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北虏大军兴高采烈的一边接收内城送过来的种种财货,一边在外城四处烧杀劫掠的时候,一支属于魏国的大军缓缓靠近了他们。

    “君上,如今京城的情况已经打探清楚,北虏正在得意之中,各路人马四处劫掠,对我大军丝毫没有防备,正是展开攻击的好时候。”司马错来到李悠身前报上黑冰台送来的最新消息。(未完待续。)

第430章 断其一指

    “司马先生、许先生、罗先生。”李悠一连点了三位大将,“你们与我一起前去观看北虏大军营地。”虽然有情报,但很多时候还是亲眼看一看比较好,因此李悠挑选的都是如今他手下最为通晓军略的几人。

    “属下遵命。”罗世绩大声应道,自张果殉国之后已有将近一个月时间,这些日子他无时不刻都在想着如何为张果复仇,而现在时机终于到了。

    “此次进军,想要解除京城的围困大概是不可能的,兵法有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等最好找一支独自在外的万人队将其彻底歼灭。”李悠说明了此次作战的目的,北虏现在近二十万大军围住京城四周,实在不是他们手下这三万兵马能抗衡的。

    “如今敌强我弱,此乃正理。”这三人没有一个对大魏愚忠之人,很快接受了李悠的命令,带上一路亲兵快马向京城的方向奔去;一路躲避北虏的探马,查看敌军营地,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下手对象。

    夷列刺正率领着自己手下的万人队在京城以南四处劫掠,京城外城早已被那些实力强大的首领划分干净,留给他的只有一小块地盘,一两天的功夫就抢完了;看着别人营中那堆积如山的收获,夷列刺颇为不满,可是他实力较弱又不敢和耶鲁翰等人争辩,所以只能率领大军向南边继续扫荡,希望能从南边的村镇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可是自从京城被围之后京郊的百姓都纷纷南下逃难,金银细软全被他们随身带走,一连烧了三个村子也没捞到多少东西;夷列刺不甘心就此收兵,在看到周围的勤王军望风而逃之后,他的胆子越发的大了起来,他打算将目标定在京城之南三十里的万年县。

    万年县城坐落在运河之畔,此前乃是那些从南方进入京城的商户落脚的所在,万年县也因此兴盛起来,城中酒楼客栈不下百家,天南地北的商户都在此设有货栈,想来其中定能捞到无数好处,抱着这样的想法夷列刺率领自己的万人队缓缓向万年县逼过来。

    “万户大人,前面过了这道河湾就能看到万年县了。”一名从京城抓来的秀才点头哈腰地指着前方说道,“万年县乃是大魏有数的上县,城中金银财货无数,纵使此前城中百姓听闻北国大军南下跑了不少,但总还有些心存侥幸之人,此次入城大人定能满载而归。”

    “哈哈,说得好,到时候本大人抢够了东西,少不了你的好处!”夷列刺哈哈大笑着说道,他似乎已经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美丽柔弱的大魏女子;他根本没有考虑如何攻城的问题,在他看来大魏的军队都是废物,那些守军看到他的大军前来,肯定会吓得狼狈鼠窜,根本不用自己费力搏杀。

    秀才露出谄媚的笑容,拍马屁的话不要钱一般送了上来,很快就将夷列刺哄得开心不已,在漠北的时候,他哪有机会遇到这种知情识趣、心思细腻的下属?

    可惜他们似乎没有发觉,运河岸边起起伏伏的山丘后面正隐藏着两万余杀气满满的大军,秦士信握紧了熟铜锏,潘凤擦拭着自己的斧头,他们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而李悠正带着罗世绩和许光等人潜伏在山丘顶上,静静地等候夷列刺进入包围圈。

    “北虏连探马都懒得放出,看来这段时间他们过得实在是太轻松了。”李悠摇摇头,自古骄兵必败,如今面前的这支军队可不是一般的大意啊,他取下震天弓,抽出雕翎箭,瞄准了大旗之下的夷列刺,身后数千步兵也如同他一样拿出弓弩,对准了山丘下方的北虏。

    “传令下去,准备进攻。”见时机已到,李悠射出了第一箭,随即数千支羽箭像暴雨一般朝北虏大军袭去,夷列刺的美梦被李悠突如其来的一箭打断,羽箭正中他的胸口,穿透了铠甲将他射了个对穿,夷列刺甚至没来得及发出痛呼就坠落马下。

