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咱们还得走多久啊?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踏实。”张驴子的小弟李四见识的世面可比他少得多,这番景象早就把他吓坏了。

    “害怕什么?到遵化还早着呢,咱们只要赶在这之前跑了就行。”本想骂上几句,可以想到李四的银子被自己克扣了一半还多,张驴子就有些下不去口。

    “那俺听驴子哥的,等回了京城俺请驴子哥喝酒。”一听到建奴还远着呢,李四总算稍微放下心来,既然不用打仗,那么多走两天路也不是什么难熬的事情。

    “回京城?”张驴子对他的话嗤之以鼻,“看到没?就咱们这些人人还想去和建奴打仗不是找死么?等建奴击败了京营顺势南下,京城那还挡得住他们?我可是打算好了,这次逃出去就离开京城南下,趁着建奴没来之前能走多远走多远,要不然说不定小命儿都保不住。”

    像这样的对话不止发生在这一出,不单是那些被临时拉过来充数的青皮流氓、流民乞丐,就连京营原本的事情也很少有人,或者说只要还有脑子的,都不看好这次遇见清真的结果,他们也在纷纷给自己做着打算。

    才出京城,王洽和张之极看得紧一些还没多少人敢逃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军过了三河,前面就是蓟门的时候,逃跑的人数却是越来越多,王洽和张之极就算使出了浑身本事也没办法再阻止大规模的逃亡了。

    等到了蓟门在查点人数,从京城出发时的五万多人马就只剩下了三万出头,而且剩下的这三万人也是心思浮动,日夜不停地寻找着逃跑的契机,这下子王洽再也顾不得隐瞒情况,连忙来到李悠的御帐之中奏明情况,“陛下,连日来逃跑的士兵越来越多,剩下的人马恐怕已经挡不住建奴了?咱们还是回京去吧?”

    “回京?朕方才祭拜完天地、誓师出征,这连遵化都没走到呢?就要回去?”嗯,走得好,走得越多越好,待这些人出来一是为了掩人耳目,二是为了给日后整顿京营埋下伏笔,现在既然目的都已经达到了,那么剩下多人李悠根本不关心,反正打仗也没有指望他们,这些人到了战场之上不仅不能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还会增加许多麻烦,所以还不如让他们跑了,起码还能给大军省些粮草不是。

    “这些事情不用给朕汇报,你只需派人看管好粮草就好。”李悠不耐烦的打断了王洽的奏报,“没其他的事情就出去吧,朕还要观看遵化的地图呢。”

    锦衣卫和东厂的工作还算勉强合格,皇太极手下的兵力分配已经被他们打听出来不少,都一一标在李悠面前的这张地图上,他正根据这些情报思索着作战计划。

    “可是,陛下,现在看管士兵禁止他们逃跑的兵力已经不够了,再增加人手看管粮草的话。。。。。。”王洽迟疑着不敢离开。

    “跑了多少人朕不管,但是粮食若是少了一颗朕就要你的脑袋。”说罢一挥手背过身去,再也不搭理王洽了。

    王洽见苦劝无效,只得离开,下去思索再三,最终还是一咬牙将看管营地的兵马又调出一部分用来守护粮草,而见到这种情况,士兵们逃亡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有时候一夜过去掀开帐篷的帘子抬眼一看,里面空无一人,所有的士兵都全部逃跑了。

    这一路上当然也少不了给皇太极打探消息的细作,这一消息也很快送到了皇太极面前,他听完探子带来的好消息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朱由检竟然弄出这种千古未闻的笑话来?莫不是天命真的在我大金?

    等此战获胜,俘获朱由检之后,朕似乎可以考虑正是登基称帝了?凭借这番功劳,想必阿敏、代善、莽古尔泰和那些旗主们也不敢多言吧?

    “哈哈,十万大军出城这才几天,就只剩下了三万人?这大明的皇帝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投降的?”莽古尔泰瞪大了眼睛,“老四,这一战就让我上吧,我只需要率领本旗的人马就能将这三万大军击败。”

    “此等小事又何须三贝勒出马?倒是派子侄辈去做就好,三贝勒还是先在一边看看儿郎们打仗的本事吧。”皇太极怎么会将俘获崇祯的功劳让给莽古尔泰?而且这莽古尔泰一打起仗来就忘乎所以,要是到时候他一狼牙棒把朱由检的脑袋砸碎了怎么办?这岂不是亏大了,死了的朱由检那有活的有价值?

