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王维桢和袁章聊起经义、诗赋来,他但有所问袁章无不是挥洒自如、举一反三,听得王维桢不住点头,最后一首七绝更是让他再次长叹,“龙溪兄所学后继有人,不负此生矣!”

    “飞卿,眼下距会试尚有数月,老夫打算引荐你暂入国子监就学,也帮我压压那些太学士的傲气!”王维桢亲切地称呼起袁章的字来,身为国子监的祭酒,王维桢办这点小事还是轻而易举的,另外他还想顺便指点一下袁章的应试技巧。

    “谨遵槐野先生之命!”袁章本不打算去国子监,但听到王维桢最后一句话当即改变了主意应了下来。

    于是就这样,李悠和袁章就成了国子监的同学!此时的李悠对此还一无所知,当然现在即使他知道也没时间多想,因为第二个任务已经开启了。

    “任务时间到,请宿主做好进入任务世界的准备,本次进入的世界为汉武帝建元二年。。。。。。”

第29章 张骞出使西域

    汉文帝十四年,大汉与匈奴交界处,一队大汉骑兵刚刚结束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极其惨烈的战斗,进入城门返回关内,他们随行的马匹后面还牵着数名匈奴俘虏,被反绑双手拖在马后面甘夫进城后瞬间就被这繁华的景象镇住了,这就是大汉的城市么?要是能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该有多好啊?

    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时,甘夫的脸就会开始发烫!当他进入长安之后,才算是真真明白了什么叫做繁华,和长安相比,那座边郡的小城实在不值得一提。

    甘夫在被汉军俘虏后几经周折,被卖给了大名鼎鼎的堂邑侯陈午做家奴,同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堂邑父!父在汉代为老人、男子的意思,堂邑父就是堂邑候家的老头子的意思。

    堂邑侯陈午可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祖先是曾经跟随项羽作战,后又归顺刘邦的千户候陈婴,他的妻子是窦太后最宠爱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他的女儿则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在历史上留下了金屋藏娇故事的陈阿娇。

    在刘彻没有继承皇位的时候,堂邑父就曾经多次在府里见过这位将会在华夏的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男子。

    建元是汉武帝刘彻登基时的年号,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从此史家们再也不用文帝某某年、太祖某某年来记载历史了!

    在建元初年,堂邑父再次在府内看到了汉武帝刘彻的身影,只是这一次刘彻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咦,你的容貌似乎有些特别?你不是汉人?”

    “启禀陛下,奴婢乃是匈奴人!为汉军所俘虏方才入得侯府为奴!”堂邑父将身体伏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回答。

    “哦?你是匈奴人?那你对匈奴内部的情况可有了解?”刘彻本来只是一句闲话,没想到有意外的收获,他立刻坐直了身子!

    于是历史的齿轮就在这一句不经意的问询下开始缓缓转动,这一年汉武帝刘彻十六岁,堂邑父被俘虏入汉已经十六年了!而在长安城的另一处角落,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的汉中郡城固人张骞打了个喷嚏,他疑惑地看向天空,是谁在念叨自己?

    “这么说匈奴不仅是我大汉的敌人!也是大月氏国的敌人?”听过对堂邑父的问话,刘彻不仅对匈奴的内部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是得知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西域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

    于是他立刻向堂邑侯陈午索要了堂邑父,并发布了一条新的命令:征召使节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其右臂!

    刘彻所用的方法和西班牙开拓南美殖民地类似,只要愿意去西域而且有想法的恶少年通通给个使节的名义,然后就打发去西域了,混出来的有赏,混不出的。。。。。。大概也就回不来了!

    “堂邑父!朕已经消除了你的奴籍,封你为大汉使团的副使!你将跟随大汉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事成之后朕不吝封赏!”这是刘彻对堂邑父许下的诺言,在大汉已经生活了十六年的堂邑父深深地知道皇帝许诺的可贵,俯首长谢不已。

    然而让刘彻失望的是前几位毛遂自荐担任使节的人并不能让他满意,所以他始终没有将堂邑父派出去,直到一位年轻人的到来。。。。。。。

    张骞在看到了皇帝的这封诏令后久久不能入睡,经过数日的思索,他在安逸的侍从官和充满未知危险的西域之行中果断选择了后者,“大丈夫处世当立不世之功名,岂可安与锦绣!”

