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站在宫殿中,皇宫内的内侍和宫女,包括一些禁军都开始争抢着东西,宫中一片混乱,各皇子和后宫嫔妃们躲在宫殿内瑟瑟发抖。

    齐正额是豪格长子,做太子已有近十年,未想到还未登上帝位,大金的江山便已经完了。他这个处境,连秦二世都不如,齐正额听着外面的喧哗,在大殿中呆呆站立,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十年恍若一梦。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齐正额扭头看去,只见身形狼狈的勒度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太子,整个长安都乱了,城里的官员和富人都在往西逃,我们也快走吧!”勒度走进来,喘息的行礼道:“臣已经备好了快马,请太子赶快准备,迟了就来不及了。”

    “孔相还为来,城池是否可以坚守?真的到了放弃长安的时候么?”齐正额环顾宫殿,有些不舍,“这可是我大金十余年的基业啊”

    勒度听了心急,忙道:“太子,汉臣差不多都跑完了,孔相现在闭门不出,也不知道是什么盘算,太子不能指望他们。现在陛下生死不知,臣得护着太子您杀出去,要是万一陛下有什么不幸,太子就是大金的皇帝,万不能有失啊!”

    齐正额听了这话,身子不禁一颤

    这时长安城内的街道上,已然到处都是疾走的人群,满城喧哗,人们惊惶失措的纷纷往西门逃去。

    城门处一队衣甲不整的骑兵,却护着一名文官,疾驰着冲入城池。

    “都让开,挡道者死!”前面的骑兵挥舞马鞭,大声疾吼,为文官开道,引得街道上一阵鸡飞狗跳。

    骑兵一路横冲直撞,不多时,便从城外奔驰到了宫门,清瘦的文官与骑兵纷纷翻身下马,然后直接闯入宫殿。

    进入宫殿,四处都是慌乱奔跑的身影,文官揪住一名宦官,发出与他身形不对称的怒吼,“泾阳王在哪儿?”

    内侍抱着包袱赫赫发抖,颤声道:“泾阳王应该在韩贵妃的咸福宫”

    文官将那内侍一推开,然后扭头吩咐道:“走去咸福宫。”

    说完,他便领着几名士卒,疾步向东去咸福宫,显然对于宫中比较熟悉。

    咸福宫是金国的后宫之一,住的是韩贵妃,乃是韩朝宣之女。豪格为了笼络汉臣,与金国的汉族士绅实行联姻,韩朝宣的女儿进宫后不久,就被封为了贵妃。吴三桂和孟乔芳因为势力太强,如果再成为外戚,那就太恐怖了,所以对待这两人,豪格则是把公主嫁过去,或着是促成他们与满族贵族的联姻。

    此时整个后宫一片混乱,咸福宫也不例外,内侍和宫女乱做一团。

    一个不到三十的贵妇,护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身边跟着几个宫女,躲在寝宫内瑟瑟发抖,忽然门一下被士卒推开,那文官领着几名士卒进来。

    男孩是豪格第九子,汉名赵鼎安,他见来人立时挣开妇人,跑向那文官,嘴里喊着:“舅舅,舅舅。”

    贵妇也惊呼一声,“哥哥不是随着父亲在大散关么,怎么回到了长安,难道”

    文官是韩朝宣长子,叫韩国栋,他将赵鼎安抱起,然后急声说道:“何腾蛟和郝摇旗攻打大散关甚急,我奉父相之命回长安催粮,遇见了从长安西逃的队伍,知道了现在的情况,所以快马赶来长安。”

    说着,他看了看空旷的宫殿,心里有些唏嘘,不过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明军随时会杀到长安,他对韩贵妃道:“娘娘,现在不是多说的时候,我们必须赶快离开长安,迟了就来不急了。”

    五月初三,王彦领着大军,兵临长安城下。

    这里是关中的核心,十多年间,做过李自成的都城,又做过金国的都城,城池甚为高大巍峨。

    明军中一众顺系将领,时隔多年,还记得当初仓皇撤离的凄惨景象,如今他们又杀了回来,只是身份已经变了。

    望着长安城,众将士不禁都一阵感叹,拿下长安,动荡不安的时代,便结束了吧。

    李过骑马在军前,远远打量了长安城一会儿,然后拔马回来,到王彦身前行礼道:“监国,让大军立刻进攻么?”

