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汉中的明军想冲破关隘杀入关中也并不容易,王彦不想拿六万马军冒险。

    而且已经是四月下旬,明朝动用民夫数百万,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金国方面因为战争,生产也被严重破坏。

    关中不少地方已经闹起饥荒,托太久,一旦局势糜烂,关中还算稳定的社会出现崩溃,王彦恐怕也难以收拾。

    一旦社会崩溃后,不是他运点米来,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他还要面临剿匪的问题,否则关中的问题就会像崇祯年间一样糜烂。

    众将闻语明白王彦的意思,李过当即朗声道:“监国,现在豪格已然把牌都全亮了出来,我们还怕他不成,既然已经侦得金贼的兵力布置和分布,那我们大军压上去,同金军正面对决又有何惧?”

    王彦点点头,“孤王决定同豪格一战,不过怎么打,诸位可有想法?”

    戴之藩道:“看金军的布置,应该是孟乔芳在北,吴三桂在南。我军要是进军,臣建议先抢占渭河南岸的几个城镇为支撑点,挡住孟乔芳,重点把兵力放在中军和南面,特别是要主攻南面。”

    王彦走到沙盘边上,问道:“明章的意思是先打吴三桂么?”

    戴之藩点点头道:“金军的兵力布置现在基本已经透明,我们就能根据金军的布置,而制定一套战略。臣以为,北面有渭河,不利于我们进攻迂回,所以因该采取守势。中路豪格挖了大量的壕沟,还筑有矮墙,准备等我们去打,臣以为我军宜正面佯动,不宜强攻。南面吴三桂的步军只有三万人,臣以为可以重兵抢占南面的骊山等地,分割击溃吴军,然后向豪格后阵迂回,金军必然溃败。”

    王彦看着沙盘,北面渭水,确实不予考虑,那么突破点就只有正面和南面,他点点头,“我军骑兵少,南面山林确实可以作为突破点。”

    说到这里,王彦不禁挥臂下令道:“各军主将留下与孤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其余诸将且回去准备,近两日内,大军便西进临潼与金贼决战!”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第1370章渭河南岸

    金军猛攻几日,明军斥候将消息传到华阴之后,金军斥候探知,从华阴至临潼的官道上,明军兵马塞途,无数人马和车辆遮道而行,明军主力终于开始向西运动。

    王彦留下两万人,在华阴县附近保护后路,继续搜寻金军埋伏的人马,然后尽起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出发,以堂堂之师,去击溃豪格的捶死针扎。

    灭金之战,从去岁年底开始,至今以到五月初,已经耗费大半年多的时间。

    战事快点结束,民夫还能赶回去参与夏收,要是再打下去,怕是金年的两季粮食都要耽搁。

    特别是关中,数百万人口,一年的收成都受到影响,明朝打下来,估计也有大麻烦,毕竟摧毁容易,建设难。一场大决战,已是双方的意愿。

    临潼城外,金军挖掘的壕沟,将城池围成铁桶,目的就是将城中的明军骑兵隔绝,让他们不能参与金国与明军的大对决。

    在临潼以东二十里外的旷野上,金军在此也构建了大量的壕沟、矮墙和土堡。

    如果说临潼外的工事是为了困住城内明军,临潼东面金军构建的工事,就是为了阻止明军主力靠近临潼,解救城内的明军骑兵。

    在金军看来,只要临潼的明军骑兵被困住,那金军和明军就还算是势均力敌,要是明军突破防线,杀到临潼城下,将城内五万骑兵放出来,那万马奔腾,金军立时完蛋。

    因为这一点,所以金军在正面摆放了七万精兵,十多万屯军,并构建大量的工事。

    这时在旷野上,数万金军步卒站在齐腰的土沟内,挥汗如雨的将一锹锹的黄土掀起。长达数里的战线上,金国的黄龙吞日旗迎风翻飞,军官们不停的吆喝着,督促士卒将壕沟加宽加深,给他们壮胆打气。

    除了深沟和矮墙、以及每隔一段距离便垒起的土堡之外,金军士卒还在阵线前布置了大量的障碍物,他们将一根根削尖的木桩,斜着插入泥土中,用来阻碍明军盾车的前进。

    整条阵线,长达数里,北临渭水南岸,南到骊山脚下,沟壑纵横,堡垒林立。

    如果在前面在布置一些铁丝网,那眼前的景象,便像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西线的某处战场。

