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军就在明军跟前,挥刀砍着明军的盾牌,铳声一响,立时鲜血飞溅,不少西军士卒头颅都被打烂。

    明军铳手躲在滕牌后射击,这么近的距离,不可能打偏,排枪过后,西军瞬间损失四五百人,阵线上空了一片,立时胆寒。

    “统领!后面一队明军正快速赶来!”王复臣正惊愕间,一名斥候连滚带爬的跑来。

    (求支持正版阅读,求订阅,月票,推荐,收藏,感谢大家支持)

第979章归降朝廷

    王复臣心里一沉,“不好中计了!”他没有想明军居然这么有耐心,第四支粮队,依然是个陷阱。

    他抬眼看去,官道上硝烟弥漫,“砰砰砰”的铳声下,西军将士不断倒在明军身前,等冲出来时的一鼓气过去,士卒已经有溃散之势。

    “撤!”王复臣听了斥候的禀报,立刻一声大喊,旁边的旗鼓如梦方醒,忙敲起锣鼓,发出撤退的命令。

    就算不发令,冲出去的西军也要被明军击溃,鸣金声一起,他们纷纷跌跌撞撞的向两边树林奔逃。

    李定国见退军的命令是左侧所发,知道西军主将在左面,于是让一个千户追杀右边的西军,他则一挥战刀,“追上去,一个都不许逃了。”

    明军士卒闻令,分成两股,分别向两侧林地追击,撵着败军屁股进行掩杀。

    西军大多没有衣甲,穿着布衣,跑起来轻便,要是一般的明军,便有可能被他们甩掉,但是李定国部驻守四川三年多,极善山林作战,又是明军最精锐的人马之一,硬是咬着追了十多里。

    王复臣领着败军一口气跑出十多里,跑出了树林,在小道上又跑了三四里,早已盔歪甲斜,他需要整理思绪,正好见前方又有一片树林,便伸手指道:“去树林中休息半个时辰。”

    这支西军除了王复臣本部五百老营是精锐外,其他的也只是比杂兵强一点,他们一个个跑着气喘吁吁,相互搀扶着跑进树林,便纷纷累得瘫倒在地。

    王复臣在一块大石上坐下,他族弟王复林坐在旁边,开口问道:“统领,我们逃的方向好像不是回山谷的方向啊。”

    王复臣喉结动了动,舔了下干裂的嘴唇,点点头道:“本想伏击,未想到遭了明军算计。明军这么有耐心,一次次的引诱我们出来,其中必然有用兵的高手。我们现在回山谷,明军容易寻着踪迹追过去,对我们太过危险,所以我决定带着大伙儿在山里转两天,等确定甩掉了明军,再回山谷。”

    王复林听了点点头,这样做确实保险一些,但是这次他们人手损失至少一半,恐怕孙可望交代他们袭扰明军粮道的任务已经无法实现。

    王复臣似乎知道他的想法,叹了口气,心中伤感,“不要想那么多,先休息一阵,渡过眼下的危机,然后再考虑今后的事情吧。”

    王复林默默点了点头,起身准备坐到一旁,将石头让给王复臣休息,可他刚坐下,身边一名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部将却猛然坐起,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林子中的躺下的士卒,特别是那些老营精兵,几乎同时察觉到了异样,王复林忙趴在地上听了片刻,忽然起身喊道:“统领,有骑兵赶来了!”

    “都起来!”王复臣脸色一变,大声一喊。

    在树林里的士卒吓得纷纷起身,忙冲出树林,可是远处一队火红的身影出现,离树林不过两三里,眨眼就要杀到跟前。

    王复臣跑出来,看见这一幕,只得又一挥手,急声道:“退回去!弓箭准备!”

    西军士卒只能退回林子里,借着树林掩护,准备防御。

    片刻后,骑兵奔驰过来,正是后面出发的于佑明,他勒马停下,林子对面的一片杂草后面,立时跑出两名斥候,单膝跪地,手指着树林道:“将军,贼兵都在林中!”

    于佑明闻语,当即挥手,“围起来!”