    皇太极这边八旗兵和蒙古附庸兵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万人,而朱由检只有三万人,手下还多是京营的老弱病残,真正能打仗的有没有三千人都不好说,宣大军和关宁军还乖乖的在自己的驻地呆着,皇太极实在想不到这一战还会有什么风险?恐怕唯一的风险就是朱由检逃跑了,或者是死于乱军之中吧?

    皇太极在这边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活捉朱由检,而李悠想的却是这一战说什么也要把皇太极给杀了,没了皇太极的建奴定会立刻崩为一盘散沙。

    就这样,人数月累越少的亲征大军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遵化城外。

第852章 以身为饵

    遵化城早就已经被建奴攻破,如果不是得到了朱由检御驾亲征的消息,生怕攻势太猛把他吓回京城去,皇太极早就率领兵马开始攻打蓟门、三水乃至通州了,如今一听闻朱由检的亲征大军终于到了,皇太极连忙带着各大旗主来到高出查探敌军的虚实。

    只见对面的大明军队最多只剩下两万人,而且个个衣着不整。垂头丧气,那像是能大胜仗的样子?唯独对面小山坡上的大旗还算有几分精神,正在风中烈烈飘扬,而在大旗下方是一座明黄色的巨大帐篷,一看便知定是那大明皇帝的御帐。

    “老四,我这就出城去把大明皇帝的首级给你砍来!”在遵化憋了多日,现在看到敌军终于出现在自己面前,蒙古尔泰那还按捺得住?

    “三哥莫要着急,这大明的皇帝活着比死了有用,咱们还是将他活捉的好。”对于久经沙场的皇太极来说,自从他看到明军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一战的胜利已经没有丝毫悬念了,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安安全全的把朱由检抓到手中。

    正思量间,却见一名明军将官空着双手,打马缓缓向遵化城行来,看上去像是明军的使者,这是要干什么?皇太极连忙让左右放下弓箭,大大方方的打开城门,将这名使者迎了进来,带到他的跟前。

    “你。。。你就是那奴酋洪太?”这名使者一副傻愣愣的样子,见到皇太极之后细细研究了一番他的打扮之后问道。

    “大胆!见到大汗还不跪下?”别人还没有说什么,范文程倒是按捺不住了,这做了汉奸的人就是不一样,维护起主子的利益来简直是不遗余力。

    “俺是大明的将军,可不认得什么大汗!”这名傻愣愣的将军倒是一点也不害怕,犹自站在那里盯着皇太极打量,“到底是不是啊?是的话就说声话,我这里又我大明皇帝给洪太的书信。”

    这是个傻子,皇太极算是看出来了,不过要不是傻子的话怕也是没胆子过来送信,“朕就是后金大汗皇太极,明国皇帝的书信在那里?”皇太极并没有同一名傻子较劲额**,反倒更关心朱由检的书信里到底会写些什么。

    “喏,这就是,俺不识字,你自己看吧。”这名傻子使者倒也没有怀疑他的身份,闻言立刻从怀里摸出书信递了过去。

    皇太极打开属性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因为这封书信骈四俪六的写得极其文雅,他虽然懂得汉人文字,也读过不少书,可这种高难度的文章还是超过了他的阅读能力,可皇太极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懂,于是不动声色将信递给范文程,“你给诸位贝勒、旗主念一念,看看这书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吧?”

    “奴才遵旨。”范文程脸上不敢有丝毫异样,跪在地上双手接过书信,然后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他读得倒是极有味道,可是莽古尔泰这些粗人哪里听得不懂,还没等他读完就直接将其打断,“这绕来绕去的到底说的是啥?你还是直接说吧。”

    莽古尔泰算是给黄他既解了围,他吩咐道,“你就给三贝勒解释一下信里的意思吧。”

    “三贝勒,诸位,这明国皇帝书信里的意思是说请咱们明日中午出城,在城外列阵和他光明正大的打一仗,他保证不会在咱们出城的时候乘机偷袭。”

    “大明的皇帝给咱们下战书?”这时候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等人方才明白这封书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于是他们更加感到不可思议了,自己手上只有两万人,而遵化城中起码有十万大军,这大明的皇帝不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反而主动挑衅?

