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军的骑兵从高处冲下,根本无法减速,在从王彦和李泰祯率领的两队骑兵之间穿过之后,迎面便撞上了赶上来的忠义营步军,顿时便在鸟统声中倒下数十骑。

    左军的骑兵千户冲在最前面,可他侥幸的在第一轮排枪下活了下来,但他整个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忠义营中的第一排鸟统手已经退下,第二排鸟统手抬枪上前。

    看着那燃烧着,闪烁着火星的火绳,左军的骑兵千户顿时一阵胆寒,此时他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冒着排枪的轰击猛冲过去,击溃眼前的步军,要么赶紧转向,调转马头,绕开步军。

    两个选择,都有一定风险。

    直接冲击,万一不能击垮忠义营的步军,反被缠住,那他再想重整阵形去救中军时,可能左梦庚已经被王彦的骑兵击溃。

    如果选择转向,那在转向的过程中,整个骑兵将等于横向着摆在步军火统之前,任其轰击,若是死伤惨重,剩下的骑兵同样无法对抗王彦的忠义营骑兵。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左军骑兵从高坡上冲下,速度奇快无比,那千户心中一犹豫,左军骑兵再想转向,却已来不及。

    骑兵千户见此,心里一阵后悔,只得咬牙向步军猛冲过去。

    “砰~砰~砰~”

    火统声再次响起,那骑兵千户没了上次的好运,顿时便被打成了筛子。第二轮排枪又打死了数十名左军骑兵。

    第二队退,第三队上!

    “砰~砰~砰~”

    又是一片弹幕迎面打来,再次收走数十名骑。

    左军还未与忠义营接战,便损失了将二三百名骑兵。

    付出近三成的伤亡后,他们终于冲到忠义营的步军之前,但迎接他们的却不是胜利,而是一杆杆锋利的长枪。

    在王威的指挥下,忠义营的步卒,围成圆阵,长枪手握住长枪蹲着,枪杆斜插在地上,将鸟统手围在中间,使得左军的骑兵根本无从下手。

    在遥远的西方,多年后一位伟大的皇帝,就是因为手中的数万轻骑兵,丧失在这种阵型之下,从而致使一场关键的战役失败,最后被赶下皇位,流放在荒岛之上。

    如果左军骑兵是人马皆披坚甲的重骑,那定然将王威的步阵撞得稀烂,只可惜他们皆是轻甲,根本无法撞破枪林,手中战刀又够不到阵内的步卒,顿时便成了鸟统手的活靶子。

    千户被打死,剩下的骑兵又冲不破步阵。

    在不断响起的统声中,瞬间又被带走数十条性命,剩下的左部骑兵顿时崩溃,他们慌忙的退出攻击,在一片铳声中,再次丢下近百尸体,往小山退去。

    小山坡上的左梦庚看着冲下山去的骑兵,片刻间就折了一半,早已吓得脸色煞白。

    这时王彦的骑兵已经冲到山下,左梦庚的亲卫多是刀盾手,没有多少弓手和统手进行压制。

    好在骑兵爬坡不行,等到与左军步军撞在一起,也失去了冲击的能力,但王彦的人数优势摆在那里,左梦庚的五百亲卫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寄以厚望的骑兵被杀败,忠义营的步卒也将很快爬上山来,左梦庚再也顾不得是否造成大军混乱,急忙下令调中军回援。

    战鼓声和号角声响起,攻城的左军顿时一滞,还没加入多久的两万精锐又缓缓退了下来,往回跑着向小山杀去。

    左军士气不禁为之一泄,看着发身在身后的战斗,他们心中开始担心起来,不过帅旗还在,金声未起,左军士兵便只得继续攻城。

    只是与之前的攻势相比,此时显然已经没了刚才的锐气,原本已经快要攻进缺口的左军,又被明军慢慢推了出来。

    小山与池州相距不过一里半,回援的左军长枪兵,半刻钟便能杀到小山之下,王彦见此心中有些焦急。

    “斩杀左贼者,赏白银千两!”上山不利骑战,王彦大吼一声,便翻身下马同左军战做一团。

    忠义营的骑兵看他如此,亦是纷纷舍弃马匹,操刀持枪的冲杀上来。

    “兄弟们顶住,不要后退,援兵马上就到!”左梦庚同样知道,只要他帅旗不倒,坚持到后军回援,今日便还有机会重整旗鼓,踏破池州,但如果坚持不住,那少不了一场大败,说不定性命都要留在这里。

