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为之一愣,猛的心中一紧,而许直却已经一甩身前官袍,大步走了出来。“吾大明朝吏部员外许直,做得了主!”他边走边大声呼道,最后在赵应元马前停留下来。

    “哦,既是前朝大员,今被我擒获,可愿归降。”赵应元早就注意到许直,他奉闯王之命进驻山东,正需要官员和士人辅佐,因此他诚恳的说道。

    可谁知许直却想也不想的回道:“吾乃崇祯朝进士,天子门生,不愿事贼!”

    闻言赵应元不禁一愣,京师之中不少前朝首辅俱已降顺,怎么他却连个员外郎也不能降服。一时间,他不由得有些脑怒,狰狞着脸恐吓道:“既不降我,可知后果!”

    面对恐吓,许直决然道:“但求速死尔!”说完,他便闭目不言。

    在王彦想来,许直既然没有在京师被破时殉国,定然是将生死看得颇重,这样的人降顺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没想到真到被擒之时,他却是如此的决绝。

    这让他满是震惊,满是羞愧,同时又让他热血上涌,寒窗苦读十余载,学的不就是一个忠孝节义。在京师时他被恩师劝住,独自苟活,今日他却不想再次逃避。

    见许直闭目待死,王彦顿生同死之心,若是以区区一介举人,得享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

    可就当王彦下定决心时,却又记起许直的交代,他不禁猛然回头,寻那许嫣嫣身在何处。

    在他身后,十三岁的小姑娘,两行眼泪花啦啦的流着,在涂满烟灰的脸上留下两条白皙的痕迹。王彦看着不由心中一疼,这就是许直当初没有追随皇帝的原因吧。

    “既不降我,那本将便不能留你,不过我佩服许员外的忠义,脱下去留个全尸吧!”许直的决然不似作假,这让赵应元很是恼火,但汉人自古崇敬忠义之士,他内心有些惋惜,但对待不臣服之人,依然不会留其性命。

    言毕,自有武士架着许直向外拖去,他不发一言,只是恳求的目光却向王彦看来。四目相对,王彦内心一阵绞痛,他看着许直被拖着倒退,眼中薄雾迷眼,他明白许直放心不下什么,心中立时涌起一股责任,不禁对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才看见许直如释重负的闭上双眼。

    这时,本就哭的梨花带雨的许嫣嫣,哪里还能忍受,见父亲被拖去行刑,一边流泪,一边便向人群外挤去。

    王彦见此顿时大惊,顾得了什么忠义,什么士大夫之烈。这一刻他心中只记得许直之托,只知道他点了头,要保护好许嫣嫣。

    君子一诺,独行千里,亦必践。

    趁着赵应元等人的注意力都在许直身上,王彦急忙退回人群中,将许嫣嫣拉住,挡在身后。

    这时赵应元的目光终于向院内看来,但是失去许直,他对院内之人已是意兴阑珊,没有再耗费时间的意思。他一抬手中马鞭指着院内众人冷冷道:“诛其头领,余者充做前军。”

    赵应元说完便一打马,调转马头,身后士卒立刻分开一条通道。

    待其与亲卫离去,一名军校立马翻身下马,抽出腰间长刀大声命令道:“跟老子冲进去,敢有反抗者,不听号令者,乱刀剁死!”

    众人谁也不敢阻难如狼似虎的闯军,纷纷按其要求,蹲于院中。此时许嫣嫣以完全崩溃,失了主见,只是本能的眼泪流个不停。好在良好的教育,使她没有哭出声来,然而娇小的身体不停抽涕,却让王彦更加难受,他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陷于贼军之手的后果。

    闯军士卒提着战刀,在众人中走来走去,不时有人被甄别出来。

    这是闯军早期最通常的手法,每破一城,便杀其官绅,杀其族老,裹挟普通百姓为前驱,只是如今李闯以得半壁江山,其手下却还是这般做法,不改农民军的习性,实在难成大事。

    人群中富人和勋贵们,一个个的被拉出来,他们有的虽然换上平民的衣服,可长期养尊处优形成的气质,较好的皮肤和身体却出卖了他们的身份。

    这股闯军显然经验十分丰富,没少干这样的事情,片刻间以从众人中挑出十几人。

    在他们看来,这年头还能长膘的绝对非富即贵,都是该杀的存在。

    王彦见此不由得大急,他不要紧,一个多月的逃跑,全靠一双老腿,风吹日晒,早已没了书生模样。可是许嫣嫣却不好过关,她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虽然涂抹了一些烟灰,可却还是能瞧出一二。