    骑兵立刻分成几队,将树林围住,他们纷纷翻身下马,从马上取下兵器。

    明朝从川东撤退时,伏击鳌拜,得了四五千匹战马,何腾蛟拨给李定国两千多匹,士卒们七个多月的演练,勉强能马上作战,但与真正骑兵还是差了很远,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只是用战马代步的步军。

    明军立刻与林中西军形成看对持,而又过了不久,更多的明军步军终于也赶到了树林外。

    李定国翻身下了骡马,接过手下递过来的水壶,仰头喝掉,然后将水壶一丢,便一边脱身上的甲胄,一边对身边的一名亲卫道:“你去告诉王复臣,本将看在过去的交情上,给他一刻钟的时间让他考虑归降朝廷,时间一过,就不要怪本将不恋旧情。”

    李定国已经从俘虏手中得到了西军将领的身份,知道是王复臣,于是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亲兵闻语立刻跑到林子外,里面的西军要放箭,却被王复林用眼神阻止。

    “里面的人听着,我家将军念及旧情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考虑是否归降,时间一过,我们便开始进攻!”

    “你们将军是谁?”王复臣没有说话,王复林却向外喊了一句。

    “我们将军是忠义镇副都督李定国,李宁宇将军!”

    “是安西王!”

    王复林扭过头来看着王复臣,声音中居然有丝惊喜,他周围的老卒也都不由得一声惊呼。

    王复臣脸色阴沉,没想到会遇见李定国,作为西军老人,他深知李定国的厉害,在西军四王中,内政方面孙可望是第一,可要是说打仗带兵,那李定国无疑可称魁首。

    “统领,快做决定吧!”王复林见王复臣不说话,怕他做出不理智的决定,不禁有些急了。

    王复臣早看出王复林的意思,“你觉得我们应该投降吗?”

    到这个时候,王复林也就不在隐瞒心里的想法,“统领,我们都是有家属的人,现在云南估计已经让朝廷打下来了,我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子孙考虑!十多年了,该给他们一个安定了!”

    据说明朝三路大军进攻他们,西军精锐都在川南,云南都是些杂兵,艾能奇估计是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王复臣一阵沉默,叹了口气,很是无奈,“大王对我等不薄啊!”

    “我们袭扰粮道,已经报达了大王,现在势穷被围,投降也无可厚非。”王复林急道,“况且,统领觉得大西还有希望吗?现在大王坐困孤城,指望金国来救,就算击退了明军,怕也只能投降金国,统领愿意降金吗?”

    “自然不能降金!”王复臣眉头一皱,开口说道:“先王亡于金虏之手,降金还不如投降朝廷!”

    王复林知道王复臣内心其实很悲观,也有归降的意思,只是不好说出来,那就只能由他分析利弊,给王复臣一个台阶,“当初,我们在万县,是以为楚王存了消耗我们的心思,才随着大王转进云南,可是现在安西王,抚南王在朝廷都占据了高位,便说明当初实属误会,在朝廷只要立功,就会有出头之日。天下未定,我们现在归降并不迟,还有机会能博一个功名,惠及子孙,这也是遵循了先王的遗命!”

    王复臣已经动意,“可以归降,本将没什么意见,可是下面的部署恐怕并不愿意!”

    “不愿意,绑了交给安西王就是了!”王复林见王复臣同意,立时大喜,随即冷笑道:“我们手下的老卒,多没有问题,只有那些后面加入的人,对孙可望还算忠心,我们将他们叫过来,说明利害,愿意随我们归降的便一起投降,不愿意的,便也不能怪我们无情,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王复臣沉默半响,颔首应允。

    (求支持正版,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第980章开始布局

    泸州城西南有一条永宁河,发源于云南与四川交界之处,途径叙州府和泸州纳溪地区,然后注入长江,全长三百余里。

    在永宁河与长江交汇之处,一队骑兵在永宁河边奔驰,大概走了两里多地,为首一将忽然勒住战马,后面的骑兵瞬间全部停下。

    王复臣打马到李定国身边,用马鞭指着河道拐弯之处,“就在前面!”