    这时左军败下阵来的骑兵,同王威的步军也先后加入战团,小山上左军与忠义营交织在一起,阵型完全被彻底打乱,形成混战。

    但是两军的目标却是一致,都是要往帅旗方向猛攻,只不过一个是要去砍断帅旗,一个却是要去支援左梦庚。

    整个小山上,中间是左军帅旗和左梦庚的五百亲卫,外一层则是一千下马步战的忠义营骑兵,再外一层又是败阵后,从新回来支援的左军骑兵,而最外面又有王威的步军,再远一点,则还有正拼命往回赶的左军后军。

    大军在小山上一环套一环,显得异常混乱,但王彦与左梦庚都十分清楚的知道战局的关键。

    如果王彦能抢在左军后军杀到之前,拿下山头帅旗,则明军胜,反之左军又将重新掌握主动权。

    “刘顺!随我杀上去!”

    王彦深知若不能攻杀上去,不仅他这次突袭会彻底失败,就连忠义营也可能彻底折在山头之上。

    这样的情况,王彦绝不允许,因而操着战刀,疯狂的朝着帅旗方向砍杀而去。

    这时左梦庚脸上已经挂满了冷汗,他被亲卫护在中间,看着不断逼进的王彦,心中紧张到了极点。

    王彦疯狂的砍杀,让左梦庚十分恐惧,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忠义营凭借着局部的优势,不断向他逼近,已经慢慢接近了他能承受的极限。看着冲在最前面,浑身是血的王彦,左梦庚恐惧的指着他道:“射杀他!”

    一旁的卫士听了,连忙弯弓搭箭,“咻”的一声便向王彦射来。

    这时王彦已经杀到离左梦庚二十步的距离之内,他疯狂的砍杀身前左军,根本没有注意射来的弓箭,顿时脸上便被划开一道可怕的伤口,血流如注。

    剧烈的疼痛使得他身躯一滞,险些倒地,待明白他被暗箭偷袭,王彦不由得大怒,他看着二十步外,那左军弓手又在搭箭,怒火中烧之下,直接便将手中战刀投射出去。

    “啊~”左军弓手没来得及射出第二箭,便被王彦投出的战刀削去半边脑袋。

    鲜血飞溅,花白的脑浆崩裂出来,旁边的左梦庚顿时便被溅了一脸,本就有些坚持不住的他,精神立马崩溃,看着远处满脸鲜血的王彦,简直如同见了地狱里爬出的恶魔一般。

    左梦庚一慌神,便不自觉的往后退去。

    他这一退,他身边的卫士便跟着慌了神,还在抵抗的左军回头一看,帅旗之下已经没了左梦庚的身影,本就支持不住的防线顿时瓦解。

    左梦庚本来只是恐惧的退后几小步,结果却变成左军集体的后撤。

    刘顺趁此时机,一马当先冲到帅旗之下,一刀斩断旗杆,若大的左军帅旗轰然倒地。

    左梦庚见此只得一声长叹,连忙随着亲卫往山下冲去。

    随着左军帅旗被砍倒,山上的忠义营顿时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之声。

    自从王彦带着忠义营从南面小山后面杀出,黄得功便一直拿着千里镜,观看忠义营的战况,现在见左军帅旗一倒,他心中顿时狂喜,口中跟着便急呼道:“左梦庚已死,左贼败啦!”

    一旁的明军闻之,也连忙跟着大呼起来:“左贼败了!左贼败了!”

    正在攻城的左军忽然听到前后同时传来的呼声,心中顿生恐惧,不禁回望山头,果然见帅旗以倒,士气顿然崩溃,哗啦啦的向后退去。

    黄得功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马提着宝剑,紧追上去:“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啦!随本候追杀左贼啊!”

