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祖宗之法大于天,但也不是不能改变,太祖遗训,“子孙后代,有复言立丞相者斩”,结果内阁出现,实际上行使的就是相权,太祖遗训“太监不得干政,严禁太监识字”,结果宣宗开始,鼓励太监识字,明朝阉竖辈出。

    这些改变,有好有坏,但中原王朝,从来不是思想彻底禁锢的政权,王彦所提改革宗藩之法,并不是速效之法,不是立杆见影的政策,更向是温水煮青蛙,更像是汉代的推恩令一样,需要几十年才能看见成效。

    其实,王彦只是提出了对宗藩的一个初步改革,他还有更多的策略,准备摆拖这个朝廷的毒瘤,但即便是现在提出的降爵之策,隆武帝也不敢轻易执行。

    傍晚天色将黑之时,王彦从行宫出来,在卫士的护卫下,从城内街道上通过,两边街市上依然十分热闹。

    明代宵禁,现在天色将黑,大街上的行人,本该各自回家,市场也该闭市,但现在却没有。

    穷则变,眼下朝廷为了获取银钱,可谓想方设法,广州的宵禁也被苏观生建议取消,促使了现在城内的繁荣。

    这时,街道两旁还有千余名民众,他们购买店铺里的布匹,米粮,看着城外百姓们带来的山货和羊肉、猪肉,笑声、喊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使街市两旁格外热闹。

    王彦很喜欢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景,只有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他带率领军队四处抗击清兵才有意义。

    这时,一阵吵嚷声从街市边传来,一个粗鲁的男人怒吼道,“给你一两银子,你怎么还不满意?这难道朝廷收税不是收银子吗?老子给你银子,还省得你自己去钱庄换银纳税,今天老子只有银子,反正你这支黑山羊老子要定了。” 百姓喜欢热闹,不少人听了喊声,便向吵嚷处走去,王彦远远看见,眉头一皱,他翻身下马也走了过去。 在街市一角,一个老农坐在地上,死死抱着一支黑羊不放,一个满脸横肉,长得甚为粗狂的壮汉,一边大骂老农,一边身上去拉绳子,将山羊扯得咩咩之直叫。

    那老农哪里是壮汉的敌手,一边抱着羊不放,一边对众人道:“众位乡亲,我这只山羊足有百余斤,只要一千一百文,已经十分便宜,这位壮士压价也就算了,还只给一两银子,我不卖他就强买,你们给我评评理啊~”

    周围之人议论纷纷,都指责壮汉太不厚道,欺负老实人,那男子被众人指责,脸上一红,恼羞成怒道:“那好,老子再给你一百文!你要在不卖,老子可就打人了!”

    众人闻语却依然嘘声一片,这时一名士子实在忍不住出来指责道:“你这厮,好不讲道理,现在钱贵银贱,一两银子只能换七百文钱,你却当一千文使,不是要白坑人家三百文么?”

    众人见有士子出头,顿时胆子也大了起来,指着壮汉纷纷谩骂。 “欺负老人,简直没有脸皮。” “欺压善良,被人识破还不知悔改,反而要强买强卖,真是让先人蒙羞。”

    ?“这不就是明抢吗?” 面对周围之人的谴责,那壮汉脸色一阵变化,最后恼羞成怒,瞪着眼睛,恶狠狠的扫视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在,站出来的士子身上。

    他见那士子虽是文人打扮,但显然比较落魄,心里来了胆气,恶狠狠的威胁道:“酸秀才,读好你的书,少管闲事,别以为有功名在身,老子就会怕你,告诉你,我妹妹可是知府老爷的小妾,惹毛了老子,老子连你一起打。”

    王彦站在外面听了许久,基本已经明白了,他心里一阵纳闷,怎么遇见了个镇关西,他不想这场闹剧继续下去,于是向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立刻分开众人,“让一让,让官府来决断!” 圈内的人这才发现,王彦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们背后,吓得纷纷闪开,其中有认识王彦的人见此,遂即趁机大喊:“那狂妄自大的汉子,楚国公来了,你还敢耍横么?”

