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隆的炮声,隐隐约约的喊杀声,让他们知道明军正在与金军在西面激战。

    他们本是明军的主力,不过现在被困在层层沟壑之中,无法参与这场大战。

    东面的喊杀声,已经响了一个上午,战斗应该异常的激烈,而不知战斗情况如何的临潼明军,都有些担心。

    金贼想要围城打援,也不知道监国识破了金贼的意图没有。要是万一被金军算计,主力遭受挫败,那他们该怎能办,众人有些不敢想象。

    “大都督,要不我再冲一次。”刚退回来,满脸是血的赵慎宽咬牙道,“咱们横冲马军,马上是英雄,下了马照样能杀贼。”

    王士看向城外的沟壑中,遍布着成片的尸体,却摇了摇头。今日已经冲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明军的损失太大了。

    城中的明军,火器装备太高,这是明军的优势,但是明军近些年越发的依赖火器,一旦补给不济,那就成了致命的缺陷。

    这些日子以来,粮草没了杀马,火药没了却变不出来,士卒只能拿火铳和短刀近战,大军数次突围都损失惨重,被金军堵了回来。

    刘芳亮不禁有些懊恼,一拳砸在城墙上的墙垛上,众多将领脸色都不太好看,内心承受着煎熬。

    “都督你看!”就在众人沉默时,一旁的秦尚行却指着远处,忽然一声惊呼。

    王士、刘芳亮抬头望去,只见在道道沟壑和矮墙后的金军营寨方向,忽然一阵混乱,极远处黄尘漫天,一队数千人的骑兵,直接冲入金军的营寨,东城外数万金军屯军和三千余金军精锐,顿时大乱。

    金军士卒听见马蹄滚滚,仓皇的从帐内出来,可是明军骑兵已经用铁钩拉倒栅栏,呼啸着冲进营地,见人就杀,屯军营地顿时混乱。

    靠近城池的一座小营中,有三千精锐金军,索尼听见动静,慌忙的从帐中出来,后面的屯军营地,已经被突然杀至的明军杀穿。

    城头上的明军看见这一幕,一个个精神大振,两眼中漏出精光,萎靡的神情一扫而空。

    “是援军,哈哈哈,老谭杀回来了~”赵慎宽一步抢到城墙边上,看见一队打着横冲旗号的马军,如入无人之境,不禁脱口而出。

    这估计是他第一次,这么亲热的称呼谭泰,而话音未落,刘芳亮也大笑起来,“哈哈哈~咱们今日脱困了。”说完他转头看向王士,激动道,“大都督,杀出去吧。”

    看着情绪激动的众人,王士内心十分兴奋,他很担心主力的情况,现在一颗心突然便落地了。

    当下他也不再犹豫,不抓住着最后的机会,临潼城内明军的耻辱,便没机会洗刷了。

    王士双手在城墙上一抓,沉声道:“冲出去,此战,必胜。”

    索尼仓皇的出了帐篷,跨上战马,他未想到明军居然从后杀来,而那里的屯军根本不是明军精骑的对手,溃兵很快涌入禁军的营寨。

    不多时,整个东城外的金军营寨,全部陷入大乱。

    而就在这时,临潼城门打开,无数明军呼号着再次冲了出来。

    内外夹击,索尼满脸惊骇……

    西面战线上,豪格抽走三万人,一万人去支援吴三桂,两万人去支援孟乔芳后,他手上就只剩下四万人。

    这时他面对王彦的进攻,便有些疲于应对,金军士卒只能苦苦支撑,险情不断。豪格亲上一线,指挥调度,勉强支撑着防线。

    战局让豪格感到心急如焚时,而正在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一阵异响,豪格扭头张望,眼前出现的一幕,几乎让他的双眼崩飞出来,整个人肝胆俱裂。

    在金军背后,从临潼杀出的马军,撵着城外的金军败军,向潮水一样,向金军主阵的后面撞来,交战的金军士卒猛然回头,顿时感到巨大的危机,惊呼声响成一片。

    一瞬间,惊恐不安和绝望的神情在金军将士的脸上浮现,明军出现在背后,这意味着金军已经失败。

    豪格见此暴跳如雷,临潼的明军怎么会出来,吴三桂跑呢?还是投敌呢?

    明军阵中,李元胤率先看到金军后阵的动向,他见一支精锐骑兵飞驰而来,正赶着金军溃兵,如滔天巨浪一样,杀向金军后背,顿时激动的急声道:“监国,看金军后面!”

