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刘东发现这些士兵的长相明显具有中亚人种的典型特征,高鼻深目,下颌胡须浓厚,鼻头略显肥大,脸型较长!

    不过从他们战甲和兵器的样式中却能够看出一些中国汉代时期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在刀盾兵、弓兵这样的步兵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当然,对此刘东倒是不怎么奇怪,能够修建如此恢弘壮丽工程的必然是中亚地区实力强大的大国,而中亚地区的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的关系多多少少都受到过汉文明的影响。

    另外,刘东还发现这些骑兵身上的灵光浓郁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第九个石洞中的骆驼骑兵发出的灵光呈现出浓郁的黄色灵光。

    按照刘东对自己舍利元光的了解,出现黄色灵光的文物和古玩,其出现的年代必然是公元前!也就是2000年之前。

    而最后的刀盾兵石像的灵光却只是红色,舍利元光会出现红色灵光的范围是公元1000年~公元前这一千年时间!

    最后刘东又从灵光浓郁程度上判断了一下具体的时间发现这九个石洞中的石像兵跨越的年份居然近500年!

    也就是说这些石像兵是在近五百年的修建时间内才形成了刘东所见的规模!

    而整个中亚地区所有的国家势力能够跨越公元前后而存在500年,而且又有能力修建这种规模石像兵的实在是屈指可数。因此刘东猜测的范围一下子缩减了很多!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刘东心中对探索后面存在的兴趣一下子浓郁起来,所以他下意识的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在穿过第九座石洞后,又过了一条长20米的石道,再一次出现了一个地下石洞,尽管这个石洞比起之前的九座石洞,在面积上要小一些,但高度却超过了六米。而且在修建的时候明显更用心,周围的墙壁也不再是单纯的石壁,而是用红黄蓝白黑等颜料画满了精美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有接受朝拜和战争的场景,也有反映狩猎、种植的场面,其中出现的面孔明显有高鼻深目的特征,不过却并非现在西方人的样子,而是黑发黑眸的中亚人种。

    而最精彩也是最让刘东有些意外的是洞顶的壁画,完全用红黑两色颜料画成的一幅与中国古代传说中凤凰一般无二的巨大凤凰!

    既然是凤凰,那自然是‘凤’和‘凰’共计两只!

    更重要的是这凤凰图案笔画细腻,线条柔和,跟中国传统书画的笔法非常类似。可以想象建造这里的势力受到了中国汉文化非常大的影响。

    要不然代表浴火重生之意的凤凰不会出现在这里。

    除了这些精美的壁画,在这个占地约一百五十平左右,显得比较空旷的石洞中只有最中间一座高越五米的巨大石碑最为引人注目!

    而且这座石碑雕刻的极为精细,最顶部是中国石碑样式中常见的浮雕如意云头,而石碑的基座则是两只侧卧的石狮子,石狮子粗壮四肢堪比成人大腿,宽厚的脊背驼着石碑,石碑正面从上到下正中间深深的雕刻着一行字迹!

    “这是古佉卢文?”刘东辨认一番后惊讶道。

    因为喜欢收藏古玩的关系,刘东对各个文明古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字研究的很深,这种最早源自于印度的古佉卢文自然也不例外。

    古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使用,公元1…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既然古佉卢文出现在这座石碑上,那么也就代表着这座地下宏大建筑的历史最起码能够追溯到1600年前!

    在如此久远的历史长河下,必然可以形成很多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至于这座宏大地下建筑的来历,在这座古佉卢文写成的石碑上已经记录了!

    “康居国王室之墓!”(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六章 康居古国

    ps:  感谢书友‘崶鎻岖’两张月票支持,非常感谢!

