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颜之莺莺挽歌-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知道齐军主将很年轻,可是真正看到的时候,萧思温还是吃了一惊,信阳的年纪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更难得信阳还是汉人,身上根本找不到胡人的任何特征,这样的大汉儿郎要是能为我南朝多用,那该多好。萧思温顿时起了爱才的心思,不过脸上还是那副肃杀的表情,对着信阳质问道:“汝身为汉人,为何要帮着胡人杀我汉家儿郎?为虎作伥,如今落在了我们汉人的手中,还不幡然醒悟么!”一番话说得声严气厉。
  信阳听明白了他的话外音,听出了萧思温起了招揽自己的心思,看着帐内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黑头发,黑眼珠,黄面孔。虽身处敌营,却也感觉到了一丝熟悉和亲切。可是自己不能答应啊,一旦答应,不仅对不起兄长的举荐之恩,更会牵连兄长。而且还会害了小怜,他相信一旦自己投降了梁国,暴怒的皇帝一定会让整个将军府里寸草不生。
  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将军的恩情在下心领了,奈何如今身不由己,无力报答。”说完就低下了头,闭上了眼。帐内诸将也感到惋惜,他们看出了将军的心思,如此一个年轻有为的汉家儿郎,要是能投奔梁国,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萧思温说道:“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也罢,老夫给你思考的时间,老夫等得起。左右,给我押下去,好生伺候。勿生怠慢之心!”
  收拾了战场,以防齐国再次集结大军前来纠缠,加上国内局势也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萧思温不得不带着大军坐上了水军的运输船,浩浩荡荡的出了震泽,进入了淮水,顺着运河南下进入大江。国内佛门与士大夫和百姓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有覆国之忧,但愿自己还能赶得及回去,挽救这个大厦将倾的王朝。
  信阳站在船头,看着长江辽阔的江面,思绪却早已飞回了邺城,小丫头如今可安好?朝中很快就会收到自己战败的消息吧,但愿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别自寻短见。如今自己很难再回去了,小丫头,你一定要坚持住,如果可能,我定会再次回到你的身边。
  虽然战败沦为阶下囚,但是身为齐军主将,萧思温还是给他保留了足够的颜面,没有那些侮辱和虐待,除了派几个亲卫跟着自己,在船上并没有限制自己到处行走。加上同为汉人,周围的人对他也多了一丝亲切,少了些许的敌意。身边的亲卫更是知道将军对这个年轻人的爱才之心,哪里敢怠慢,对信阳也非常的客气。
  如今,随着船队的抵岸。自己也将踏上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而自己的命运和未来,都是一片迷茫。那陌生的建康,等待着自己的又是什么。。。
  

☆、南国烟云

  胜利的大军抵达了建康,百姓夹道欢迎,盼了许久的萧大将军,终于带着满身的胜利和荣耀归来了,百姓愈发热情高涨。萧大将军也放下了架子,和百姓热情的打着招呼,只是看向城内诸多寺庙和僧侣的时候,眼神愈发的森然。
  萧衍也出宫迎接他的皇叔,这些日子他如坐针毡,佛门的苦苦煎迫,朝臣的苦苦哀求,以他的智慧,还应付不来这么有难度的事情,有皇叔坐镇,大家应该都能相安无事了吧,他就是这么想的。
  信阳坐在囚车内,看着两边热闹的人群,看着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凶恶和好奇,他也就没有心思再看下去,闭上了眼,仿佛外界的喧嚣都与他无关。在入城之前,萧思温把他送上了囚车,他有这个觉悟,知道自己的作用就是梁军将士功劳的见证和百姓娱乐的对象。
  没有对萧思温有任何不满,坦然地走上了囚车,接受和自己部下一样的待遇。只是脊梁依然挺得笔直,即使战败,也不能丢了军人的气节。
  他知道等待自己和部下的命运,不会好到哪儿去,胡人在南下的一百多年里犯下了太多的罪过,几乎每个汉人都跟胡人有着血海深仇,从他们看人的眼神都知道,此刻他们恨不能冲上来生啖其肉,饱饮其血,只是几千年的教化之力,让他们保持着克制,做不出胡人那种野兽一般的举动。
  信阳不得不感慨,这是一片多么有爱的土地,这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度,这是一个文化教养丰富的乐土,也是一片繁荣安乐的地方。可惜,善于创造的种族,却不善于战斗,面对野蛮人的入侵,只能将创造的财富甚至土地拱手相让,而自己只能偏安一隅,求得短暂的安宁。
  邺城,朝廷收到己方江淮战败的消息,顿时一片哗然,堂堂齐国数万大军,竟然败在一向被他们看不起的汉人手中,并且领兵主将竟然被活捉,更是不能原谅。好些性子急的大臣纷纷上奏要求严惩那些败军之将,主将刘信阳更是应该抄家灭族。
  兰陵王站在一边为信阳作苦苦的辩护,斛律光也站了出来,要求公正处理,言下之意就是了解过程了再做判断,虽然没有袒护信阳的意思,也给信阳争取了一线生机。朝中大臣还没有谁能做到无视斛律光的意见,于是皇帝传召宫廷武士,将一干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国内的将校带上了大殿。
  一干犯人被押上了大殿,在大殿门口跪了下来,一路爬到前边皇帝能看清的地方,一个个痛哭流涕的大呼罪该万死的话。年轻的皇帝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向斛律光递过去了一个你来决定的眼神。
  斛律光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朗声道:“尔等败军之将,还不快将战败经过速速讲来!”