    “陛下,这样的工事,比王贼中原大战时,所掘的沟壕,还要更进一步。王贼若来,必叫他撞个头破血流。”孟乔芳跟随在豪格的后面,看见犹如一个大工地一样的阵线,不惊一声赞叹。

    孟乔芳是参加过中原大战的,对于明军的工事印象十分深刻,他本来对于伏击的计划败露后,还要进行决战有些心存疑虑,但此时金军构筑的工事,无疑却给了他一点信心。

    吴三桂跟在身后,也微微点头,这种挖壕作战,当年辽东时便时常看见,但是这样极致的,吴三桂却是第一次见。

    伏击计划败露后,金军的部署需要从新规划,豪格派快马,将两人火速召了回来。

    这时豪格领着众人登上一座土堡,观看整个正面防线,他指着忙碌的金军士卒道:“时间有些仓促,不过基本的轮廓还是被构筑出来。诸卿且看前面,壕沟分为三条,每条沟都有拒马和斜刺的木桩,有的地面上还撒了一些铁蒺藜。王贼用过的东西,朕都给他用上,朕到要看看他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能不能破!”

    说着豪格又指了下壕沟后面的矮墙,“这个矮墙,朕也准备建三道。第一道是在前御敌,每隔一里筑一土堡,就算墙破之后,土台上的士卒还能以此支撑,继续防守。第二道土墙,主要是让士卒躲避炮击,随时准备支援第一道墙。第三道墙后面就是炮阵和预留的人马。”

    豪格冷笑了一声,“这么布置,说实话,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破,朕到要看看王贼怎么攻打。”

    如果工事真的建起来,他们看了之后,确实也是一阵乱麻,不晓得该如何下手。

    吴三桂仔细打量了下,沉声道:“臣观看了正面的防御,对于陛下能否守住正面,已经不在怀疑。”说着,他看向孟乔芳道:“眼下我军阵势以明,中军防守,两翼挥拳重击。陛下这边没有问题,能不能击败明军,就看臣与永平王,能否左右夹击,击败王贼了。”

    豪格点点头道:“确实如此,现在埋伏不成,那我大金就只有与王贼正面一战。眼下我们有精兵十九万,王贼的六万骑兵可以不管,他从华阴带来的人马,至多也就二十多万,兵力同我们差不多,堂堂一战,朕也不惧他。”

    河南的明军近三十万,有五万多骑兵被困在临潼,剩下还有两万人在武关、卢灵关一线,潼关留下一万,华阴再留下两万,王彦加上孙守法的两万人,能带过来的兵力大概在二十二万左右。

    当然陕北和汉中加起来还有十多万明军,不过暂时使不上劲儿,所以两军间的兵力差距,并不算特别大。

    如果是伏击的话,这么小的兵力差,明军很可能大败,但现在演变成真刀真枪的硬碰硬,那局势就不好说了。

    在埋伏的计划流产后,豪格有这样的豪气,对于金军来说是好事,能够坚定诸将的信心,不过吴三桂还是提醒道:“陛下,我们现在的布置与之前埋伏的计划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整个战略由暗到明。臣以为王贼此时既然洞悉了我军的兵力部署,其必然会做出相应的一些应对和布局,所以我们不能不防啊。”

    孟乔芳点点头,赞同吴三桂的看法,“之前南北两翼,有很大的突然性,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明军既然知道了我军的布置,那突然性就没有了,他们可能会重点防备我们。”

    豪格皱了下眉头,“两位卿家说的极是,王彦肯定会注意两侧的防备,但是我们取胜的关键,就是两翼能否击破明军,所以这是硬仗,没有巧可取,就算明军防备,两翼也只能硬攻。”豪格沉默了下,“好在这次是明军赶来我们预设的战场作战,王贼没时间构筑工事,所以吴卿这边,朕到是不担心。孟卿的人马在渭河北岸,却有些麻烦,万一被明军堵在北岸,那就不能发挥出两拳重击的优势了。”

    金军的姿势就像是一个拳击手,现在胸前穿了护甲,已经不用担心,但要击败对手,就得两支老拳出击。

    豪格顿了下,看向梦乔芳道:“孟卿,你返回高陵之后,立刻派兵抢占渭河南岸的零口镇、新丰镇、杜府沟,在南岸建立据点,然后搭好浮桥,以免被明军堵在渭河北岸!”

