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冥主-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已至此,季寥懒得多加抱怨。

    他开始细细思索,这天人劫的事。

    天书说他的劫,跟**有关,又提出“真情”的事,绝非无的放矢,只是其中究竟,怕要等到时才见得分晓。

    不一会,外面传来敲门声。

    “开门。”

    随即进来两个小沙弥。

    原来明日季寥得下山说法,因此两个沙弥问需要准备什么。

    说是准备,其实是带些米面干粮下山,救济穷苦百姓。

    季寥没有多吩咐什么,直接让他们依循前例。

    …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季寥平静坐在里面。马车的车厢很大很舒适,这是南唐都城的某位王公特意请高明的匠人打造的,十分舒适。

    无论是原先的了悸,还是现在的季寥,都不是那种喜欢吃苦的人,所以接受了好意。

    而且了悸身为天音寺主持,要弘扬佛法,若是行头寒碜,不免遭人质疑,他总不能每到一个地方,都显示佛法,让人拜服。何况世人愚昧,见到华贵奢遮之物,才容易心生敬畏,所以佛门修浮屠,建宝刹,弘扬佛法,多是抓住了世人的这种心理。

    很快靠近了城池,外面的嚎啕声,传入季寥耳朵。

    驾着马车的沙弥,探进车帘,禀报道:“住持,城外有许多难民聚集着,咱们要不要下去看看情况。”

    季寥点了点头道:“下去吧。”

    他心想,既然他的劫跟**有关,自然得多接触人才是。

    不过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判断错了,他劫难的关键并非是人。

    …

    这座城池叫江城,乃是南唐抗击北晋的前线。

    前不久一场大战下来,弄得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晋军虽然退去,但留下的难民却成了地方官府头疼的问题。

    难民聚集,死人、瘟疫以及饥饿都是常见的问题,由于缺粮,人性丑陋的一面,也会在此时展现出来。

    为了一个窝头或者一碗看不到几粒米的粥水,都会引起几个人的争抢,大打出手,甚至头破血流。

    这种事显然两个沙弥都司空见惯了。

    他们熟练的从储物法器里取出凉棚,然后堆起装满馒头和米面的袋子。

    得到季寥允许后,便开始发放馒头和米面,救济难民。

    每一个难民来接馒头时,沙弥都会不厌其烦的问一句,“知道馒头和米面是谁发的么?”

    如果难民不知道,沙弥便道:“这是飞来峰天音寺的住持了悸禅师发放的。”

    这是天音寺不成文的规矩,一开始有僧人问过,为何寺里行善,还要加上这么一条,实在显得功利。

    当时寺内的高僧回道:“世人逐利,若行善没有回报,愿意行善的人便少了。此所以为世人之向导,非为一家。”

    这个故事也在世间流传开来,因此若有人讥讽天音寺行善邀名,便有人拿这个故事去怼他。

第113章 人、鬼、妖

    有人等不及插队,于是为了争抢靠前的位置,难民们互相大打出手。

    季寥静静看着这一切,没有阻止。

    哪怕他只要动一个念头,事态就会平息。

    难民群的变故,来得快,平息得也快。

    直到发够了足够难民食用数日的口粮,季寥才吩咐沙弥停止发放食物。季寥和沙弥准备离开,因为沙弥是从一个小袋子里倒出无数馒头和米面干粮的,所以难民知道季寥他们是传说中的神仙,因此都敢拥上去拦阻他们,只是自觉的磕头谢恩。

    季寥一只脚已经踏上马车,出现了意外。

    一个乞丐拦住了他。

    沙弥喝问道:“我们已经给你们每个人都发放了口粮,你还不知足?”

    季寥摆摆手,对沙弥道:“这个人没有领取口粮,你取一份给他。”

    沙弥知道住持法力无边,绝不会说错,准备再取一份口粮出来。

    乞丐大声道:“我不要口粮,求佛爷开恩,救一下我的学生。”

    季寥看了看他,说道:“你不是乞丐。”

    乞丐惭愧道:“我在附近的一个私塾教书。”

    季寥轻轻颔首,对沙弥道:“带他进车厢。”

    揭开车帘,里面既宽敞又干净,还有清新好闻的檀香。

    乞丐迟疑道:“我坐在外面就好了。”

    他衣衫褴褛,看样子很久没有洗过身体,还有臭味。

    季寥道:“进来吧。”

    乞丐见季寥语气坚决,便进入车厢。

    沙弥问好位置,驾着马车稳稳当当行驶。

    …

    车子缓缓停靠在一座破落的私塾前,这里本是一座村庄,现在却看不到多少人烟。

    在乞丐的指引下,他们进入私塾,里面还剩下六个孩子。

    乞丐说道:“他们的父母都不在了,只能跟着我。”

    其中一个孩子躺在稻草里,身上盖着一件读书人常穿的青袍,不消说,那本是乞丐的衣服。

    季寥道:“生病的孩子是他?”