    当下王彦也顾不得什么儒家礼节,什么男女大防,一把抓起身旁的一坨狗屎,就往许嫣嫣身上涂抹。他的行为自然让许嫣嫣为之一愣,居然止住了断线般的眼泪,瞪着一双带泪的美目,有些呆滞的看着王彦,似乎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

    见她这般模样,王彦心中一疼,好好一个大家闺秀,近落到今日境地。王彦手上动作未停下,直到将带着一丝清香的许嫣嫣,生生打扮成一个又丑又脏的小乞丐,才停下手来。

    闯军的甄别行动并不十分严格,偶有抓错或是漏过,都是无关紧要地!毕竟乱世人命,贱如狗嘛!

    王彦和许嫣嫣很幸运,一名闯军在闻到难闻的屎臭味后,皱了皱眉就没有上前,他们逃过一劫,但是被拉出来的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闯军留下几名士卒看守院子,便压着一个个面如死灰的人出去,就在院门之外,一字排开,士卒们手起刀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瞬间人头落地。

    那喷溅的鲜血撒了满地,让泥泞的路面变得腥红,令人触目惊心。

    杀完人,闯军又将院中众人赶了出来,这里已经不是俘虏能住的地方,只有军官们才能居住。

    由贫民组成的闯军,打倒了老牌地主和贵族,现在他们却成了新贵。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皆是如此,看来也并没有多少先进性。

    众人被赶到院外,不许携带任何物品,在士卒的压送下,向村外走去。

    在经过尸体和满地的鲜血时,王彦努力挡住许嫣嫣的视线,怕小姑娘再受打击,可是行至村外,令许嫣嫣崩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那村口大树下挂着一人,青色官袍上白鹇图案栩栩如生,不是许直又是谁!十三岁的小姑娘,哪里还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只是看了一眼便昏死过去。

    阵阵冷风吹过,王彦背起许嫣嫣继续前行,身后绳子与尸体一起晃荡,这是飘摇的大明朝啊!

第3章 王士衡,陷于顺营

    自甲申国难以来,大顺军所向无敌,控制整个黄河流域,似有一统天下之势。同为农民军的大西张献忠,也在进军蜀地的途中,欲取四川为根基。

    而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依然在正统的大明势力控制下,再加上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女真后金,中华大地可谓白云苍狗。

    时间一晃已是甲申年五月初,王彦与许嫣嫣陷于闯营已有数十日时间,但所做的事却似乎没有改变,区别只在于之前是主动南逃,如今是被裹挟南下。

    只是赵应元所部走的却不是很急,似乎根本不用担心山东之事,在他眼里或许南方的惨明势力根本不值一提。

    自葵未年末,三边总督孙传庭身死,北方官绅态度大变,像许直、刘理顺这样死忠明庭的已是少数。

    崇祯朝在京大臣三千余人,自尽者寥寥无几,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南方明庭忙于福潞之争,明军又毫无作为,正如史可法痛心疾首之言“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南方诸臣如此做派,赵应元自是不急,在他看来扩充麾下兵马才是当务之急。一路行来,他已经收拢数股流民,使得前军之数暴涨到数千之众。

    人多后,加之赵军也不管理,整个前军自然混杂,地痞无赖横行,调戏女眷之事也时有发生,让王彦不得安心。

    自从许直身死后,许嫣嫣就如同变了个人,不再一言,整日木然发呆。这让王彦十分担心,只能时刻将她带在身边,可即便如此,也险些被泼皮识破,如不是他拼死护着,定然要被其祸害。

