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预见,几百年后,此战仍将是后人心驰神往的一役。

    王彦一声令下,十四万明军快速成阵,金清联军中,多尔衮拿着千里镜观察,见明军主体阵形与他几乎一致。

    明军同样将步军放在中间,骑军放在两翼,只是明军的步阵,要比金清联军大一点,骑军要少一点而已。

    多尔衮见王彦摆出这样一个阵型,步阵前的士卒正忙碌地摆放拒马,挖掘壕沟,顿时喷出一口老血。

    要的是明军,可是追上来后,居然又不进攻,反到想让被追的清军去主动攻击,而偏偏多尔衮急于一战,没时间继续耗下去,他只能改变阵型,从新列阵!

    一时间,多尔衮只觉得,世上在无王彦这么无耻之人。

第1194章三王会战(十七)

    王彦看了金清联军布下的大阵之后,已是成竹在胸,他一边吩咐各部,按着指令摆阵,一边召集诸将召开战前最后一次会议。

    明军中军,在士卒搭设望楼的空地处,十多员大将聚集在王彦身边,听从楚王对此战的部署和决战策略。

    行军途中,条件有限,王彦直接抽出腰间的玉柄宝剑,以地作画。

    王彦现在的身份,自然不用亲自厮杀,他的剑观赏性大于实战,剑柄是上等的玉石雕琢而成,剑身上还镶嵌了七枚宝石,绝对的简直连城。

    王彦用宝剑在地上划了几下,将战场的情势勾勒出来后,便略带得意的说道:“敌军粮尽兵疲,并且将陷入我军两面夹击之中,所以

    急于求战。孤料定多尔衮见孤摆下此阵,便只能改变大阵,主动攻击。临敌变阵,此兵家大忌,敌军气势以泄三成,而我们只要守住本阵,拖延下去,就是大胜!”

    王彦看了众人一圈,见众将都领悟了他的话语,于是接着在地上划了几剑,继续说道:“敌军的优势在于骑兵众多,可是我们火器厉害,新铳的射程远超清军骑弓,所以只要本阵不乱,发挥出火器的优势,敌军不足为惧!”

    “殿下放心,我以命士卒在阵前布置拒马、挖掘壕沟,必然保证大阵的安全!”李过开口说道。

    王彦点了点,语气一变,“这次我们胜算很大,可是也不是没有弱点。”说着他剑指地面,接着说道:“我军步阵正面庞大,两侧无山势可依,所以两翼薄弱,容易给敌军可趁之机会。因而炮队要时刻注意,一旦敌军冲击侧翼,要立刻调整方向,发炮阻击。”

    “殿下放心,炮队会重点注意侧翼。”陈于阶抱拳道。

    王彦见此,随即一挥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孤王居中调度,而各位将负责临阵指挥。李过负责前军,刘芳亮负责左翼,李定国负责右翼,李来亨负责后军,横冲马军暂蔽两翼,等候将令!”

    说着王彦将剑擦了下,插回鞘中,谓众人道,“此战我们胜算很大,只要大家记住一个“稳”字,保证大阵不乱,大明必胜无疑!你们明白了吗?”

    “总之殿下的意思就一个字,‘稳!’我等都明白了!”众人齐齐抱拳。

    王彦随即挥了挥手,有任务在身的将领,立刻翻身上马,疾驰回本部而去,没有差遣的则留着中军,等候王彦分配任务。

    这时望楼已经被士卒搭建起来,上面的旗帜被风吹的猎猎作响,王彦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望楼,俯瞰十四万明军已经严阵以待。

    明军中军三万为预备队,准备支援各个方向,前军也是三万,左右两翼各两万人,后军一万,可以说将各个方向的威胁,都考虑到了。

    除此之外,左右还各有一万五千马军,躲在两翼后面,准备随时出击。

    这样的阵型,可以防止清军骑兵,突袭两腰,也能在清军进攻乏力之后,两翼骑兵前拱,打一个漂亮的反击。

    “呜呜呜~”

