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这时已经完全暴怒,恨不得立马便攻破扬州,而后生食王彦之肉,他不理会那副使,而是直接出了帅帐。

    一众清兵连忙护着多铎往营外走去,来到清军队列之前,而后令清卫招来诸将,喊着怒火道:“传令出去,四门齐攻,若不破扬州,尔等都提头来见!”

    一众清将闻言,脸色不禁一变,但看多铎正在气头之上,却都不敢出言反对,只得悻悻应下。

    这时多铎一挥手,各营清军便回去准备,而他则赶往西营。

    多铎虽然愤怒,但脑中思绪却并没有全乱,他深知扬州城坚濠广,唯一的缺点便是西城外的高坡,所以他定要不计代价将其夺回。

    多铎来到西城外清军兵营,西营诸将早已集结了麾下兵马等候军令,多铎便让李成栋攻西城,柏永馥攻高坡,而他则领着李率泰的汉军正蓝旗四千五百人马,于后督战,势必夺回高坡,攻下扬州。

第68章辱多铎,再守十年

    多铎发动十多万清兵,四面围攻扬州,却缺少炮火支援。

    十多万人马攻城,自然不能一拥而上,何人推动云梯,何人弓箭掩护,何人攀爬,都是定数,但清军无法压制城上火炮,便只能于营外列阵后,再向城下推进。

    扬州城的火炮,本来都用在较难防守的西城,但随着高坡被夺回,西城反而成为最容易防守之地。

    王彦夺了清军上百门火炮,使得西城火力充足,原本用来防守西城的火炮,便能分配到其它三面城墙。

    午时,城下清军携大胜之事,在营外列好阵型,而后徐徐推进,刀枪林立,旌旗蔽日,颇具声势,但如此密集的阵型,却给了明军火炮建功的机会。

    “放!”

    “轰隆!”“轰隆!”

    城上的明军小校,观望城下如稻田禾穗般密集的清军,大声号令士卒,点火放炮。

    轰隆隆的炮声中,城上明军火炮齐发,在清军方阵中炸开,顿时就炸死数十人。

    清军密集的阵型,使得明军每一炮都能建功,伤亡让清军阵中,慢慢出现了一丝慌乱。

    领军的清将见大军离扬州城还很远,如此列阵推进,不待冲到城下,大军便会死伤千人,随令人马散开,如同流贼一般,蚁附攻城。

    此次清军攻城,兵马虽是历次之最,但城内明军也非清军初围扬州时可比。

    历经两个月的围城战,扬州城内青壮死伤无数,活下来的都成了战场老卒,是被战火洗礼的精锐。

    隆隆的炮声中,城墙上的军校来回奔走,守城的士卒也显得有条不絮,将手中的箭雨抛下城墙,鸟统兵则一排排的射出阵阵弹雨,显得淡定娴熟,久经战阵。

    多铎含怒令清军攻城,清军人马虽众,准备却是不足,原本只是负责佯攻的东、南、北三面的清军,并未有多少攻城器械,加之明军炮火猛烈,是以虽然声势浩大,却并没有什么战果,清兵甚至很少登上城墙。