    兵败如山倒,原本将要冲到山下的左军后军,见帅旗以倒,后面又传来池州明军的追杀之声,将领顿时便舍弃忠义营,绕山而逃。

    城下的左军也如潮水般向西退去,池州西门大开,城内池州明军顺势掩杀。

    王彦也重新集结忠义营的骑兵,放过阵型较为完整的左军中军,向刚从城下败退下来的左军杀去,战马所过之处,留下一片片叛军的尸体。

    二十万左军如潮水般来,又如潮水般退去,满山遍野,到处都是左军溃兵,王彦领着骑兵左冲右杀,直追到池州城西三十里,直追得左梦庚坐船而逃,才停下脚步。

    此一战,左军二十万精锐被杀六万,被俘四万,损失将近一半,可谓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对池州造成威胁。

    西面危机暂时解除,但北面的清军来的却更加猛烈,就在池州大战之时,多铎大军已经兵临泗州,直扑江北而来。

第39章庆功宴,貌合神离

    从池州往西三十里,遍地都是左军散落的旗帜和兵器,王彦带着骑兵一路追杀,踏破左军大营,黄得功大军随后掩杀而至,左军无力在南岸支撑,左梦庚只得放弃南岸的败军,渡江返回安庆。

    经此一败,左梦庚精锐损失近半,南岸物资尽弃,再也无力东犯,只能坐困安庆与明军隔江相对。

    王彦杀至江边,看着江上来往穿梭的左军兵舰,也只能望江兴叹。他对于没能斩杀左梦庚,一举解决大明西线的威胁,而感到无比遗憾。

    这时王彦在江边,草草的包扎了脸上恐怖的伤口,便引着骑兵与王威的步军汇合。

    古语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左军大败,但忠义营两千二百四人,也损失了一百多人,其中步军损失十人,骑兵却在小山上战死一百多人。

    王彦得知那么多兄弟战死,且多是他从山东带出的老兄弟,心里不禁一阵黯然神伤。

    他让王威处理后事,将死去的兄弟登记在册,然后再上报兵部,等将来他收复河山,再寻兄弟们的家人抚恤。

    李泰祯则带着弟兄们清理战场,记录战功,清点物资。

    小山一战,左军一千骑兵几乎全部折在忠义营之手,所以除了被打死或者跑掉的战马,他们又得到了五百多匹战马。

    这时天已经将黑,王彦便让大军就以死马为食,先在小山上安顿下来。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一堆堆篝火,点缀着夜的黑暗,忠义营的士卒们靠在一起,围着油滋滋的烤肉,谈论着今日的大战。

    老卒暂时忘却了死去的兄弟,吹嘘的他的勇猛,步营中的步卒,也因为今日出色的战绩,而显得异常激动。

    这一战忠义营一个斩杀左军两千多人,还砍断左军帅旗,扭转战局,可谓立下了大功,自然少不了一场封赏。

    王彦正考虑着该如何奖励手下人马时,去城内索要军帐等扎营物资的李泰祯正好回来,还带来的城中使者。

    王彦见之,原来是一场大胜后,黄得功与刘良佐在城中大摆宴席,邀他前去赴会。

    当下王彦便将扎营之事交与王威,然后跟随军使,匆匆赶往城中。

    宴会设在池州总兵方国安府中,王彦赶到时,诸人已经酒过三巡,气氛融洽。

    堂内摆下三桌,坐满了人,王彦却一人都不认识,便只有先站在一旁。

    “可是斩断左贼帅旗的王将军到呢?”黄得功今日取胜,心中甚是高兴,便喝得多了些,以到微醺之态,他见卫士领着一年轻将领进来,放下酒杯问道。

    “末将泗州守备王彦,拜见侯爷。”王彦闻之,连忙行礼,而后又对着众多上官道:“拜见众位大人。”

    这时黄得功已经离席走到王彦身前,见他一表人才,脸上涔着血迹的绷带又平添几分英气,心里不禁欢喜:“真良将也!”

    说完黄得功便亲持王彦之手,将他拉到身边坐下,而后又为其介绍堂内诸人,王彦则一一见礼,才知广昌伯刘良佐,池州总兵方国安皆在堂内。

    黄得功的对王彦的态度,明显带有提携招揽之一,堂内一众诸将见此,不禁脸色一变。

    今日一战,池州险些陷落,若不是王彦突然杀出,黄得功说不定已经一死以谢陛下,所以王彦不仅是今日首功之人,亦是他黄得功的恩人。

    黄得功今日目睹城外之战,对于王彦把握时机的能力十分赞赏,而其手下忠义营的战力也让他十分满意。

    “王将军之才,做一守备着实可惜,不如来本候军中,本候定然向朝廷,为汝请封总兵之职。”黄得功带着醉意,微笑着看着王彦道:“王将军可愿意啊?”

    二月间高杰死后,黄得功便有吞并其手下部众之意,结果险些引发两军火拼,没想到黄得功又要将忠义营纳入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