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田雄听了,立刻破口大骂,连连诅咒,他身体挣扎不停,但恐惧却让他脸色惨白。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求死不得,田雄连连争扎,但一旁的士卒得了吩咐,立刻撬开他的嘴巴,以铁钩勾住他的舌头,然后一刀割下,顿时鲜血飞溅。

    这还没完,那百户战刀一挥,田雄的一条手臂,就齐齐斩下,另一名士兵则连忙在他的伤口上撒上金疮药,然后用棉布包裹起来。

    这到不是为了田雄好,而是因为去四肢是个技术活儿,操作不当,极有可能使人当场身死,四肢也不能同时砍,得边砍边治,不能一步到位。

    一旁的马得功,看着田雄倒在地上哀嚎,但却哇哇的发不出声来,顿时一屁股瘫坐于地,脸色比纸还白。

    王彦见此扭头问他道:“尔将安宗皇帝献给清廷之时,可曾想过今日?”

    马得功不敢抬头,答道:“鬼迷心窍,一念之差。”

    王彦点点头,算他还有悔过之心,反正结果都是要剐于安宗灵前,此时便不在施以折磨,“将二贼都带下去,不日押到广京,献祭宗庙。”

    北宋二圣被掳,被宋人视为奇耻大辱,明安宗皇帝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他毕竟是大明的象征,他被满清掳到北京,施剐行于市,对于大明而言,何尝不是奇耻大辱。

    《东周列国志》中有言,“君父之仇,礼不反兵”。意思就是说,君父之仇,不共戴天,遇到了仇人,不用回家拿兵器再来报仇,这个时候挥着拳头也要直接上。

    古人报仇,都要拿仇人的脑袋,到坟前祭奠。甲申以来,大明遭受的耻辱有太多太多,这些都需要后人来洗刷,今天王彦算是报了其中一件。

    田雄、马得功被押下去,俘获的红甲蒙古,直接推到溪边枭首,绿营兵之中属于田雄、马得功部的士卒,直接赶入河中溺死。

    原来的黄镇之兵,被田、马二人收编的绿营兵,总旗以上军官尽数斩杀。

    木兰溪西岸,一万四千绿营兵,最后只剩下两千多人,王彦将这两千人拨给王起俸,表其为漳州总兵,由朝廷任命,但归郑成功节制,算是王彦与郑成功之间的一个缓冲。

    另一边,大量的清兵尸体,沿着木兰溪流入大海,兴化府沿海之地,全民哗然,震惊无比,平海卫、崎头等地,士绅立刻捕杀清廷伪官,联络官军宣布反正。

    张存仁、谭泰侥幸逃脱,带着盘踞在木兰溪东岸的三千绿营,夺路而逃,清军在莆田等地的驻军亦全部向闽江东岸逃窜。

    回到福州,张存仁一面清点人马,一面快马奏报江宁说明福建败局,然后将延平守军抽调大半,组织人马守卫福州,不敢再跨过闽江一步。

    王彦一路追击,直到追至福州对岸的方山,才收兵扫荡闽江西岸,一路州县全部望风而降。

    这时郑成功以泉州为福建省府,闽江西岸,除了驻有重兵的延平和被困的漳州之外,其余州县,传檄而定。

    泉州府内,郑成功意气风发,他现在已经光复了半个福建,不过王彦没有继续攻打福州,而是选择掉头去打漳州,这还是让他感到有一点失望。

    相比于已经是瓮中之鳖的漳州,郑成功更渴望的是福州,只有打下福州,才算是重振了郑氏旧业。

第469章再议攻漳

    四月上旬,分头扫荡了闽江西岸各个州府的明军,结成十里联营,驻扎在泉州城外,一望无际,旌旗飘扬,遮天蔽日,人声马嘶,不绝于耳。

    泉州府的士绅,见官军在木兰溪击败了谭泰和张存仁的主力,清兵浮尸甚至阻塞了溪水,心中对于朝廷的信心大增,郭必昌见大军回驻泉州,立刻组织士绅犒劳大军,鸡鸭鱼肉,一车车的往大营里送。

    郭必昌这样讨好,其实还是想从新回到朝廷之中来,王彦对于他的示好,自然也欣然接受。

    水至清则无鱼,郭必昌或许不是那么坚定的拥明,但朝廷光复半个八闽,却须要官员来管理。

    福建一地的山茶,可是海贸的大项目,郑氏独占肯定不行,王彦不会容忍又培养一个郑芝龙出来。

    这次扫荡八闽,王彦可谓收获颇丰,除了从泉州得到的物资之外,其他各府也有收获,与郑成功一分,大概能留下三十万两,但主要的收获,还是将谭泰的七千骑兵大部歼灭所缴获而来的战马。