    王彦早注意到金军后面出现的情况,他看到临潼的骑兵冲了出来,顿时狂笑道:“哈哈哈~好啊!擂鼓!给孤王全军突击!”

    百面战鼓擂起,战场上号角齐鸣,明军一声怒吼,便向金军席卷而去

    当年豪格在争夺汗位时,就因为性格方面的缺陷,顾忌较多,同汗位失之交臂。

    此后在他主政金国期间,他摇摆的性格,也让金国犯下了重要的错误,失去了四川,浪费了金国许多能够发展起来的时间。

    其实在金立国之初,占据关中、四川、汉中、陇右等广大的区域,简直是拥有古秦之地,而此时明朝退守西南,朝中隆武帝与王彦矛盾已然十分尖锐,明与金之间的实力,相差并不大。

    这时明与清是死敌,金在一边,其实可以左右逢源,闷头发展。

    起初几年,金国确实坐看明清争锋,闷声于关中稳定地方,恢复民生,使得国库充盈,兵精马壮,不过豪格定力不够,左右摇摆,看见明朝光复江南之后,担心明朝做大,再明清之间还没分个高下之时,便改变金国的国策,背盟攻明,结果损失惨重。

    其实在清丢了南京,明朝将战线推进到淮河一线后,清这个不得人心的政权,将要灭亡已然是注定之事。

    如果豪格能一直坚守盟约,保有四川之地,在明清较量时西进,扩充国力,然后在明军与清军在淮河一线对持时,果断的同明朝一起瓜分满清。

    以豪格的身份,加上金国中的满人牵线搭桥,或许北方的山西、北直隶、关外诸地,都要望风降金。这样一来,金国的版图,将包括四川、汉中、关中、山西、北直、关外,有很大的概率,形成南北朝的格局。

    不过豪格毕竟是皇太极之子,他是与多尔衮有仇,但是对清始终有一份感情,却始终没想过这条路,断得并不够彻底。在他的潜意识里,汉族为主体的明朝,始终是他潜意识里的敌人,所以几次都不自觉的站在了清的一边。

    当然,他即便这样选择,也未必能成功。

    这一次,他摇摆的性格,再次使得金国丧失了最后的一次机会。豪格既想稳住南线,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又想增兵北线,打垮王彦,结果便是两面落空。

第1395章仓皇溃逃

    从辰时开战,到申时二刻,战斗已然持续了大半天,明金双方的士卒,都有些疲乏,而明军冲破南线,骑兵先行杀奔临潼,将临潼被困的明军解救出来,无疑彻底奠定了整个战役的胜局,彻底改变了明金间的兵力对比,使得战争呈现一面倒的状态。

    临潼的明军杀出重围之后,顿时如困兽出笼,凶猛的砍杀着城外的溃兵,发泄着心中的怨气,马军撵着败军,出现在金军之后,让苦战一日的金军,彻底崩溃。

    战场上,明军的号鼓震动关中大地,明军士卒受到鼓舞,士气振奋的向金军发起如潮的攻击。

    豪格见大军处于两面夹击之中,急得双目赤红,连连嘶吼。他怎么也想不到,就这么败了。

    这时,他并没意识到自己在指挥中的失误,见临潼的明军杀出,知道南线被破,只以为是吴三桂军阀本性不改,不愿意拼命,让明军破了南线。

    其实他没听李本深的意见,也是想让吴三桂出点力,借着明军之手,削弱一下吴三桂的实力,毕竟他这个蜀王,兵力实在是太强劲了。

    这时溃兵还未撞上金军后阵,整个金军便开始溃退,数万兵马,毫无章法,四散奔逃,乱成了一锅粥,无论豪格如何喝止,都无济于事。

    败局以定,金军无心恋战,军心动摇,明军却士气高昂,迅猛突进,咬牙支持了几个时辰的金军,阵线崩溃后,立刻就遭到了明军的屠杀。

    豪格站在无数乱军中,身边的金军士卒四散奔逃,他神情不禁有些呆滞,脑海中一片空白,嘴里呢喃着,“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为什么?”

