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来,鲁王少有顺心之事,派去联络张名振的人传回消息,鲁王在江北的三万人马,已经被戴之藩控制,信使根本没有联系上张名振,朝鲜的谢迁更是指望不上。

    除了联系江北旧部失败之外,水师方面也传来了不利的消息,扬州的刘顺与崇明的满大壮合兵一处,似乎有援救南京的动向。

    种种不利,让浙军中不少人开始打退堂鼓,鲁王的心腹冯京,见南京又打不下,浙江又兵力空虚,便劝说鲁王撤兵,退回浙江,把朱慈焕迎接到杭州,打他的旗号,实行武装割据。

    另一些人,如大将王翊、阮骏则坚决反对冯京的建议,认为他们现在就该孤注一掷,拿下南京,只有打下南京,他们才能破局。

    鲁王内心也非常不甘,他还在等,他还有一个机会,就是等王彦的死讯传来,南京人心动荡之时,他还有些机会。

    如果王彦真的死在安庆,聪明点的人都晓得是唐王所为,就算唐王不承认,大伙儿还是心知肚明。

    朝中的文臣无耻一些,或许会和唐王妥协,可王彦纵横天下近十年,那么多心腹故旧,难道就不想为他报仇,鲁王总能找到几人,拉拢过来,借机翻盘。

    这一天,是八月一日,鲁王正在窥视南京的城防,近些日子他是绞尽脑汁,苦思破城之法。王彦用来攻打南京的方法,他几乎都复制了一遍。

    浙兵抓来民夫,秘密挖掘地道,打造器械准备搭建浮桥,甚至派人到城下给高一功送信,告之他,唐王和金声桓将在安庆伏杀王彦,可是高一功却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鲁王穿着一身金甲,领着一队骑兵,在南京城下奔驰,最后驻马在一处高坡上,观察南京的护城河,寻找适合搭设浮桥的地点。

    这时,一阵马蹄声忽然由远处传来,听到动静的鲁王转过身子,只见阮骏打马奔来,一直跑到高坡下,方才勒住战马,然后一手提着马鞭,一手按着战刀,神色焦急的来到鲁王面前,他不顾四周将领,便探过头去一番耳语。

    鲁王听罢,脸色一沉,但随即点了点头道:“知道了。”

第1112章楚藩未死

    鲁王听了阮骏的话,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又继续视察了一阵,方才回到大营。

    途中他连续下令,召集王翊、萧起会、冯京等将领令来帐中议事,这些将领接到命令之后,以为又是商议攻打南京之事,并没疑惑,先后赶到军中。

    萧起会督促民夫悄悄挖掘地道,来的迟一些,他到时帐中已经坐满了人,可是却没有交谈,帐内异常的安静,只见鲁王朱以海,背着双手,来回在一副地图前踱步,显得有些躁动。

    萧起会快步上前,行了一礼:“拜见殿下!”

    萧起会举浙江而降鲁王,又担任了四年的浙江巡抚,逐渐成为了鲁王势力中的支柱。

    见他到了,鲁王放开了背着的双手,听下了脚步,驻足在地图前,开门见山的抛出了一句话,“阮进刚收到军报,金声桓攻取了大胜关,向南京奔来了!”

    帐中众人立时一阵哗然,“王彦死了么?”众人心中一时,掀起一阵波澜,大明朝摄政楚亲王,那个战楚赣,援川蜀,气吞金陵,几乎靠一己之力,挽救大明朝的妖孽人物,就这么遭受了暗算,死在了金声桓手中了么?

    虽说作为政治上的敌人,众多浙系将领,没少诅咒那厮,希望这厮早死,可真当听到,金声桓向南京而来的消息时,他们心中又不禁一阵唏嘘。

    王士衡毕竟是中国英雄,众人心中难免产生一股异样的情感,有点关云长被东吴所杀,曹魏君臣看见吴使送来关公首级时,那种既高兴又惋惜长叹的感觉。

    鲁王最初就是想借着,金声桓伏杀王彦后,造成天下震动时,起兵夺取政权,可惜他被唐王诓骗,起兵在前,由平定两王争权,活生生被逼成起兵叛乱。

    浙军困顿南京已经有些时间,冯京等人纷纷劝说鲁王退回江西,为了稳定人心,鲁王向他们袒露了自己的想法,就是等王彦一死,楚派势力必然动荡,唐藩想接受楚派的势力,出任摄政,也并非那么容易。

    官僚集团为了保正改革成果,迅速结束内乱,或许会和唐王妥协,但王彦的心腹爱将们,却极有可能割据叛乱,为王彦报仇,这样鲁王就还有机会!