    王彦的督标骑兵,在福建一战之后,只剩下六千骑,而且其中一部分战马,已经严重衰老,正需要补充,谭泰这七千骑兵一人双马,除去受伤、击杀,以及被清军吃掉的战马,明军收获足有九千匹。

    按三七开的规定,王彦可以获得六千三百多匹,不过他却多给了郑成功八百匹,换取五百把倭刀,以及请郑成功联络田川家,进而联系幕府,向大明输出铜矿和倭刀。

    其实戚大帅时与倭寇交手,见识了倭刀之后,结合倭刀的特点,打造了苗刀,苗刀在刺,倭刀在斩,各有优点,但自宋之后,经过元代禁止民间铸造兵器,中原冶炼、锻造技术下滑,确实不争的事实。

    王彦换来倭刀,不仅是想用来装备一支精锐步军,最主要的还是想要日本的锻造技术。重所周知,好刀要好钢,这不仅是解决刀剑的问题,还能对铸铳,铸炮,有莫大的助力。

    至于铜矿,则是因为钱荒的问题,从宋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开始从日本进口铜矿,当然大明也有铜矿,但产铜的云南还在叛军之手,姜曰广在江西抚州已经组织近万矿工开采铜矿,但对朝廷而言,产量还是杯水车薪。

    明军今后铸炮、铸铳,都需要大量的铜矿,如果能从日本买入,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为今后考虑,眼下要做的事情,还是要解决漳州的清军。

    郑成功想打福州,这一点王彦十分清楚,但打福州肯定会再次引来江南的清兵,而且极有可能是大举来援,这不是王彦愿意看到的情况。

    “兵不止,必自'焚。”在力量上不如敌人,用兵又没有满足的时候,何以自存?

    王彦以为,以现在的局势而言,明军战据闽江西岸,清廷还是可以接受,但如明军攻下福州,那就威胁到了清廷的赋税重地江南和浙江,坐镇南京的多铎、洪承畴肯定不能容忍,所以王彦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引起更大的战事。

    泉州府衙内,王彦端坐主位,十几员披挂齐全的将领,与随军幕僚分座两侧。

    “漳州如今被围困了一个多月,但城中物资充足,兵马充沛,想要等其粮尽,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间?眼下谭泰、张存仁窝在福州,短时间内不会出来,我军虽然能够放心围城,但时间一久,耗费却十分巨大,也容易生出变故,诸位可有快速破城之法?”王彦朗声说道。

    漳州城不好打,城墙又高又厚,城上火炮也不少,经过李成栋的加固和完善之后,城门处修了翁城,城墙上可以跑车、操练,还增加了许多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马面等等防御设施,整个城池俨然成了一个无从下口的刺猬,可以说是少见的坚城。

    众人听了王彦的话语,都开始思索起来,闽西之地都光复了,他们不能被一座漳州吓倒,莫说它只是砖石城,哪怕是金汤浇铸的铁城,他们也得想法将这根钉子拔掉。

    众人沉思半响之后,居然是刘顺先站起身来建议道:“国公,似漳州这般坚固的城池,四面围攻必然消耗巨大,末将以为可以重点进攻一点,以便集中力量。”

    王彦微微一笑,点点头,“你能说出此策,说明你还是用了心的。这虽然是个下策,但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到是可行。”

    王彦挥挥手,让刘顺入座,然后说道:“诸位再想想?”

    习洪山闻言起身行礼道:“国公,眼下闽西之地,俱为我有,漳州以是无援孤城。末将以为想要破城,不如招降,即便是佟养甲、李成栋一心为满清尽忠,但城内万余郑军降兵,也不会愿意和他们一起殉葬。”

    王彦点点头,示意习洪山入座,“此法可行,值得一试,但如果佟、李控制严密,还需要多手准备,以保万无一失。诸位可还有其他策略?”

    李过起身说道:“国公,如清兵不降,强攻势必消耗巨大,末将以为可以另辟蹊径,挖掘地道攻城,或者直接挖地道炸城。”

    王彦高居于上,李过的建议让他眼前一亮,如果招降不成,此法到是可以避免明军的大量伤亡,“李将军请坐,此法本阁纳之,诸位还有它策否?”