    城西,多铎亲自督战之地,也没有什么建树,甚至比其他三门,还要不如。

    高坡上的明军火炮,同扬州城上的火炮,交织呼应,将一枚枚炮弹打入清军阵中,攻打西门的李成栋部等于被两面夹击,士卒躲闪都来不及,更不要说攻打西门。

    高坡上,百门火炮,曾逼得扬州守军在西城付出无数伤亡,就是城墙塌了也不敢在废墟上修复,而是被逼无奈的在坍塌之处,另筑一段口袋型的女墙。

    如今这些火炮落到明军之手,顿时便让柏永馥部苦不堪言。

    柏永馥部投降清庭时日尚短,他引兵来扬州不久,多铎便行抛尸之计,以疫病攻扬州,因此他并未同扬州守军交手几次,不知深浅。

    多铎命柏永馥攻高坡,他也知道守军不好对付,但却未想到会如此难以攻打。

    柏永馥接受了刘泽清的大部分家业,虽是总兵之衔,手下却有兵三万。

    为了讨好多铎,柏永馥挑选最为精锐的一万护兵出战,但未等他列好阵型,便被百炮齐射,轰死数百之众,大军险些一哄而散。

    柏永馥砍杀数名慌乱之兵,才勉强稳住大军,向高坡杀去,却在明军炮火和鸟统连翻轰击下,根本无法登上高坡。

    火器野战不行,守城、守寨却是利器。

    柏永馥部死伤惨重,麾下绿营被猛烈炮火所震慑,便开始出工不出力,不再尽力攻寨。

    这时,原本应该在绿营身后督战的多铎,却早已经退到离城五里之外观战。

    清军火炮几乎全部落入王彦之手,特别是那十门千斤重炮,足可以打数里之远,就成为了多铎的心腹之患。

    “启禀主子,李成栋部损失惨重,败退下来了!”站在巢车内关望西门战斗的清军,见攻城的清兵拖旗拖枪的逃离城下,顿时大声向多铎禀报。

    多铎骑于马上,闻言令护卫取千里镜来观,果见大股绿营衣甲不整,旌旗不举的败退下来,脸色顿时一寒。

    “主子!”巢车上的清兵,再次禀报道:“柏永馥部也败退了!”

    不用观察的清兵提醒,多铎已经看到清兵,漫山遍野的退下来。

    他曾说不破扬州,便叫绿营将领提头来见,但法不责众,却不可能真正杀了他们。

    这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铎心中的怒火,已经被理智取代,他也知道没有火炮,扬州很难攻打下来。

    果然在李成栋、柏永馥败退后,便有军士前来禀报,其它三面的清军,也纷纷从城头败退下来。

    这时多铎见天色已晚,强攻徒增伤亡,还会影响士气,便令大军收兵回营。

    帅帐里,多铎再次召集诸将议事。

    他一脸阴寒的坐在帅案之后,众将吃了败仗,不敢言语,俱是低头站在一旁。

    “今日攻城,伤亡多少人马,可曾统计出来。”多铎打破帐中沉默,开口问道。

    “启禀王爷!各营人马共战死五千之众,伤二千余人!”李率泰帮着多铎参赞军务,因而出列答道。

    多铎听了这个数字,眉头不禁一皱,十分恼怒的说道:“王彦那匹夫有言,本王欲破扬州,须拿二十万大清勇士的性命去换。本王只当他是大言不惭,但今日一战便折损五千之众,汝等这般不尽全力,本王有几个五千,可以折在扬州城下?”

    “王爷息怒!”面对多铎的怒火,柏永馥连忙跪下自辩道:“并非奴才等人不尽全力,实乃明军火器厉害,奴才的人马尚未接战,便已经死伤惨重,士气俱泄。”

    “是啊!王爷!没有火炮,奴才们完全被明军压着打。”

    “王爷!奴才险些被火炮打中,再也无法为大清效力了。”

    一众绿营将领,纷纷附和道。

    他们降清,也是为了保住荣华富贵,谁也不愿意打这种玩命的仗。

    多铎见诸将反应,知责怪也无用处,随道:“今日一战,本王暂且不提,但如何破扬州,还需有个对策。”

    “启禀王爷!”柏永馥找准机会献言道:“奴才以为扬州已经是圣朝囊肿之物,无需攻打,只需困死便好。当年先皇围大凌河,而破祖大寿,王爷只需待扬州粮尽,便可不费兵马而得扬州。”

    “汝之言,本王亦知,然朝廷催促甚急,为之奈何?”多铎有些无奈的道。

    就在多铎与将领商量之时,守卫东大营的绿营福将扬守壮,突然来到帐外拜道:“王爷!奴才扬守壮有事禀报!”

    多铎闻声,随让卫士带其进帐,而后问道:“汝有何事,可速速道来!”

    扬守壮跪拜于地,双手呈上一份绢帛道:“禀王爷,奴才奉命于城下收拾战场,忽见扬州城内抛出稻米百斤,面饼百张,鸡鸭各一只,并此绢帛于城外。奴才拾之,立马前来禀报。”

    多铎闻言,脸色不禁一阵变化,等侍卫将绢帛呈上,他徐徐展开,只见上面愕然写着一行大字“蠢材多铎,大可再攻,看本将再守十年!”

