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旗丁被桶的身子躬起,然后被赵文哲一脚踹出,苗刀借着一脚之力,从他身子拔出,刀身擦着铁环,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和火星点点。

    后面的旗丁没想到先折一人,几人接着被揣出的身体,立时往旁边一丢,大吼一声,操的站到,来砍赵文哲。

    赵文哲知道不敌,忙又闪身后退,几名清军立刻抢到门口,刚一入内,从三个方向同时刺出一杆长枪,又把他们逼退。

    外面一员牛录见此,勃然大怒,唧唧歪歪的吼出一通满语。

    几名拿着盾的旗丁,立时拥了进来,两名明军刀牌手见此,立刻大吼一声,用盾牌护住身体,猛然撞向拥进来的旗丁,盾牌与盾牌相撞,发出“碰”的一声响。

    明军想要把他们顶在门外,但是旗丁毕竟是野人,吃肉吃得多谢,身体也壮实一些,两名明军根本敌不过他们,被清军用盾牌推着后退。

    墩台内部不大,要是让清兵进来,那他们就完了。

    刘文哲等人见此,立时一拥而上,一边用身体抵住清兵盾牌手,往里推进,一边挥动兵器,劈头盖脸的乱砍,瞬间就响起一片惨叫,腾起团团血雾。

    两方在门口,几乎是脸贴着脸,明军和旗丁的刀牌手,都一手顶着盾牌,一手从缝隙中挥刀乱戳,不需要什么技巧,片刻间明军这边就倒了四人,而清军那边却只倒了两个。

    这主要原因是旗丁的甲比明军好,多套了一件,明军好多刀都没能刺穿。

    旗丁凭借这人数优势,一边互砍,一边将明军往墩台内推,敌不过的明军,很快散开,不然就要被旗丁逼到墙边砍杀。

    随着旗丁盾牌手推进来,明军立刻被分成了几个部分,而旗丁也获得了活动的空间。

    “赵老四!”赵文哲见上去的士卒没了音信,忽然大吼一声,并没有回应。

    这时外面的旗丁迅速拥入,一名反应快些的明军,明白赵文哲的意思,他离梯子近些,不用吩咐,便立刻一刀逼退身前对手,然后一脚踢飞之前散落的木柴,砸在旗丁身上,转身就要去取插在墙上照明的火炬,但还未拔下来,一名旗丁头目便几步赶上,一刀从后劈来,将明军砍伤,然后不待明军反击,从后一脚将明军踢倒,随即一步赶上再补了一刀。

    片刻之间,墩台内十名明军已经折了六个,赵文哲离梯子比较远,又被旗丁给缠上,他见此大急,分心之下还被坎了一刀,不过大冬天穿得厚实,并没造成多大伤害。

    这时他的目光忽然发现角落里,两个已经软脚的壮勇,顿时一声大喊:“王富贵,想想你媳妇!还不去点火报信!”

    墩台之南二十里就是马逻镇,里面有一百多户人家,墩台的供应都是镇上提供,两个壮勇也都是镇上派来,若是报信及时,说不定镇上的人还能跑,不报信,那铁定全部死翘翘。

    两个壮勇,既不壮,也一点不勇,不过第一次战斗,当着面卸胳膊,砍脑袋,肠子流个满地,鲜血飞溅,不尿就不错了。

    那叫王富贵的听了赵文哲的话,从浑浑噩噩中有些清醒过来,“是啊!我得报信,我老爹,我老娘,还有媳妇不能让鞑子糟蹋啊!”他虽这么想,但腿脚却抖的厉害。

    “快啊!你个怂货!几千号人等你救啊!”赵文哲又被坎中一刀,他一面往梯子杀,一面大喊。

    王富贵哆哆嗦嗦的从墙上拔下火炬,往梯子上爬,许是太紧张,爬了一段,还一脚踩了空,险些掉下来,还好后面那名壮勇给他撑住了。

    一员旗丁早注意他们,本来两人合战一名明军,他见两名壮勇要爬上梯子,立刻将对手交给同伴,几步抢到梯下,将刚上梯子的另一壮勇,一下拖下来,提手就是一刀,然后就要上梯子去追王富贵。

