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板上广武营的士卒,纷纷握紧了兵器,绷紧了精神。

    这抢滩,可不比别的战斗,管送不管接,上了岸就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撕开敌人的滩头阵地,让后面的人马不断上岸,否则他们就只有死在滩头。

    这是勇往无前,非生即死的搏杀,士卒们胸腹之间,充满了决死的杀气,宛如将要出笼的猛虎。

    “轰隆”清军阵地上的佛郎机开始轰击,一枚炮弹落入水中,溅起三丈高的水柱,水柱从空中落下,如倾盆大雨一样,淋在甲板上的士卒身上,但将士们却纹丝不动,双眼死盯着岸边。

    五忠军的士卒,号为锐士,各个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

    按着正规的程序走,一个青壮想要成为五忠军的一员,先要进入地方府兵训练两年,然后选入地方镇军再练两年,等到被选入五忠军时,即便是新卒,也已经舞了四年以上的刀枪,这样的部队,能不精锐么?

    虽然这套制度才刚刚推行,底子还没打起来,但这次补充进来的都是原来湖广的精兵,所以并没有影响五忠军的战力。

    此时,战船与清军对射着火炮,一道道水柱冲天而起,有的船只被炮弹砸中,在甲板上突开一条血线,所过竟是残肢。

    “哄”的一声响,船只猛然一顿,搁浅在江边,甲板上密集的士卒身体一阵晃动。

    当士卒们稳住身形的瞬间,便听见将领们,在轰鸣的炮声中,极力嘶喊,“举盾,跳!”

    船舷两边的护板同时打开,头戴碟盔,穿着轻甲的广武营将士,顿时如下饺子一样,从船上跳入齐腰的江水中,涉水登岸。

    一些小船吃水浅,则能直接冲上江滩。

    等士卒们跳下船,船只的重量减轻,立刻上浮,但水师官兵,依然将压在船头的沙袋丢入江中,又用长杆猛撑,才使战船船底脱离淤泥,从新往西岸使,去接另一批士卒登船。

    “弓箭,鸟铳!”绿营兵将领,见五忠军冲上岸来,顿时挥刀发令。

    矮墙后,一排清军弓手,闻命站起身来,弯弓搭箭,他们将箭头斜指天空,刷的一下腾空而起,如飞蝗般射向明军。

    一阵惨叫声响起,重型的破甲箭,锥形的箭头,轻易撕开五忠军的衣甲,插入士卒的胸膛,大量鲜血涌出,士卒痛苦的仰面倒入江中,水面上开出朵朵殷红。

    “举盾”跋涉上岸的士卒,在将官的指挥下,几乎在同一时间,将盾牌举起,护住身躯。

    “冲啊!”士卒们在岸边,稍微整顿了一下队形,统领们便再次大喊,而一声吼完,便高举战刀,身先士卒之前,奋力向清军发起了冲锋。

    “杀啊!”上岸的广武营,高声回应,刹那之间,先登岸的士卒都奔跑起来,他们一手举盾,一手持刀,奔跑如飞,一往无前。

第712章突破阻击下

    忠武在五忠军中参与的战斗最少,只经历过粤东保卫战,以及攻打闽西的战役,立功最少,但并不代表他就比其它几部差多少。

    王彦一直赋予忠武镇看守老巢的重任,由此便可以看出他对忠武的信任。

    因为参与的战事少,所以忠武镇的损耗也少,没有太多新卒的加入,使得士卒与士卒,士卒同将领之间形成了默契。

    此时每名将士都发出愤怒的吼叫,两千多刀盾手,疾如风,猛如虎,冒着箭矢,冲向清阵。

    另一边,在大炮打的满目苍夷,四处硝烟升腾,火苗闪烁的清军阵地上,清兵也严阵以待,清军弓手们再次搭箭齐射。

    这时五忠军的士卒已经接近,他们这一次却是瞄准了目标,进行直射,箭矢密集的射出,噌噌噌的钉在盾牌上,也有士卒在奔跑中被射中大腿,立刻身子一跌,向前扑倒于地。

    清军中的鸟铳手,这时也点燃了火绳,抬铳打出一轮齐射,铅弹打在藤牌中心的铁皮上,火星四溅。

    一名广武营的藤牌手的运气不加,铅弹打破了藤牌,又击中了他的胸膛,他整个人便如遭重锤,倒飞着扑倒,等他痛苦的抬起头时,嘴中以有鲜血溢出,他双手撑地,想要从新站起来,但试了两下,却身子一软,慢慢趴在了地上,殷红的血液从他身下留出,将周围染红一片。

