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学堂的毕业学子越来越多的帮助下,为这些学堂补充道足够的教师还有兴建起完善的校舍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从岭南道再到江南东道最后又转入京城就任礼部尚书的江随云也在汇报自己的工作。

    当然,教师和教育经费的问题并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嘉州大学堂以及江南西道、江南东道、淮南道、岭南道这些地方的学堂每年毕业的学子毕竟有限,而且他们一毕业就被朝廷各个衙门哄抢,就算是去教书也往往是到那些新建立的大学堂之中,至于中级学校和小学堂的教师要补充齐尚且需要漫长的时间。

    李悠对此也想了不少办法,诸如在各地兴办专门的师范培训班,吸纳那些读过一些书却没有办法考上科举的旧文人进行培训,让他们来教授那些中小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虽然是短期培训,但是对这些人的审核还是十分严格的,决不能让他们用自己固有的思维去毒害这些年轻人,为此朝廷还下了严令只需他们按照朝廷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严禁按照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不该有的思想,这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一项完美的政策,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希望到数十年后嘉朝培养的人才足够多的时候再来更改这一策略。

    “工部对新型兵器、农具、机器的研究和打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段时间生产的火枪可供三万大军所用,各式各样的新农具也已经运往京畿道、都畿道、河南道以及河东道的南部。”顾将子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多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让他浑身充满了干劲,每日在工坊之中忙个不休,李悠生怕累坏了他,不断下发圣旨让他注意休息也不管用。

    现在由于无人能替代顾将子的原因,所以工部还抓着军械研发制造这一块,但是伴随着凌振的日益成熟,这一块迟早是要被分出去的,但愿那个时候顾将子能稍微轻松些。

    “今科新录取的士子们已经完成培训前往各地上任,这些人处理事务的手段虽然还略显稚嫩,但是比起前朝那些只懂得诗书经义的进士们来,却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假以时日这些人定会成为我嘉朝的栋梁之才。”吏部尚书王机接着发言,“只是如今朝廷的人才空缺依旧很大,还请陛下今年再开恩科,以广纳贤才。”

    “嗯,各衙门都报上自己的用人需求,然后根据这些拟定招募计划吧!”李悠顺利的通过了王机的请求,“另外如今国朝新立,许多事情尚在摸索之中,因此不好贸然推广,将来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可将录取官吏的权限分割开来,中枢索要的人才由朝廷开科举录取,各地需要的人才则在当地考试录取,如此也能减轻一些考生们的奔波之苦,为朝廷节省一笔钱粮;当然,准备这些考试的官员当从异地调派,以免舞弊。”

    李悠这是打算将科举改成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了,不过这同样是需要数十年的积累方能实施的事情,现在只能暂时将原先的县试、府试等改成小学、中学考试,通过小学毕业考试者可入中学就读,过了中学考试就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当然等到将来大学堂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这一标准也将随之提高。

    为了避免过多具有天分的学子因为科举而放弃进入大学堂,吏部也制定了相应的条令,规定若是想成为六品以上的高官,就必须拥有大学堂同等的学,他们可以在大学堂毕业之后参加科举,也可以在当官后继续攻读。

    “市舶司去岁共从海贸中收取税款合计纹银一千二百三十七万六千零五十一两,预计今年还能翻上一翻。”市舶司主官汪五峰满面红光的进行着汇报,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部门已经成为朝堂上最为炙手可热的衙门之一,他现在深深地为当初归顺李悠的选择而感到高兴。

    “市舶司的职责不仅仅是收税,还要通过政策的变化来对进出口的商品进行调控,像最近对于那些进口粮食的商人应该进行免税的奖励,珠宝等物当课以重税,而对于胆敢将粮食、军械销往海外的商人则必须进行严厉打击。”李悠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军械的生意其实并不是不能做的,只是这需要由国家的进行主导,利用输出军械来搅乱周边局势,好让嘉朝从中获利,这是非常讲究大局的,绝不是一般的商人所能掌握的。

    接着其余衙门也纷纷出来总结自己去年的工作,等所有人都汇报完之后,李悠方才起身说道,“去岁诸位爱卿辛苦了,来,且随朕移步太极宫,共饮美酒以贺新春。”(未完待续。。)