    王彦眺望长安城,这时城中忽然一道浓烟升起,紧接着长安的城门却忽然大开。

    “不用打,城门开了!”王彦见此骑在马上笑道。

    李过闻语,扭头看去,果然见长安东城缓缓打开,数十名官员列队出来,站在城门两边,一名金军将领奔出,没带兵器,一直到前军被拦下,不多时,被带到王彦身前拜下,“小人奉孔相公之命,前来献降,恭请大明监国殿下入城。”

    王彦微微一笑,颇为自得,“孔闻人呢?”

    那将领低头痛声道:“孔相公在家中自缢了”

    王彦闻语不禁一愣,心里有些不快,这他娘的算什么,他这是想临危一死报金国,还能博个好名声不成?那孤王算什么呢?

    (求月票,推荐,定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403章收拾人心

    临潼一战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金国主力的溃散,致使长安无兵可守,金国太子齐正额在济尔哈朗第三子勒度,以及一些满蒙贵族的簇拥下西逃至乾州,准备竖起大旗抗明。

    如果豪格有个三长两短,这些人便打算效法故唐,拥太子登基,然后找西域借兵,对抗明军。

    受命留守长安的大学士孔闻,未能肩负起在长安组织防御的责任,而是选择了自杀来逃避亡国现实。

    在这次危机之下,金国有点能力的大臣,基本都被派了出去,留下的孔闻,反而最缺能力,主管的也是礼部这样的嘴炮部门,他面对明军扑向长安,心灰意冷,只想博个好名声,选择一死了之。

    长安城内的金国官员逃走大半,剩下的一部分感到金国已然没有前途,直接向王彦投降,使得时隔十五年后,长安城得以兵不刃血的光复。

    不过虽然拿下长安,但是明军依然面临许多问题,除了要向西追击金军之外,关中各地流民与金国溃军结合在一起,也将成为明朝的巨大隐患。

    崇祯年间流寇能够做大,除了天灾**等原因外,明朝的边军加入流寇,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五月初三,金国工部尚书,领着百官在长安东城外举印投降。

    王彦先派大军入城,控制街道、官衙和宫殿后,黄昏时分,骑马进入城内。

    城门两侧,是摘了官帽,跪在地上的金国官员,王彦打马慢行,享受着进入长安城的荣耀。

    不过进城之后,没有欢迎王师的欢呼,也没有张灯结彩的欢迎,更没有箪食壶浆,场面却比较冷清,入目的只有两个字“萧条”。

    这一次明金大战,对长安影响巨大,城内户口锐减,街市空了一半,可以说是百业萧条。

    王彦穿着金甲,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打马在街道上慢行,街道两侧每隔五尺,就有一名士卒持矛背对着街道站立,街道旁屋宅上也有明军士卒监视着,保卫王彦的安全。

    整个街道上,除了明军十卒和倒在地上的车辆,散落的枯枝落叶外,没有一个人影。

    这固然是为了安全考虑,禁止人员上街,也是因为确实没有什么人,而且即便有人,也多半不会跑来欢迎。

    明朝丧失关中已经有十五年,年轻一点的人对于明朝完全没有映像,不认为自己是明人,而老一点对于明朝都是不好的记忆,这种情况下,明军进入长安,百姓对明军不会有什么鱼水情,有的只有憎恨和恐惧。

    明军进入长安后,对于长安城内的百姓,也不信任,采取严加防范的态度,双方的隔阂便更深。

    看到这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王彦不禁紧皱眉头,他骑在马上左右看了看,发现沿街的屋宅和店铺,都门窗紧闭,偶有打开一丝缝隙观察的,一看见他靠近,便也立刻“啪”的一声,猛然合上。

    “唉,看来孤王并不受欢迎啊!”王彦见周围情景和紧张的气氛,不禁感叹道。

    众将也觉得在这街上行走,感受到窗户和门缝后的目光并不友善,不禁有点得慌,觉得很不自然,感觉随时会有人对他们不利。

    李过左右看了看,舔了舔嘴唇,“监国,还是速度去皇宫吧。”

    不多时,王彦等人便进了金国的皇宫,并将节堂临时设于此地。

    这时一众人翻身下马,便直投大殿而去,一路上可以看见宫城内人来人往,士卒们从皇宫内搜刮出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文字古玩,往外面运送,将士们看见王彦纷纷行礼。

    王彦与众人来到大殿,里面丝绸,破碎的瓷器,还有散落的纸张,满地狼藉。

    王彦走到中间,环视了一周,然后转过身来,沉声说道:“孤王就在这里说吧。”

    众将闻语忙分列两边站好,行礼道:“是!”