    连续三波羽箭将北虏阵型打得大乱,失去了头领的北虏大军陷入混乱之中,几名千夫长尝试着约束自己的手下,可李悠那会给他这个机会,当即将震天弓收起,抽出沥泉枪带着秦士信和潘凤率领骑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向他们扑去。

    李悠一马当先,潘凤和秦士信分列左右,三人如虎入羊群,肆意杀戮着拦路的北虏士兵,五千名从嘉州军和河东军中选出来的精锐骑兵紧随其后,向一把锋利的刀子将北虏分割成两半,随后罗世绩和许光率领步卒堵住了他们南下和向西逃窜的道路。

    东边是运河,这些北虏士兵身披铠甲不敢下水,那么如今唯有原路逃回一个选择了,几名千夫长拼命地控制着自己的军队,好不容易才聚集起了数百人奋力杀开大魏骑兵的阻拦,试图杀破重围逃出生天。

    这一经过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要简单一些,这些骑兵好像并没有和他们输死搏杀的意思,几轮冲锋之后他们就突破了大魏骑兵的包围,向着京城的方向逃去。

    “回到京城禀报大汗,找来援军再报今日之仇。”领头的千夫长咬牙切齿的喊道,随即感到庆幸,若不是这些大魏骑兵舍不得和他们以命换命,这一万兵马肯定就全丢在这里了;方才的那支魏军或许比京城的那些强一些,但终究不能与我北国勇士相比,来日再战胜利的一定是我们,到时候我定要取下方才那名使枪小将的头颅以洗今日之耻。

    “再快些,后面就要追上来了!”回头一看,李悠正不紧不慢的追赶着他们,落在队伍后面的零散士兵不断死在他的枪下,千夫长再次加快了速度。转过一道河湾,溃逃的北虏大惊失色,前面那如同黑墙一般的是什么?

    “北虏休走,今日定要你们见识见识你家周爷爷的厉害。”周伯符手持陌刀,率领陌刀队堵在了他们的前方。(未完待续。)

第431章 退兵

    此战,夷列刺的万人队被李悠全歼,一万兵马仅有数百人逃回京城,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北虏收拢了自己兵力并严禁小部兵马外出劫掠;京城四周的勤王军从李悠的这次大胜之中收获了勇气,也开始向着北虏发起试探性进攻,虽然依旧败少胜多,但却也让北虏的压力大了起来,他们在南下之后第一次感到了被动。

    消息同样传到了内城之中的大魏朝廷耳朵里,太后闻讯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担心起北虏大营中李冲的安危来,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无法约束勤王军,只能在此派出陈静庵向袁章请求早些达成议和。

    阿鲁布也将袁章叫来商量对策,“我决定率军南下,彻底扫除李悠的勤王军,不知国师意下如何?”虽然此前略有分歧,但袁章现在依旧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大可汗万万不可。”袁章没有拿此前的一月之约说话,他知道李悠根本不会在乎这些,“若大可汗带的兵少了无感歼灭这股魏军,而要是带的多了则京城又有危险,此时京城四周的勤王军不下数十万,若被他们攻入京城,对我北国大为不利。”

    南方是魏国的地盘,如果阿鲁布率领大军出征,李悠不一定会和他们正面对抗,而是会选择利用自己对地理的熟悉引诱阿鲁布大军深入,再寻觅合适的机会发起进攻,北国兵力宝贵不能浪费在这里;再者上次和阿鲁布的分歧也让袁章意识到现在北国并没有做好一统天下的准备,所以他打算启用另外一个方案。

    “如今内城攻破,将大魏朝廷彻底荡空只在旦夕之间,与之相比李悠的大军反倒是小事了,只要我大军不露出破绽,他们也不敢来骚扰。”袁章解释道,现在李悠手上的兵马还是有些少了,对京城的局势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因而眼下还是等他们送来最后一批财货工匠之后,灭掉大魏朝廷将朝臣尽皆带回北方再说。”

