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处一、李大通、李处玄和李不二上课的机会,才算是避开了闲言碎语。

    每到一处渡口歇息,总有当地的官员豪绅来向他们请安问好,其中来拜会周寿的多是文人墨客,来找钱飒的要么是同为勋贵出身,要么就是靠着运河讨生活的官员或者商人;两位老人年纪大了,不喜欢这么应酬,除了那些必须见一见的老朋友,其余的都交给李悠去打发,这让李悠很是长了一番见识。

    运河周边的官员豪绅出手之阔绰,享受之奢华让他这个世袭伯爵都大开眼界,一桌酒席不下千金之数,直接将金箔撒入江中,欣赏潮起万点金的美景。。。。。。再想想沿路所见两岸的流民,李悠忍不住摇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大魏怕是药丸啊。

    这一日船队行进的速度似乎慢了些,李悠叫来水手询问,这名水手连忙解释了一番,“爵爷,如今咱们到了两省交界处,此处一项少人管辖,盗贼四处,听说入籍那他们连运河上的船只都敢下手,故而放缓了船速,提高了警觉,以免发生意外。”

    咦,当时从嘉州来京城的时候也走过这段路,但没听说有这么严重啊?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再看看两岸的群山丛林,李悠不禁提高了警觉,山林之中没有鸟叫,这可不太正常,应该是丛林里埋伏了不少人手把飞鸟都吓走了吧?

    “派人去后面各家船上,告诉周伯符他们做好接战的准备,女眷老弱都回到内舱去,放下窗户不可窥视,以免冷箭误伤。”李悠面色一沉,飞快的发布命令,同时转回内舱,取出了自己的震天弓、唐刀还有几壶羽箭,准备迎接有可能到来的袭击。

    如果你们有几分眼色能看出这支船队不好惹,继续缩在林子里不出来的话,我就暂且放过你们一马,以免惊吓到周学士夫妇、周南还有其他跟随船队一起前往嘉州的官员家眷;但若是你们硬要求死,那也就休怪我无情了!

    “指挥使,一会儿若是战起,就让我带人去岸上冲杀一阵儿吧?”刚闲了没几个月的周伯符又有些忍不住,身披重甲手持陌刀站在他身边问道。

    “在船上还身披重甲,你就不怕落水么?”李悠呵斥道,他自己也只是批了一层轻甲防箭,连丝绦都没有敢系上,就是害怕不小心落水,“至于上岸,还是先等等再看吧,若是他们退去就算了,此处山林茂密不宜追赶穷寇。”

    李悠又不是当地的地方官,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回到嘉州去,所以并不打算冒险将可能出现的乱贼歼灭,只需要把他们打痛,不敢再来纠缠他们即可。

    不多时钱飒那边也派来人通知,叮嘱李悠不要贸然上岸,只需护住船队安全即可,等他们走后钱飒自会调集运河两岸的护兵来对付这些人。

    “前面一里处是这段运河最狭窄的地方,若是他们想动手,那里是最合适的地方。”最后,钱飒派来的亲信还不忘叮嘱一句。

    “知道了,各船上的士卒都取出弓箭来,准备迎击敌人。”李悠冷冷的说罢,取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上,做好了随时射击的准备;而这番话让周伯符郁闷不已,他就会挥舞大刀搏杀,射箭实在是不拿手啊。

    “明王出世,万民翻身。”忽然两岸的丛林中涌出无数乱民来,口中喊着些神神叨叨的口号,向着运河边冲来。

    这些人大多破衣烂衫,手上拿着的也只是些锄头、木棍之类的家伙,只有少数人才有刀枪弓箭之类的正规兵器,而一些穿着各式花花绿绿、形式怪异服饰的神棍则躲在他们后面催促这些人前进。

    “放箭,瞄准那些妖道、妖僧,还有那些手拿兵器的。”李悠大声喊道,同时弯弓开箭,瞄准衣着最华丽的那个神棍射去,这些人为了一己之私鼓动流民送死,实在是该杀!

    “啊!”那名手持宝剑,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神棍应声而倒,他没想到隔着这么远还有人能射到他。

    “法师归天了!”这一幕顿时让那些冲在半路上的流民呆住了,法师不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么?怎么挨了一箭就死了?

