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元吉入赣州督师以来,与这些绿营降将大多交过手,而每次也多是以他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也看到了这些绿营将领的能力,想全都保存下来。

    江西和湖北一样,都是抗清第一线,自从清兵南下以来,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战斗,肯定必须加强实力,可王彦对高进库等人实在不太放心。

    这时王彦只能退一步说道:“之前万安一战中,滇将赵印选、胡一清,藏于枯井,侥幸逃脱,路遇本督,万督师可以重用,此外本督再举荐一人,乃陕西副将孙守法,他新投本督麾下,是个人才,可以借给万督师。总之万督师还是先用可靠之人,用忠义之士,来节制高进库、扬遇明之辈,切不可重演四镇之祸。”

    万元吉闻语,点了点头,江北四镇的教训,确实值得警惕,他也认同王彦的观点,决定对绿营降将加以限制,等以后立了功劳,再做提拔。

    这时屋外却忽有士卒禀报,“启禀督师,巡哨骑兵在城南巡视,路遇一位大人,声称是阁部朱胤岗,被巡哨带进城来了。”

    房间里,王彦与万元吉闻语,不由得一惊,两人自然知道朱继祚的身份,他们这几日最担心的就是,福建的问题,但派出的探子却没有消息传来。

    这让两人心中都十分着急,但他们听说天子的近臣朱继祚到来时,他们心中却有一种不安,一种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在两人脑海里盘旋。

    此时,王彦的反应还是比较理性,他立刻令道:“速度将李阁部请过来!”

    大学士身份尊贵,王彦与万元吉遂即起身,整理衣冠到府衙外迎接,不多时,朱继祚便在十多名亲兵的引领下来的府外。

    这时王彦便见一眼眶深陷,官袍破损的老者,一旁的万元吉已经作揖一礼,“朱阁部,怎么来此?”

    王彦离闽中比较早,只是在朝廷邸报上,知道朱继祚这么个人,他见万元吉已经确认,遂即也作揖道:“在下王彦,见过阁部~”

    朱继祚听了王彦的名字,微微一愣,遂即大步走上前来,便直接抓住王彦的手,泪崩道:“楚国公在此,陛下就有救了~”

    王彦乃是隆武帝常常挂在嘴边的重臣,加之他的战绩太过惊人,朱继祚虽然没与他见过面,但早以如雷贯耳。他进入建昌府之后,就听说了王彦挥军十万,杀入赣地的消息,所以王彦一报名号,他立马反应过来。

    王彦与万元吉闻语,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将朱继祚迎入大堂之中,又招来王夫之、张家玉等可靠的能出主意的幕僚、官员一起来听。

    众人入座,王彦遂即迫不及待的问道:“朱阁老,福建到地什么情况,陛下现在何处,处境如何?”

    朱继祚遂即沉声说道:“郑芝龙已经投降清廷,现在福建一片混乱,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福京,大学士蒋德、傅冠,尚书曹学,政司马思理等百名高官,或被杀,或自尽,福京血流成河。之后博洛,分兵两路,一路北上追赶陛下,一路西进杀入广东。”

    王彦听到这里,已经座不住了,博洛进入福建,对整个大明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先不说北路追击陛下,就说西路杀入广东,王彦也无法接受。

    如果广州失陷,那整个南明就基本丧失了出海口,支持王彦财政的海洋贸易立马中断,对于南明的打击,绝对是毁灭性的存在。

    这时朱继祚又接着说道:“西路清兵的情况,老夫不知,老夫随着陛下出了福京,就被北路清兵一路追杀,在汀州时,我们被清兵追上,王将军与清兵大战一场,结果折了大将周之藩、熊伟,帝妃沈嫔、陈嫔,宗社诸王也损失惨重。陛下与王将军带领一千残兵逃脱,我们一路逃亡到了衫关,才松了一口气,等候迎驾军来接驾,结果苦等五日,也没有丝毫动静。”

    听到此处,万元吉不禁再次发出一声愤慨,如果不是王彦,他也会被迎驾军坑的很惨,所以当他听到皇帝一行逃到衫关,满以为会面对明军的迎接之时,对于迎驾军却恨到了极点,他怨声道:“张先壁、黄朝宣,该杀啊!”

