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士兵全都步行而来,包括金声桓与万元吉,王彦见此心中还是一动,对陈邦彦说道:“岩野,你去迎迎他们!”

    看旗号,并没有皇帝仪仗,自然不用王彦去迎接。

    陈邦彦听了,躬身领命,片刻后翻身上马,在一队骑兵的簇拥下,飞奔而去。

    长江,中国最大的江流,有天堑之称。

    当初满达海战败,数万绿营兵惊慌失措,被金声桓赶入鄱阳湖,淹死者数以万计,今日长江这条中华大地最大的河流,也要见证一场清军的大败。

    天近黄昏,平静的长江边,隐隐约约的传来一阵嘈杂声,声音由远及近,慢慢的越来越大,如滚滚闷雷。

    不多时,远处出现一条黑线,线条不断加粗,并且向两面延伸。

    仔细一看,无数清军溃兵如潮水般涌来,这些清兵惊慌失措,跑着跑着,前面的队伍忽然停了下来,但后面的人却不停的将他们往前推。

    忽然一声哭声在前面响起,很快就蔓延开来。

    哪个撮鸟带的路!

    看见长江的溃兵们大哭起来,他们没了希望,绝望的情绪在蔓延。前面的人哭,后面的人心不死,死命的往前挤,不多是江滩上已经人挤人,不少士卒已经被挤入江中。

    可是,明知道前面就是长江,已是绝路,后面的败军在恐惧的驱使下,依然还在向河滩涌。

    不多时,几乎是紧随这败军,大队的明军出现在他们身后,忠贞镇的朱雀旗下,高一功催马慢行,士卒们如同一堵红墙,徐徐而进。

    这让溃兵更加紧张绝望起来,更多的人被挤入江中,被水流冲走,而就在这时,高一功手臂一挥,整个明军大阵在离败军二百步外,戛然而止。

    溃兵中忽然一下寂静,只有零星的抽泣声在其中响起,清兵恐惧的看着追来的明军,害怕被射杀,或是赶入滚滚江中,结束他们不光彩的生命。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忽然间明军阵中,士卒们连续三声爆喝。

    溃兵们被吼的身体一抖,半响后才反应过来,更多的人“哇”的一下哭了出来,不少人裤子都湿了。

    江南战役打响以来,五忠军损失十分巨大,而这还只是战役的中段,接下来还有南京摆在面前,硬攻消耗不敢想象,王彦需要大批的炮灰进行消耗。

    另一面,刘顺追这博洛的足迹,一路向南追杀,绿营步卒不是被砍杀就是被俘虏,但是博洛终究马快,忠武镇一路追了四十余里,直到天黑依然没有追上博洛。

    这让刘顺大为懊恼,他指望着擒下博洛封公,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秣陵关,位于南京之南,东靠胭脂河,北临秦淮河和方山,是南京的南大门。

    秦朝时在此置秣陵县,原来是江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直到三国时期,孙权将中心移向建业,才逐渐衰落,因此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说。

    夜色中,秣陵关强上点点火炬,一队士卒在关墙上照常巡逻,完全不知到数十里外,大胜关下发生了什么情况。

    忽然,满是蛙声的夜晚,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引起了士卒的警惕,巡城了把总一面敲响了警钟,一面派人禀告守将知晓。

    江南大战,地方上并不安宁,复明势力活动猖獗,乡野时常出现暴动,草寇蜂起,所以各地的清兵为了保命,都提高了警惕。

    随着警钟响起,不多时,大队的绿营兵登上了关墙,守将向下张望,只见一群黑影奔来,看得并不清楚,他不敢大意,命令士卒弯弓搭箭,稍有异动便弓箭齐射。

    这时关下蹄声隆隆,似乎有数千之众,黑灯瞎火的士卒们看不清楚,心中都紧张起来。

    南面怎么出现了数千骑兵?草寇可没这样的实力。

    正疑惑间,一大片黑影移动到关下,关上弓手紧张的将弓箭扯圆,准备迎击这群不速之客。那守将则伸出头来观察,他刚要发问,便见无数人涌到关前,俱是清军打扮,而且还是八旗,各个狼狈不堪,他心中顿生不好的预感,这是哪里吃败仗了。

    “守将出来,端重郡王在此,速速开关!”一员白甲将奔驰到关前,战马徘徊,他勒住缰绳急声呼喊。

    守将听了声音,心头大惊,但他不敢贸然开门,忙站到关墙上向下呼喊:“你是何人?王爷何在?”