    李定国闻语没有说话,而是一夹马腹,催马继续奔驰,很快就过了转角,立刻便看见河道内藏着数百条大小船只。

    这些正是王复臣五千人马用来过江的船只,被他拉进河道影藏起来,并留下一百人守卫。

    李定国远远看去,数百条大小船只,桅杆耸立,船帆都被收起,船头都被拖到河滩搁浅,静静躺着,以免被水流冲走。

    孙可望在南岸烧毁了不少船只,但是他并没有将所有的船只全部毁掉,因为他需要考虑,万一击退明军,他也需要船只联系长江两岸。

    “好!”李定国看见船只,立时大喜,扭头对王复臣道:“王将军,这算是立了一件大功,之后本将会禀告督师,上报朝廷,为你们争个好些的待遇。”

    “不敢当,这都是罪人该做的。”王复臣忙在马上抱拳。

    李定国微微一笑,也不废话,当即吩咐道:“佑明,你带人接手船只,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末将遵命!”余佑明马上抱拳。

    李定国微微颔首,随即一拉马缰,调转马头,“走,回大营!”

    时间到了八月十三日,从七月十八明军攻城之后,明军已经快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攻城。

    豪格早已到了富顺,泸州城下的情况,他是一清二楚,也正是因为他很清楚,所以便有些着急了。

    八月秋风处处凉,桂花十里飘香,对于南方人来说,已是很舒服清爽的天气,可对于豪格这样的关外人来说,依然有些燥热。

    为了避暑,金军驻扎在沱江边的树林里。

    这是个很危险得行为,容易被敌人火烧连营,但豪格有恃无恐,因为他派了人马在南面防守关隘,明军和孙可望都没有精力注意到他这里。

    此时,在豪格的大帐内,他只穿着一件白色的内衣,并且敞开着胸口,围着一个沙盘踱步。

    他这个形象,若是汉族的皇帝,便是失了体统,但是帐内的孟乔芳等人却并没对此作出建议,毕竟豪格是满人,受不了汉人那么多规矩,下面大臣对他的标准,便也主动松上许多。

    “何腾蛟怎么回事?这都快一个月了,居然还不进攻,他在想些什么,难道他想困死孙可望吗?”

    豪格站在沙盘前看着泸州城心中有些郁闷,他等着明军与孙可望厮杀,然后他来收拾残局,他已经备好瓜果板凳,准备看着两方厮杀的戏码,可是这两方在泸州却不打,他自然心急。

    “皇上,是不是何腾蛟发现我们的踪迹,所以才停止了进攻。”

    孟乔芳出来行礼说道,这是他唯一想到的解释。

    豪格沉思一会儿,觉得孟乔芳说的有些道理,于是看着他微微颔首,吸了一口气道,“还真有可能,朕虽然下令封闭南下的关隘,防止有人将消息泄露出去,可这本身就是个反常的行为,要是明军警觉,就会发现异常。”

    豪格说着,又踱步起来,他走了两个来回,再次停下,又有些不能理解的说道:“何腾蛟这个人,真是不能按常理推测,他要是发现了朕,要么就会想着尽快拿下泸州,然后与朕一战,要么便放弃攻城,退回南岸,再寻时机,他这样围而不攻,不是徒耗粮草吗?”

    “皇上,不管何腾蛟有什么想法,他与孙可望都不急,我们在旁边看戏,难道还沉不住气么?”孟乔芳淡淡道:“何腾蛟要从两广将粮食运到贵州,再由贵州运到泸州,道路崎岖,损耗巨大,而我军直接从成都调粮吃,他还能耗得过我们不成?”

    豪格听后点点头,“说的有道理,何腾蛟愿意耗,朕就陪着他们耗,看谁先撑不下去!他要是退回南岸,朕就顺势吞了孙可望!当然如果他们两方进行厮杀,那便最好不过了,朕就可以坐收渔利,一战决定西南大局。”

    豪格说的三种情况,似乎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像个恶霸一样,怎么都要占点便宜。

    就这三种情况而言,豪格还是希望明军与西军厮杀得两败俱伤,不希望明军主力退回南岸,因为这将成为金国的一大威胁,所以他想一举扫灭何腾蛟的主力,使得明军在西南再难集结同等数目的军队,那他在四川便高枕无忧了。

    帐内孟乔芳等人见豪格冷静下来,听了他的话语,正准备行礼,道一声,“皇上英明。”可就在这时,帐帘却被索尼挑起,他走路带风的进帐,便给豪格行礼道:“皇上,何腾蛟开始猛攻泸州了。”

    豪格听了微微一愣,心中立时一阵欣喜,没想到在城下待了快一个月不见动静的何腾蛟,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