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进展神速,士卒们自然士气大涨,欲一鼓作气直接杀到长安。

    对此王士比较谨慎,在他看来潼关虽破,但金国实力尚在,而且他不认为金国会不经一战,就将关中拱手相让,他觉得进抵长安之前,必然还有一战。

    事不过三,明军连下三城后,王士就在渭南停了下来,准备等主力入关之后,然后继续向前。

    王士不急,可是手下的众将士却急得很,生怕迟一步落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骑兵应该侵如火,疾如风,但王彦偏找了王士这么个不急的主来统领。

    这是当年明军骑兵少,王彦舍不得,在加上王彦自己就比较保守,所以才找王士看住骑兵,让他们别太浪,浪死了王彦心疼。

    大军在渭南休整了几日,王士以县衙为节堂,正在给王彦写折子,汇报情况,同时催促粮草快行。

    关中粮食危机,民间没有什么余粮,城中粮食仓库的粮食也是干干净净,估计是被金军转移,而明军骑兵一般只带半月粮食行动,这也是王士停下的原因。

    “大帅,刘都督来了!”一名亲卫忽然在堂外禀报。

    王士闻语,将毛笔放下,将折子吹了下,递给身边亲卫,“立刻发到华阴去!”

    吩咐完,王士才对外说道:“请刘都督进来!”

    他话音刚落,刘芳亮已经迈步进堂,“我刚收到消息,唐通那厮又跑了,咱们快追吧!”

    王士微微一愣,“我大军未动,他怎么又逃呢?”

    金军要说战力也不差,就算望风而逃,也得等风吹起来呀。

    刘芳亮却志得意满,笑道:“这还不好说么?潼关一开,我大明朝近三十万大军涌入关中,金军再关中也就七八万人到顶,唐通这样的老油条,不逃才不正常了。”

    刘芳亮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从理智的层面上讲,明军既然破关,金军是该逃,但许多事情并不是理智决定的。

    如果全凭理智,那金国将财力和兵力同明朝一比,从理智上来说,就该直接献地而降,换场富贵得了。

    刘芳亮说完看了下王士,见他听了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兴奋的神情,也没说追击,不禁皱了下眉头,抿了抿嘴,“大都督,唐通既然已经放弃临潼西逃,我们该马上进站临潼,进而直驱长安啊!”

    王士有些犹豫,“金国在关中根基尚在,至少还有几万人马。除了潼关一战外,并未与我们进行大战,元气尚存,我以为还是先派探马查看,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

    刘芳亮脸色有些不好,急道,“大都督何怯金贼呢?我们六万骑兵驰骋于关中平原,就算撞上十万金军,也是来去自如,还有什么危险不成?”

    这一点倒是没错,六万骑兵在原野上可进可退,确实不用担心遇见金军。

    刘芳亮见往士神情松动,继续道:“渭南离长安太远,我得到消息,说金国户部尚书已经在组织长安百姓西撤,万一金军把长安搬空,真的向西逃窜,那我们得一座空城,无法向监国交代,也会为同袍耻笑!”说道这儿,刘芳亮不禁一抱拳,大声道:“大都督实在不放心,我愿意领本部人马先一步杀向临潼,监视长安动向!”

    拿下长安,擒拿豪格,这样的功绩,今后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再有了。好不容易得了个先锋的位置,要是没什么建树,自己捞不到功劳就算了,在底下将士面前也没面子,其他眼馋先锋之位的将帅们也会有闲话要讲。

    王士虽然决定在明军兵临长安之前,必然还有一战,但是他也听到一些金国准备退守陇右和凉州的消息,让他确实有些担心,金国真的放弃长安西撤。

    他不禁一阵沉思,但这时堂外一阵喧哗,却是横冲马军的几员大将也来了。

    王士犹豫一阵,终于做出决定,他对刘芳亮一人领兵过去并不放心,于是说道:“好,我们尽起人马向临潼进军。”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支持。)

第1362章突遭围城

    四月九日,王士、刘芳亮等经过短暂的整顿后,引六万大军离开渭南,向临潼县挺进。

    金军到底是不甘心失败,与明军在长安之东打一仗,一决雌雄,还是果断放弃关中,两种情况明军还无法说清楚。

    一路上明军游骑四出,侦查方圆三十里的敌情,大军很快就到了临潼县。

    同之前一路过来一样,明军并未遇见金军的抵抗,给人一种金军真的望风而逃的假象。

    这时天色以晚,明军免得下营,正欲夺了临潼县过夜,骑兵突至城下,只见四门大开,城内金军逃的比之前更为彻底,不只是军队没了,连城内的百姓也一个不剩,毛都没给明军留一根。

