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南洋势力最强的两大西夷,西班牙和荷兰都被击败,这时东方世界从西方殖民者手中,重新夺回了东方的海洋霸权。

    可以说,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纵横海上二百余年的西班牙,在东方又遭受了一次惨重的失败。

    西欧豪强并起,群雄逐鹿,西班牙败于英国之手,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元气,拼凑出这么一只舰队,眼下一场大战,近些年的心血可以说全部白费,彻底断绝了西班牙重新崛起的可能。

    失去吕宋这个贸易据点,西班牙又经历这一次惨败后,势力将彻底退出远东,整个西班牙帝国的经济将缺失关键的一环,遭受巨大的重创。

    西班牙将失去与东方贸易的机会,美洲的白银只会造成西班牙帝国的通货膨胀,以及西班牙货币比索的贬值,加速这个大帝国的衰亡。

    两艘大舰刚冲出阻拦没多久,阿尔瓦公爵已经决定,只要逃回苏禄岛后,立刻带着剩下船只,横穿太平洋,返回中美洲的总督区,避免远东舰队的全军覆灭,给西班牙到来沉重的打击。

    然而就在这时,前面忽然出现了十五艘明朝的巨舰。

    “司令官阁下快看!”身边的西班牙人,急声呼喊。

    阿尔瓦公爵还没喘口气,便见远处出现一片黑影,远远看去,似乎是西式战船,不过他知道,那不可能是西班牙的战船,因为苏禄岛没有这么多战舰。

    他手有些颤抖的拿起望眼镜来看,船的样式是西方的,像是荷兰人的战舰,挂的是大白帆,并非竹肋硬帆,但上面的旗帜却是蓝底的日月明旗。

    “是明朝的船!”阿尔瓦公爵声音颤抖,有些不愿意相信。

    周围的西班牙人顿时面如死灰,这不仅仅是他们逃走的意愿落空,而且从明船驶来的方向来看,西班牙人在苏禄的基地,怕是也不存在了。

    “司令阁下,现在怎么办?”舵楼上西班牙的军官,慌张起来,一个个都没了主意,只能依靠司令官。

    阿尔瓦公爵能有什么办法,对面驶来的不是福船,而是明朝最强的三桅炮船,而有十五艘之多,他们根本没有实力对抗。

    一时间,他不禁颓然的后退几步,靠着护栏支撑身体,整个人一下沉默。

    远东舰队是西班牙从本土和美洲总督区抽调的精锐,占了西班牙海军的三成实力,如果全部覆灭,那么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恐怕都会不稳。

    英国、法国已经在美洲登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必然受到法国、英国、荷兰这些新兴国家的挑战,但他现在还有什么办法?

    他看了看远处从海面上漏出的白帆,又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已经追上还的郑成功,艰难的做出了一个另他感到耻辱的决定,“挂白旗投降吧!”

    船上的西班牙人一阵沉默,脸色满是失落和不安,半响后才有人开口问道:“司令阁下,向谁投降?现在就降帆停船吗?”

    前有大明水师的阻击,后有吕宋水师的追击,向哪一方投降,也是个问题。

    他们这次是被吕宋击败,不过阿尔瓦公爵却开口说道:“挂白旗,继续航行,接近明朝海军后,再降帆向他们投降!”

    既然决定投降,接受了战败的事实,阿尔瓦公爵也就冷静下来,开思考怎么降低西班牙的损失。

    周围的人有些不解,这一战下来,必然会有大批西班牙人落入吕宋的手中,为何反而要向刚来的明朝海军投降呢?