第804章 备战

    酒宴过后,群臣散去,李悠来到后宫之中和周南、郑妍儿等人一起团聚,随着更夫的报时声,嘉朝洪武初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嘉朝并没有向外扩张,而是致力于解决内部的各种遗留问题,利用自己崇高的威望还有手中强大的兵力,再加上姚广孝、范蠡、司马错和李令月、王机等人的全力协助,上下一心方才将自己的施政理念顺利推行下去。

    当然这些政策要展现成果尚且需要漫长的时间,不过在新年之后或许就可以抽调兵力来解决阿鲁布和河东道的问题了,之所以选择先解决他们而不是攻入蜀中,是因为李悠想先难后易,借着横扫北方的威势来震慑蜀中的军队,从而削弱他们的抵抗**,减轻双方的损失,毕竟到时候作战的双方都是中原的百姓,能少损失一些总是好的。

    这一年嘉州军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可也并非什么事情都没干,黑冰台已经加大了向关内道、河东道北部和蜀中的渗透力度,而数不清的僧人、道士也收拾行囊深入北方,在利用宗教软化这些蛮夷的同时已将北地的地理形势、风土人情、各部落彼此之间的恩怨打听的清清楚楚,给将来进军提供了许多帮助。

    新春时节,按照惯例还是要给这些朝廷的官员放假的,所以一直到元宵节过后,李悠方才将众将召集到一起,商量着今年的进军计划,“去年阿鲁布扫平了漠北叛逆的部落,已经恢复了几分元气;而河东道的战乱也已经接近尾声,想必他们也意识到我嘉朝定不会容许他们一直如此下去,所以已经开始互相联络结盟,若是时间拖得久了,等他们真正联合到一起,对我嘉朝可就不妙了,所以朕打算今年重整大军御驾亲征龙城,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如今乃是九五之尊,实不宜轻易出京,还请陛下将此事交给我等,我等定会斩下那阿鲁布的首级献于陛下面前。”罗世绩率先出列奏道,他倒是不担心李悠会和李圭一样遭遇战败,而是担心李悠离开之后朝内生变。

    “是啊陛下,罗将军说得对,杀鸡焉用宰牛刀,此事就交给末将等吧!”周伯符也出来附和,过去一年没有丝毫作战的机会,早就将他憋坏了,只好整日在境外的大营之中操练大军,不过他现在操练的已经不是陌刀队了,在见识过火铳和大炮的威力之后,他也意识到陌刀队的辉煌不可避免的要没落了;他在射击上并没有多少天分,所以将训练的重点放到了队列上,如今他麾下的士兵可以说是嘉州军中将排队枪毙完成的最好的一部。

    其余许光、司马错、秦士信和钱骅等人也是多加劝谏,唯有潘凤没有附和,因为他知道李悠要比这些人所想象的强大的多。

    “好了,诸位的意思朕明白,不过此次率军北上,最少也要十五万大军,尔等可有指挥如此规模大军的经验和信心?”李悠去岁一直处理繁琐的政务,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怎么看放过这个出去放松的好机会,“至于朝中的事情,有姚相国镇守朝堂、许先生拱卫京师,绝对出不了问题。”

    许光再次郁闷了,他何尝不想领军征战,但是这次恐怕又只能留守后方了,不过这件事要是交给别人他恐怕也不放心,李悠也看出了他的想法,于是出言劝解道,“许先生勿用遗憾,等扫平阿鲁布之后,进攻河东道的时候就用不着朕亲自率军出马了,那时可让许先生独领一军行事。”

    安抚完许光,李悠又转向司马错,“司马先生,如今若是要抽调十五万精锐,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汇集到京师?”