    听说金声桓过大胜关,往南京而来,众人心头一紧,他们极有可能在南京和金声桓的夹击下失败,可是同时,他们等的变数,也到了,不少人紧张过后,反而有些激动起来。

    王翊一拍大腿:“好!金声桓既来,王彦被杀的消息,必然也很快传到南京,我看高一功等人,还能镇定?”

    说着他站起身来,给鲁王抱拳,急道:“殿下,我们该继续联系高一功!还有江北的戴之藩、刘顺,他们是王彦的心腹,知道王彦被金声桓伏杀的消息,必然大怒,我们因该想法拉拢,他们若是能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势力立刻大增,张都督的三万人也能解救出来,而就算他们不能为殿下所用,至少也要劝说他们不要倒向唐王。”

    这正是鲁王原先的意思,他打出平定两王争权的旗号,唐王杀了楚王,他就能很容易拉拢一部分楚派,灭了唐王。

    王彦身死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剧烈的,帐中不少将领听了王翊的话,似乎都看到了变数,唯有鲁王面无表情,懊恼的说道:“谁说王彦死呢?金声桓那个蠢货根本就没等到王彦,反而让王彦那厮抄了他的老巢,把南昌给占了。”

    这话一出,顿时如同向池塘里丢了一颗炸雷,池中的鱼儿都被震懵了。

    要说唐王摆了他一道,现在唐王的计划落空,他因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鲁王现在却痛心疾首,捶胸骂道:“唐王那个蠢货,自以为聪明,还想算计孤,现在不仅害了自己,孤也被他坑惨了!”

    鲁王起兵杀到南京城下,自以为得计的唐王,还特意打马出城,以得胜者的姿态,羞辱了一把鲁王,可把唐王牛逼坏了。

    鲁王想起唐王当时自得的模样,现在真想锤死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孙子。

    鲁王起兵有个前提,就是王彦得死,他杀到南京城下,见唐王自信满满,以为那厮必然得手,便觉得只剩他两人争斗,将王彦排出再外。

    现在王彦还在,他与唐王立时就像两个趁着家长不在,为了争东西而大打出手,将家里的东西打得稀烂的小孩,要是家长回不来,那打烂了也没人管,可家长要是回来,还不抽死他们两个屁孩。

    鲁王心里苦,唐王那厮还想着算计他,一副掌控大局,将众人都当做棋子的样子,可结果那厮却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表面货色。

    他现在还真的想看一看唐王的表情,看看这厮,听到王彦没死是啥反应。

    王彦没死,还抄了金声桓的老巢,帐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王彦没死的话,他们还干个球啊!一时间,不少人心里,立刻升起了一丝恐惧,他们把事情搞这么大,王彦没死岂不会扒了他们的皮。

    萧起会惊讶道:“怎么会这样?唐王既然连我们也算计,他对伏杀楚藩必然是心有成竹的,为何反而让楚藩占了南昌?难道是”

    这个时候,帐中冯京、王翊、阮骏等人,脑中都闪过了同一个念头!

    难道一开始,楚藩就是故意引他们出手,唐王和鲁王的行动,一直都在楚藩的预料之中。

    一瞬间,众人只觉得冷汗直流,王彦平时一副老王八的样子,显得既能受气,又没有伤害,可事实上,这个人太阴险了,太恐怖了。

    “殿下,从一开始,我们就遭了楚藩的算计么?”冯京有些惊愕的道。

    鲁王这时已经有了很痛的领悟,“引蛇出洞,孤王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可是王彦出京,确实是孤王最后的机会!”

    王彦是否引蛇出洞,鲁王自然早就想到了有这种可能,可是朝廷在查他,在动浙江官场,他影藏朱慈焕的事情,迟早要暴露,他不趁着王彦出京,赌一把,便只有被王彦慢慢消去所有的势力。

    “殿下,那现在怎么办?”王彦没死,金声桓又跑来南京搅局,帐中的人顿时惶恐起来。

    鲁王看着众人,“金声桓那边放出消息,想让孤王与唐王冰释前嫌,联手抗击王彦!”