    (感谢sowhatooo,gdrthg,小书虫cc粉,经理,臧一斌,心的狂野的月票,感谢滋野三郎末裔,来给爷笑一下,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悦冻窝芯的赠送。)

第396章陈永华

    那壮汉正凶神恶煞的恐吓士子之时,听说楚国公来了,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在欺负老弱,实在理亏,别说他妹妹是知府小妾,就算是正室,惹怒了楚国公,恐怕他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王彦走进内圈,老农连忙也跪在一旁“草民给国公行礼!” 王彦看了一旁跪着磕头,不敢说话的壮汉一眼,然后把目光移向老农,问道:“老丈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回禀国公,草民叫赵稼人,粤东人,清兵攻来回后,草民和家人赶着羊儿逃到广州。” 王彦温声问道:“你现在还有多少羊?家人能够过活吗?”

    “草明原本有三十多只,逃难的时候丢了十多只,现在还有十支。草民听说天子到了广州,想着既然皇上都到了粤地,老家肯定也已经安全,所以准备卖掉一支羊,换点铜钱反乡。现在官府支持我们粤东的百姓回乡,只要回乡,肯定能够活下来。” 王彦点点头,拿出五两碎银,递给老者,笑道:“钱收下,羊本督要了,回到粤东好好生活,本督再提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当今天子圣明,朝廷诸公已经通过决议,朝廷不再加收农税,之前的三饷,也会尽快废除。”

    老农闻语,连连磕头感谢,周围的百姓也一众议论纷纷。

    这时王彦在看着,完全失去凶悍气势的壮汉,只是个色厉内敛的货色,心中觉得无趣,他冷哼一声,“原本以为你是镇关西,现在看来是高看你了。”

    那壮汉被王彦一声冷哼,吓得几乎要屎尿横流,磕头如捣蒜,“国公赎罪,小的知错了,再也不敢了,国公饶我这一次,我再也不敢了!” 王彦没有时间和他纠缠,此人虽然可恶,但也没有犯法,不过他打着广州知府的名号欺压弱小却不得不防,王彦遂即冷声对亲兵道:“把他送到广州府衙,交给知府来处理。”

    王彦此举也是对广州知府的敲打,如果他不知道他这个小妾的兄长的德行,那就是给他提个醒,让他管好自己的亲属,如果之前对其就多有包庇,那就等于给他敲了个警钟。

    两名亲兵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将那壮汉拖走。

    这时王彦挥挥手,示意看热闹的人群散去,但却叫住那士子道:“贡生叫什么?哪里人?”

    “晚生陈永华,字复甫,福建漳州人,家父陈鼎,崇祯十六年葵未科进士。”士子有些激动的行礼道。

    王彦闻语眉头一挑,他葵未科名落孙山,但却在京师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正好与陈鼎也有些交集,于是喜道:“原来是明敬兄的公子,明敬兄现在何处?复甫可是来参见乡试?”

    陈永华闻语却一阵黯然,悲伤道:“国公有所不知,家父在清兵入福建是自尽了,晚生这次却实是来参加乡试,不过晚生愧对家父,前些日子放榜,晚生名落孙山,并未中举。”

    王彦身子一震,没想到陈鼎居然自杀了,他心里不禁一阵伤感,这时他调整情绪,拍了拍陈永华的肩膀,“明敬兄的气节,令人敬佩,必然史笔留芳,复甫不必伤怀,至于落榜之事,大可来年再战。如果复甫没有别的安排,我可以推荐复甫先入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复甫以为如何?”

    陈永华闻语,脸上露出喜色,他家乡被清兵占据,父亲自尽,家产被夺,老家肯定回不去了。

    本来他从家中逃出,是准备就近去投郑成功,但朝廷开设恩科的消息传过来,他便改变主意,来到广州参见科举,没想到却没有考中。

    眼下他盘缠用尽,正不知今后该怎么走时,王彦要推荐他入太学,他自然立马答应,“晚生愿意进入国子监求学。”

    王彦点点头道:“现在天色也晚了,我还有些事情要问复甫,不如今夜就到我府上住下如何?” 陈永华点点头,王彦让亲卫给他让出一匹马,然后翻身上马,府邸而去。

    回到府上,亲兵们各自回了营房,王彦则带着陈永华一起用餐,吃完之后,就把他带到书房,脸色沉重的说道:“方才在集市上,复甫说钱贵银贱,一两银子只能换七百文钱,是怎么回事?”