  跪着的诸将你一眼我一语的讲述着失败的经过,都是军中硬汉,还没有谁无耻到将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提起刘将军的时候,大家都一副痛惜的表情。提到要不是刘信阳将军的一系列御敌之策,己方大军早已全军覆灭,特别是最后那一战,要不是信阳将军不顾安危,亲自抵挡着敌人的大军追击,给自己麾下的数万将士留得了撤退的时间,此刻两淮之地早已落入了梁国手中。说到信阳落入敌手,一个个嚎啕大哭,连呼对不起将军,将军是为了救他们才身陷敌阵,兵败被擒。堂内听明真想的大臣暗暗惭愧。
  如今,大致的经过已经揭晓,信阳虽有战败之责,却无失地之罪,大家也没有想到一向孱弱的梁军,如今也能和齐国的勇士们激烈角逐而不落下风,看来梁国也在渐渐的长成了帝国的一个必须正视的对手,这让帝国的形势更加严峻。
  在处置信阳的问题上,对着一位不顾自身安危,特别是在敌人的阴谋诡计使得己方战力全失的环境下,还能让大部分的士兵撤出战场,保存实力,而自己却引颈就戮的卫国英雄,谁都无法说出重责的话。加上兰陵王竭力担保信阳不会做出卖国投敌的事情,并且相信他早晚会归来,重新为帝国效力,斛律光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态度也表明了不宜重责,因此主将之责搁置不议,等到信阳能逃回来的那一天再说。一干撤兵回来的将领相应的也就没了战败之责,各自挨了五十军杖,罚了半年俸禄匆匆了事。
  兰陵王回府之后,独自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为他的兄弟祈祷,也暗暗自责,当时正是自己力保信阳出兵,也是自己太过看轻梁国,因此并没与给予信阳足够的兵马和保障。这种失败的后果,朝廷和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一想到生死兄弟如今独自身在南国,生死未卜,他就焦急忧虑。狠狠的给自己胸膛来了几拳,一口血夹着酒水喷了出来,这才让他心里好受了些。随后他吩咐书房外面守候的下人去叫管家来见自己。
  管家进来之后,看到王爷嘴角残留的血迹,大吃一惊。正要开口询问,兰陵王用眼神制止了他要询问的话语。
  他对管家吩咐道:“派遣五十名兰陵卫,由夜狼带领,潜入建康,想办法打听刘信阳的下落。如若他还活着,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办法也要把他给我救回来。本王相信,我那兄弟福泽深厚,断然不会栽在小小的建康,总有一天,本王会亲自带兵走一遭建康,将萧思温擒回来,替我兄弟洗刷这战败的耻辱!”