    数万金军,包括豪格的御林军,都在溃逃,他们不在是金国的精锐,只是想活命的普通人,金军全线崩溃,让豪格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豪格不是没想过失败,他采纳虞胤的建议,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可是他没想过败得这么彻底。他觉得就算这一仗胜不了,他也可以用马军的优势,徐徐退往雍凉,可现在后路被抄,还能撤走多少人马,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时明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金军溃兵只能往南北两个方向而逃,向南的金军,很快就撞上了明军从南线包抄过来的步军,向北逃的则被渭水挡住了去路。

    冲出临潼的马军,发泄着心中的怒气,对溃军进行了无情的追杀。豪格的两万御林军精锐,轰然倒塌。

    “陛下,快走!”金将王进宝,牵来一匹战马,见豪格在乱军中,茫然四顾,不禁急声说道。

    豪格却没有反应,丧失了精锐之后,特别是御林军带不出去,就算逃走,他还是大金的皇帝吗?

    王进宝等将,见四周混乱,不时有乱兵被射死,西面的明军马军,已经快要杀到,立时又急道:“陛下,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虞相在雍凉,安西王在西域,我大金还未亡。撤到西面,总比落在王贼手里强。”

    “撤到西面,总比落在王贼手里强?”豪格呢喃一句,身子忽然一震,脑袋瞬间清醒过来。

    他脸上顿时一阵愤怒,心里想着,“朕就是找棵树吊死,也不受王贼侮辱。”

    当下,豪格便在侍卫的帮助下翻身上马,王进宝、遏必隆等满汉将领护着他急望北而走。

    ……

    北线,随着唐通加入战场,张名振压力大增,战至申时三刻,孟乔芳的马军寻得机会,再次出击,终于杀穿了明军左翼。

    明军整个北线,呈现出崩溃之势,左翼率先瓦解,并且向中路蔓延。

    如此不出一刻钟,明军北线必然溃败,孟乔芳有信心在黄昏前,击破张名振,然后裹挟败军,向王彦的中军席卷。

    孟乔芳已经将中军前移到新丰镇内,他骑马驻立在大纛旗下,正用千里镜观察战场。

    圆形的视界内,左翼的明军正仓皇溃退,金军骑兵正沿着阵线,从左翼向中路席卷,可以说破敌在即。

    忽然,孟乔芳脸上笑容一僵,将手中千里镜放下,神情愕然的望向南面,只见远处黄尘滚滚,杀声漫天。

    孟乔芳有些不敢相信的又将千里镜拿起观看,手顿时有些颤抖起来,在他的视界里,明军漫山遍野的向北而来。前面骑兵奔驰,后面旌旗蔽日,嗡嗡的喊杀连成一片,怕有数万人马赶来。

    “不好!王爷,明贼有援兵!”旁边一员部将发现情况,抬手指着,发出一声惊呼。

    几乎就在同时,两匹快马疾驰着来到新丰镇外,上面的骑兵,仓皇的下马,连滚带爬的来到孟乔芳身前,惊恐万分的禀报,“王爷,西面败了,大队明军正杀向浮桥。”

    “什么?”孟乔芳听了这话,吓得三魂去了六魄,惊得千里镜掉再地上,脸上一阵惨白。

    “王爷,杜府沟西面出现大队明军,他们正涉水过沟,马上就要攻击浮桥了。”

    众多金将大惊失色,顿时一阵哗然,七嘴八舌地问道:“王爷,这可如何是好,我们该怎么办啊?”

    虽然不知道西面的具体情况,但是看向南面来了明军援军,西面有明军要断他后路,孟乔芳就知道,完了,全他娘的完了。

    众将慌张的看着他,孟乔芳脸上铁青,突然怒道:“看本王作甚,还不收回兵马,快跑。”

    金军将领们微微一愣,反应过来,顿时说道:“末将这就鸣金收兵。”

    “鸣什么鸣?两军杀在一起,你一鸣金,本王怎么撤?”孟乔芳将火气撒在部将身上,怒喝道:“现在能带多少,是多少,先行撤退,等本王走远了再鸣金,后面能有多少人渡过浮桥,就看造化了。”

    渭水上就三座浮桥,杜府沟方向已经出现明军,那杜府沟北面的浮桥就不能走,现在只有新丰镇和零口镇北面的浮桥能走,而金军加上唐通的人马有近八万人,孟乔芳想到这里,便一阵头皮发麻,脑子已经浮现数万兵马拥堵北逃的场面。

    说完,他一拔马缰,便准备往北走,旁边的部将不禁问道:“王爷,不通知唐通么?”

    孟乔芳一边打马北走,一边沉吟道:“不用通知,让他顶着,本王撤兵需要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