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07章三合公司

    在吕宋城东面五十里,有一片村落叫高家堡,是三合公司的总号所在,不过人们不习惯公司着各称呼,多还是叫商号,或者是三合会。

    这一次出海的经历,让高义欢觉得还是要建立一个大本营,他回到吕宋将货物卖掉之后,大赚了一笔钱,但他并没有急着出海,而是决定先把高家堡弄起来,不能让高家堡荒废。

    他在吕宋城交了创建商号的钱之后,又从城外买来了四百多号战俘带回到高家堡,组织战俘开垦田地,种植甘蔗和烟草。

    回到了高家堡,为了提高众人的积极性,他还按照荷兰人和英国人创建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创建了三合公司,将股份分给了跟着他到吕宋的所有人。

    他占公司四成股,基本拥有公司的决定权,然后拿三成分给三十多个高家堡的人,留三成用来奖励对公司有帮助,或者作出成绩的人。

    他这个决定,无疑激发了众人的热情,使得原本只有三十多间茅屋,二百来亩稻田的高家庄,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变成了简易的堡垒。

    高家堡坐落在离海边不远的一块平地上,整个堡垒的造型,就是圆形的土墙围成一个圈,有点像是闽北和赣南的客家围堡。

    土墙围了大块的土地,上面有射击口,士卒可以上土墙防守,里面则是屋宅还有仓库。

    在围堡外面,则是大片大片的甘蔗地和烟草田,数百名土人在田间劳作着,几十名黑藩,则在一旁监视。

    这时田地里劳作的土人,正在黑藩的催促下,将田里的甘蔗和烟叶收割,甘蔗运到河边的作坊榨汁,然后熬成糖,烟叶则运到堡外的空地内晒干,再搬进堡内的仓库储藏。

    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土人还是必须劳作。

    在吕宋土人站了多数,汉人和黑藩都是少数,汉人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威胁都来自原本生活在吕宋的土人,所以被高义欢带回来的数十名黑藩,成了三合会的护卫。

    他们举目无亲,也没有同族,高义欢管他们饭吃,他们便不可能站在土人一边。

    高义欢做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他们的人太少,如果用土人,万一他们勾结在一起,会对三合会十分不利。

    汉人想要在南洋站稳脚跟并不容易,除了气候恶劣,水土不服之外,四面都是敌人,随时可能遭受土人的攻击。

    在吕宋湾沿岸,遍布着像高家堡这样的堡垒,都是为了抵抗土人的袭击。

    在吕宋岛上,汉人只占了少数,朱以海作为吕宋王,也没有实力去维持大量的军队,连郑家因为没了福建,也无法维持庞大的舰队,来维护到上汉人的安全。

    所以岛上的各个村落,纷纷建堡自保,各个商号也都拥有自己的武装,来保护开垦的良田不受土人的侵扰,护卫货物的安全。

    吕宋国只能默认他们拥有武装,不过各商号和各村堡有多少护卫,需要向吕宋国报备,吕宋王在关键时刻,有权征调他们,而各村堡和商号则按着他们的实力来出动兵力,而作为回报,吕宋王承认他们对新开垦土地的拥有权,或者对商号减免一定的税收。

    这对吕宋国而言,是中央政府丧失了许多权利,将权利分给了地方,并非中央集权,而是地方分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朱以海的实力,可事吕宋国不像占城、泗水和佛柔等地,有强大的大明朝支持。

    这些地方遇到威胁,有明朝水师作为后盾,明朝遇到灾年,就会持续输入人口,明朝有能力,以强势状态掌控,但吕宋只能靠自己,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吕宋在南洋的发展模式与明朝不会相同,明朝可以说是中央政府指导,吕宋只能尽量发动岛上每一个汉人的积极性,将权利分出去,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找朱以海,朱以海也难以解决。

    时间到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高义欢带着三十多个汉子,正指挥着近百个土人,将堡内晒干的烟草捆好,把仓库里的蔗糖运出来。

