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顺治今天在殿上对他的羞辱,他明白顺治不可能听进他的意见,而一旦顺治掌握权力,他必然不会有好日子过。

    现在顺治明显走上了一条错路,他不能看见满人丧失最后的机会。

    此时朝鲜已经复国,大清如果不赶紧退回关外,要是朝鲜和明军占了满人的老巢,那他们想退回关外也难以立足。

    楼亲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执行摄政王多尔衮的遗命,立刻撤离北京,返回盛京,并且做好弃守盛京的准备,事先将钱粮藏到山中,应对明军的报复。

    想到这里,楼亲忽然睁开眼,目光中闪现出一丝厉色,他冷笑一声,心道:“王贼与大清争斗十余年,从未主张与大清和谈,福临想和王贼谈判,真是幼稚!以王贼的心性,谈判必然不可能,满人只有求得他的原谅,让他觉得征讨起来不划算,才会放过我们,本王绝不能允许,福临将大清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楼亲回到王府,不多时罗科铎便赶了过来,两人商议到中午,罗科铎才有些惊慌的返回平郡王府邸。

    此后,两人的王府便不断有人出入,楼亲连续约见两白旗旧部,直到傍晚时分,王府内才安静下来。

    夜幕悄悄降临,北京城内逐渐陷入一片漆黑,只有街道上巡逻的士卒,打着火炬在街道上穿行。

    这时楼亲穿着一身铠甲,忽然领着五十多名侍卫,从王府出来。

    另一边,罗科铎也领着三十多人出了王府,悄悄的往军营而去。

    两人一个前往两白旗的营地,一个到两红旗的营地,不过这四旗比较惨,合起来也凑不出两千人。

    两白旗,是多尔衮、多铎的心腹,这次随着多尔衮南征,基本报销。

    两红旗也是一样,是满清的精锐之师,代善死后,由其子谦郡王瓦克达统领。

    中原大战,是明清间的决战,所以除了关外留守的三千正红旗外,其他的两红旗也全部南下参战。

    这一战下来,瓦克达都死了,两红旗也就逃出罗科铎还有五百多旗丁而已。

    这些溃逃回来的败兵,恨不得立刻插翅逃回关外,所以都比较支持楼亲和罗科铎,两人在白天联系时,他们都表示愿意跟着两位王爷。

    楼亲来到军营时,两白旗最后的一千二百多人,已经打着火炬站在了营地之中。

    近几年来,两白起旗,一直就不曾满员。多尔衮没死之前,数次准备拆解其它几旗,将两白旗的兵丁补齐,但是却未来得及实行,现在又被彻底打残。

    旗兵们见楼亲到来,纷纷安静下来,而楼亲也没有费话,他铁青着脸,将刀把出来,高高举起,大声对千余旗丁道:“中原一战,我们败了。败了很可耻,但是败了还不承认,就是自欺欺人。本王相信你们也知道,明军即将兵临城下,然而皇上还抱有和谈的幻想,他这样一拖,到时候大家都走不掉。今晚,本王就要带着你们,请皇上立刻放弃北京,带你们回到关外!”

    千余旗丁不约而同的举起兵器,响应道:“回关外,回关外!”

    历来的政变,不是夺权,就是叛乱,可是楼亲发动的这场政变,却有些奇怪,政变的主要目标,居然是为逃命。

    见士卒们支持,楼亲立刻翻身上马,领着千余士卒奔出营寨。

    另一边罗科铎也领着五百多人从营地出来,准备与楼亲汇合之后,便直扑紫荆城,逼迫顺治去帝号,立刻下令退回关外。

    多尔衮十多年来,没做的事情,居然要在他们两人身上实现。

    此时,敬谨郡王尼堪已经入睡,忽然他被下人唤了起来,被告知楼亲、罗科铎半夜去了军营。

    多尔衮死后,满清的权力出现一个真空,谁来取代多尔衮,是一个问题,尼堪心中难免没有一点想法,所以他派人监视了楼亲。

    多尔衮为了控制北京的权力,自从两白旗进城之后,就没有撤出北京,军营就设在北城。

    后来代善与多尔衮和解,代善与多尔衮共同理政,两红旗也进驻北京城,大营也在北城。

    其他的各旗却一直在城外扎营,就算现在情况紧急,大军全都退入了城中,可是尼堪的兵马也没能进入北城,而是放在平民居住的南城。

    此时皇城和紫荆城当值的侍卫也就两千多人,其中不少人还是多尔衮的心腹,楼亲和罗科铎这个时候去军营想做什么?