    阿尔瓦公爵似乎知道他们的意思,颓然的解释道:“吕宋是明朝的属国,没有与我们谈判的权力,而且他们不能给西班牙带来利益,我们需要与明朝和谈,以确保西班牙不被逐出明朝的贸易体系。”

    用后世的话来说,现在的明朝就是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而且只此一家,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连个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有。

    这种地位,决定了明朝在贸易过程中的主动地位,都是各国来求着明朝让他们贸易,因为只有明朝才有茶叶、瓷器等物品,别的地方没的买。

    这种地位保持了千年,到后来英国人自己种茶,西方各国开始仿造中国的瓷器,才使得这一地位逆转。

    西班牙这个国家扩张的方式很粗暴,靠着美洲白银暴富,但也正是因为有银子可以挖,让西班牙不太重视国内的发展。

    挖银子简单,办实业难,西班牙人抱着金山银山,自然选择简单的来,所以国内的各行各业得反而得不到发展。

    他们缺什么直接购买消费,跟后世的中东土老财一样,造成了西班牙的表面繁荣,并没催生本国的资本萌芽,一旦银子挖完立刻衰落。

    此时,可以说西班牙国内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产业,所以他们尤其需要从外界进口货物,来满足本国的消耗,否则银子只是石头,还会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

    西班牙的发展模式,注定了他的昙花一现,注定了会被采用新的拓殖方式的英国赶上。

    吕宋只是大明的属国,且人口稀少,也不产出什么货物,西班牙没有什么和吕宋可谈的,所以阿尔瓦公爵决定投降明朝,获取与明朝高层接触的机会。

    远处郑成功的座舰上,负责望士卒忽然大喊道:“国公,西班牙人挂白旗了!”

    郑成功时刻注意着前面逃走的两艘战舰,他从千里镜中,只见两艘西班牙的战船,纷纷挂起了白旗,但是却没有降帆,而是继续向西行驶,脸色不禁一变。

    这两艘西班牙战船,分明是去向迎面而来的明朝投降,郑成功将千里镜放下,顿时懊恼的一拳砸在围栏上,“该死的西夷!”

    吕宋国小,人力不足,造船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明朝,而在这将近两年的海上拉锯中,郑成功已经认识到他们在海船与西班牙人的差距,所以吕宋迫切的需要对战船进行换代,需要更快和火力更强大的战船。

    只是吕宋国力弱小,没有能力去大规模的制造西式的战船,那这几艘西班牙的千吨级的战舰,对于吕宋就格外的重要了。

    海面上,两艘西班牙战舰,继续向西航行,吕宋五艘战船追再后面紧追,但是他们的速度与西班牙船的速度差不多,所以只能眼看这他们向明朝水师投降。

    这一战,吕宋与大明在一方,吕宋又是大明的属国,但毕竟不算真正的一家,争夺战利品不可避免,两艘西班牙的战船落入明朝水师手中,水师没有再给吕宋的道理,而且明朝水师也很需要这几艘西班牙战船。

    大明水师的西化之路,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虽不愿意承认,但是西方的战船,确实已经超过了明朝的战船。

    福船的特点是平稳,载货量大,但是在海上作战,需要的是速度和火炮的优势,所以同等吨位而言,福船对上西方帆船,并没有什么优势,修长的船身加上多层甲板炮,才是战船发展的方向。

    在明朝开战以前,已经有十五艘仿造荷兰的西式战船,击败荷兰人之后,明朝又俘获了十多艘荷兰船只,西式战船的数目超过了三十艘,可以说已经有了一支在南洋,甚至印度洋都无敌的舰队。

    不过荷兰人的战舰,其实也有许多缺点,明朝在仿造中便发现荷兰舰船的结构并不稳定,速度虽快,但火力配置、龙骨、船板的厚度都有缺陷,但明朝工匠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

    荷兰船只的缺陷,是为了保持荷兰在远洋运输上的优势,他们为了能够拥有更快的速度,运更多的东西,所以在船之结构上动了手脚,牺牲了很多东西,但明朝的水师不需要运送什么东西,他们的使命就是保护航线和作战,所以仿造荷兰船,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西班牙的战船,特别是一万二百吨的圣菲利普号,明朝也十分感兴趣。