    “看得出来,长安百姓对于我们并不欢迎,他们从贼久矣,已经被豪格迷惑,我们必须要尽快挽回民心,才能站稳脚跟。”王彦沉声说道:“李元胤,你安排人手,巡视长安城,先恢复秩序,各部将士不得扰民。另外按着金国在长安的官员和权贵名单,进行清理,留下的先进行监视,跑了的抄没家财,以充国库。”

    李元胤当即出列抱拳,“臣明白。”

    王彦随即又对余太初道:“城中粮号的东主,你见一见,让他们恢复买卖,另外孤会播出一笔军粮,作为平价粮出售,你要把城内的粮价压下来。”

    粮价就是个定心丸,能解决吃饭的问题,时间一久,人心便就定了。

    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健忘的,只要安定下来,用不了几年,关中就会从新接纳明朝的统治。

    余太初也抱拳道:“臣遵命,保证先将长安粮价稳定。”

    王彦点点头,又补充道:“另外在四门都要设粥棚放粥,还要竖旗招降金军溃卒,有多少收多少,不能让溃兵与流民和土匪混在一起,否则将形成大患。”

    现在关中饥民四起,明军在临潼击败金军后,金军溃兵漫野而逃,还有屯军也跑了不少。这些人如果和流民混在一起,立刻就能成为骨干,那流民就不好对付了。

    余太初忙又点了点头。

    吩咐完这几件事,王彦随即吩咐李过道:“眼下金国虽败,但是豪格、吴三桂、孟乔芳这三人都没有抓到,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算时间,王得仁应该已经出青海,正在攻击雍凉,你收拾收拾后,立刻率忠至镇西进,同王士、刘芳亮三路并进,争取将金军残部,歼灭于陇西一带。”

    明朝之前的计划就是五路伐金,其中一路就是从青海南部出击的王得仁部,明军与金军主力在关中激战这么久,王得仁按着计划,现在应该已经拿下了甘州、凉州和西宁府。

    如果这个目标达到,那明军很有可能将吴三桂、孟乔芳歼灭在平凉、兰州、秦州等地区。

    “臣准备后,明早就拔营西追,一定彻底消灭金军。”李过肃然抱拳。

    凉州,历史悠久,是金国西面的一座重镇,联络东西,原本处于金国腹地,但此时在凉州城下,却营帐蔓延,驻扎着一支明朝的军队。

    这正是从青海杀出的王得仁部,大军四月占据西宁府之后,便北上直取凉州,只差一步,便可将金国拦腰斩断。

    这时天色刚蒙蒙亮,王得仁便独自站在大营门口,默默注视着数里外的凉州城墙,他携带的牛羊已经不够吃,必须尽快破城

第1404章包抄敌后

    金国的版图拉得很长,像是一只双头鹰,一头望着西域,一头望着关中,又如一条巨蟒横陈在前。

    雍凉之地和河西走廊,是金国东西链接的重要枢纽,犹如蛇腹,明军如果能够拿下雍凉,就等于将金国一分为二,关中和陇西地区的金军便无法西逃。

    若是能够将金国主力尽数歼灭,那就可以避免明国西部边境,有一个强大的西金出现。

    早几年前,明朝就开始经营青海南部,并重新确立与乌斯藏的关系,目的就在金国的腹部放一把匕首,顶着金国的腰眼子,从战略上对关陇地区形成包围的态势。

    王得仁肩负的责任就是包抄关陇,他率领两万人马,从青海南部北上,突袭西宁府,杀了金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迅速北攻凉州。

    只是不想金国的户相虞胤正好在凉州城中,王得仁攻打已有十余日,却始终没有破城。

    自从唐鲁两王斗争失败,唐王被囚禁于高墙,鲁王远走南洋之后,唐系和鲁系的将领,近些年来其实都不太如意,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朝中后台倒台,王得仁的日子并不好过,被安排到青海南部驻守,等于是边缘。化,等同于流放。

    由于道路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