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乃漫画家-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瑶现在虽然只是个143的平胸萝莉,也不能任由别人欺负啊。

    就算他没有那些黑点,说《龙珠》糟蹋原著也太夸张了一些,只是借住了少数一些设定而已,最大的联系也就是孙悟空这个名字上,换个名字《龙珠》的故事也根本不受影响。

    这都被扣上了大帽子,张瑶可不打算认下来。

    想了想后,她直接拨通了夜夕的电话,“这期杂志就快截稿了吧,能不能多给我留一些版面?也不需要多,两三页就好了。”

    杂志的版面都是杂志社严格控制的,不是说加就能加说要就能要,加两页的版面按照《少团》的销量总数就是好几百万页,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夜夕也就说道:“增加版面是很麻烦的事情呢,一般来讲总编是不会同意的,除非是有什么特别事情才会如此。”

    “我想开新作,算不算特别?”

    “原则上来讲多开也是不提倡呢,你确定有精力同时连载两步作品吗?如果相互影响最终两部作品都不如人意,这样可不太好哦。”

    隔着手机张瑶似乎都能感觉到夜夕身上危险的气息,连忙就说道:“其实也不是要多开啦,应该算是龙珠衍生出来的,别告诉你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要版面也就是因为如此。”

    “嗯,如此的话倒是有必要好好讨论一下,电话里感觉不太方便呢,等我过来好了。”

    挂掉电话差不多半个小时,夜夕就迈着大长腿走进了活动室,从时间就可以推算出来,她绝对是挂掉电话之后就赶过来了。

    “所以,你要以漫画的方式作为回应?这倒是很漫画家的风格呢。”

    张瑶就道:“那当然啦,我本身就是漫画家嘛。说起来你这个编辑这次可不称职啊,这么大的事情居然都不知会我一声,下次记得要改正,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独唱团杂志社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也许她们觉得这完全可以无视。”

    “恶意的揣测和下定论可不好哦。”夜夕笑眯眯的解释道:“事实上我们杂志社也很关注呢,编辑部也正在评估事情的严重性。”

    没想到《少团》编辑部居然还有这样的程序,张瑶忍不住就问道:“那么评级呢?”

    “结果的话暂时还没有,不过大部分人倒是认为我们杂志社也应该做出回应,维护旗下漫画家可也是杂志社的责任呢。”

    “你这么一说倒是深感欣慰,不过动作敢不敢快一点,照这速度等评估结果出来黄花菜都凉了,官僚主义害死人啊,这么深刻的教育你们居然还不明白。”

    张瑶表现得痛心疾首,夜夕则不以为然,道:“这不你已经有决定了不是吗?如果你详细说明想法,增加版面的要求总编或许就会同意也不一定哦。”

    “请务必听我好好的说,我绝对会言简意赅不长篇大论的,虽然说起来话可能有点长,不过我长话短说。”

    “张瑶老师,你现在的强调就有点多余了呢。”

第六十五章 回应

    张瑶在《少团》上的版面,除了《龙珠》连载的内容之外还额外有一页留给跟读者的互动,会从读者来信中抽选出一些进行回复。

    这也是《少团》的惯例,每个连载的作者都有这样的专栏,只是人气旺的作品就显得热闹一些,人气弱的就差不多无人问津而已。

    既然被抨击了,影响还很恶劣,回应就是必须的,除了针锋相对之外张瑶还打算好好说道说道事实,而她作为一个漫画家,自然是用漫画来陈述最好。

    因此跟夜夕要了两页的版面,知道她的打算后也得到了总编的同意,随后在新的一期《少团》杂志上就多了个叫“西游大讲堂”四格漫画。

    除了漫画故事,文字回应也是必须的,原本读者互动的专栏暂时被征用了过来,本来她想在网上回应一下就行了,后来想了想,还是直接写入杂志更合适。

    因为本身是《龙珠》这个作品引起的,《少团》单期小几百万的销量影响力也更大,这才是最好的回应渠道。

    “在我构思龙珠这个故事之初,的确是抱着恶搞西游记的想法,不过随着连载开始对于故事的构思也在慢慢改变,也许已经有读者察觉到了,龙珠的故事在慢慢朝着战斗题材转变。”