    (感谢书友们推荐,评论和打赏。)

第69章传诏旨,会猎南京

    水师战败,陷入死地的扬州军民,却凭借火炮之利,轻易守住了多铎的重兵围攻。

    一场胜利下来,多少冲淡了水师战败的阴郁,令扬州军民从新焕发出一丝希望。

    城上,士卒们正清理着尸体,收拾器械,王彦则带着何刚和护卫巡视防守。

    “将军,下官有一事不明,还请将军赐教。”行走中,何刚疑惑的问道。

    “何大人可是为了方才向城外抛射食物之事?”王彦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何刚道。

    “将军明察秋毫,下官正为此事。”何刚点点头,带着疑惑道:“城中粮草已然匮乏,将军却命人将食物抛给外面的清兵,想必定有什么深意。”

    王彦闻言,走到墙朵边,一手扶城,目眺远方清营道:“何大人可知宋蒙合州之战?本将却没有什么深意,不过是食前人牙慧罢了。”

    “将军说的可是钓鱼城之役。”何刚跟着王彦走到城墙边道:“下官对此并不了解,还请将军解惑。””

    “南宋宝佑六年至开庆元年间,蒙古汗蒙哥再次兴兵南下,围钓鱼城数月,却屡攻不下。”王彦徐徐道来,似是在说钓鱼城,却又似乎在说眼下扬州:“蒙宋在城上反复拉锯,伤亡颇大,宋军守军为显示决心,随将重三十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十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此后不久,蒙哥便被宋军所伤,最后不治身亡,蒙军亦无功而返。”

    “今日扬州城,却与合州之战,有几分相似,却又并不相同。”王彦继续解释道:“相同之处,乃是面对胡骑南侵,且都久攻不下,不同之处,则是钓鱼城粮草真的充足,而吾扬州已然物资匮乏。”

    何刚认真听着,并不打断王彦的诉说。

    “情况不同,本将抛食物出城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王彦道出他的用意:“本将故意用先辈之计,来羞辱多铎,结果无非有二。其一,多铎误以为扬州物资充沛,围城无益,含怒攻打。其二,便如蒙元一般,无奈退去。不过以本将对多铎的了解,此獠必然不会甘心退去,冒然攻打的可能要多上许多。如此吾军便能凭借火炮,再次杀伤北虏兵力,待彼士气懈怠,或许会给扬州争得一线转机。”

    “将军之计若成,扬州大有转危为安的可能。”何刚听完王彦之言,心中不由一亮,扬州并不是没有希望。

    “好了!”王彦挥挥手道:“随本将巡视城防吧!”

    “诺!”何刚行礼道。

    日头西斜,二人身影在余晖中拉得老长,他们自东城往西城而去,正迎着夕阳,仿佛通往那最后的光亮。

    城外,清军帅帐里,正传出一阵阵愤怒的咆哮。

    “再守十年!”

    这是对围扬清军,**裸的羞辱。

    多铎看完绢帛上,王彦书写的那一行大字,阴郁的脸上顿成猪肝之色,险些喷出一口老血。

    “岂有此理!王彦匹夫,欺人太甚!”多铎的情绪再次失控,暴怒中的他将身前案台,再次掀翻,令箭文书顿时散落满地。

    一众清军将领见他大怒,顿时纷纷拜伏于地,口中齐声劝道:“王爷莫要中王彦之计,还请以身体为重,大清朝离不开王爷啊!”

    多铎自围扬州以来,屡攻不破,反被王彦羞辱,心高气傲的他,早已视其为人生中的第一大耻辱,成为他心头解不开的一个结。

    他闻众将之言,心中也知王彦故意激怒他,想令他再次冒然攻城,给清军造成大量杀伤。

    多铎心中虽然明了,但那一股恶气,却令他无法咽下,他明知王彦有意激怒于他,却还是忍不住要再次发大兵攻城。

    “扬州城居然抛出百斤稻米,面饼百张,还有鸡鸭各一只,足见城内粮草充足,围困以非破敌之计。”多铎努力让自身镇定,而后说出心中想法道:“本王三十万大军,集结于此,每日消耗,并不比扬州少上多少,长此下去,必然不能久持。如今围困之计已然不妥,本王让为,还是应该以强攻扬州为上策。”

    王彦已经成了多铎的心魔,他不除之,心中便不畅快。

    一众清军将领,见多铎欲明日再次攻打,心里顿时一惊,连忙出言劝道:“王爷,无火炮支援,强攻徒增伤亡尔。奴才们虽然愿意力战,为王爷分忧,但营中军卒士气以泄,奴才们也是有心无力啊!”

    今日一战,让一众绿营将领心有余悸,他们可不愿意将手下兵马,全部折损在扬州城下。

    “围不成!攻亦不成!一个扬州都打不下,尔等让本王,如何面对摄政王!”多铎见绿营都不愿意出战,顿时懊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