    王彦这是要多管齐下,想要迅速解决漳州清兵,帐内一众文武心里都雪亮,纷纷皱眉思索。

    这时一直未曾献策的幕僚之中,陈邦彦起身说道:“阁部,卑职有一策,或许可以一试。”

    王彦正了正身,抬手请道:“先生试言之,本阁洗耳恭听。”

    “之前锁城之法,多让人想起大凌河之役,那阁部何不用假援之计,诓李成栋出城呢?”陈邦彦拱手道。

    王彦眼睛一亮,但遂即又皱眉道:“前有锁城,再用假援之计,李成栋恐怕不会上当吧!”

    陈邦彦笑道:“兵法云,虚虚实实,正是因为之前用了锁城,所以我料定李成栋必然中计,而且即便他不上当,对我军而言也没有什么损失~”

    (感谢狼狗保卫奴隶的一万书币)

第470章二临漳州

    漳州城被明军围了一个多月,明军主力虽走,但城外的民夫和一万六千明军却没有歇着,城外被挖出纵横交错的壕沟,长墙是一道接一道,势必不给城内清兵一点突围的机会。

    在王彦离开之后,李成栋又派兵出城试探了几次,但明军忒是阴险,不仅在城外埋下炸包,几百红毛鬼手里的火铳更是又快又狠,再加上明军骑兵,他数次试探都以失败告终。

    城外从广京运来的新铸红夷炮,在半个月前加入了战斗,这是王彦说服苏观生拨银十万两后,铸炮坊以新法铸造的十门火炮,其中一门在试炮时炸膛,工匠当场身死,剩下九门被火速运来漳州前线。

    这些红夷大炮凭借射程上的优势,在城外筑高台,建造足以俯看全局的炮阵。

    呼啸的铁弹不时砸向城头,伴随着土石瓦片的碎裂声,漳州城北的城楼被一枚铁弹击中,打崩了一角,大片的木屑、瓦片哗啦啦的掉落下来。

    经过一个月的炮击,漳州城上的各种工事,都有所损伤,但李成栋将城池加固的十分坚固,明军想要靠着几门红夷大炮破城,至少还得轰上半年。

    此时漳州的清军,也已经习惯了明军的炮击,士卒都蹲在城墙下,胆子大点的还不时不时探起身来,察看着城外明军的动向,看看被炮击中的城墙。

    漳州清军显得久经杀场,但李成栋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发不安起来,按着张存仁给他的承诺,江南的清兵应该已经进入福建,可这都一个月了,援兵为何还没有出现在漳州城外?

    李成栋带着一队将校,在城墙上巡视,查看城上的情况,炮弹不时砸在城墙上,但他并不担心明军的炮击,因为半个月来,他早以摸清楚,明军只有九门红夷大炮,这些炮轰在几里长的城墙上,能击中他的概率微乎其微。

    突然,一阵呼啸声直奔他而来,一枚黑色的铁弹逐渐放大,竟朝着他的位置砸来,这位叛将瞳孔瞬间放大,眼中漏出不可思议之色,想要躲闪,但炮弹的速度太快,没等他做出动作,一声震耳的巨响就随之传来,他只觉得城墙一丝轻微的震动,铁弹消掉一个墙朵,砸中的位置与他不过一丈来远。

    李成栋不禁惊得冷汗直流,但也暗暗吐出一口气,他回头看着身边惊恐的清军将校,却故作镇定的笑道:“漳州城被本镇加固,城墙极其坚固,明军就是再调百门重炮,也休想破城。诸将不必忧郁,在撑一些时日,等江南援兵和张总督兵一到,城外的明军就嚣张不起来了。” “是,是。”众多清将,神情不自然的小声附和道。

    另一头,明军的炮阵上,随着新炮一起过来的炮队指挥陈于阶,懊恼的放下千里镜,喝令道:“清理炮膛,炮口左移一分,再放~”

    几名炮队士卒,立刻用裹着湿棉布的长杆往炮膛里一捅,然后换裹干棉布的长杆再捅一遍,接着调准炮位重新装弹,可是城墙上的李成栋却早已消失不见。

    炮队失去了目标,但炮击却并未停止,这半个月,明军已经形成规律,从清晨开始,几门火炮轮番轰击,直到黄昏,当然有时候夜里也会突然放上几炮,让清军烦不胜烦。

    照例,到了黄昏时,在残阳映照下,持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