    接着李悠拿出从戚继光那里学到的连珠箭术,只听嘣嘣嘣的一阵弦鸣,又是数名神棍中箭身亡,其他禁军精锐也按照他的吩咐将目标对准了那些手持宝剑、木鱼等法器的神棍,亦或是那些衣着华丽、手拿刀枪的骨干。

    一时间岸上哀嚎不断,数十名乱民头目和神棍倒在了他们的箭矢之下,乱民的进攻为之一滞,有些胆小的神棍看到李悠的弓箭指向自己,吓得连忙抱头鼠窜,有他们领头,其他的乱民也赶紧跟着逃跑;这次乱糟糟的进攻还没有开始就被他们打退了。

    可是李悠的脸色却没有丝毫欣喜,这些虽说是两省交界处,但距离繁华地带已经不远了,窥一叶而知秋,在这样的地方都聚集了如此大规模的流民,那其他地方还能得了?

    再加上河东四府以及云州传来的乱情,由此可见如今大魏的局势已经危险到了何等程度,接下来得加快速度了,若是被流民闯入嘉州可就糟了。(未完待续。)

第247章 云州之乱

    这场胜利比之前任何一次来得都要轻松,可李悠的心中却是无比沉重,那些试图攻击他们的饥民难道不知道自己是鸡蛋碰石头么?他们连武器都没有又怎么和穿上这些精兵强将作战?他们必然知道,但是他们同样没有选择,要么展开攻击就饿死,要么原地等死,他们只是选择了一条必然会选择的道路罢了。

    长叹一声来到周寿的船上问安,老先生倒是不痛恨那些饥民,反倒是对那几个领头的神棍大加斥责,“以一己之私欲而怂恿饥民谋反,这些人罪当凌迟。”

    “岳父大人,就算是没有这些装神弄鬼之辈,饥民饿狠了也是顾不了这么多的。”李悠神情黯淡的说道,好在今天杀了几名神棍饥民就退去了,若是领军的不是这些神棍而是和他们一样的饥民,这一关定然不会像刚才那般容易过去。

    “哎,近些年来天不佑我大魏,天灾不断,朝廷诸臣又只顾党争,无人理会赈灾之事,若是再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周寿也是看不惯朝堂上那些乌烟瘴气的事情,才会在李悠的劝说下告老还乡,谁知道沿途所见比他在京中的听闻的更加严重,不由得对大魏的未来越发担心起来。

    “岳父大人,依小婿看来,天灾最多只能占到三分,剩下的七分恐怕是有人故意为之了。”李悠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不知道有多少人接着天灾的机会发财呢,粮商们囤积居奇,恶意抬高粮价,地主们借机提高租子压榨百姓;租子高了、地里没有多少收获,为了活命这些人就只能去借高利贷,利滚利息滚息之下没有一家百姓能扛得住,唯有将祖辈传下来的土地拿出去换几天口粮,再下去就只有卖儿卖女了。”

    每逢大灾大害都是底层百姓的地狱,地主豪绅的狂欢;每一次灾害过后,他们名下的土地都会多上几块,家里的奴仆、丫鬟再加上几个,而被他们剥夺了土地赶出家门的百姓,要么饿死,要么揭竿而起。

    若是在大魏依旧强盛的时候,这些灾民就像那些扑火的飞蛾,瞬间就会被大魏的军队所镇压,但是如今大魏已经失去了他们最强大的统治武器——京营禁军,再加上朝堂上纷争不断,这次的民变恐怕不那么容易被扑灭了。

    想必杨介夫等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通过兴办团练的建议,为他们家族在这即将到来的大乱之中保存一番实力吧?

    周寿终究是文人出身,在朝中多年担任的都是文字类的清贵之职,对于具体的行政事务并没有多少经验,听到这些也只有摇头叹气,拿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来。

    从他的船上来到另一艘船上,范蠡和姚广孝的表情却是各不相同,范蠡看着那些远去的饥民不住摇头,似乎是想起了他当年在吴越争霸时遇到的那些流民;而姚广孝面带悲悯口占佛号,似乎在为他们祈福,但目光中却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即将有用武之地而感到欣喜吧。

    “要击溃云州的乱兵并不困难,但若是想要彻底平定乱民就不容易了,还望两位教我。”李悠拱手问道,云州传来的信息他早就已经看过,虽说作乱的流民多达万人,但其中振振有战斗力的恐怕没有多少;即使团练还没有开始征集,凭着他所率领的三百金兵就足以从正面将他们击溃。

