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来到城头,见几员将领要拥上来,他当即马鞭一挥,“各归本位,替本王和朝廷,守好城池!”

    虞胤是文官,没见过这样的阵仗,他凭城远眺,见蒙古人铺天盖地时,心中便有些乱了,有些惊讶道:“准格尔蒙古如此之众!”

    孙可望到是经历过大阵仗的,几十万人的大会战,他都参与过几次,泸州之战时,也是近十万明军围着他攻打。他手撑在城墙齿垛上向北看去,心中便有底了,“只有六万多人,因该只是准格尔的偏师!”

    虽说只是偏师,但是六万骑兵营造出来的声势,足以相当十多万步军。两人眺望北面,只见远处的原野上,一张杂色的地毯滚滚而来,如同夏日暴风雨来临前,天边出现的滚滚乌云一样,整个瓜州北面,漫山遍野都是蒙古骑兵。

    六万骑兵声势恐怖,如果是在平原上,足以将孙可望吓得腿软,可是孙可望在城中,心中便并不是太担心,不过虞胤等文臣就不好说了。

    “虞藩台!诸位大人,刀剑无眼,流矢无情,蒙古人随时可能攻城,诸位还是请回吧!”孙可望见虞胤努力镇定,可是他身后布政使司的官员们却一个个腿抖的厉害,随即拱手说道。

    虞胤内心十分忐忑,很担心瓜州的防守,想要鼓起勇气留在城头,但他很清楚,他不擅长兵事,守城只能交给孙可望。

    虞胤又向城外看了一眼,抿了抿嘴,“王爷,瓜州对于朝廷的重要性,还有退入城中的十多万汉民,这个分量有多重,王爷要清楚啊!我现在就回到府衙,备好白绫,这条性命就托付给王爷了!”

    孙可望知道,虞胤身为文臣面对蒙古大军已经无力,他能做的就是将城池交给孙可望,将性命托付给他。,

    孙可望见此正色道:“虞藩台放心,白绫用不上,虞藩台为本王备好酒席便可!”

    两人合作经营河西以来,虞胤连门都没有让孙可望进,就更不要说一起吃酒了。

    这次虞胤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然后才走下城楼。

    文官责任在治理地方,武将的责任在作战,上城的不少文官都有些害怕,但这情有可原。

    等虞胤一行人离开,孙可望随即吩咐将守城的将领招来,可就在这时,张胜却急匆匆的窜上城楼,跑到孙可望身边,附耳说道:“大王,刘进忠那厮想跑!”

    孙可望听后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第1061章兼并刘部

    蒙古人已经到了城下,刘进忠这个时候要跑,不仅动摇瓜州军心,造成城中人马争先出逃,而且还未必能够逃的掉。

    他这种行为,完全是损人也不利己。

    就像明朝松山之战,总兵王朴因为怯战,没有按着约定时间行动,不管主力和大队,率先逃遁,以致明军大乱,引起恐慌,导致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部,马步争驰,自相践踏,弓甲遍野,尸横满地。

    至使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退守松山城,冲杀出去的明军,遭到截击,伤亡惨重。

    吴三桂、王朴等沿着海边逃跑时,清军迎头截击,数万明军,东有大海,后有追兵,盔甲遍野,溃不成军,“赴海死者,不可胜计“。

    虽说松山失败的责任,不能全算在这些兵头身上,可他们无疑是导致十多万明军瓦解,从此再无力与满清一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刘进忠当初为了活命,就直接投降了豪格,引清军杀入四川,现在情势不对,立刻便又不顾城中人马的死活,想要独自逃脱。

    他这种军头,没有任何大局观可言,只为自身,孙可望虽然也有私心,但是他要保证,整个金国的大势不崩坏,可刘进忠就没有这样的考虑了。

    “确定了吗?”孙可望眼神一寒。

    “已经在召集人马了!”

    孙可望点点头,蒙古人刚到,要驻营和赶制器械,一时半会儿不会进攻,他随即唤来一员将领,吩咐他看好北城,然后又吩咐张胜带上五百心腹,前往东城。

    孙可望垂涎河西的兵权以久,早已命人监视刘进忠的一举一动,要不是顾及金国朝廷的反应,他早就对刘进忠出手了。

    孙可望与张胜来到东城后不久,便见街道上一队人马乱哄哄的涌向东城。

    “大王,一箭射杀么?”张胜恨声说道。

    背主求荣之辈,总是不讨人喜欢,张胜早看刘进忠不顺眼了。

    孙可望摇摇头,“他是河西总兵,朝廷没有给我生杀大权,我没有权利杀他,你放他过去,然后将栅栏放下,将一万兵马全部拦住!”