    “这时候清兵又追杀过来,王将军拼死护住陛下和左阁部逃入山中,清军又大举搜山,我与陛下失散,得一樵夫相助,从福建翻越群山,才进入建昌府的地界。”朱继祚接着道:“本来想让建昌府发兵救援,但衫关有驻兵五千人,孙知府只有两千人,根本无能为力,所以才赶到赣州来。”

    众人听完已经明白了眼下的情况,而对于王彦而言,他现在不仅心疼留在福建的五千忠义营老卒,担心天子安危,同时还要担心他的老巢广东的安全。

    万元吉见王彦不说话,遂即问道:“楚国公,眼下该怎么办呢?”

    王彦不禁站起身来,负手踱步,然后看向万元吉道:“赣南之事,就全权交给督师了,我立马尽起兵马,杀入福建,一来可救陛下,二来逼迫西进的清兵回援。”

    说完王彦就要离去,但万元吉却把他拉住,然后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兵乃是大事,国公切莫心急,我等还需要先商议一个具体的策略!”

    王彦闻语,遂即坐下,问道:“那诸位可有什么看法?”

    朱继祚道:“其实楚国公刚才所说的战略,确实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出兵衫关,可救陛下,同时又能让博洛紧张,担心去广东的清军后路被断,必然将西路军撤回来。这个战略没有错,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商议战术上的细节!”

    这时王夫之眉头一挑,不禁说道:“清军在福建的动作,之前我们不清楚,似乎勒克德浑也不知道。如果他知道郑芝龙降清,博洛已经杀入福建,想必就不会留在赣州与士衡决战,肯定带兵进入福建。如果情况是这样,那想必福建的清军,也没有江西清兵的消息。如今勒克德浑的印信,金声恒都在我们手中,或许可以加以利用一番!”

    王彦眼前不禁一亮,遂即连忙吩咐道:“来人,招金督镇过来。”

第355章元章身死

    福建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及说出了福建的贫瘠,多以山地为主,缺少耕地,也说出了闽地的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里本来是与清兵作战的天然战场,八旗兵根本无法发挥,但现在郑芝龙降清,却使得南明失去了这样一块最佳的抗清基地。

    福建北面是绵延的武夷山,闽中与赣地向连的通道,其实并不多,而衫关就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关卡。

    在郑芝龙降清之前,此关还时常有队伍出关,往赣南运送一些物资,但自郑芝龙决定想起之后,便将此关紧闭,以断绝同赣南明军的往来。

    衫关的守将,乃是郑芝龙的部将黄廷,他是福建人,不到三十岁,很受器重,所以才能将衫关这样重要的关卡交给他。

    这些日子以来衫关一直闭关,所以他基本没有什么事务,于是便在关城内小酌。

    这时一名清兵士卒,却积茫茫的跑了过来,向他禀报道:“将军,关外来了一支清兵,说要过关。”

    “关外?”黄廷闻语,微微一愣,疑惑道:“有多少人?”

    “这时他们送来的文书,请将军过目~”那士卒先递出一个本子,然后回答道:“好象有近万人!”

    黄廷微微皱眉接过文书,打开来看,大义是奉贝勒勒克德浑之命,江西提督金声恒,领一万兵马入闽,协助博洛作战,文书上各种印章齐全。

    黄廷见此顿时大惊,连忙起身,“走,去关上。”

    不多时,黄廷来到关上,果然见关下有近万人马,与关上新投的郑军不同,关下的近万清兵,旌旗军服,都比他们更像清兵。

    这时关下一员清军大将,在进百亲卫的护卫下,来到关门前,当即大喊道:“听说郑太师已经归顺大清,本督奉贝勒之命进入福建,城上守将,可大开城门。”

    “城下可是金督镇?”黄廷向下张望道。

    “正是本督!”金声恒见他嗦,故作恼怒道:“为何还不开门,还是你心怀汉室,不愿意跟随郑太师一起归顺大清!”

    金声恒声如洪钟,气场极为强大,黄廷闻语有些惶恐,连忙解释道:“金督镇息怒,末将早以降清,只是末将有些疑惑,督镇不是在攻打赣州吗?怎么会突然要进入福建?”

    “赣州早已被本督攻下,现有贝勒于城中坐镇,赣地已经没有战事,所以入闽听从征南大将军博洛的调遣!”