    得了士卒禀报,临潼已是一座空城,这让刘芳亮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不禁有些懊恼,不该在渭南待了那么多天,白白浪费时间,耽搁了追击金军,让他们有机会携民而逃,到现在又得一座空城,寸功未立。

    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是金军在潼关失守,关中防线崩溃后,真的选择了果断放弃关中。

    王士与刘芳亮打马入城,刘芳亮有些不快的道:“金贼势孤计穷,惧我朝大军之威,裹挟百姓西窜。大都督,我以为今晚权且在城中休息一夜,明日清早便该立刻追击,不然金军主力西遁,我们无法向监国交代。”

    明军近些年少有败绩,刘芳亮想直驱长安城下,不过王士并不同意,这让刘芳亮有些不满。

    现在看见临潼已经成了空城,他心中便有怨言,觉得是王士保守的策略,影响了他立功,以至于从潼关追了数百里,除了得了几座空城,并无一点斩获。

    王士是五大都督之一,刘芳亮虽然顶替戴之藩接替了忠勇镇,但他却只是十个左右都督之一,官位比王士低一级,而这次王彦也是让王士为主,他为辅。

    他现在的心情,就像是魏延要中出子午谷,被诸葛亮数次否决一样,心里一阵憋屈。

    说完刘芳亮便打马先走,甩给王士一个背影,王士见此脸色不禁一沉,他可以感受刘芳亮对他不满,身后几员横冲马军的将领,也觉得有些窝囊。

    王士秀才出身,观史书,灭国大战,总得战上一场,献地而想的终究是少数,更多人并不甘心失败。

    眼下金国也没有投降的意思,怎么也该针扎一下,鱼放在砧板上还翘下尾巴,金国这么大个国家,不可能不反击一下。

    王士一开始倾向于这种想法,不过现在被周围人影响,又见临潼空的这么彻底,让他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想错了。

    明军灭清不久,便又大举伐金,几十万大军涌入关中,将士们难免趾高气昂,想着大干一场,可是追了几百里,却没有斩获,自然大失所望。

    王士见刘芳亮领着部将远去,有些无奈,吩咐身边的将领道:“大军入城后,埋锅造饭,四门都要派人守卫,另外哨骑安规定放出,不得懈怠!”

    后面的将领勉强领命,王士见他们模样,不禁一声怒喝,“听见本督的话没有?”

    秦尚行、赵慎宽等人才回应道:“是,末将领命。”

    当下六万大军开进城中,各寻屋宅驻下,埋锅造饭,喂养马匹。天色一黑,大部分明军士卒,就纷纷睡下。

    是夜,天上月光暗淡,在沉沉夜幕的掩护下,数万金军疾速向东行军,意图折回临潼城。

    临潼县北临渭水,地势相对平坦,一路上是大片良田,行军道路并不艰难,到三更天时,他们距离临潼已经只有十余里。

    “陛下,到谷子坡了。”唐通指着前方一座山丘道:“再往前十多里,就是临潼城!”

    唐通打量了一下四周,他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虽然天色不亮,但他还是能从周围地形的轮廓分辨出到了什么位置。

    豪格听后,随即勒住战马,招来诸将,吩咐道:“大军在此分为四路,每路各堵一门。城内是明军骑兵,没有什么重炮,你们到了各门之后,将盾车一摆,前面布置拒马,然后布置火铳和火炮,要不惜伤亡的挡住明军冲出。”

    唐通、李本深、王进宝等将齐齐点头,唐通冷笑道,“陛下放心,他们自己进的城,被锁在里面,怪不得我们。”

    豪格微微颔首,沉声道:“明军行军有规定,通常哨骑散开二三十里,也就是说,以临潼为中心,城池外十五里左右,都可能遇上明军哨骑。各路人马先绕开这个范围,于各门十五里外就位,五更天人睡得最死时,齐齐向城门逼近,路上被哨骑发现,也不要惊慌,骑兵直突,强行封堵明军出城。”