    两人正说话之间,刘进忠领着兵马,已经到了城门前,可是因为蒙古人兵临城下,城门早已紧闭。

    “快开城门,放本将出去!”刘进忠一马当先,冲到城门前,拉着马缰,厉声喝道。

    门口的小校却抱拳道:“刘军门,大王有令,没有他的令牌,谁也不能出城!”

    刘进忠闻语大怒,一皮鞭狠狠的抽来,“孙可望想死,本将可不能跟着死,而且他也管不到我头上,开门!”

    小校被抽了一下,一队刘部士卒立刻拥上前来,将守卫城门的士卒推开,然后抬起横梁,把城门吱呀呀的推开。

    “小小瓜州城,怎么可能抗住蒙古人的进攻,你们找死,本将却不能奉陪!”刘进忠怒骂一句,一拔马缰,便冲出门洞。

    身后几员部将,紧随其后,纵马出城。

    后面的步军正要通过,城头上张胜猛然一刀斩落,将扯住栅栏的绳索斩断,绞盘顿时松开,门洞内一个由铁条编成的栅栏,顿时重重落了下来。

    一名士卒没来的及躲开,正好被栅栏砸中,铁条立时将他的身体洞穿,鲜血瞬间流了满地。

    城头上,张胜立刻领着五百士卒冲下来,将还未反应过来的刘部士卒堵在了街道内。

    冲出城去的刘进忠,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发现步足没有跟出来,脸色顿时大变,急忙一转马头,又奔回城下,正好见孙可望笑着站在城头上,门被一个铁栅栏挡住,将他的一万人困在了城内。

    刘进忠退回瓜州之后,便时刻想着撤离,因而对瓜州城的防守并不关心。

    这铁栅栏是在蒙古人攻破城门之后,用来第二次防御,阻止蒙古人冲入门洞的,这两天才紧急赶制出来。

    工匠们在门洞内掏空一块,从城墙上钻眼,用绳子从眼里放下去,绑住铁栅栏,平时不用时,用绞盘将铁栅栏拉起,藏在墙体内,不注意很难被发现。

    刘进忠瞬间大怒:“孙可望,放了老子的人马!”

    孙可望看着他,却轻蔑的笑了一下,然后向下朗声说道:“向朝廷求援的事情,就有劳刘总兵了!”

    刘进忠的一万人马,孙可望垂涎已久,可是却没有办法吞并,他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现在这个情况,他正好下手,虞胤和朝廷都不好说他什么。

    “孙可望,你不怕本将上告朝廷吗?”刘进忠在城下大骂。

    孙可望却没有理会,直接让城上放箭,射在刘进忠马前,而他则回身走到城墙的另一边。

    此时被堵在城内的一万刘部官兵,已经大乱,不少人想冲击城门,可是因为军官大都随着刘进忠出城,士卒群龙无首,所以叫唤虽凶,但是却没有真的敢冲击城门。

    张胜按着战刀,杵着城门前,怒目而视,刘部士卒都不敢向前。

    这时孙可望站在城头上,看着拥堵在城门处的士卒,忽然朗声说道:“刘总兵去关中请援,路途遥远,本王思虑再三,你们还是不要跟去为好。”

    下面的士卒听见声音,见孙可望站在城墙上,一下都安静下来,可还是有人喊道:“为什么,我们要随刘军门出城!”

    孙可望盯着发声之人,冷声说道:“蒙古人已经到了瓜州,从这里到嘉峪关,数百里之地,你们能跑的过蒙古人的战马吗?刘进忠有马,你们可没有,现在出城,蒙古人一冲,你们全都要完蛋,只有待在城中才安全。”

    下面的士卒一下议论起来,当兵的多少都还知道点兵事,从瓜州到嘉峪关有数百里远,要是真的遇上蒙古人追杀,那他们必定浮尸千里。

    “可是瓜州能守住么?现在走还有一线生机,留下来城池一旦被攻破,那就是死路一条!”