    王福贵已经爬上顶部,刚一露头,就看见死在上面的赵老四,险些被吓死,他往下一看,一名鞑子正要追杀上来,瞬间面无人色。

    而正在这是,那攀爬的鞑子,忽然又被赵文哲拖下,一刀直接插进他的后背。

    这时墩台内的明军已经被杀光,墩台内到处都是血迹斑斑,赵文哲猛然抬头一声怒吼,“撮鸟,你要让老子死的不值,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

    墩台内的旗丁全都向赵文哲围过来,片刻间,他便被砍死在梯子上。

第807章声东击西

    墩台内的明军被旗丁杀光,鲜血流出来,向中间未灭的火堆处汇集,伴随着作呕的异味,不时的发出滋滋声响。

    旗丁们在战死的明军尸体上摸索着,但找到的只是一些铜钱,连一点碎银子也没有。

    这些铜子,又重有不值钱,带着绝对是个负担,要是以前旗丁们对此多会不屑一顾,但今天却都在往怀里揣。

    芝麻再小也是粮食,明军这几年越发不好对付,向这个墩台,也就十二个人,但却死了四个清兵,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所以他们先将铜钱收着,等抢到了银子、金子再丢不迟,要是万一没抢到,也不算没有收获。

    旗丁们搜索着,他们不仅搜明军,自己人也搜个干净,可见北京的粮荒,让他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旗丁摸尸时,旗丁的头领却提着滴血的战刀,给明军的尸体又一一补了一刀,以确保他们全都死透。

    这时墩台外面,旗军主力,已经开始过兵,一员甲喇额真经过,用满语大声骂了几句,便打马离去。

    墩台内的旗丁头领,提着刀,低着头,等甲喇额真过去后,满脸怒容的看了自己的属下一眼,然后也是一阵鸟语,大骂了一通。

    众旗丁等他骂完,立刻拥出墩台,尸体也没收拾,便汇入大军之中,一起向南急行。

    烽火一起,南面的乡民若是得到消息跑了,那他们还抢什么?只有抢大户,才有钱、有粮、有女人。

    马逻镇北边的墩台,只是淮河防线上的一小幕而已。

    此次清军入寇,同入关后,清军的历次战役不同。

    清军入关后,打的历次战役,都是以要占领为目标,以要消灭明朝为目标,但此次却完全不一样。

    这次清军的目标是纯粹的劫掠,不要求站领什么城池,也不要求击败明军,只要抢到东西,便达到了目的。

    清军分成几路,越过淮河后,以牛录为单位在江北散开,避开大城,扫荡乡野,不进丘陵,遇见明军主力,就凭借马力逃跑,遇见小股明军,就直接吃掉,遇见势均力敌的就召集附近打粮的其他清军,汇集在一起后,再行攻打。

    十一月底,江北处处烽火,鲁王军强于水师,弱于陆师,骑兵基本没有,张名振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困守淮安,南通、如皋、泰州等几座县城,放弃了全部的乡野。

    长江,崇明至镇江一线的江面上,北面无数告急的烽火,冲天而起,一道道黑烟直冲天际,从北到南,一座座墩台依次点火,将消息传到南京。

    似乎是与烽烟赛跑一样,江北靠近长江的丘陵地带,满山遍野的难民,扶老携幼的往江边走来,他们的身后,是道道告急的狼烟,以及燃烧的村庄。

    不少人一边哭泣,一边前行,小孩老人的脸上,目光中,满了惊恐,满了无助和绝望。

    长江上已经有兵船再接第一批逃难的人过江,张煌言也被朝廷派到苏州府安抚难民。

    这时,他正站在江边,身后已经搭好了成片的帐篷,并且筑好了灶台,准备熬粥。

    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大堂内,中间摆着一个巨型的沙盘,上面是中国的山川地理,城池河流,都一一进行了标示,除此之外,明清双方,甚至豪格的兵力布置,都有一定的标注。

    这些军事上的布置,都是来自天地会的密探探查,收买清庭和豪格所属官员的结果。

    此时,在沙盘周围,站满了一群明军将领,以及兵部的大员。

    王彦站在一旁,听兵部的一个郎官指着沙盘上江北的位置说道:“结合江北的烽烟,以及张都督的军报,跨过淮河的清军应该有两万人,而且全都是骑兵,已知的就有正白、镶白、

    还有部分蒙古八旗等人马,他们再江北分为数股,时具时散,兴化、盐城、皋宁等浙兵防守薄弱的县城,都已经被攻破,让清军洗劫一空。”