    尼堪顿时大惊失色,一面往外疾走,一面穿衣穿鞋,吩咐属下去南城调兵,自己则急忙往清宫而去。

    三更时分,顺治刚睡下没有一会儿,就被太监叫醒。

    虽然大清局势不太乐观,但是顺治好不容易摆脱了多尔衮的阴影,没了压制的他,还是按照惯例纵欲一夜,身体着实疲惫。

    早些年前,多尔滚不让顺治处理政务,还时不时的夜宿慈宁宫,使得年少的顺治愤怒之下,过早的接触了男女之事,用房事来发泄心中的愤慨。

    别看他才十六岁,可是已经有了两子,第三个孩子,也将要马上出生。

    不过因为他太早接触房事,又喜欢些变态的花样,不仅生出的孩子体质不行,长子已经早死,他这么年轻,在行房时已经需要药物辅助才能尽兴,身子早已垮掉了。

    顺治刚才睡下就被叫醒,他着实困顿之极,他打了个哈欠,极为不满问道:“什么事?”

    “皇上,敬谨郡王有急事求见。”

    白天议政时,尼堪站在他一边,让顺治十分高兴,听说是他要见自己,他皱了下眉头,还是打起精神来道:“让他进来见朕!”

    不多时,尼堪匆匆走进来,老远便急声说道,“皇上,出大事了?”

    “出了什么大事?”顺治的睡意还没消散,他漫不经心地问道。

    “皇上,楼亲和罗科铎造反了!”尼堪急得满嘴冒泡。

    顺治听了猛然一惊,整个身体差点吓得滚落于地!

第1207章政变失败

    处于绝境和危难之时,人们要么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要么就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互相残杀。

    福临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以前道是时常担心多尔衮会废了他,可是当多尔衮死后,他便放松了这种警惕,他是万没想到,他才放松,楼亲和罗科铎,却忽然叛乱。

    尼堪见他慌张的模样,心中一叹,如果顺治城府深些,不要和楼亲正面冲突,楼亲和罗科铎也不会,直接兵变。

    福临一阵慌乱,有些六神无主,他因为恐惧,脸色一阵惨白,忽然他看向尼堪,惊慌道:“卿家,朕现在该怎么办?”

    尼堪见顺治终于开口问他,他忙说道:“皇上,现在最关键的是调兵平叛。”

    顺治慢慢也镇定了一些,他急道:“这皇宫中的侍卫,许多都时摄政王安排的,朕怕他们与楼亲里应外合,朕先离开皇城如何?”

    尼堪立刻摇了摇头,大清现在的情况,哪里还经得起大折腾,必须要马上将楼亲、罗科铎镇压,尽快平息内乱,否则一段事态扩大,那就便宜明军了。

    “皇上,如果让楼亲占据皇城,那想要平定下去。就不容易了。”尼堪看着慌张的顺治,忙安慰道:“皇上,楼亲的威望与睿王相比,相去甚远,如今睿王薨逝,皇上为大清至尊,楼亲未必能叫开宫门!另外,臣以让人通知南城的驻军,还有岳乐,只要皇上将楼亲挡在宫外,必定能安然度过这次危机。”

    福临听他这么说,虽然心里没底,但是也没有坚持要走,他也知道,让楼亲站了皇宫,那大清就完了。

    福临镇定了一些,脸上神情转为愤怒之色,恨声道:“该死的楼亲,朕不追究他败军之责,他不知感恩,还要造反,朕非杀了他不可。”

    福临早想对多尔衮一党进行清算,在历史上多尔衮死后仅两个月,福临就下诏,以十四项大罪为由,削去多尔衮官爵,籍没其家产入官。

    除多尔衮母子并妻罢追封撤庙享之外,对死去的多尔衮还采取了掘墓鞭尸的严厉惩罚。

    在古代,掘坟鞭尸,那真是恨透这个人,才会这么做,而顺治不但做了,还砍掉多尔衮的脑袋,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暴尸示众,连多尔衮的亲信,也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

    想多尔衮为满清呕心沥血,最后被自己人弄成这样一个下场,可以说当真够惨。

    这次多尔衮死了,顺治能压住怒火,不对多尔衮的党羽进行清算,已经十分不易,没想到,他没动手,楼亲到先动手了。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跌跌撞撞跑来,惊恐万分道:“主子万岁爷,大事不妙,西安门被人打开,英郡王带人闯进皇城了。”