    相比于弓箭和铳手,对广武营威胁最大的还是清兵阵中的小佛郎机。

    十分庆幸的是,在之前的轰击中,清兵用完了子铳,所以炮队轰击的速度,大大减慢。

    不过,这支绿营炮队的素质明显不错,分工有序,动作迅,竟不在五忠军之下。

    “放!”清军指挥挥旗大喊。

    轰隆的炮响,将操炮的绿营兵震得双耳嗡鸣,腾起的硝烟眯了清兵的双眼,而几乎就在同时,本就被弓箭、鸟铳扰乱了阵行的广武营藤牌手,立刻就被炮弹打出一条条的缺口,损失触目惊心。

    “杀!”广武营指挥举着盾,全力奔跑,一双眼睛,快喷出火焰,还有一百多步的距离,他身边却不时有一声声惨叫传来。

    本来紧紧跟在他旁边的士卒,忽的一下就不见了身影,可他没有时间去看,他只有不顾一切的猛冲,用最短的时间贴上去,否则就会有更多的弟兄倒下。

    青戈江西岸,王彦猛然放下千镜,这么大的损失,让他有些肉痛了。

    一旁的高一功也放下千里镜,说道:“看旗号,正面的绿营兵,应该是李本深的部队!”

    王彦闻声,不禁又把千里镜拿起来观看,他将圆形的视界,移动到清阵后方,见一个李字大旗下,站着一员身穿黑色马蹄袖,戴着碗帽的将领有些面熟,还真是李本深。

    王彦心头不禁一沉,李本深是高杰的外甥,他的部队自然是,曾经江北四镇中最能打的高杰镇的遗产,算是绿营中的翘楚之一,比较难以对付。

    “传令铁人军,快速登船,尽快在侧翼登岸!”王彦放下千里镜,立刻沉声下令。

    棋牌官当即挥动旗帜,战场右翼早已等候多时的铁人军,便开始登船,不过他们登的都是平底的小船,能直接冲上江滩,避免了铁人军跳入水中后,陷入淤泥中,无法前行的情况发生。

    这时在正面,第一批船队反回时,第二批船队,已经出发,两只船队交替运送,以求达到进行持续的兵力输送。

    “快快~赶紧装弹药!”清军阵中,炮队军官们厉声催促着炮手,加快填装速度。

    每一门佛郎机旁,都有四名炮手,他们一个给子铳降温清理药室,一个装填火药和炮弹以及药引,一个拔栓插栓,固定子铳,另一个最为轻松,稍加瞄准,点火就射。

    一名碟盔上飘着小旗的广武营军官,肩头正中一弹,他奔跑的身子,被击得向侧一个旋转,然后猛然砸在地上。

    那炮弹余势不消,又砸在了后面一个士卒的头上,那士卒立刻仰倒,重重落地,头破血流。

    这枚炮弹,直砸翻四五人,才滚入江中。

    短短的一段距离,广武营两千藤牌手,已经倒下了五六百人,士卒们疯狂猛冲,一个又一个的栽倒,将士们不看一眼,不停一步,全力冲向敌军。

    李字大旗下,李本深见五忠军已经要贴上矮墙,当即一拔战刀,喝令道:“步军,迎上去!”

    矮墙后面都是清军的远程兵种,不善于近战,清兵自然不能让五忠军靠近。

    清军长枪、刀盾闻令,见旗帜挥舞,立刻狂吼着冲离了主阵,从两侧杀出。

    广武的将士毫不畏惧,挥刀扫断钉在盾牌上的箭矢,一往无前的冲向了敌人。

    两军迅速撞在一起,密集的搏杀,刀刀护砍,血雾腾起,残肢四溅。

    清军结成严密的阵线,阻拦住了广武营靠近矮墙,这就使得矮墙后面的清军弓手可以吊射被清军挡住的五忠军,土垒上的清军铳手则可以居高临下的瞄准射杀,对于五忠军极为不力,不过好在这时第二批广武营的士卒登上东岸,有持续不断的兵力投入,避免了被赶回江中的局面。

    佟图赖骑马立于大纛旗下,看着正面的厮杀,心中甚为满意。

    就在这时,一员清将却忽然指着五忠军的右翼道:“固山,五忠军想从右侧登岸。”