    张骞果断地进入未央宫,向刘彻传达了自己持节西行、凿通西域的渴望!刘彻见状大喜,他知道自己等候已久的那名使节终于找到了!

    经过一番准备,张骞带着自己从长安城中招募到的百余名恶少年连同副使堂邑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这一年刘彻17岁,张骞25岁!

    这一日,长安城门外鼓乐喧天,大汉朝两千石以上的重臣们齐聚城门之外,羽林卫铠明甲亮,手持剑戟隔开众人!刘彻在数万长安人的注视下,将代表了大汉威仪的青绿色、缀了鲜红旌毛的汉节交到张骞手中,“此去道远任重,朕在长安等着爱卿早日归来!”

    此刻张骞沉浸在无上的荣光之中,他并不知道下次自己返回这座伟大的城市要到十年之后了!

    “哦?汉朝的那个小皇帝打算派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我大匈奴?”匈奴王帐之中,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军臣单于将目光转向王帐之中唯一一名穿着汉朝服饰、颌下无须的臣子,“中行说,汉朝的事情还是你清楚!这些使节就交给你对付去吧!”

    将成为汉朝之大患作为毕生追求的中行说欣然领命,“谨遵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之命,中行说定叫那汉朝使节有来无回!”

    说罢中行说出了匈奴王帐,手持大单于令符,调集一千精锐匈奴骑兵日夜不息赶到了大汉使节们的必经之路上。

    一阵箭雨飞过,匈奴骑兵冲上去一阵砍杀,等中行说到达战场时,散乱的使节团已无一人幸免。

    中行说策马在战场上走过,忽然目光在某处停了下来,用马鞭指着那名已经死去的汉人手中紧握的东西说道,“鹰庇,把他手里的东西给我取来!”

    一名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的汉子翻身下马,伸手握住那名已经死去的汉人仅仅握着的汉节拉了拉,没有拉动,他毫不犹豫的抽出弯刀砍了下去。。。。。。

    中行说握着沾满血迹的汉节遥望长安的方向,“这已经是第三支使节团了!都是些不堪一击的家伙,第四支使节团还有多久到达这里?”

    “还有三天的路程!”这支骑兵的统领鹰庇答道。

    “好,就让他们和这些人死在一起吧!”中行说用力将汉节丢到了一边,阴鸷的眼光看向使节团即将到来的方向。

    而此时的张骞和堂邑父对此一无所知。

第30章 匈奴来袭

    “本次宿主将附身张骞,时间为张骞离开长安,即将进入匈奴势力范围之时!任务一,带领使节团躲过匈奴的截杀,成功到达大月氏!任务二,和大月氏达成夹击匈奴的盟约,成功返回长安!任务时限为三年,失败抹杀!”虎符的声音将李悠从睡梦中唤醒。

    迎着东方地平线上的朝阳,张骞手持汉节从营帐中走出来,看着遥远的西方,“带领使节团到达大月氏,并和大月氏达成夹击匈奴的协议!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啊!难道我要像历史中一样在匈奴境内待上十年之久么?”

    “这段路放到穿越前相当于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北的阿姆河流域,就算是现代社会想靠徒步旅行走完这段路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更何况在大汉朝!”李悠苦着脸,而且现在天水郡以西全部是匈奴的势力范围,想要穿越匈奴的围追堵截谈何容易!

    难道要像历史上一样被匈奴俘虏十年之久再寻机逃脱?咦,去给匈奴人放羊你还不如杀了我好了!李悠自认为自己没有张骞、苏武那种坚韧的毅力,在那般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下去!更何况虎符给了他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如果三年后还没有成功回到长安,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抹杀!

    这次的任务和三国世界相比实在是困难多了!该怎么样才能从绝境之中觅出一条生路呢?李悠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就打算翻出虎符面板来看看有什么资源可用。

    “使君!”身后忽然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李悠连忙将虎符重新塞入怀中,回过头来刚好看到堂邑父正向他这边走来。

    到了身前堂邑父拱手道,“使君,今日若是早些动身,到了夜间就能赶到进入匈奴地界前最后一座关卡!”