    尼堪刚说,以楼亲的威望,未必能指挥皇城内的侍卫,西安门就被打开了。

    福临‘啊!’地一声,站起身,这个消息惊得他目瞪口呆。

    尼堪脸色也刷地紧绷起来,楼亲已经进了皇城,情况变得严重了。

    一时间,尼堪也顾不上礼节,拉着福临,绝对不能再让楼亲闯进宫城,他只能希望守卫清宫的侍卫看见顺治能够听他指挥,将楼亲拒之门外。

    宫城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楼亲从西安门进入皇城,所以直扑西华门。

    此时宫城外被火把照得如同白昼,近两千多士兵打着火把,一边举高,一边呐喊着,“开门,快开城门。”

    楼亲披挂盔甲,骑在战马上,冲到门前高喝道:“巴牙祖!快开城门!”

    楼亲选择的入宫路线上,都有摄政王安排的人,城上一名将领看见楼亲,正要让侍卫开门,后面却忽然有侍卫大喊:“皇上驾到!”

    城楼上的侍卫,顿时纷纷跪地行礼,那牙巴祖见周围属下都跪下,只能也跪了下来,给顺治行礼,毕竟福临是皇上,而他只是个小将而已。

    顺治脸色惨白的出现在宫城上,向下看着楼亲,有些底气不足的喝问道:“楼亲,你为何要造反?”

    楼亲见顺治出现在城头心里一惊,他没有回答,反而急声像城头吼道:“巴牙祖,你还愣着干啥?”

    那将领听了刚要站起来,城上却一片惨叫,他身后几名亲兵,已经被尼堪的人砍杀,他大急之下,准备冲向顺治,尼堪却一刀捅入他的腹部,然后抗起他的尸体,便直接丢下宫城。

    楼亲只见一个重物掉下来,狠狠的砸在他的战马之前,顿时满脸惊愕。

    城上的侍卫一片哗然,这时,尼堪却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楼亲谋逆,给本王放箭!”

    说完他夺来一张弓,弯弓搭箭,直接向楼亲射去,他这一箭速度疾快,楼亲脑袋一低,‘咔嚓!’一声,箭矢直接把楼亲的头盔射飞。

    楼亲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低头大喊道,“快,攻城!”

    为了防止意外,楼亲也备了简单的登城梯,下面的旗兵顿时乱箭抛射城头,城上响起一片惨叫。

    城上的侍卫见头领被杀,皇上和敬谨郡王在城头让他们反击,而城下又射上一波箭雨,他们只能听命还击。

    城门处双方弓箭互相射击,两白旗的士卒将梯子搭上宫墙,往上攀爬,却被尼堪指挥人马将梯子掀翻,士卒惨叫着落地。

    宫墙上的侍卫不到两百人,但是北京毕竟是都城,明朝经营两百多年,宫城高大,城门坚固,却不是那么好攻打。

    楼亲见士卒攻不上去,在马上大急的挥剑呼喊,“第一个登城的赏千金,官升三级!”

    一旁的罗科铎却急的额头冒汗,他没想到尼堪和顺治居然会出现在城头,他打马来到楼亲身边,大声说道:“我们动静太大,南城的人马就快赶来。要不我带一队人,却攻午门!”

    楼亲皱了下眉头,见没法子拿下西华门,于是点了点头,“好,你带五百人去午门,那边也有我们的人,或许能够叫开城门!”

    罗科铎忙招呼正红旗转身,准备沿着宫墙向南而去,城头的尼堪见此,顿时大惊,可就在这时,在楼亲身后,大队的兵马忽然杀至。

    他只见西面出现一片火把,将西华们外照得如同白昼,大约有数千兵马跟在岳乐身后,随着岳乐一声大吼,“杀!”

    数千士卒就呼喊着“杀啊!”冲入两白旗的背后,楼亲被杀个错手不及,与为来得及向南的罗科铎一起,被包围在西华们前的狭小区域。

    尼堪看见正厮杀的楼清退到城下,距离城墙不到七十步,他立刻再次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这一次楼亲没有准备,利箭正中他的后心,只见他在马上晃动了几下,便忽然坠地。

    剩下的士卒很就发现,他们已经被包围,这时安郡王岳乐忽然大喊,“你们已被包围,投降者免死!”

    他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