    在离堡垒不远处的海边码头旁,停着一艘三桅福船,上面分别插着明朝、吕宋还有三合公司的旗帜。

    这是高义欢从郑家手中买来的一条海船,也是三合会唯一的一条船。

    现在高家堡的情况已经进入正轨,唯一缺的就是人,不过并不是土人,只要花高价,高义欢还能买些会来。

    可是现在整个高家堡,土人有五百多人,汉人才三十八个,加上黑藩也不到一百人,高义欢不敢再扩张,万一土人造反,他们根本镇不住。

    现在仓库里已经存了不少货物,高义欢便准备将货物装船,跑一趟大明,顺便去家乡接点儿人回来,不然自己人太少,他不安心。

    这时高义欢与高义站在码头边上,数十名土人在黑藩的监视下,背着一袋袋烟叶,往福船走来,后面的几人则背着用木桶壮着的蔗糖,沉重的货物将他们的背都压弯,身子佝偻着前行。

    高义看了下福船,回过头来,有些担心道:“二哥,最近海上不太平,西班牙人的战船时常出没,好些个商船出去了都没回来。要不我们再等一等吧!”

    西班牙人窝在吕宋西南面的苏禄岛上,明朝水师在南面封锁他们,郑成功在北面封锁,不过海面广阔,偶尔有那么一两艘西班牙人的船只,突破封锁,四处袭击吕宋的商船,也是不能避免。

    因为西班牙人的袭扰,吕宋港内已经停满了商船,大都不愿意冒风险,怕撞上西班牙的战船。

    高义欢笑了笑,“没事儿,西班牙人主要拦截我们去柔佛(新加坡)的商船,我们往北去大明,不会有什么问题。况且,公司缺人,我准备把大家的亲人都接过来,再顺便买一些精铁和农具回来。这些东西吕宋买不到,只能去大明买,我准备买一船回来,应该又能赚上一笔。”

    吕宋除了产粮和蔬果外,并没有其它的东西拿来贸易,吕宋的商会主要是从大明购买茶叶、瓷器、布匹等物之后,再卖给南洋的苏丹国,或者运往印度,从事“二道贩子”的工作。

    所以西班牙骚扰吕宋前往柔佛的航线,就让吕宋无法将货物,运到印度了,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一些商号便将船停在了港内,没有再跑贸易,但是高义欢却看到了别的商机,去一趟明朝,带一船铁器回来,赚的虽不多,但风险也小,何况他还有烟叶和蔗糖送到明朝,可以说利润不低于跑一趟印度了。

    两人正说着话,不远处一名十多岁的土人,不知道踢到了什么,一下摔在地上,背上的木桶砸在地上,红色的蔗糖撒了一半,一名黑藩见看见顿时大怒,拿起棍子就开打,后面一名四十多岁的土人见了忙将背上的木桶放下,身子扑在年轻土人身上,帮他挡着黑藩挥下的棍子。

    木棍打在身上,发出声声闷响,黑藩边打边骂,那四十多岁的人被打得口吐鲜血,下面的小土人嘶声呼喊,想要把替他挡棍的土人推开,但后者确死抱着不放,急得那年纪小的土人撕心裂肺的痛哭。

    他们的声音引起了两人的注意,高义欢皱了下眉头,对高义说道:“记住了,我们的人不要去打人,这种事情让黑藩去做,另外有罚就有赏,等甘蔗收完之后,给他们吃几顿好的。”

    说着他看了还在打人的黑藩,接着对高义道:“好了,你让他不要打了,受伤的土人让他休息几天,一个五两银子哩。另外晚饭时,给这个黑藩多加一个鸡腿。”

    高义点了点头,小跑着过去,笔画着制止了黑藩,让那小年纪的扶着受伤的土人去休息,又伸手招来两名土人,将地上的糖收拾一下。

    吩咐完,他便向高义欢走去,就在这时,一名吕宋国的骑兵却奔驰而来,他一人双马,背后插着一面旗子,被风吹得鼓荡。他飞快的奔到堡门前,问了几句之后,便一拉马缰朝高义欢奔来。

    骑兵在不远处勒住战马,扫视了高义欢和高一杆一眼,大声说道:“你们谁是三合商号的东家?”

    高义欢见此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是闻语还是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便是!”

    “三合商号有三桅海船一艘!“骑兵展开一份宗卷看了看,“你们被征用了,准备把船开到吕宋城去吧!”