    “那就动身吧!夜幕降临之前必须到达关卡!”李悠说完起身回到帐内,取出自己的佩剑等物收拾一番出了营帐。此时堂邑父早就整理好队伍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这让李悠暗自庆幸,如果没有这样一位熟悉匈奴境内路线的向导,自己根本没办法完成这次任务!

    队伍整理完毕,使节团继续前行,李悠将堂邑父唤到身边,打算了解下此去一路的情况,“堂邑父,给我说说西域诸国的情况吧!”

    “使君,当年老上单于即位之时曾大破月氏,俘虏了月氏王,将他杀死用其头骨制成饮器震慑西域诸部;月氏部众自此分成两批,一小批留在河西与当地的羌族混居,被人称之为小月氏;而大部部众西迁至妫水以北,击败大夏建立王庭,称之为大月氏!”堂邑父和李悠并马前行,向他说起大月氏的情况来。

    “这也是某少年时在匈奴所闻,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不过近来的大月氏是何景象,还有没有对匈奴的复仇之心尚不好说!”堂邑父对此次的西域之行也没多大把握。

    “灭国之仇岂有不报之理?”李悠心知如果一开始就对成功不抱希望,此行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于是打断了堂邑父的话,“何况中原失河西之地已久,我们这次前往西域不仅要联络大月氏,还要绘制西域山河舆图;若是能带回舆图为大汉进军西域做指引,陛下定不吝赏赐,吾等回乡之时就是大富大贵之日!”

    使团的成员都是长安城中的恶少年,和他们说家国大义他们完全不懂,他们之所以肯豁出性命跟随李悠前往西域,不就是为了搏一场富贵么?李悠这番话正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一个个喜笑颜开,大声地说起日后衣锦还乡的景象来!整个使团的士气顿时为之一振。

    李悠这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继续向堂邑父问起西域的势力分布、风土人情来!并将这些至关重要的资料一一记在心里。

    现在大汉还没有掌握高桥马鞍、马镫等技术,李悠乘坐的马鞍让人极不舒服,但是他也不敢轻易修改,从明天起就要进入匈奴地界了,要是让匈奴先得到这项技术,对大汉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幸好23点的武力值已经超过常人不少,李悠才勉强地撑了下去。

    日落时分,一座小小的关卡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向守军通报身份,这座关卡的裨将亲自出来将李悠迎入关内设宴款待。

    “末将得知匈奴已经派出精锐骑兵沿路拦截,之前出关的使团已经不幸遇难!”一开口,这名裨将就告诉了李悠一个坏消息,“现在有两名侥幸逃生的使团成员就在关内,使君可向其问询!”

    “如此有劳将军了!”李悠闻言皱起了眉头,他曾经想过这一路会充满艰难险阻,却没想到一开始就面临绝境!他立刻向裨将提出要见见这两名劫后余生的幸运儿,好了解匈奴的拦截兵力。

    少顷,两名身上带伤的汉子被引到李悠面前,“赵广、何武拜见使君!”

    “二位请起!”李悠没有客套就直接问起话来,“二位可是在途中遇到了匈奴骑兵?大概有多少人?在何处拦截?领军的是何等人物?”

    “启禀使君,我二人跟随李使君出关后行了数日,在河边的小山坡处遇到了匈奴骑兵的拦截!”二人面露惧色,“千余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使团猝不及防之下伤亡惨重;加之敌众吾寡,纵使李使君拼命收拢军队与敌拼杀,可惜还是被匈奴斩杀俘虏殆尽!我二人因李使君丢了东西,被派往后路寻找,才逃过此劫侥幸生还!”

    “一千匈奴骑兵!”李悠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样的兵力是他凭借手下这百余名随员无法抗衡的!该怎么样才能逃过拦截呢?

    “使君,我等看到那率领匈奴骑兵的似乎是个汉人!”何武又透露了一个新的消息。

    汉人,还在匈奴之中具有如此高的地位!李悠很快猜出了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