    那泼皮名叫刘顺,据说以前在乡里就是有名的无赖,惹上极为难缠。王彦本就不想跟随赵军,这下更是坚定了他逃走的决心。

    只是前军虽然混乱,但看守大营的赵军却十分尽责,夜晚巡哨也很严密。

    如果他一人还好,但要带上有些痴痴呆呆的许嫣嫣,就根本没有可能,王彦苦心等待等数天,依然没有发现可乘之机。

    这日赵军终于行至德州地界,欲过大运河进入山东,可却没有渡船,大军只好扎下营来。

    过河便是德州,乃是大城,物资充沛。

    赵应元向众人许诺,只要到了他的驻地,便可饱食,这让赵军士气大振。

    为了寻找渡船,赵应元领着大军沿着河岸搜寻,大营中便只留几哨人马看管,王彦觉得逃走的最佳时机到了。

    这些天来他被分在前军的伙房中,负责提水做饭之事。君子远庖厨,王彦举人出身,自然没做过饭,可是如今被俘虏,便不要再提什么举人功名,就算分去倒夜壶他也得干。

    王彦本来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可进入伙头营后,却发现什么东西不用教授,上手就能做好,并且还能做得一手好菜,就像生而知之一般。

    虽然王彦感觉很奇怪,但是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来学来的技能,特别是能做出好吃得饭菜,却使得他备受老火头李麻子的赏识,在伙房内很吃得开。

    现在赵应元带着主力离开大营,王彦已经下定决心要带着许嫣嫣逃离,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他待赵应元大军走了大半个时辰,他便去伙房寻李麻子。

    李麻子顾名思义,一脸的麻子。

    长相寒碜的他能在前军混个火头之位,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得什么好菜,而是因为他的老资历。在赵应元还是大明朝的河南副将时,李麻子就是他身边的亲卫了。后来赵应元投了左革五营,又跟了李闯,李麻子都在他身边,只是如今老了,实在张不了弓,舞不动刀,才被赵应元安排在前军营当个火头,享享福。

    王彦出了营帐去找李麻子,见其正蹲在一堆柴火旁,鼓捣着他的旱烟,便乘机提道:“老火头,今日取水时,我想带着我家小兄弟一起去,您看行不?”

    李麻子没有急于回答,直到将旱烟点上,美美的吸了一口,才看了王彦一眼,又低下头抽着烟没好气的道:“前军营里有规定,出营者须留下亲人为质,你想带你那傻弟弟去干啥?”

    见李麻子没有拒绝,只是问问原由,王彦不由得心里一喜,将原来想好的说辞道了出来。“前些天,我得罪了那泼皮刘顺,老伙头您是知道地!这几天,那厮老找我麻烦,我担心我出了营,他会寻机欺负我的傻兄弟,所以就想带在身边,老伙头您给通融通融。”

    前营里的情况十分混乱,李麻子知道,不仅是泼皮无赖,就是营中老卒兵痞也时常过来祸害一番,只是他如今老了,也见惯了乱世的各种悲惨场景,只要不影响到他,便也就不去管那些闲事。

    他听了王彦的说辞,也是一番犹豫。

    见李麻子犹豫不答,王彦只好再次说道:“听人说运河里的鱼儿十分鲜美,我顺便带我兄弟给您弄条河鱼回来,您看怎么样?”

    听到河鱼,原本犹豫的李麻子不禁漏了笑颜,一对麻脸瞬间开了花儿一般。“哈哈那硬是要得!”

    大顺朝新立,没有统治经验,地方上还比较混乱,赵军一路给养基本靠抢,实在困难得紧,就是李麻子一路来,也是希的多干的少,至于肉鱼之类几个月也不一定见到一回。

    王彦的好厨艺,李麻子是知道地,可再好的厨艺,也得有材料发挥啊。一想到烙个饼,都能玩出花的王彦能给他整条鱼,李麻子顿时就激动了。他忙起身抖了抖烟杆,又从怀中掏出两块木牌递给王彦,接着有道:“弄条大点的,晚点回来也没关系,我去给看值的人说。”

    接过木牌,王彦十分激动,但是却没表现出来,他向李麻子道了谢,便去营帐将许嫣嫣带了出来。

    半刻钟后,他们在守卫处验明木牌,便随着取水的人马出了大营。

    以往都是一哨人马跟随众人取水,今日因为营中士卒不够,就只来了一名士卒前来监视。

    见此王彦心中顿时一喜,看来他真是选对了逃走的时机。

    大运河贯通南北,北抵京师,南达余杭,实乃华夏之血脉。此处坐船,便可一路南下,直达南京。只可惜昔日繁华的大运河,也因为大顺攻陷京师,漕运中断而变得萧条,变得孤寂。

    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