    面对蒙古人,许多士卒都没有什么信心。

    孙可望听了却大声道:“本王的命不比你们值钱,虞藩台与各司官员不比你们精贵,我们是最怕死的人,可是却选择留在城中,你们说守不守得住!今天本王尚在城中,虞藩台和布政使司的官员尚在城中,你们跑什么?”

    城下的人马闻语,顿时安静下来,自古丢下士卒逃跑的将军和官员有不少,可是丢下长官逃跑的士卒却不多。

    是啊!归义王和虞藩台还在城中,他们都没跑,我们跑什么?出城之后,遇见蒙古人的追杀,两条腿怎么跑得到嘉峪关?

    下面的士卒议论纷纷,孙可望见此,随即挥手说道:“好了!全都回营,百户以上的军官,到北城楼参与议事!”

    城门被堵,主要的军官已经冲出城去,剩下的士卒,听孙可望说了一阵,议论了一会儿,终于调转方向,退回了营地。

    城外,刘进忠见城中逐渐安静,知道孙可望已经控制的局势,他大为懊恼,愤愤骂道:“孙可望,你等着,本将这就回长安参你,告发你的狼子野心!”

    说完,他一拔马头,便领着近百骑士,往东疾驰而去。

    孙可望见了,吩咐张胜去管理好刘部士卒,准备安插西军老人接受军队,他则先到布政使司,去给虞胤说明情况。

    就算他完全控制了河西,也不能脱离金国,更不能违背金国朝廷的意志,他必须要解释清楚此事,以免有人对他进行攻击。

    孙可望从泸州带出来千余人,基本都是西军的精华,大多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这些人中,随便拉出一人,至少都能统领十个人,所以孙可望只要有人,便很容易拉出一只军队。

第1062章万里烽烟

    刘进忠如果领着一万人马逃走,那瓜州肯定守不住,而逃走的刘进忠也未必会有好的下场,多半会死于蒙古人的掩杀。

    虞胤对于孙可望的做法,虽然有些不放心,可是特殊时期,他也只能默许,并表示会上本给孙可望解释。

    如果孙可望能守住瓜州,就保住了金国向西扩张之路,也为关中的士绅保下了一条商路,这是大功劳,而相比于功劳,兼并刘部一万人,就只能算小的瑕疵了。

    得到虞胤的谅解后,孙可望随即将刘部军官召集起来,进行训示,并让张胜等人接手这一万人。

    刘部原来也是西军的一支,孙可望在他们中还有些声望,加上十个千总,两个同知大多骑马先行,城中只留下两个千总,剩下的都是低级的把总,所以还是比较容易控制。

    跟随孙可望一路来到河西的旧部,见掌握了刘部,一个个都十分兴奋。

    在城中局势变化之时,城外的蒙古人已经驻扎好了营寨,赶制了简易的攻城器械。

    刘部的一万人马,刚刚换了军官,人心动荡,孙可望还是有些不放心,将他们放在了东城和南城,两面蒙古人暂时不会进攻的城墙,让士卒与军官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

    蒙古人马驻营完毕,车臣先至书城中,让守军开城投降,如若不然,一旦城破,大军进城之后鸡犬不留。

    孙可望斩杀使者,以表示对抗的决心。

    车臣见城中不降,随即率领几万人马,在城下摆开阵势,准备攻击瓜州,城破之后好赶去嘉峪关,同父亲巴图尔珲台吉汇合。

    这次南下作战,可能关系到准格尔未来的继承人选,所以车臣必须好好表现。

    清晨蒙古人马在瓜州北城外摆开了阵势,车臣将手放在额头,看了看远处的瓜州,他注视了片刻之后,不由得冷哼一声,“哼,撮尔小城,鼻屎般大小,也敢阻拦我准格尔的铁骑。那孙可望不过一流寇,居然杀我的使者,破了此城,我定然屠了全城,来显示我准格尔的军威!”

    说着车臣看向一旁的辉特部首领伊克明安:“辉特部进攻吧!”

    攻城战消耗巨大,车臣虽然看不上瓜州小城,可是攻城就得死人,他自然不能损耗准格尔的勇士,打先锋这种事情,自然只能辉特部来做。

    原野上,号角声冲天而起,城头上士卒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城外。

    孙可望几个大步窜到城墙边上,向城下蒙古军阵望了一眼,只见灰蒙蒙的一片人影,无数辉特部的勇士,扛着登乘梯和简单的壕桥,徐徐向前。

    蒙古勇士们挥舞这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