    下面的白甲将十分懊恼,但还是回道:“我,石廷柱。”说完他又奔回大队,片刻后拥着一人出来,两名将领拿火把在那人面前一晃,守将看得真切,还真是王爷。

    当下,他不敢迟疑,忙令手下开关。

    关门一开,外面的骑兵便蜂拥入内,拥挤的往关内逃窜。这些骑兵一进关,大半的人便一个个的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还有伤兵发出阵阵呻吟,十分狼狈。

    博洛进得关来,众将借着火光,只见他辫子以散,目光呆滞,背后还有一个血洞,一下马就险些栽倒,金砺忙将他扶住,“王爷放心,进了关,就安全了!”

第737章轻取大胜关

    清军败军涌入关内,石廷柱等人喘息一阵,才定下神来。

    “让士卒快点进关!”博洛坐下来,急忙吩咐一声。

    这一仗败的极惨,明军一路追杀,清将法固达领人去挡,被一员明将一枪挑下战马,为明军分尸而死,他的亲卫统领二哥博和托,见此又勒马断后,被明军火铳击落下马,受万军践踏,尸骨无存。

    此时关内,哀嚎之声四起,明军追的凶猛,逃入关的清兵,伤者甚多,他们跑的时后不觉得,等一入了关,才发现身上一阵钻心的疼痛,背后插箭中铳者不计其数。

    满清的诸多将帅,前些年一直顺风顺水,大势来了,挡都挡不住的好运连连,几乎很少遭遇挫折,直到这两年来,才陆续出了一些败绩。

    博洛之前在战场上,基本也是一番风顺,有扫灭浙东,攻灭福建的功绩,是满清年轻一代,最出彩的一人。

    他现在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心中难免凄凉,内心的傲慢和自信遭受了重创,但他还是努力镇定,吩咐诸将安抚将士,治疗伤兵,安慰部署,既然已经入了秣陵关,那他们便占时安全。

    博洛无力的坐着,也没去抢占屋宅歇息,他现在是动都不想动一下,将士们看了,也不敢上前惊扰。

    好一会儿后,金砺才端着一碗浓汤过来,碗里还有一根带肉的大骨,也不知道是杀了谁家的猪,摸了谁家的羊。

    “王爷,一天没吃了,喝一口吧!”金砺行礼,将碗递了过来。

    博洛神情有些恍惚,他没有拒绝,可是接过来后,却迟迟不动,好半天后,他见金砺还杵在那儿,才开口问道:“有多少人马回来?”

    金砺回头看了一眼,两旁或躺,或靠的败军,心头也是一阵悲凉。他也是倒霉,跟着满达海,满达海败,跟着博洛,博洛败,被揍的都有点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就是颗扫把星。

    这次他的镶红旗因为在北面,突围时被明军马军冲散,大部分人马被败军裹挟着往北逃,几乎都没回来,比石廷柱的正白旗还要凄惨。

    “卑职与佟固山、石固山,清点过了,六万大军,入关的不到四千人!”金砺苦着脸,但他怕博洛气急,又忙补充说道:“不过王爷也不用悲观,肯定还有跑散了的败军,天亮后应该会陆续寻过来。”

    博洛听了一声叹息,无力的挥了挥手,“王逆胜了这一阵,必然乘胜谋取大胜关,江宁已经没有屏障。天亮后,本王便带着人马回江宁,你留下收拢败军,两日后,也将人马带入江宁!”

    江宁现在兵力不足,博洛必须和洪承畴重新组织防守。

    同夜,大胜关下,一队个车队举着火把来到关前,关墙上也被火炬照的通明,绿营士卒张弓搭箭,锋利的箭头,对准了下们的人群,士卒各个面露紧张之色。

    与秣陵关上的士卒,对与数十里外的大战一无所知不同,大胜关的守军,早已察觉到了那场大战。

    “快点开门!”关下,一员绿营千总,上前大声骂道:“老子回来了!”

    城上的一员千总,探出头来,怯怯的向下问道:“周老四,你不是被明军突袭了吗?怎么回来的?”

    这千总名叫周方荣,正是被王士抓回去的那人,他听城上问话,看这至少十多把弓箭对着自己,脑门不禁冒汗,脸上出现一丝慌张,但幸好夜色给他打了掩护,使得城上清将无法察觉。

    周方荣听了城上的话语,知道是有人跑回关内了,但幸好他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当即就骂道:“直娘贼的,是不是曾九那老小子跑回来呢?你让他等着,居然丢下老子便跑,老子这次一定要把他一撸到底!”