    佟图赖闻语,寻这方向看了一眼,但他却并不慌张,反而十分淡定。

    他是八旗将领,使骑兵比用步兵要更加得心应手,王彦若是敢派兵从侧翼上岸,他骑兵突袭,半渡而击,保证他来多少,杀多少,所以他根本没有丁点担心。

    相比于两翼,他其实更担心的是正面绿营兵的防守,但结果李本深部的表现,却让他大感意外。

    现在看来,守七天,算是保守估计,妄自菲薄了。

    佟图赖觉得自身有些谨慎,若是能发挥好,他预计能将王彦挡住一个月都不是问题。

    这时他在马上正了正身子,吩咐道:“让骑兵做好准备,只要王彦敢派兵从侧翼登岸,骑兵立刻出击,把他们赶回江里喂鱼。”

第713章铁人建威

    佟图赖对于五忠军在侧面的动作并没有引起重视,这也并不能怪他,因为他并不知道王彦还有什么杀手锏。

    铁人军唯一出场的一次战斗是在川东,也是渡江抢滩,而见识过这支人马的清四川巡抚王遵坦已经跌入水中淹死,另一将李国英也在万县外被杀,所以佟图赖并不知道王彦有这么一支尖兵。

    正面阵地上,两军正陷入浴血搏杀,这时侧面一千铁人军已经乘着平底船,突过了江心。

    佟图赖看了却不心急,他淡定的骑在马上,他要等五忠靠岸后,再让骑兵突袭。

    一员蓝甲清将,站在他身边,看着远处即将上岸的铁人军,却眉头一皱,连忙挥手让身边的亲兵取来一副千里镜。

    他只见船上的士卒,铁盔铁衣,脸上还戴着鬼面,浑身上下只漏出一双眼睛,脸色顿时一变。

    “不好,固山,是重步!”那将领慌忙一喊。

    佟图赖闻声心头一惊,他到没有想到明军中会有重步出现。

    他这也是惯性思维,明朝之前一路败退,家底已经败光,士卒能有幅甲,一把刀就不错了,哪有钱整这些东西。

    谁想现在明朝财政好转,还整出这么一套东西出来。

    重步不比轻兵,甲胄要精良,吃的也要好,耗费众多,所以没钱基本养不起。

    一个重步的耗费,基本快赶上骑兵了,自然也难以对付,满清就有数千双甲重步,都是精壮强悍之士。

    佟图赖眉头一皱,忙夺过那将手中的千里镜,虽看的不是很真切,但确系重步无疑。

    “快,你立刻领骑兵突袭过去,不要让他们站稳脚跟。”

    重步不比轻兵,一旦列成阵型了,那就是一堵墙,没有重甲骑兵,根本破不开。

    佟养赖这才引起重视,连忙挥手下令。

    那将立刻应下,脸上肃然,不敢怠慢,当即一拉缰绳,拍马而去。

    片刻后,清军骑兵右翼三千骑兵,一阵呼啸,脱阵而出。

    在清军中,骑兵被视为精锐的精锐,蒙满八旗大多弓马娴熟,武艺超群,汉军旗长年跟着蒙满八旗厮混,骑射的功夫也不差。

    明军骑兵在个人勇武,以及骑射上,那是望尘莫及,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毕竟人家化外蛮夷,杀鸡射鸟,整天血渍呼啦的,从小就会玩这一套东西,杀人跟杀鸡一样,射你跟射鸟差不多,这点耕田的农民真没法子比。

    可农耕民族,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汉能大破匈奴,除了训练骑兵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技术高于匈奴,汉有铁甲、铁箭,匈奴大多是骨箭,装备不行,再能射,射不穿铁甲,有个毛用。

    这时三千蓝甲,一接到出击的命令,便催动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阵去。

    同时近百艘平底小船,猛然冲上江滩,陆士逵当即大喝,“登岸,迅速结阵。”

    千名铁人军,手持经过改造的斩马大刀,纷纷跳下平底小船,而就在这时,天空中一片箭雨袭来,铺天盖地的。

    可千名铁人军却不闪不避,这千套铁甲,早做过实验,弓箭基本无效,特别是力道小些的骑弓,根本不能透甲,唯有火器在五十步内近射,才能击穿。

    铁人军内穿一件丝绸,外罩重甲,士卒从头到脚都是包裹在重甲内,面部戴着鬼面,脖子、手臂、脚踝也没有裸露在外,而是用锁子甲相连,说是刀剑难伤,箭矢不破,绝不为过。

    此时清军的箭矢如飞蝗般落下,叮叮当当的射在铁人军身上,不少箭矢直接被弹开,有的则钉在甲胄上面,近千铁人军,没有一个倒下。

    下了船的铁人军迅速开始列阵,明军的编制是十人设一小旗,五旗设一总旗。普通士卒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