    就在王彦登上望楼之时,匆忙变阵的金清联军阵中,号角声蔓延而起。

    联军阵还没有变完,多尔衮便另令楼亲领着三万蒙古骑兵,向明军大阵扑来。

    明军列成阵型之后,阵前和左右以及后阵的士卒,都在挖壕,布置拒马和鹿角。

    如果多尔衮不早一点攻击,王彦那厮说不定筑起一座土城来,都有可能。

    多尔衮不能给明军加强防守的时间,他一声令下,凄厉的号角划破天空,三万精于骑射的蒙古骑兵开始骚扰明军大阵。

    骑兵想要击破步阵,首先就是要骑射乱阵,等步军承受不住骑兵箭雨袭扰,阵型松动之时,再由重骑冲击。

    蒙古人骑射的本事,比满州人还要厉害一些,多尔衮派出三万蒙古弓骑兵,这是清军作战的一贯手法,几十年都没改变。

    蒙古骑兵骤然发动,三万骑兵分为三个万人队,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形成一波一波,连续不断的箭雨攻击,不给明军喘息之机。

    楼亲领着一万骑兵率先杀出,马蹄声惊天动地,紧接着第二个万人队和第三个万人队,也紧随着冲出来,三队之间,相互间都间隔一段距离。

    一时间,万蹄践踏大地,黄尘弥漫,遮蔽了天空,蒙古骑兵如同海上的巨浪一样,一浪赶着一浪,冲向明军的大阵。

    楼亲作为阿济格之子,继承了他父亲的悍勇,他伏在马背上,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明军大阵。

    他知道随着战马奔驰,只要接近明阵射一波箭雨,然后立刻转向迂回,这时第二队骑兵,就会紧随他之后,向明军射出第二波箭,然后是第三队万人骑兵继续抛射,而当三队都射完之后,他领着的一万骑已经迂回过来,继续扑向明阵。

    如此往复循环,箭雨一波接着一波,楼亲相信,就算明军再精锐,也会被他们扰乱阵型。

    想到此处,他不惊信心大增,猛然夹紧马腹,高举硬弓,大声喊道:“冲!杀光明贼!”

    万余清军立时一声怒吼,提起了速度,疾驰着飞奔向明军大阵。

    明军阵中,一名负责观察的百户,放下千里镜,向陈于阶禀报道:“督指挥,敌骑进入射程!”

    “开炮,齐射轰击!”

    明军阵中,忽然响起一连串的炮响,近四百枚铁弹,便冲出腾起的白烟,向清军骑兵射去。

    前冲的清军骑兵,还没反应,便被砸的人仰马翻,骑兵连续坠地。

    在后面观察的多尔衮,脸上大惊,两里的距离,明军的火炮居然就开始轰击。

    在他的映像中,明军野战的火炮都是佛郎机,射程不到一里,打散弹更加只能打两百多步。

    在多尔衮看来,明军急追上来,笨重的火炮肯定跟本上大军,可是不想明军火炮不仅跟上来,还有这么多,打的这么远。

    明军阵中,青铜炮炮口腾起白烟,炮身猛退,炮手立刻拿着裹着湿棉布的长杆捅入炮管中,清理炮膛,扑灭火星,装药装弹,再来一炮。

    射程远就意味着可以再清骑接近明阵前多开两炮,楼亲身边的地面被打得泥土飞溅,蒙古骑兵连连坠马。

    这让不少蒙古骑兵,都胆颤心惊,在他们以往的经验中,冲锋过程中最多临敌三发,骑射袭扰,不冲入阵中,受到的攻击更少,现在却已经一连吃了几炮。

    不过清军虽然震惊,但是却并没有停下,他们咬牙冲锋,想着只要射上一箭,马上就能脱离。

    地皮在颤抖,清军骑兵在炮击中,快速接近明军大阵,只要进至七十步,蒙古人就会让明军知晓蒙古人骑射的厉害。

    炮击并不能阻碍蒙古马军的冲击,明军也就是火炮厉害一些,他们安慰自己,只要冲到近前,就让明军知道他们的厉害!

    蹄声隆隆,飞速拉近着两军距离。

    然而清军刚进入两百步的距离,站在阵前的李过便一声大呼,“自生铳!”

    军官的呼喝声立时在明军阵中此起彼伏,听到命令,明军们平举火铳,不用寻找目标,便击发了手中火铳。

    数千枚弹丸齐发,如同一堵墙一样泼出,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猝不及防间,纷纷应声而倒。

    楼亲满脸惊愕,只见身前的骑兵,战马腾空而起,甩掉的骑士,重重砸在地上,翻滚着,悲鸣着……

第1195章三王会战(十八)

