝宇文氏的江山杀来了。当初长安夜晚畅谈的后生,已经成长为了又一个搅动天下风云之辈。
  信阳也望着尉迟迥,久久不语。良久,信阳开口道:“尉迟叔叔,一别多年,一切可好?”
  尉迟迥苦笑道:“你小子,在你的十万大军面前,你尉迟叔叔就是想好也好不起来啊。贤侄,听叔叔一句劝,放弃吧,宇文氏早已不是当初魏国时期的权贵,它已经变成了这北方大地上深得民心的统治者。不是你的十万大军就能撼动的。”
  信阳道:“叔叔约我前来,就是来劝降我的么?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灭门之恨不共戴天,哪怕将我手上的十万大军尽皆埋骨他乡,我也要将宇文家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
  尉迟迥道:“这天下分裂混乱了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统一,百姓早已厌恶了战争,你又何必行此逆天之举。你我都是为将之人,都知道战争打到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老百姓。中原之地早已十室九空,你又何必要将这片土地上最后的一点生气全部耗尽。”
  信阳道:“事到如今,我已顾不了这么多。如今我已无任何牵挂,总要对死去的家人有一个交代,尉迟叔叔你就不要多言了。要么撤出邺城,让开道路,要么就回去整军备战,让我们在战场上见真章。”
  尉迟迥叹道:“唉,老夫就知道会这样,你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当年你父亲和我交好,当他兵败被杀的时候,老夫也很痛心。如今你又走上了你父亲的老路,这也许就是你刘家的宿命吧。大周历代先帝待我尉迟家不薄,先帝将邺城托于我手,万万不敢失去。你想要拿下邺城,那就从老夫的尸体上踩过去吧。如若老夫战死,也算是对得起他宇文家了。”
  信阳道:“叔叔既然意已决,那么就此别过,你我战场上见吧。”说完就转身离去,独留下尉迟迥在原地怅然若失。
  齐军向邺城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邺城的守军苦苦支撑,城墙已经坍塌了大半,城头阵地数次易手,整座城池摇摇欲坠。苦苦等待援军而不见的尉迟迥在坚持了十余天之后,果断的放弃了邺城,带着两万余残兵败将向晋阳方向退去。
  信阳来到昔日齐国皇宫所在的地方,这里曾经是那么的辉煌灿烂,伴随着高家江山的倾覆,如今这里只剩下一片废墟,仿佛在诉说着昔日宇文邕大破邺城的那场灾难。那个惹人怜爱的小丫头就是在这个地方的大火中如精灵一般翩翩跃起,用生命为代价,跳出了那倾城一舞。
  信阳看着眼前的废墟发呆,脑子里全是小丫头昔日的音容笑貌,双腿一软,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捧起这废墟中的一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