    黄廷闻语,心中不在疑惑,运来赣州已经被打下,现在看来南明真是气数已尽了,他一边庆幸自己已经归降清廷,一边吩咐士卒道:“开城门,本将要迎接金督镇入关。”

    片刻后,关门大开,黄廷将金声恒迎入关内,并要未金声恒备下酒席,金声恒欣然应下,黄廷立马大喜。

    这时金声恒遂即提出道,“本督明日就要赶往福州,士卒扎营拔营会浪费许多时间,黄将军能否为本督的将士,安排一些住所,暂时驻上一夜!”

    黄廷闻语不疑有它,连忙点头应下。

    是夜,酒宴过后,黄廷便回到住所睡下,可他刚躺下不久,两名亲兵就急忙将他摇醒,禀报道:“将军不好了,清兵突然在关内大肆砍杀弟兄们。”

    黄廷闻语大惊,慌忙披挂,拿起武器,才出门上马,却已经被金声恒带兵围住,黄廷连忙问道:“金督镇这是何意?末将已经降了大清,为何还要攻击末将的部众。”

    “哈哈~”金声恒笑道:“小儿,本督已经反正,投大明朝久矣!”

    说完,金声恒挥舞关刀杀来,黄廷顿时大惊失色,他酒意未消,斗五和,不能敌,直接被金声恒拍落下马,后面明军一拥而上,直接将黄廷擒下。

    次日清晨,王彦领三万中军,赶到衫关之外,满大壮部则将物资留在了赣州,交给李过,然后率领水师返回湖南,只于万安城则由万元吉善后,他督军攻打几日,果然破城,但沈永忠学他老父,一把火烧了勒克德浑留下的大批物资,自'焚而死,将万元吉气了个半死。

    这次他进入福建,同样带来了他的全部兵马,金声恒的一万降兵为前部,他自领三万为中军,李过令三万督粮草辎重为后军。

    这时王彦骑马通过关门,金声恒连忙抱拳行礼道:“启禀国公,末将幸不辱命,一个清兵都没有跑到,绝对不会走漏风声!”

    衫关建在两山之间的峡谷里,黄廷放金声恒的兵马入关,爷里他们把道路一封,黄部清兵便插翅难飞,统统成了瓮中之鳖。

    王彦满意的点了点头,遂即问道:“陛下的消息打探到了吗?”

    金声恒闻语,脸色一沉,说道:“守将黄廷交代,之前清廷闽浙总督张存仁,巡抚佟国鼎率领三万人马进达衫关,在山林之中搜捕陛下,三日前清兵从山上抬下一具尸体,身中十多箭,据说是御林军右都督王元章,之后清兵就开始向福州方向撤退。黄廷还奉命往南面的紫光观送过一批粮食,里面关押了近百宗社和大臣,估计陛下也在其中,不然清兵不会停止搜捕,并且撤回福京!”

    王彦闻语,整个人不禁一颤,陛下被俘,王威战死,这对他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还记得他当初离开福京时,留五千兵马给王威,让他不能离开陛下一步,务必保护陛下的安全,而王威则答道,“必以性命护卫陛下周全。”

    如今王威居然为真的实践了这份诺言,王彦手下最初的两员大将,李泰祯战死于吴淞江畔,今王威又死在衫关,王彦心里顿时一阵悲伤,而皇帝被俘的消息,又使他显得一丝慌乱。

    “紫光观离这里有多远?”王彦努力让自身镇定,然后问道:“元章的尸体葬在何处?”

    “在光泽县外,大概十里远的地方!不过黄廷说县城周围有一万多清兵,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全部撤走。”金声恒答道:“王将军的尸体,就埋在关内的峡谷里!”

    金声恒不知道王彦与王威的关系,但听王彦的口气,就知道两人肯定有特殊的焦急,与是便领着王彦前去。

    王彦遂即与幕僚和将领统统下马,按着金声恒的指引而行,他边走边想,清兵三天前将王威的尸体抬下山,那紫光观又在南面四十里的光泽县内,也就是说陛下最快也是第二天才被押道紫金观,现在极有可能还在观内。

    当即王彦不禁停下脚步,吩咐道:“宗第、士,你二人立刻领督标扑向紫光观!之藩你你率领两万人马接应。”

    光泽县既然有一万清兵,那金声恒的兵力就不够,而且清兵领兵的极有可能是闽着总督张存仁,此贼去岁数次击败鲁监国光复余杭的军事行动,十分难以对付,诈取衫关的一套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