    孟桥芳点了点头,随即行礼道:“臣今日便连夜返回,督促大军去办。”

    豪格看着孟乔芳和吴三桂,“现在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只有等着王贼过来一战。”

    渭河北岸,白色的军帐绵延,既然已经暴露,孟乔芳便索性将大营从高陵搬到了渭河边上。

    这时附近的树木几乎都被金军伐光,如同蚂蚁般密集的金军,正忙碌的赶制着一座通往南岸的浮桥。

    这时南岸边,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忽然出现,他们驻足岸边,为首一人拿出千里镜,向北岸看了看,然后一挥手,骑兵便转道向南,奔向远处的一座村寨……

    (感谢史鸟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1371章新丰镇

    共治九年,公元1658年5月2日,王彦率马步人马22万,进至临潼以东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明金双方相距十余里,哨骑在野外不断的接战,明军所剩不多的骑兵,几乎全部出动与金军骑兵在旷野上厮杀,逼退金军骑兵对明军步军的骚扰,让大军可以扎下营寨。

    在哨骑的厮杀中,失去了两镇骑兵的明军,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弱势,不过金军并没有一举压上,立刻攻击明军。

    这时明军虽然靠近了临潼,但是并没有进入金军的预设战场,如果此时就攻击,那金军就得前推十余里,豪格的工事便白修了,吴三桂和孟乔芳也要重新布置。

    不过金军没有发动攻势,但骑兵对于明军的袭扰,挫一挫明军的锐气,却必不可少。

    在五月间温暖的阳光下,明军用辎重车辆,在旷野上围城一个个大圈,然后从车上取下各种木桩,木板、帐篷、铁锹构筑营垒。

    明军骑兵在旷野上奔驰,驱逐靠近的金军骑兵,双方厮杀不断,不时便有骑兵被射中,坠落到杂草丛生的麦面。

    金军骑兵几百一群,同明军在数十里范围内颤抖厮杀,明军斥候虽然尽力抵挡,想要逼退金军骑兵,但是那么广阔的战场,要绝对封死金骑的道路,那也不太可能。

    金军骑兵时常穿插接近明军营寨,放一轮铳后,有明军骑兵杀出来,他们才折返离开。

    这种骚扰直到明军竖立起寨墙,架好火炮后,才慢慢停止下来。

    明军营寨依然是老的扎法,壕沟、拒马、铁蒺藜、再加上结实的寨墙,二十多万大军列成了九个营垒。

    当明军寨墙上的火炮,开始向与明军缠斗的金骑轰击,金军游骑才放弃与明军骑兵在旷野中的追逐,纷纷打马离去,留下数百尸体散落在营外的杂草从中。

    不得不说,金军的袭扰给了扎营的明军很大的压力,确实给了明军一个下马威。

    王彦本欲扎营后,亲自出营去查看战场的地形,可看金军骑兵嚣张,再加上众将劝说,他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明军营寨,中军大帐内,王彦与众将驻立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注视着渭河南岸的几个村寨。

    这次决战是金军选定的战场,一定程度上是金军防守明军进攻,从先手的角度来说,金军已经落子,对明军不太有利,豪格已占了有利的地形。

    在帐内的将领,有许多都未到过陕西,对于关中的地形并不熟悉。不过王彦有个能力,就是还算能用人,这次打关中,他便带了许多顺系将领。

    李过是陕西人,对于关中的地形比较了解,这时由他拿着木条指着沙盘上的一座镇子道:“监国,这里是新丰镇,他的两边分别是零口镇、杜府沟。”

    王彦问道:“这三个镇子拿下来没有?”

    明军进入战场后,肯定没有时间构筑工事,所以夺取渭河南岸的村落,以村子的屋宅为依托,建立一条抵挡北面金军的防线,便十分必要。

    渭河平原是关中的精华之地,可以说是金国的江南,这几个镇子虽然没有城墙,但是有屋宅和院墙,每个都能藏几千人马。

    镇子里放了千把明军,孟乔芳便不太可能无视这些镇子南压,把后背留给镇子里的明军,他要南攻,就必须要攻夺取这些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