  管家没有多问,退了下去,照着老爷的吩咐去安排兰陵卫南下的事宜。皇家感情淡薄,想要找到一份肝胆相照的情义并不容易,如今得到了,自然万般珍惜。这些年王爷过得并不容易,虽然战功显赫,可是皇帝对老爷的提防从来都没有放松过。
  可怜老爷才二十多岁,脸上却很少有笑容,只有在和刘信阳将军喝酒吃肉,谈天说地的时候才会开怀的笑。为了能常看到老爷的笑声,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将刘信阳将军救回来。
  在将老爷的吩咐传达给夜狼之后,老管家悄悄的跟夜狼交待,到了南边不妨多花些银两,找些武艺高强的江湖草莽人士,尽量在救出信阳将军的同时,不能让自身的损失过大,这些兰陵卫将来可是对老爷有大用处的。
  梁国为萧思温举行的大胜典礼之后,国内形势又紧张了起来,那些战俘的命运没有人去关心,萧衍悄悄的将那些胡人挑出来去替他修建陵墓。佛门想要用那些汉人去修寺庙和佛塔,被萧思温狠狠的拒绝了,宁愿将他们一直关在军营里,也不能答应佛门的要求,于是佛门对萧思温愈发的痛恨。
  大臣们忙着和佛门争夺百姓和土地,无暇来管这些人,对信阳的判决也始终没有决定,加上萧思温的爱才之心,信阳被萧思温用偷梁换柱之计,带回了太师府中,留下一个穿着信阳甲胄的替身被关在了大牢之中。
  对于人家的以礼相待,信阳只好回礼接受,人家一片好心,自己万万不敢辜负。更何况人家对自己有不杀之恩,虽然彼此曾经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但那都是站在自己的国度尽忠报国,彼此并没有私仇,相反彼此还特别欣赏。
  对于信阳这个执礼甚恭的年轻人,萧思温是越看越喜欢,在已经沦丧掉的北方土地上,有人能够将汉人的礼仪传下来,并不容易。因此,信阳就在太师府中住了下来,等待着北归的机会。
  萧思温有一掌上明珠,名曰含玉,年方十六,正值花季之年,体态婀娜,眼含春水,仿若九天仙女落凡尘。加上家世又好,无数风流名士趋之若鹜,艳名早已传遍建康城。
  如此声名显赫之下,小姑娘依然没有被宠坏,琴棋书画,妆容女红样样不缺,更难得的是待人也极为和善,很少摆太师千金的架子。家里的门槛早就被那些上门说媒的媒婆踏破不知凡几。从小她就接受诗书礼仪的教育,养出了一身大家闺秀的气质和仪态。
  但是她的内心里,却对那些自诩风流的南国士人感到非常厌恶,北国的汉人江山早已倾覆,这些人不思秣马厉兵收复河山,反倒醉生梦死得过且过。软塌塌的只会往女人堆里钻。她最崇拜的是前朝的檀道济,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可惜被齐国的昏君自毁长城,毁了好不容易觅到的收复河山的一丝希望。每次读到史书上那些为了大汉民族放马血战的将士和无数为了民族殚精竭虑,血染河山的英雄,她的内心就感到颤栗,她早已决定,今生誓嫁一位大英雄。
  信阳初见这位美名远播的大小姐,也被她的美丽惊呆了,不过他眼中只有那种单纯的对美丽事物的欣赏,而无任何不敬的念头。小怜在他心里早已扎下了跟,装满了整个胸腔,里面早已容不下别的女子。平静的对含玉拱手作揖,而后轻飘飘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没有做片刻的停留。
  对于这位被爹爹抓回来的齐国大将军,含玉也有所耳闻,听府里的丫鬟偷偷的议论这位公子是如何的帅气,她只一笑置之。她最看不起的就是靠脸皮吃饭的家伙,这样的人也能成为大将军,只能说齐国也开始没落了,那些胡子的末日看样子也不远了。在她的印象里,那些胡子和野人一样,满脸的大胡子,能好看到哪儿去。
  见到这个家伙,她才发现他和印象中的北方人不一样,乌黑的头发以及那黑色的眼珠,活脱脱的就是一个汉人。不过这家伙和别的人表现有些不一样,自己的美貌竟然没能将他吸引住,而且表现得极为洒脱。
  对自己的美貌极为自信的大小姐生气了,从来没有人敢如此无视自己的美丽,虽然那些沉迷自己美貌口水流了一地的人让自己感到恶心,但是如此不在乎本小姐容貌的人,还是第一次见,这不是羞辱我么。这让一向心比天高的她如何能接受。
  不过转过头,她又平静了下来,一个汉人却帮着胡子打江山,这种背弃祖宗的败类,自己又何必跟他一般见识。殊不知,信阳那身上和南朝人另类的气度和表现早已在她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只是她自己都还未曾发觉罢了。
  信阳回到书房,阅读起了春秋。来到这里之后,虽然表现得极为淡然,可是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蒙萧思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