    众人知道堵门是此次行动的关键,要是让明军骑兵出了城,那在旷野上,金军拿明军骑兵也没有办法。

    豪格见众人郑重的点头领命,满意的挥手道:“好,诸卿出发吧!你们的任务是堵门,挖壕筑堡的事情,朕会交给屯军去办。”

    黑暗中金军分成四股,开始向临潼摸去,虽然月初的月亮不圆,亮光不够,但是渭河平原,地形相对平坦,没有什么河流水沟,金军到也不需要担心掉到沟里。

    五更时分,各路金军开始向临潼摸去,西、北、南三路都按时出发,东路人马因为绕的距离远,所以迟了一些。

    十余里的距离,就在眼皮底下,骑兵两炷香的时间,就能杀到城下,金军也不故意隐藏,纷纷纵马疾驰。

    不过较近的三路金军,前突至离城十里时,也未见明军哨骑,显然他们布哨的位置并没有达到方圆三十里,应该有所松懈,只布哨方圆二十里。

    而这时绕道东面的李本深刚从十五里外出发,一片密林中便冲出了几骑人马,急速向临潼县逃去。

    明军哨骑散开范围规定在方圆二三十里内,山丘地带通常是方圆二十里左右,平原则在方圆三十里。王士虽有吩咐,但秦尚行等人觉得金军西逃,明军又在城中安全的很,不用担心敌骑踏营,所以只布了方圆二十里,到是东门的谭泰部,按规定把哨骑放出十五里。

    “将军,有哨骑!”一名金军骑兵指着远窜的黑影大声提醒。

    李本深抖动马缰,大喝一声,“不要管,直突东门!”说完一夹马腹,挥动马鞭,便催动战马向临潼冲去。

    几名从树林冲窜出的哨骑,听见身后铁蹄滚滚,回头只见一片乌压压金军在后猛追,为首一名斥候奔驰中,立时掏出一枚响箭射上天空。

    城内刘芳亮正熟睡时,屋外的门却忽然被急促的敲响,一个声音惊惶的连续呼唤着,“刘都督,刘都督,大事不好了!”

    刘芳亮被抄醒坐起,他听见屋外的声音,有些不耐烦的问道:“什么时候呢?何事喧哗?”

    “金军折返回来,把城给围了,大都督让各部立即突围,能冲出去多少算多少!”

    刘芳亮惊得如坠冰窖,吓得睡意全无,猛的从床上下来,鞋子只穿一支,便披着一件外衣便打开了屋门。他只听见城外炮声和铳声响城一片,看见院子里的亲兵乱做一团,脸上满是愕然。

    两名亲卫急忙冲进屋子,给刘芳亮把盔甲和鞋子拿出来,然后给他穿上,并牵来战马。

    这时城内城外,以是火把通明,明军士卒被惊得匆忙穿上甲胄,牵出战马,在军官的指挥下向四个城门涌去。

    刘芳亮驻扎在西城,他疾驰到城门处,城上忠勇镇的士卒,正在放铳打炮,向城外的金军射击,一队明军骑兵从城门冲出,不一会儿就又被逼回了城中。

    刘芳亮登上城头,只见城外布满了火炬,在火炬的照耀下,依稀可见城外的金军用拒马、长枪、盾车、火炮、火铳组成了一个月牙形的阵线,将城门的出口封锁住。

    黑夜中,金军的火铳和火炮闪烁着橘红的火焰,弹丸交织着封锁城门出口,几名骑兵冲出没几步,便被射落下马,骑兵从马背坠下,重重砸在地上,战马冒着弹雨继续冲出十多步,悲厮一声,瞬间栽倒,扬起一片尘土。

    刘芳亮一看就知道从北面出去没戏,他急忙下城,拉住一员亲兵问道:“其他三门什么情况?”

    “据说只有东门有人冲出,其他方向还不清楚”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第1363章情况诡异

    天慢慢方亮,城外的情况可以看得清晰了些,刘芳亮在城上往外望去,金军在城门处先放几个拒马桩,然后是一排盾车,形成一道简易的工事。

    在盾车后,是火铳手、长枪手还有火炮,形成一道阵线,抵挡明军的冲击。

    列阵的金军人数只有三四千人,并不算多,但他们只堵在城门外,却已经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