    “除了一些简单的设定之外,龙珠其实和西游记并没有什么关系,说这些我不是想澄清什么,我想就算是单纯的、彻底的恶搞西游记,也谈不上有什么错,更别说罪大恶极。”

    “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之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换在西游记上也合适。作为我国古代的西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属于每个天/朝人的,甚至是属于全世界的。”

    “谁也没有权利去代表西游记,代表孙悟空,相反的,每个人都有解读西游记的权利。经典版的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我也深感敬佩,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工作人员,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精彩。”

    “只不过,就算这个电视剧再经典,同样也不能作为唯一,甚至不能跟原著等同而论,你们扪心自问,电视剧真的合乎原著的精髓吗?”

    “作为一个国学爱好者,在国学日益衰败的今天,我敬佩每一个维护传统文化的人,也痛恨那些糟蹋传统文化的人。但是,维护传统文化不能成为排除异己的工具,打着维护传统的旗号糟践传统的人更加可恨。”

    “文化本来就是在不断的再创造中获得生命力的,西游记也不是吴承恩凭空写出来,甚至真正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吴承恩也还存疑。”

    “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相关的故事就已经很又多,西游记只是收集整理之后的集大成者。如果要说恶搞,西游记对玄奘法师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这难道不是恶搞吗?”

    “西游记成书的年代,正值资本主义萌芽,古代的文人有着极大的创新和揭露的精神,所以才有了西游记这样一部传世巨著,几百年前尚且如此,为什么到了现在我们反而还要被条条框框个束缚?”

    “经典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应该不断的创造,每个时代的人对西游记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也反馈着每个时代的人的所思所想。”

    张瑶在互动专栏里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都是摆事实讲道理陈述自己的看法,也没有可以的去骂人,甚至就连含沙射影都没有。

    云裳拿起来一看,“这样正儿八经又深刻的样子真的很违和呢,如果不是亲眼看着你写出来,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找人代笔了。”

    “喂,难得我辛辛苦苦写这么多字,你就给这样一个评价?”

    “不然你还想怎么样,虽然对于传统的见地还是很深刻的,我是没有这觉悟,不过对于这个事件来说,我觉得这回应还不够。”

    云裳一板一眼的说道:“而且你怎么看也不像是如此大度的人,被骂就跟人讲讲道理,就算不直接骂回去也至少会讽刺一下吧,要不然你能睡得着。”

    “所以说知我者云裳也呢。”云裳确实对张瑶是知根知底。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张瑶真正对事件的回应应该是在西游大讲堂中吧?”苏云袖也是一语中的。

    张瑶跟夜夕要版面就是为此,不过倒也不能算是开新作,应该算是《龙珠》延伸出来的互动作品,并不是独立开外的。

    创作初衷也只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西游记》原著故事,于此来揭穿某些人所谓的忠于原著到底有多假,只不过表现守法契合了漫画创作的风格,整体上也走幽默路线。

    而且这还是张瑶绝对原创的,没有任何抄袭的成分在里面,两者结合才是她对这次事件的回应。

    因为《少团》本身是周刊,张瑶对于事件的回应也非常及时,登载出去之后别说是《龙珠》的粉丝拍手相庆,就连绝大多数的路人也都觉得有道理。

    事实上因为那演员的言论行为越来越过分,很多人对他也是越来越不满了,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十来年前,张瑶肯定会受到一面倒的抨击,舆论方面占不了任何优势。