    城上千总听了他这话,看了旁边一名把总一眼,正是白天先跑的那名把总,他听了关下周光荣的话,脖子一缩,心中满是疑惑,那千总也是如此,不禁然往下问道:“周老四,这么说,你真被明军抓呢?那你这是?”

    千总心里有些糊涂,要赚关没有这么老实交代的啊!

    周光荣看了旁边的王士一眼,咽了一口口水,然后故作豪气的大笑道:“老子运气好,虽然被明军抓住,正好遇见端重王爷领兵来追这支欲偷袭大胜关的明军。直娘贼的一阵厮杀,打得天昏地暗,不过明军哪里是郡王的对手,八旗一冲,明军就垮了。老子又被救了出来,现在王爷就在后面,我先运送伤员回来。”

    城上的千总将信将疑,他向后看去,果然见火把照耀下,车辆上躺了不少血祭斑斑的清兵,不少人光着头皮,还穿着八旗的衣甲,千总心头一惊。

    大胜关白天也派人出去探查,从西面来的百姓口中得知了数十里外正爆发一场大战,但并没有探知结果,那么按着周光荣的意思,就是清军大胜了。

    这郡王也杀败了金声桓,兵锋正盛,再击败一股想要偷袭大胜关的明军,这并不稀奇。

    千总见此准备开关,那唤曾九的把总却说道:“非常时期,弟兄们性命重要,还是谨慎些好!”

    “直娘贼的,磨蹭什么呢?还不开门,耽搁了救人,赵虎子你可担待不起!”周光荣见关上没有反应,又大叫一声,骂道:“曾九,是不是你个撮鸟在嚼舌根,老子进来了,不削死你!”

    兵荒马乱的,本该小心一些,那千总听了关下周光荣催促,车上躺着的八旗大爷不时发出呻吟,而正在这时一对白甲兵忽然奔驰到关下,一牛录打扮的白甲将扬着马鞭便骂道:“他娘的,怎么还不开关!等死么!“

    八旗兵态度嚣张,绿营根本惹不起,曾九本来就是个怂货,自然不敢在说,那千总望了关下一眼,一咬牙,对属下说道:“开关!”

    关门打开,关下的人马立刻一拥而入,数十名骑兵如离弦之箭,他们冲进关门,战刀抽出,战马驰过,门洞处的清兵被一一砍翻。

    而就在这时,五百步外,隐藏在黑暗中的数千明军猛然站起身来,举起火把一片,喊杀着向大胜关冲来。

第738章急往面圣

    旷野上,伏尸一片,明军士卒提着滴血的战刀穿行在尸体之间,发现明军的伤兵,便呼唤架子抬走,发现清兵的伤兵就直接补上一刀,也算是仁义。

    这时一名明军忽然抓起一名伏在地上装死的清兵,一手从后将他的头抱住,寒光闪闪的苗刀伸到他的脖子前,就那么一拉,像杀鸡一样,鲜血直溅,飙射老远。

    明军需要俘虏来充当炮灰,但这些伤残却只能成为累赘,王彦养明军伤兵都十分吃力,哪里有钱照顾清军的伤兵。

    稀稀拉拉的明军士卒,就这么拿着刀枪,游走在尸堆之间,一边将散落的兵器拾起来,捆扎在一起,一边给没死透的清兵来一刀,结束他们罪恶的生命,下辈子别再给鞑子卖命。

    在战场外,大队大队的俘虏,被麻绳连成一串,一个小旗的明军往往便能押着近百俘虏,往战场附近的镇子里赶。

    陆郎镇,位于大胜关与马鞍山之间,有数百户人口,现在镇子外成了一片蔓延的军营,大批俘虏被关押于此。

    明军在镇外下好临时营寨,不多时,镇子里的百姓便敲锣打鼓的赶着猪,牵着羊,在乡绅的带领下,换上网巾,穿上汉衣,来到营门前犒劳大军。

    这些天他们也是提心吊胆,之前金声桓打过来,老保正便杀猪宰羊,迎接明军,结果金声桓被博洛杀的大败,镇子里便有人向清兵报告老保正暗通明军,老保正被逼自杀,现在镇子里的人在看见大批清兵俘虏后,确信衡阳王真的打赢,才又在老保正儿子的带领下,再次出来劳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