    中原缺少白银,铜也不多,历代都靠从日本进口,大明朝廷是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

    在一般情况下,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的制钱,但自从张居正改革以来,朝廷不在收实物,国家赋税改收白银,农民只能以谷帛易钱,然后去银庄兑银缴纳。

    这刺激了经济的流通,但也使银的地位提高,加上国家度支和大宗交易多用银,造成民间少银,但百姓又需要银子来交税,所以往往造成银贵钱贱的局面,也就说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文,实际上往往是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以上。

    王彦对于银贵钱贱的情况到是知晓,但对于银贱钱贵的现象,却是第一次看见。

    广东福建一地,在明代因为耕地比较少,要养活那么多人,就必须另寻出路,所以出洋做贸易的人比较多,在明代南洋已经有了大量的汉人。

    就是因为人口的流动和贸易的频繁,所以使得年纪轻轻的陈永华对于这些问题比较敏感,他几乎没怎么思索,便回答道:“广南之地,现在成为大明对外贸易唯一的出口,大批的物资从这里运往南洋,换取了大量的白银流入,银一多,自然就贱了。”

    “物以稀为贵!”王彦一点就透,他突然脸色一变,“那不是等于银子的价值,在降低吗?”

    如果现在银子是一两兑换七百文,那岂不是说,王彦现在的资产,一下缩水了三成。

    陈永华道:“其实问题还要复杂一点,大量白银流入的同时,大量的物资又在流出,一面是白银价值降低,一面是大明内部因为物资流出,而使物价上升,肯定会造成一些问题。”

    王彦似乎有些明白过来,“这就是朝廷当初禁海的原因之一么?这样的问题,复甫可有解决的办法?”

    (感谢花满城666的打赏,例行推书《妖珠》下一章十二点吧)

第397章银钱运作

    此时西方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美洲获得了大量的白银,这些白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从美洲运来了亚洲,购买东方的货物,然后运回西方。

    王彦对这些情况完全不了解,他现在只是敏锐的预感到了危机。

    陈永华微微沉呤,“眼下这个情况,其实也容易解决,把银子花出去,从清廷那边买进大批物资过来,将粮食、盐这些关系民生的物资,建大仓储存起来,用来压低物价,丝绸瓷器则转手卖给南洋和西夷,如此不仅我大明能够得到物资,还能使清廷物资匮乏,又能从中赚取差价。”

    王彦眼前一亮,他手里把玩着一枚西夷的金币道:“本督也曾想过这个问题,银钱这个东西,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为什么就能让人趋之若鹜。现在经复甫一说,道是似乎明白过来,银钱的作用就在于它的购买能力,如果不将他的这种能力运用起来,他就是个死物。不过眼下清廷财力远胜于我,如果清廷反过来买我们的物资怎么办?”

    陈永华笑道:“这个确实不得不防,国公可以让朝廷下明令,禁止向清廷贩运粮食、盐铁,如果清廷同样对我们封锁,我们就从南洋买,其他的到不必担心,眼下广南的物价较高,清廷那边一来根本没有做海贸的打算,二来经济被破坏,商人逐利,肯定愿意把物资卖到广南来。”

    王彦点点头,思考片刻后道:“复甫的意思是,对于盐铁、粮食,我们要大量修建仓库,从别人手中把物资买回来,有了足够的物资就能供养军队,压低物价,对于丝绸、瓷器、茶叶,这样的物资,则尽力出口,抬高物价,使得清廷统治地区的商人与我们贸易,我们从中赚取差价。”

    其实道理很简单,清廷现在虽然占据大片领土,但却没有对外贸易的能力,第一清廷统治者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海外贸易,第二江南有舟山鲁王的水师,清廷想贸易也出不了海。

    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广州这个对外港口,物资供不应求,而清廷一边货物却没有销路。

    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他们肯定会从价格低的江南购买瓷器、布匹、茶叶,转运到价格高的广南来贩卖。

    当然这些交易,肯定会被清廷制止,但没有关系,大明有走私集团,清朝肯定也会有走私集团。

    陈永华对于王彦的理解能力,表示惊叹,他是因为从小看着家族与海外贸易,打理茶园,才摸索出来了一些道理,但王彦却是不仅一点即透,还能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