    这个转变有点太大,帐中的将领,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怎么联手?”知道王彦未死,本来就主张退回浙江的冯京已经胆怯,他抱拳说道:“殿下,唐王根本不能相信,我们不如趁着王彦还没杀回南京,让唐王先顶着,我们则赶紧返回浙江布置,或许还能保住浙江一地!”

    萧起会皱着眉头,他显然不赞成这种做法,“一个浙江能与朝廷抗衡吗?殿下,我认为绝对不能退回浙江!”

    (今天坐了一天车,更新完了,还有一章,尽力赶出来,大概十二点更吧!)

第1113章南京火并

    王彦没死,那唐王和鲁王单个上,谁也不是王彦的对手,只有两方联合才有机会同王彦抗衡,不过两方刚才还是对手,现在又要转变成合作关系,绝大多数浙军将领,都会有些转不过弯来。

    人是个复杂的动物,人心各异,如果南京城下的四万浙军,只有一个大脑,那出于理智的考虑,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四万个脑袋,想法何止千种,想要在这种状况下统一思想,那就难了。

    其实不要说四万个脑袋,就是帐内的十多个人,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王彦这个妖孽没有死,对浙军诸多将领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们其中不少人愿意随着鲁王起兵,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以为,唐王那边能够除掉王彦,他们起兵根本不会遇上王彦。

    楚王威名远播,不仅是满清视其为猛虎,明朝这边的人,也很恐惧王彦。

    现在王彦还在,金声桓也向南京而来,鲁王的盘算再次落空,单靠他这一方,南京是不可能拿下来。

    冯京等人,现在已经胆怯,想要赶紧逃离南京,以为返回浙江了就能安全。他们这样,显然是方寸大乱。

    萧起会等人则知道,现在退回浙江,不过是延迟败亡的时间而已。

    唐王和鲁王,单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斗得过王彦,现在他们已经知道,王彦是故意设计他们,他们都在王彦的算计之中,这本身就处于极大的劣势,现在还要撤回浙江,让王彦各个击破,实在就有些太愚蠢了。

    不过有些事,看起来就很愚蠢,但历史上却屡次出现,现实总是那么的荒诞。

    就像当年的齐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各个击破,最后自己也迅速完蛋。

    唐王固然不能相信,这点鲁王自然知道,他与唐王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和欺骗的关系。

    冯京想要退回浙江,让唐王抵挡一段时间,在鲁王看来,就和齐国没啥两样,萧起会等人也不赞成,他们是带兵打仗的,不像冯京并不太知兵。

    浙江又没有川蜀那样的地利,他们在浙江也没有太多人和,等王彦平了唐王,他们更加不占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东西至少要有一样,才有机会成事,现在一样都没有,怎么可能用浙江一地和整个大明朝抗衡,况且历史上也没有以浙江割据成功的先例。

    金声桓放出的想法是,两家联手控制南京,然后凭借江浙富裕之地,同王彦抗衡,或者谈判,以求自保,鲁王还是很动心的。

    要是两家合力,将地盘连成一片,还是有些本钱,他相信王彦不想看到江南被打乱,因而就算打不过,他们还是可以逼王彦妥协。

    鲁王比较赞成萧起会的看法,可是关键,帐内不少人,已经胆怯,人心将散。

    色有七种,花开百样,一百个人在一起,人心不重样。

    就在鲁王在营地里和亲信们为了是留是走而争论时,南京城里的各军,却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讧。

    南京城内,太平街东侧,是五军都督府所在。

    在年初,明军试探着跨过淮河,进攻徐州之际,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也到了江北,为主持战役的戴之藩参谋,顺便了解如何在北方作战,为北伐做好准备。

    明军攻打徐州失败之后,戴之藩、李过、刘顺等人,都被留在江北,所以现在的五军都督府内,只有高一功一个大都督而已。

    这也是王彦的布置,李过、戴之藩、刘顺这些主要的将领在外,一旦唐王和鲁王起兵,他们就能就近节制兵马,进行平叛,或者防御北面清军的攻击。

    五军都督府承担着指挥军队作战的任务,鲁王兵临南京,这里便成了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