    现在绝大多数人不在盲目的拥戴他,除了因为时代的关系对这些事情看得越来越开之外,主要也还是他自己所造成的。

    张瑶所说的,其实也是很多人都明白的,比如云裳和苏云袖,她们对此就很清楚,不过都是普通人话语权不重,就算流传得颇广影响力也还是很有限。

    而张瑶现在也能算是人气漫画家了,有她作为契机而且所说真的有道理,舆论顿时爆发了出来,有直接将其拉下神坛的趋势。

    对此张瑶本身也是喜闻乐见的,她却是没有那么大度,在她看来那家伙也不算什么好人,也乐得看到墙倒众人推。

    不作死就不会死,谁让他热上门来的,一期回应之后,虽然事件已经不会给它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不过张瑶还是不决定就此罢手,该科普还是要科普才行。

第六十六章 西游大讲堂

    寓教于乐,有趣的传播知识总是要比一板一眼的长篇大论讲解要更容易吸引人,特别《少团》还是少年漫画杂志,读者都非常年轻,甚至很大部分都是小孩子。

    张瑶的《西游大讲堂》就做到了这点,其实除了一开始的惊诧之外,现在读者几乎已经不会将《龙珠》和《西游记》联系起来,因为关系真的不大。

    听到孙悟空这个名字,听到如意棒、筋斗云根本就想到《西游记》的,但只要看过故事也就明白联系也仅仅是如此,如果不是闹出了这个事件,都可以说是两不相干了。

    所以在被抨击之后,不少读者都觉得那演员是强词夺理,更像是借着《龙珠》刷一把存在感来炒作自己。

    只不过人家是真的有艺术成就和情怀,拥趸还是不少,所以张瑶这些粉丝的指责直接被淹没了,要不然就是被全起而围攻只能无奈沉默。

    “事实上我觉得他一直以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打着维护传统文化的旗号销售自己的,其实他也挺可怜,身为一个演员却一辈子都只能为一个角色活着。”

    其他演员也有诠释过不一样的孙悟空经典形象,但同时还有其他的经典角色,而经典版的孙悟空扮演者却是不同,甚至都不能跟一般演员一概而论。

    出生在猴戏师家,对扮演孙悟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今猴戏已经彻底沦落,本职戏剧已经指望不上,电影电视也没有那么多的猴子角色给他演,所以就尴尬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瑶尊重她的艺术成就,但也不能受尊重就随便骂人吧?可以认同他的成就,但被骂了也还是要骂回去。

    在决定画《西游大讲堂》之前,张瑶已经将所有跟他有关系的资料都收集了起来,还小心谨慎的去求证,然后就用这些资料作为素材开始了创作。

    他非常痛恨孙悟空的感情戏,所以不管去到哪里都会提到一个事情,“刚才有个小孩子问我,孙悟空叔叔,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

    他想表达的无非是所有给孙悟空设置了感情戏的人给小孩子造成了误导,然而不用想都知道,这问题和小孩子都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

    真的可能每次演讲都遇到问同样问题的小孩子?他演讲的主要场合又不是小学、幼儿园,而是大学和高中,本身也不可能每次演讲都遇到小孩子。

    于是在《西游大讲堂》里,就有这样戏谑的一幕,张瑶将自己的自画像加了进去,表示问这个问题的小孩子都是她指派过去的,所以他才能每次演讲都碰到。

    当然虽然讽刺的篇幅不少,但张瑶也不是将所有的枪口都对准他,大部分还真的只是科普,相比起来,让人们明白《西游记》原著和所有改编作品的区别更有用。

    也是因为如此张瑶才发现,虽然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受喜爱的一部,但相比起来看过原著小说的比列反而是最少的。

    一般来说改编成功的作品能够起到推广原著的效果,但《西游记》却反而因为太经典太深入人心,加上他们的刻意宣传让很多人以为原著就是电视剧所拍的样子,所以觉得去看原著已经没有必要。

    结果,误会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下来,也给了那位演员手舞足蹈的空间,他的脑残粉就从来没有想过两者之间的不同。

    或者明明知道了,也不承认,坚定的认为电视剧版是取出糟粕,本来就应该如此,要是讲到明朝时候的时代背景以及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那可就会直接被无视。

    首先强调经典版是对原著进行了美化,从而变成了童话,然而就将很多事实毫不留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