    第九百九十六章 康居古国

    ……

    也许现代对于康居熟悉的人并不多,但在汉代它却曾经是与楼兰一起并称为‘西域三十六国’的西域国度之一,而且比起楼兰,康居的国力更为强大。

    这个古代中亚的游牧民族,游牧范围大致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及锡尔河中下游。汉时,地处大宛西北,大月氏之北,乌孙以西,奄蔡之东,丁令、坚昆以南。

    公元前2世纪时,控弦**万人(控弦指能够骑马打仗的骑兵)。公元前1世纪末,康居的人口已达六十万,胜兵十二万,在中亚形成一个大部落联盟。

    可以说在极盛时期,康居是亚欧大陆上势力仅次于汉朝、罗马、贵霜和安息这四大强国的强大势力。

    但是在康居国近五百年的历史上,却一直没有一个很有建树的君王,甚至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康居君王的名字。

    从西汉初期,康居人役属西迁的大月氏人,后来又受西迁的匈奴人蹂躏,最后臣服于西迁的嚈哒。即使康居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得看月氏王的脸色行事。

    这些曾经割下古波斯王居鲁士头颅、也曾令波斯王大流士远征惨败、令亚历山大被迫穿上中亚服饰采用怀柔政策的中亚游牧人,在来自东方的的游牧人面前似乎都不堪一击,而且甘于臣服。康居人的政治才干甚至连昭武九姓都不如,其中的底蕴耐人寻味。

    当然。如今1600年过去。具体的历史如何。因为流传下来的与康居有关的史料太少,已不可考证!

    所以,刘东现在更关心的是这座康居王室墓葬中到底陪葬有哪些好东西!

    要知道在历史记载中,康居人可是以擅长经商闻名,常常到各地去进行贸易,往返于中亚全境。再加上地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手里积累下来的财富必然极为惊人。

    另外,康居跟楼兰一样。也是神秘的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没有人知道康居人是如何消失的,但他们同样跟楼兰人一样留下了大量的财富等着后人发掘。

    而且相比楼兰,康居国的统治绵延了五百多年,曾经统治的范围极盛时期甚至比现在的新*疆更辽阔,再加上中亚地区自古以来便盛产黄金,所以刘东已然能够想象,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意外发现的康居王室墓葬将让他获得极为丰厚的回报。

    从左侧绕过石碑,来到石碑背面后。上面仍然刻画着密密麻麻的古佉卢文,而这些古佉卢文中记载的则是康居人的起源。以及康居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

    寥寥不到一千字的篇幅,却涵盖了康居人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很显然这座康居王室墓葬在康居存在的几百年时间里会经常性的开启!

    与石碑背后正对则是两扇宽四米,高两米半的汉白玉石门,石门上的图案,刘东一点也不陌生,浮雕的五爪龙纹完全就是中国文化中皇权的象征。

    很显然,康居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信步上前推动石门,果然不出所料,尽管石门沉重万分非一人可推动,但却并不像中国墓葬中那样门后还存在自来石!

    之所以这样做,很显然也是为了让后来人能够进入其中。

    当然这后来人可不是盗墓贼,而是康居王室的后裔!

    “吱吱,嘎嘣……!”

    带着刺耳的摩擦声,刘东用力的把两扇厚度接近10厘米的沉重石门推开了半边。

    不出意外,又是一条宽阔的通道出现在眼前。

    相比之前刘东从石像兵那里进来的通道,这条通道还要更宽,最起码有四米,而且打磨的也更加光滑平整。

    在寂静的石道中向前走了大约20米后,在强光手电照射下一个更加巨大的石洞出现了,不过刘东并不认为这里还是石洞,这完全就是一座华丽的宫殿,区别只是它位于地下而已。

    在这座高度6米左右的宫殿中,顶部遍布精美的浮雕,四周墙壁上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

    但相比壁画更吸引人眼球的还是这座占地1000多平的地下石殿中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堆积如山的黄金玉器,黄金和美玉这是中亚地区最著名的特产,今天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各种各样的金首饰、金项圈、金挂饰、甚至金块,以及各种造型的和田玉和阿富汗玉制作的玉器琳琅满目的堆放在大殿四周。

    原本它们应该是存在木箱当中,但现在木箱腐朽后,零落的金银珠宝,牙角骨雕,玉器珊瑚,青铜彩陶等琳琅满目的珍贵之物铺满了大半个石殿!