    乞丐猛地点头。

    季寥道:“他不是病。”

    乞丐道:“可他明明身体很不舒服,而且气息微弱,希望佛爷发发慈悲救救他。”

    季寥摇头道:“我倒是能救他一时,但这些孩子若继续留在你身边,恐怕都会变成他这样子。”

    乞丐愧疚道:“我尽力抚养他们,教他们识字,但一个人的能力还是太有限了,等明天我就进城去找官府,希望官府能有所抚恤。”

    季寥道:“跟这些事没关系,问题在你。”

    乞丐露出不解的神色。

    季寥道:“你是死人,他们是活人,活人长期跟死人在一起,自然也就沾染上了死气,最好的办法是,你去你该去的地方。”

    乞丐不由茫然。

    “我没有死。”他喃喃道。

    沙弥看向季寥。

    季寥叹了口气,说道:“收了他。”

    沙弥已经有些修为在身,乞丐没死多久,即使有些鬼阴之气,仍旧对沙弥造不成多少威胁。

    沙弥拿出一只小袋子,口子对着乞丐,然后乞丐惨叫一声,小袋子鼓胀起来,而乞丐消失了,只留下衣服。

    那些孩子们看到沙弥用袋子收走乞丐,便围上来,想要打他。

    沙弥喝了一声,如狮子吼,将他们镇住。

    他问季寥道:“住持,这几个孩子怎么办?”

    季寥道:“他们身上都有些鬼气,又是孩子,今后一段时间,很容易沾上不干净的东西,只能将他们带回山上去。”

    “好的。”沙弥道。

    季寥道:“把袋子给我。”

    接过袋子后,季寥对着袋子念了一段往生咒。他佛法高深,念咒时,脑后还有一道虹,这是菩提佛光。

    既可以护身,又可以制敌,还能用来超度鬼魂,妙用很多。

    念完咒语,打开袋子,乞丐缩为寸许小人从口子里出来,对着季寥拜了拜,然后依依不舍地看着那些孩子,神魂渐渐散掉。

    这世间的鬼魂往生,便是先消散在天地,然后化为纯净的魂力,再在新生儿的体内聚集,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而那些执念深重的鬼魂,就不肯消散,常驻世间,成为鬼物。

    不过这种轮回机制确实很不健全,一个人死了便死了,若有来生,那也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人。

    只是这种事已经涉及到轮回大道,季寥现在虽有滔天佛法,却没法改变这种轮回规则。何况他本也不是大慈大悲的高僧大德。

    他可以顺手救难民,救这些孩子,太过麻烦的事,却又不肯去做了。

    等乞丐的魂魄消散后,季寥看向外面,轻轻道:“妖?”

    他将脚往地上一跺,坚实的地面泛起波纹。

    下一刻,季寥便出现在私塾外,步步莲花生,速度比飞行绝迹的剑修还快。

    终于在季寥的脚踏在湖波上,四周岸柳如烟,水清见底。

    此处是西湖。

    他面前的岸上,有一个姑娘,着着青衣。

    青衣姑娘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正是鲜嫩可人的年纪,她梳着一条辫子,搭在肩头前,葱嫩的手指捻着辫子尾,右手雪白的皓腕,带着一串天青色的佛珠。

    她乌黑的眼珠子盯着季寥打转,说道:“大和尚,你拦着本姑娘做什么?”

    季寥道:“我闻到了妖气,所以过来看看。”

    青衣姑娘吐了吐舌头,脆声道:“你要收我么?”