    “听国师的意思是现在我们还不能将京城据为己有?”阿鲁布敏锐的发现了袁章话里隐藏的意思,这让他觉得有些不甘心。

    “北国人口稀少,暂时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若是占着京城徒惹人恨,还不如让出来让那些魏人争个痛快,我等则以龙城为都立国,静观其变。”袁章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大魏将藩王分封各处,若太平时则保证无人可以撼动皇帝的帝位,但若是咱们将太后和皇帝都掳去龙城,则大魏一时之间找不出一名可以服众的新皇帝,各地豪门大户为了一己之私定会拥立不同的皇帝,整个大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力与我北国抗衡,而我等则可以接着这个时机缓缓积蓄实力,逐渐消化宣大一地,待宣大彻底能为我所用之后再南下将其各个击破不迟。”

    任何一名大魏的官员都知道只有他们重新统一在新皇帝的宝座之下,才有实力和北国相抗衡;但是在一名英名果决却距离自己颇为遥远的藩王,和一名身处自己辖地能为自己所控制的藩王之间,他们肯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最大利益;袁章对大魏豪门高官的心思摸得很清楚。

    “要放弃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还真是可惜啊!”阿鲁布看着窗外的京城,一时有些不舍,这次要是退去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如今京中财货工匠已经被我们搬空,京城想要恢复繁华没有十来二十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现在将其捏在手里只能成为累赘。”袁章继续劝道,“因而还不如将其舍弃,把这个大麻烦丢给别人,有了这些财货工匠,龙城超过京城指日可待。”

    “能占得住的草场才是最好的草场。”安陆不说了一句漠北的谚语,草原上这样的事情也见的多了,无数实力不足却舍不得虚名硬要占据王庭的部落消亡,而那些懂得舍弃的部落才会慢慢壮大,再说了这次南下的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所以阿鲁布赞同了袁章的话,“既然要回去的话,那就早些把剩下的事情办了吧。”

    “谨遵大可汗之令。”袁章起身拜倒,“这李悠终究是个头疼的问题,臣想要在临走之前设下埋伏,将其彻底歼灭,还望大可汗应允。”

    “一切就按照国师的意思去办。”自从袁章到了漠北之后,漠北大军屡屡大胜,却一再在李悠手上吃亏,要是能解决他阿鲁布自然乐见其成。

    阿鲁布离开之后,袁章立刻让人从柴房里把李冲带了过来,“既然尔等已经归降与我北国,那么太后和朝中大臣为什么不来大可汗帐中拜见?若是太后依旧不肯前来拜见,就休怪我们没耐性了,明日午时不见他们出城,我北国大军就会即刻开始攻城,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先是一顿责怪吓破了李冲的胆子,接着袁章又好言安慰,“我北国大军在京城待的时间也够久了,现在也是该返回漠北的时候了,明日中午要是太后和文武百官出来拜见大可汗,明确两国的关系,那么事后我就会将你们放回去,京城也会还给你们,反正如今京城也剩不下什么了,我们拿来也没什么用处。”

    在柴房里待得苦不堪言、提心吊胆的李冲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连连答应并立刻派出亲信太监回城送信。

    得到这个消息的大魏朝廷立刻慌了手脚,可惜他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胆气,在拒城死守等待勤王军和出城投降寄希望于北虏能绕过他们之间,太后和群臣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二个办法;第二日一早,内城城门大开,太后和群臣带着内城之中的最后财货来到北虏大营之中求降。

    从太后、皇帝到各部的微末小吏,整整数千人缓缓进入北虏的大帐之中,齐齐向阿鲁布跪倒,大魏两百余年的荣耀在此时丧失殆尽。(未完待续。)

第432章 傀儡

    太后和小皇帝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昔日身上的各种华贵配饰此时早已经被他们取下来当做给北国的赔偿,其他大臣也是一般,除了一身衣服还算过去以外,全没有当日的那种风光,一个个低头等候着对他们命运的裁决。

    “大魏太后、皇帝率文武百官向北国大可汗叩首。”此时阿鲁布还没有确定国号,因此只能用北国代替,大营中间的王帐大开着,阿鲁布和他手下的众多头领们哈哈大笑,看着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贵人们。

    太后和小皇帝率先跪了下去,接着群臣发出阵阵哀哭紧跟着跪下向阿鲁布等人叩首行礼,昔日的种种骄傲此时华为无尽的屈辱,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三跪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