    骑兵说完,将那份宗卷丢给高义欢,便一拔马缰,往下一处而去。

第1308章海船云集

    高义欢看着那骑兵,疾驰着离开,忙展开宗卷来看,高义、高老三等几名汉子则围了上来,脸上漏出担忧之色,纷纷问道,“二哥,怎么回事?”

    吕宋国要求所有的商号都要在官府登记,有多少船,船什么样式,都要写清楚,然后由官府给商号发放令旗。

    有令旗的就是正规商号的船,官船不查,可以在吕宋和大明贸易,没令旗的就是走私,一旦查到,船只和货物都要没收,人还会被捉拿见官。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好收税,也是方便官府掌握商号的信息。

    吕宋的收税并不高,甚至为了吸引商号过来,税比大明还低一些,所以一般的商号都会去官府登记注册,高义欢的三合公司也不例外。

    他展开宗卷快速看了一遍,是一份官府的征调令,吕宋国准备和苏禄岛上的西班牙人决战,征调在岛的所有海船前往助战。

    高义欢叹了口气,将宗卷合起来,“大王要和西班牙人决战了,我们三合公司是登记在册的,要奉命前去参战。”

    海上的势力错综复杂,出海后就没有了王法,全靠自己,所以即便是商船也都有枪有炮,集合在一起就是一支水师。

    吕宋国小人少,养不起水师,所以只保留了一部分主力战船,剩下的船只基本都转让给了各个商号,这也是一种藏兵于民的手段。

    其实不只是水师,吕宋的陆师也只维持在三千人左右,剩下都是各堡联防自保,来此的汉人男子基本都被各堡编成了练勇。

    吕宋国陆师虽不多,但与土人部落干仗时,却一拉就是数万练用出来,虽然他们训练不精,但打土人还是可以的。

    高义等人听说要去打西班牙人,心里一惊,有些慌道:“那我们不去大明么?二哥,货物都要装船了,能不能不去啊。”

    相比于去明朝,南下与西班牙人作战,无疑更加危险,几名汉子立时议论起来。

    高义欢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道:“不去肯定是不行的,船没有出海,官府记录着哩。如果不去,今后就享受不到赋税的优惠,官府那边也会留下底子,有的是办法对付我们。”

    高义迟疑道:“可是我们才两门炮啊!”

    “咱们先拿货物找郑国公去换吧!”高义欢沉声道。

    高义等人还是不情愿的站着没动,高义欢只得又道:“西班牙人窝在苏禄,对吕宋虎视眈眈,不仅威胁着我们去南面的航线,还时刻准备进攻吕宋。咱们不去,其他商号也不去,那咱们吕宋国就是一盘散沙,大王也没法子去打西班牙。”

    高义欢扫视了他们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光要长远一些,别只顾着自己的坛坛罐罐,也得考虑下大局,要是大伙儿不团结,让西班牙人杀回吕宋,那你守着这点东西有什么用,你们忘了之前死在吕宋的两万多汉人呢?”

    这一群人都是从乡里出来,还是有很强的小农思维,就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一下外部的环境,缺少大局观,不过这也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决定的。

    听高义欢这么说,众人才动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明白。

    不多时,货物就装完了,这本来是要运到明朝去换银子的,不过现在却要拿去找郑家换枪炮,一众人都不太情愿。

    高义欢把三十多个汉子,叫到身边,说道:“咱们要出海,船上的火炮不能少,不如就趁着这次机会把炮配齐。现在大王要与西班牙作战,胜了对我们也有利。打跑了西班牙人,航线安全之后,我们正好在去一趟黑藩的地。”

    “二哥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做吧!”汉子中有人说道。

    高义欢见此,随即说道:“那好,高义我给你留下十个弟兄,而二十个黑藩,火枪也都留给你。你给我看着高家堡,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我回来饶不了你。其他二十八个兄弟,加上二十个黑藩,全部上船,随我去给大王助战。”

    高义欢创立三合公司,还是想把它做大的,而要想做大,首先得跟着官府走,其次得能前往印度和大食贸易,所以他是必须要去的。

    他吩咐完,随即便一挥手,“都回去准备吧,下午咱们就走!”众人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