    “去岁我嘉朝又新招募了十余万兵马,其中超过十万完成了训练正式编入军中;加上以前的老兵,就算要分出部分兵力来防御河东道和蜀中,抽出二十万大军也是绰绰有余。”司马错掌管兵部,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如今有十万多余的兵力就在京城四周,因而只需要再抽调五万兵马,若是走海路或者运河,最多一月时间就可以抽调完毕。”

    “嗯,那粮草、军械、营帐、军服这些呢?”打仗可不是广有兵就行的,后勤同样重要。

    “去岁各地粮仓已经渐渐恢复充实,只要有一月时间,臣就可以抽调可供十五万大军半年所需的物资。”范蠡早就预料到了李悠迟早会对阿鲁布用兵,所以这些物资很早就准备好了。

    “火药、弹丸、火铳、大炮呢?”嘉州军如今已经渐渐开始向热兵器过度,这次出征关内道,李悠打算带上所有的热兵器军队。

    “此前各地工坊攻打造了可供两万余人所使用的火铳和大炮,去岁又添三万支火铳,各式大炮上千门,此后每月亦可生产三千支火铳,大炮上百门。”顾将子稍微盘算了下,“若是全都调集到一起,可供八万大军使用;至于火药、弹丸同样可支撑大军半年所需。”

    “用来扫平阿鲁布倒是足够了。”李悠点头应道,这次北上的十五万大军中最少有五万是骑兵,依旧使用冷兵器,而剩下的十万大军中还有工兵、战车兵、辎重兵等多种兵种,并非全都使用火铳、大炮。

    “从即日起,参谋部开始根据这一数据重新拟定北伐阿鲁布的计划,司马先生开始调集兵马、范先生开始准备物资、顾先生尽快将军械交到士兵们手中,让他们尽早完成适应;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朕就亲率大军北上。”这次出兵的人数虽然只是李圭御驾亲征时的一半,但战斗力却是不知道比那次高出去多少倍了,李悠有信心一战平定漠北。

    “陛下万胜!”听闻此言,众将纷纷俯身行礼,他们的心情渐渐变得激动起来,不知道这一次陛下究竟会选择那几名将领与他一同北上呢?(未完待续。。)

第805章 选将

    殿中众将里面,唯有钱骅和严振泉没有丝毫异像,因为阿鲁布占据的关内道地处内陆,实在没有他们俩的发挥机会,他们最多帮着司马错和范蠡做一些运输士兵物资的琐事,上阵杀敌是轮不到他们的,当然他们也没有气馁,因为日后要想扫平河东道必定少不了他们,而且以李悠对海贸的重视和对海外诸国的好奇。水师以后怕是要爬上大用场的。

    “周将军练兵练得好,不过光是操练不经实战可不行,这次周将军就随朕一起北上吧!”李悠环视众将,许光是要留在京城的,钱骅和严振泉的水师又排不上用场,那么可供选择的人选就不太多了,他第一个点了周伯符的名字。

    “末将遵旨!还请陛下放心,末将所练的兵不仅擅长操练,更擅长上阵杀敌!”周伯符大喜过望,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嗯,在大军出征之前,你要继续进行北上的针对性训练,漠北乃是苦寒之地,与中原大不相同,将来可别闹出什么漏子。”处理朝政的空闲之间,李悠也时常前去军营视察,周伯符所训练的兵马还能让他满意。

    “秦将军,此次由你率领骑兵,到时候冲锋陷阵、追击敌军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李悠在罗世绩和秦士信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河东道那里毕竟还要有人盯着,而熟悉当地形势、和钱骅配合更为默契的罗世绩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他只有错过这个机会了。

    “史怀义,你负责看管后路,为大军运输粮草、保证后勤补给线的稳固,你可能做到?”在扫平漠北之后,李悠再想亲自领兵出战的机会恐怕不多了,所以他也要注意多培养一些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出来,而史怀义出身岭南和周伯符、钱骅、秦士信、罗世绩等人并没有很深的瓜葛,所以他就成了最好的人选,身为帝王,这平衡的手段还是要用一用的。

    “末将定不会辜负陛下的美意。”史怀义还以为自己这次依旧要和罗世绩一起留守河东道,没想到却突然砸来了这样一件好事,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谢恩。

    “嗯,除了看管好后路之外,平日里也要多留意看看周将军是如何运用步兵的,秦将军是如何指挥骑兵的,以后说不定还有你独领一军的机会呢。”李悠勉励了一番,史怀义虽然也在去年参加了他亲自主持的高级军官培训,已经了解了一些热兵器作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