    “是,这封书信写的极其文雅,想来。。。想来这位大明皇帝大概是读书把脑子读愚了。”范文程现在脑海里就只剩下了三个字宋襄公,可就算是宋襄公当年也是兵力相当啊,就算让宋襄公到遵化来,他恐怕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吧?

    “好,就如大明皇帝所愿,范文程,你立刻写一封回信,告诉他朕明日定会赴约。”皇太极现在生怕朱由检跑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怎肯错过,当然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他是有打算亲手给朱由检写一封回信的,可是他稍微衡量了下自己的文字水平,怕是达不到对方方才显露出来的那种境界,于是将这个胆子丢给了范文程。

    “还请使者稍后片刻,等回信写好之后就同你一起回去。”遇到了这种好事,皇太极也就不和这个傻乎乎的使者计较了,命人将他带下去好酒好肉的伺候,等候范文程激昂这封书信写完。

    这项任务可是要了范文程的老命了,为了不丢皇太极的面子,他绞尽脑汁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方才书写完毕。

    “这个之字用在此处却是极其不妥。。。。。。”信送到了李悠手中,他先是狠狠批判了书信之中的一些文字漏洞,然后方才给了答复,“朕知道了,明日午时,城外决战。”

    消息传回遵化,皇太极等人对对方又是一番笑话,愈加笃定这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生,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第二日,皇太极尽数点出了遵化城中的兵马,统统带到城外列好阵势,缓缓向着对面的大明军队逼去。

    而今日出战的大明士兵比起昨天来又少了不少,在决战的消息传出后,昨天晚上又掀起了一阵儿逃跑的热潮,不过李悠依旧没有做任何处理。

    此时数倍于明军的八旗兵和蒙古士兵如同潮水一般逼过来,而李悠却依旧高坐山丘之上,脸上不见丝毫慌张,他身边的王洽和张之极却是吓得面如土色。

    “谁能活捉大明皇帝,赏黄金万两,六个前程,到贝勒为止。”皇太极大声发出命令,这一前所未有的赏格直接让所有的将士都疯了,他们纷纷打马向着山丘冲来。

    好,看来自己这个诱饵还是做得很合格的,李悠露出一丝微笑。

第853章 那就逃吧

    “陛下,建奴势大,咱们还是暂且避其锋芒吧。”英国公世子张之极看到缓缓包抄过来的女真大军不禁两股战战,他随时武将勋贵世家,可是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已经多年不担任领兵出征的重任了,他们张家也有一百八十年没有亲临战阵,事到如今没有打马而走已经多亏执掌京营积累的经验了。

    说完张之极身边的京营精锐下意识的向李悠这边靠拢,现在建奴距离此处还有一段距离,如果让这两万多京营士兵堵住道路,他们或许还能逃得性命。

    “不慌,再看看。”李悠手持大明从传教士那里购买的单筒望远镜慢条斯理的打量着建奴的军阵,心中不断叹气,哎,说起来这支军队的真实战斗力恐怕还赶不上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的铁骑,大明败给这样的对手实在是不应该啊。

    王洽只感到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自幼长在王府之中,或许连死人都没见过几次的皇帝,怎么看到十万大军逼过来还是如此的镇定?这要么是他根本分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对战争没有丝毫了解,要么就是早有安排方能如此淡定,而以他对朱由检和大明军队的了解,恐怕前者更有可能一些吧?

    而那些普通的京营士兵可没有李悠那般淡定,见到建奴的气势如此凶恶,前军顿时出现一阵儿慌乱,敌军距离此处还有两里多地就已经开始后退溃逃了,那些军官在斩杀了几名逃兵之后已经发觉事不可为,于是在乱军的挟裹之下也向后方逃来。

    “陛下,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张之极再次催促道,前军的五千人已经所剩无几,他们纷纷顺着李悠左右两侧的道路向后方逃去,如今还挡在里有前面的恐怕只剩下三千人了,难道自己这次就要和当初的大明首任英国公张辅一样葬身于乱军之中了么?

    想当初英国公张辅是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