    前不久明朝水师的两艘三桅炮船,在婆罗洲西岸巡视,遇见了一艘西班牙的千吨战船,两艘对一艘,都没将对方拿下,其中一艘还受到了重创,所以明朝水师对于西班牙的战船很感兴趣,明军在俘获了苏禄岛上的西班牙人后,急着赶来参战,就是想从吕宋水师手中分一杯羹

第1317章重商主义时代

    圣菲利普号和圣卡洛斯号向明朝水师投降,标志着荷兰和西班牙的势力彻底退出南洋,明朝重新获得东亚地区的海上霸权。

    这场近两年的海上拉锯,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南洋被明朝纳入势力范围,行成贸易上的垄断,为明朝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的空间。

    这一战吕宋国损失不小,不过怎么说也俘虏了十多艘大船,解除了西班牙对吕宋的威胁,吕宋的商船可以放心出海。

    明朝一边缴获了十二艘西班牙战船,在战事结束后,一部分战船返回泗水,保护周围的汉人聚居点,震慑土人,维护当地的香料贸易,一部分则返回广州,并将俘虏的阿尔瓦公爵等人送到南京献俘。

    从明朝禁海,到刘大夏烧毁海图和档案开始,明朝对于海洋的探索,就以止步不前,逐渐落后于世界,而这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一战,无疑是明朝涉足海洋之后,从新又与西方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

    从十五世纪到近代,西方世界的崛起,大概经历了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然后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重商主义殖民时代,最后是十九世纪开始的帝国主义经济殖民时代。

    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各种航海探险活动,实现了地理大发现,正明了地圆说,同时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发现了美洲,使得整个人类对世界和地球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主导这一阶段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通过大航海,对美洲进行野蛮的掠夺,获取了极大的财富。

    在这一阶段,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方式简单粗暴,就是为了银矿、黄金、香料和找到中国,这是西方人航海的动力。

    近二百多年后,美洲的银矿逐渐枯寂,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衰落,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重商主义殖民时代。

    因为银矿的枯竭,也因为后发的国家没有占据什么银矿和金矿,他们的殖民开始精细起来,开始注重土地的扩张和贸易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是荷兰、英国。

    当时各国认为在世界贸易中,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不可能都是出口大于进口。

    从理论上来说,在任一时间点上,黄金和白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多,变得富裕,那么另一个国家就必须付出贫穷的代价,这是重商主义的重要思想。

    这一时期,国家的力量,取决于他在贸易中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国家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各国为了积蓄财富,纷纷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在这段时间内,西方各国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都采取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手段,来完成资本主义的积累和蜕变。

    进入十九世纪,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干净,西方各国开始窝里斗,帝国主义经济殖民和自由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他们一面保有重商主义的一些特征,继续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一面主张自由贸易,要求各国开放市场,来追逐最大的利益和独一无二的世界霸权。

    此时已经是十七世纪中叶,波澜壮阔的大航时代已经进入尾声,西方已经狂飙了两百多年,好在明朝底蕴雄厚,虽然被掉下近两百年,但还是勉强赶上了这趟末班车。

    明朝虽然错过了地里大发现这个大时代,但是差距并不算大,西方用近两百年来完成这件事情,主要是他们是一步步的摸索,所以时间用的多,而明朝要完成对世界的认知,有西方人的经验在前,便不必再用两百年的时间,或者只需要短短的几年时间,只需要环球试航成功,就能改变明朝对世界和地球的认知,完成西方用两百年完成的事情。

    这就像后世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已经有路可寻,技术都在那里,速度必然比先行者,快上很多,甚至弯道超车。

    眼下,明朝其实已经不自觉的进入了重商主义时代,而按着重商主义的理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世界上黄金和白银等货币的总量是固定的,那么同时参与贸易的国家就不可能同时取得贸易顺差,也就是说没有大家都赚钱的道理,有一国获利,必然就有一国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