    季寥笑了笑,说道:“不收你,再见。”

    青衣姑娘略感意外,她平日里见到的那些和尚道士若知道她身份都会喊打喊杀,怎么这个和尚知道她是妖怪后,还不收她。

    她还没继续追问,水波荡漾起来,眼前的和尚消失在她视线里。

    青衣姑娘嘟着嘴,低声道:“好奇怪的和尚。”

    她沿着湖堤杨柳,到了一个水榭上,水榭上摆着许多盆栽,还有绿萝,一位白衣姑娘,仿佛天仙般的人,正在侍弄花草。

    她看起来比青衣姑娘大上好几岁,比起青衣姑娘的鲜嫩,更有一种成熟动人的风情。

    “姐姐,我刚才去那间有鬼的私塾玩,碰到了一个奇怪的和尚。”青衣姑娘将适才的经历对着白衣姑娘描述了一遍。

    白衣姑娘神色大变,拍着胸口道:“你差点惹一场天大的祸事出来,你可知道那和尚是谁,他是飞来峰天音寺的住持了悸禅师。还好人家没对你动手,否则你哪里还回得来?”

    青衣姑娘道:“这个和尚很了不起么?”

    白衣姑娘苦笑道:“都怪我没跟你说这个人,本来想着,你总归遇不到这样的大人物,若是说了,你生出好奇,偷偷跑去飞来峰,岂不是害了你。”

    青衣姑娘愈发好奇,摇着白衣姑娘的胳膊道:“姐姐,你快告诉我他是谁。”

    白衣姑娘道:“你虽然化形不久,但以前也听过金蟾王吧。”

    青衣姑娘道:“知道啊,这个大蛤蟆号称有千年的道行,最盛时统领着上百座山头,万里之内的妖魔鬼怪,都要向他朝贡。只是我化形后,反倒是没听人怎么提起他了。”

    白衣姑娘道:“你当然听不到有人提起他了,因为金蟾王已经被这位了悸禅师收走,镇压在飞来峰的雷峰塔下。那样一个妖王,当初麾下有上万妖兵,连南唐北晋这些大国都要看这金蟾王脸色,却被了悸禅师一人堵住洞府,端了老巢,被拿住镇压,至今不得翻身。你说人家要是想收拾你,还不是动动小指头而已。你现在平安回来,就偷着乐吧”

第114章 谣言

    “哦,知道了。”青衣姑娘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着,“他一个人堵着洞府,让妖王和上万妖兵奈何不得,那得多威风啊,怎么从外表一点都看不出来呢。”

    白衣姑娘亦轻轻叹了口气,瞥了青衣姑娘手上天青色的佛珠一眼,心里幽幽想着:“只怕他也忘了我是谁吧。”

    人间有那么多好风景,她干嘛偏偏来西湖呢。又抬眸看向对面的飞来峰,兴许是因为她很喜欢飞来峰早上的云和雾,晚上的烟和霞。

    …

    将那个阴邪之气深入体内的孩子治好,然后吩咐沙弥将所有的孩子安置好,季寥便回到禅房。

    他走到禅房的木架边上,这里原本该挂着一串天青色的佛珠,如今却带在那个青衣姑娘手腕上。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悸当时见到一只蛇妖,用蛇身堵住将要决堤的河口,让下方的百姓得以顺利搬走,心下有感,留下一串随身多年的佛珠。希望蛇妖受到佛珠的佛力感染,今后修成正果。

    不过记忆里那只蛇妖是白的,怎么又变青了。兴许是修炼导致的结果。

    季寥翻出了悸这些记忆,心下有感,怀疑自己天人劫的情关,怕是应在那青衣姑娘身上。

    这可怎么过。

    “照着正常套路,应该是先跟她谈情说爱,然后再始乱终弃,不对,应该是再各自分开,随后自己伴着青灯古佛,得悟大道。”季寥心里想着那些道家前贤总结的套路。

    “只是和一条蛇谈恋爱,怎么都有点奇怪。”季寥自己虽然也当过人首蛇身的怪物,还做过草,可是人形习惯了,还是喜欢把自己当人看。

    何况蛇妖化形,仍然还是妖身,要完全得道人身,那青衣姑娘显然道行未够呢,她能化形,显然不只是自己努力修行的结果。

    随后他心里呼唤天书,将事情说了一遍。

    天书道:“你再接触接触,若是生出一丝心动,便大概是她了,你得全身心投入,方能真正闯过情关。”

    季寥道:“这些事,我还是明白的。只是我从来没追过姑娘,这事又得对方也发自真心方可,感觉略有些难办。”

    “那我也没办法,毕竟你还有姑娘喜欢过,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