    现在天寒地冻,江北许多河流,小溪都结了冰,明军难以利用密集交错的河网,打击清军骑兵,鲁王的人马,陆战能力又不是很强,现在清军在江北大肆抢劫,数万鲁王军只能躲在城中当缩头乌龟,而清军也一般不攻打鲁王军重兵防守的城池,只是以抢劫为第一目标。

    从天下的态势来看,王彦可以判断,这次进攻,基本是清军的回光返照,只要他不出什么差错,走错什么棋子,挺过清军的这波攻击,今后就该换他主动揍多尔衮,找清廷的麻烦了。

    王彦看了看江北,现在已经糜烂,心头有些沉重,他忽然转头看向湖广,问道:“河南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陈邦彦从属下郎官手中,把棒子接过来,给王彦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根据天地会的情报,阿济格并没有出现在江北,而是去了河南。”

    广南位置太偏,湖广乃古荆州,号称天下之腹,是楚党的大本营,可谓至关重要。

    众人目光都向陈邦彦看来,听他继续说道:“殿下,兵部分析,这次清军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湖广,而不是江北。江北从谢迁杀入两淮开始,就战乱不断,并不富裕,还需要浙江输钱,输粮,清军兴师众众而来,不会只为了江北几县的三瓜两枣。湖广就不同了,天下粮仓,而且一年多没有经历战事,民间粮足,钱多,这才是清军的目标。”

    王彦点点头,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孤也怀疑,清军在江北搞着么大的动作,是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江北离南京太近,他们这是想让江南感受到压力,迫使我们加强江南的防御,薄弱湖广的兵力。”

    “殿下的分析与兵部不谋而合。”陈邦彦说道:“北方传来消息,北京粮价已经涨到二十两,而且还在飞涨,他们不抢湖广,挨不到明年夏收。”

    王彦一阵沉吟,“现在已经初步分析出了清军的目的,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感谢我王大拿的400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推荐)

第808章各打各的

    问起有什么策略,一时间众多人却拿不出什么办法。

    这次清军南下,与以往不同,要是以往以攻一地为目标,那还可寻其主力一战,现在从清兵在江北的战法来看,这次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与明军主力决战,纯粹就是来抢劫,来恶心人。

    当初在北方,有关墙阻拦,有长城阻挡,一旦清兵突入关内,也是融入无人之境。

    那时,明朝还有关宁铁骑,有大同精骑,也依然阻挡不住清军在关内平原上驰骋,将山东、北直搅成一锅粥。

    现在明军能够凭借的就是一条长江,但长江之北的地方该怎么防守呢?

    王彦见没人回答他,不禁走到沙盘前,指着襄阳说道:“汉水上游的情况现在怎么样?结冰没有?”

    侯方域立刻上前,躬身道:“郝摇旗的奏报上说目前还没有结冰的迹象。汉水从秦岭、大巴山之间而下,水流要比淮河湍急一些,结冰的可能性不大。”

    汉江之北的乡民,在之前的几次战事中,被湖广官府迁到汉江之南进行安置,汉江之北的数百里土地,早已荒芜人烟,变成了明军的马场,若是能守住汉江一线,便可保证湖广不受劫掠。

    王彦听到汉江尚未结冰,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可这时陈邦彦却说道:“殿下,据《竹书纪年》载,周孝王七年,江汉冰,牛马冻死。可见汉江是结过冰的,甚至长江也是冻过的。若是雪继续下,天气继续冷,不排除汉江结冰的可能啊。”

    听了陈邦彦的话语,周围的将领和兵部官员都嗡嗡的低声议论起来。

    汉江结冰,那就表示清军可以跃过襄阳,直接南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王彦听他们议论,都没讲出什么头绪,于是开口问陈邦彦道:“兵部既然判断清军是声东击西,可有什么草案?说出来,我们群策群力,参详一下,或许能有好的御敌之策。”

    “殿下,若是汉水结冰,兵部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可行的办法,毕竟汉江之南,长江之北,要防御的地方实在太广,若是流寇,倒是可以实行四面围堵之策,分军几路将之包围歼灭,可这次对手确实清军骑兵,大军若是分散围堵,恐重演萨尔浒之战,若是合兵一处,又追不上,所以十分被动。”

    王彦点点头,骑兵是明军的软肋,陈邦彦说的是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