    明军前阵,挖掘壕沟,布置拒马、鹿角的士卒,都退回了阵中。

    明军第一排铳手射完一发,立刻后退,动作整齐划一的清理药室,装好弹药,然后拿出通条将弹药捣实。

    这时另两队火铳手已经先后发射完毕,重复他们的动作,而他们则再次上前,抬铳击发。

    整个明阵没有一点其它的声响,只有通条戳入枪管的声音和一阵阵火铳击发的声响。

    在一片“砰砰砰~”的响声中,明军阵线,立时就被硝烟弥漫。

    面对数万骑兵蜂拥而来的阵势,明军不慌不乱,坚守岗位,各忠其职,铳手毫不畏惧大地的震动,每一个简单的操铳动作,都说明了他们是一支精锐之师。

    明军阵中,铳响如冰雹落下一样,小小的弹丸呼啸而出,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射向了敌骑。

    冲锋中的蒙古骑兵,或许没有发现,可是在后面的观阵的多尔衮却脸色一寒,冲出的骑兵,就像是突然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一般,像打枣子一样,纷纷坠马,无数战马腾空而起,前锋一阵人嚎马嘶。

    明军的火铳射程在两百步,而蒙古人的骑弓,想要洞穿明军的衣甲,至少要突进到七十步的距离。

    这就是说,清军挨了几轮炮还不算,还要硬吃明军三轮火铳,才能射出一波箭雨。

    多尔衮会算账,这个买卖划不来,骑兵没能将明军扰乱,自己就死的差不多了,这简直是血本无归的买卖。

    骑兵能够骑射骚扰步军,主要是步军的武器,在射程上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再者步军弓手最多放二十支箭,人就疲乏了,手臂便没了力气,拉不开弓箭。

    现在明军火器的射程,远远超过清军,几乎是他们的一倍,并且使用火铳,并不需要他们花多大的力气,只要不炸膛,打个几百铳都没有问题,明军的装备已经有了质的突进,可是清军还拿老的战法来对待明军,结果自然就是悲剧。

    蒙古骑兵胆颤心惊,身边的同袍不断的落马,他们只能前仆后继的咬牙冲锋,在明军排铳的持续射杀下,不知多少蒙古人坠马落地。

    明军的火炮,发出震动天地的巨响,使他们人马皆惊,明军的火铳手,轮流射击,铳丸不曾停歇,几乎形成密不透风的一堵弹丸之墙,让他们笼罩在死亡的威胁之中,而他们则要等到明军的武器轮番使用几轮之后,才能拿起射程近得可怜的骑弓还射。

    悍勇如楼亲也不敢回头去看,身后留下了多少人尸马尸,他怕一回头,心中的一口气就泄了。

    终于,在遭受明军数轮火炮和火铳轰击后,蒙古骑兵终于杀到了七十步内,楼亲立时一声怒吼,发泄出了心中的恐惧,“弓箭,放!”

    在弹雨中,伏在马背上奔驰的蒙古人,顿时全都直起了身子,将骑弓拉成满圆,射出复仇的一箭。

    一片飞蝗射入明阵,前排的铳兵,顿时一片哀嚎,被射倒数百人。

    李过见此脸上冷峻,没有波动,他一挥手,一队明军士卒冲上前去,两人一组,将受伤和身亡的士卒架起拖下,后面几排抱铳在胸的火铳手,立刻上前填补了空位,继续射击。

    第一个万人队,丢下一地的尸体只后,拔马向后迂回,第二队和第三队紧接着就步了第一队的后尘。

    旷野上,到处都是蒙古人的尸体,他们没射死多少明军,到让自己送了性命。

    蒙古人第一次觉得,他们的骑射,没了用武之地。

    楼亲迂回过来之后,看着满地的尸体,心中一寒,顿时冰凉冰凉的,他想要重现萨尔浒的信心,一下就去了一大半。

    他正犹豫要不要继续冲上去再射上一箭之时,清军阵中,鸣金声响起,让他立时长出了一口气。

    多尔衮看见了整个过程,他嘴角一阵抽搐,双眼凸出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一轮袭扰,蒙古人怕是损失了三千多人,但给明军造成的伤亡,绝对不会超出千人,这样的战损比例,他还骚扰个屁呀。

    多尔衮反应也快,一见骑射骚扰然后重骑破阵的老战术不奏效,他丝毫不拖泥带水,厉声喝道:“撤回来!”

    鸣金声响起,损失超过一成的三万蒙古骑兵,匆匆的又退了回来。

    这个时候,明军两翼的横冲马军躁动起来,想要拱上去,从后面掩杀一波,不过王彦谨慎的很,力求一个“稳”字,并没有下达命令,所以马军只能安奈住心中的躁动。

    此时的明军,就像是一个武术高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