    当然除了黄金玉器之外,其他珍贵之物要少一些!

    不过,除了吸引眼球的黄金珠宝外,正冲着刘东进来时的过道,最显眼的还是摆放在大殿中央的汉白玉灵帐,造型完全是汉家佛教灵帐的造型,但高度却直达洞顶,不下于六米。

    而且在这座六米高,五米长,三米宽的灵帐当中放慢了密密麻麻的灵位。

    刘东简单的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是五十八座!也就是说在康居国五百年的历史中曾经存在过五十八位国王!

    在灵帐左右两侧,大殿之上,放着两座形状威猛的巨大金狮,虽然古代黄金多半不纯,但这两座比非洲雄狮还要大一倍的黄金狮子,每一只的重量不下于10吨!

    崇拜狮子,明显是受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而康居位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出现这种文化特征倒也不算出奇。

    当初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也影响到了中亚!

    所以,连带着两座金狮旁边,两座三米高手持长矛的黄金武士像也穿上了希腊武士中常见的胸甲,只是没有了那仿佛鸡冠一样可笑的头盔!

    除了这四座黄金像外,在巨大的汉白玉灵帐前还有一座高约150厘米,宽度80厘米,长度与灵帐同长的巨大黄金长案。

    黄金长案上放着三尊造型精美,周围浮雕异兽纹饰,镶嵌着各种红蓝宝石、玳瑁和绿宝石,直径超过60厘米的黄金托盘,而这三个托盘上则放着已经快要腐化成灰的白骨。

    当然不是人骨,而是牛马羊之类的骨头,而且还是头骨。

    看到眼前的摆设,在打量一下周围壁画上的内容后,刘东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看到了康居人祭祀祖先时摆下三牲,然后把带来的金银玉器等贡品放在旁边,举行过隆重的祭祀仪式后再退出墓室的情形!

    而日积月累的情况下,这大殿中的黄金珠宝也越积越多,以至于到了刘东现在看到的堆积如山的情景。

    经商本就容易致富,守着丝绸之路五百多年的康居人宝库中的金银数量,可不下于上次刘东在京城龙脉中得到的乾隆、慈禧的陪葬金银数量,甚至还要多出一些!

    只是相比后者更多的是金锭、银锭,在这座康居王族墓葬中反而是各种金银器最多。而公元前后的金币,包括古希腊金币、古罗马金币,汉代的金饼子,马蹄金则要少一些!

    单纯的只能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就更少了。

    不过就算是少,刘东估算了一下也不下五十吨!

    这一估算,把刘东自己也吓了一跳,这康居王室五百多年来在丝路上垄断的财富实在是太过雄厚了!

    不过惊讶之后又是巨大的满足,这些东西过了今天就都是他的了!

    好在到如今刘东发掘的古墓沉船已经不算是少,定力要比以前更强。所以在喜悦过后,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

    只是在诺大的地下宫殿中徘徊一刻钟,把这些金银珍宝收到自己的芥子空间后,才满足的看了空空如也的大殿,绕过汉白玉灵帐,进入了后面通往墓葬更深处的通道。

    不过在进入通道之前,还有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石门,石门上浮雕着精美的三头狮纹饰,而且在石门两侧还有两座高度近3米的人头狮身铜像,拱卫着石门!

    刘东惊叹于一千六百多年前康居人辉煌灿烂的文明,更感叹于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康居国到今天流传下来的信息实在是少得可怜!

    五百多年所创造的文明几乎全部涅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以至于连一位国王的名字都没有在历史中流传下来。

    心中喟叹一番后,刘东用力推动石门,伴随着嘶哑的摩擦声,一条宽四米,高三米的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