    别的不说,就是周伯符和他手下的一百多陌刀队一出马,吓也能将这些没有经过沙场磨练的乱民吓坏,再来两次冲杀,他们也该退散了。

    但乱民击溃起来容易,想要彻底平息乱事却是难上加难,君不见明末时,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都能一次又一次的击败流民,但这些流民却在他们的一次次胜利中渐渐壮大,;李悠又干不出将这一万多人全部杀死的事情,因此如何善后就成了最头疼的事情。

    范蠡和姚广孝交换了个眼神,最后还是姚广孝出言道,“自古以来,平定乱民不外乎剿抚并用;想那些煽风点火的妖道妖僧断断不能留,必须将其斩杀;还有那些尝过了造反甜头的,日后怕是也不会想着好好过日子了,这些人也应该处死;至于剩下那些只是被携裹的灾民,还是多加安抚的好,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定然不会再想着作乱。”

    姚广孝身为出家人,却没有避讳杀戮之事,或许在他看来剿灭这些乱贼,让百姓安宁的生活才是大慈悲吧?

    “要想安抚灾民就得有粮食让他们免于饿死,就得有土地让他们耕种;而如今我带的这点粮食最多够自己收下这些人吃的,既没有粮食可以救命,也没有土地给他们耕种啊。”李悠叹道。

    “此事说来困难,其实也容易。”姚广孝继续缓缓说道,“云州并非没有足够的土地,只是这些人没有地罢了,只要云州的豪绅肯分些地出来给流民耕种,他们就能活下去。”

    “可谁又愿意将到手的土地转给别人呢?”李悠摇摇头,要那些豪绅将土地分给流民,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主公负责统领云州军务,想把流民往那里赶还不是主公说了算?若是这些人舍不得土地,那就得这些土地变成无主之物再说吧。”姚广孝说话的语气极为平淡,但其中的意味却是杀气腾腾。

    也是啊,都到了生死关头了,若是这些人还是善财难舍的话,那就让他们抱着地契去死好了;嗯,到了云州之后先打听打听,选出几户恶名昭著的豪绅杀鸡儆猴吧,在见识过运河两岸豪绅作风之后,李悠对这些人并无好感。

    在经历了这场小波折之后,钱飒下令船队加快了速度,除非万不得已也不下船应酬了,不多时船队就到达了钱塘;钱飒带着大半船队下船回家,而李悠等人在钱塘歇息两日后重新上路赶往云州。(未完待续。)

第248章 不作安安饿殍

    船队的规模小了些,行进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没几日的功夫李悠一行人就到了云州境内,而云州的大小官员早已在渡口等候了。

    “许先生,劳烦你将岳父大人一家送往嘉州吧,还有顾先生和工部的工匠们也都随你一起去,到了嘉州之后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并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工坊。”李悠已经提前打听过了,乱民主要集中在云州东南,他们顺河而上前往嘉州一路上还算安全,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悠还是调拨了一部分禁军和他们同行,“孙先生负责和许先生一起安置工匠,筹办工坊,我再派一百名禁军护送你们,等到了嘉州之后就开始征召团练,要求就按照我路上所说,优先老实体壮之人。”

    李悠选兵的方法也是按照《纪效新书》中记载的那般,不用城市游滑之人、奸巧之人优先使用乡野老实之人,从丰伟、武艺、力大、伶俐四个方面入手挑选士兵,这些他在船上都对许光一一叮嘱过。

    “许某明白,到了嘉州自有忠叔帮着孙先生处理这些事情,我把周老先生一家安置好就来云州看有什么能帮上小爵爷的吧。”许光并未完全听从李悠的安排,他对这位小爵爷终究有些放心不下。

    见有人关切自己的安危,李悠十分感动,想到忠叔在嘉州多年,这些事情也应付得来,于是就点头答应下来;接着又向范蠡拱手道,“范先生,此去嘉州我先让忠叔派人陪着您一路多走走多看看,等我暂时稳住云州的局势,就回去和您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在外人面前李悠没有用范大夫的称呼,范蠡虽然堪称宰相之才,但大魏和越国终究是不同的,他必须先熟悉了嘉州的情况,才能有所对策;这也是之前在船上商议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