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声恒在心里想,“当初为什么要降清呢?”

    这时他心里十分后悔,但对于勒克德浑的责罚,他却没有争辩,甚至没有求饶,他不是冲动之辈,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危险。

    赣州城现在确实不好打,帐内的诸多清将心里都十分清楚,就算换做他们去攻城,结果肯定也是一样,甚至还没有金声恒做的好。

    帐中诸将闻语,这时也觉得勒克德浑有些过分了,就连满将觉罗郎球也看不下去。

    “贝勒爷,金提督连日攻打,也甚为用心,还请贝勒爷再给他一次机会~”

    “请贝勒爷,从轻责罚。”

    四十军棍下去,金声恒肯定卧床不起,那接下来的攻城战谁来指挥?一众将领无论从道义,还是为了自身考虑,都必须为金声恒求情。

    一时间,大帐里的将领跪下一片,勒克德浑见此微微皱眉,他在满人之中,算是比较有头脑的一类,虽然脾气暴烈,而且有时候不顾后过,但他要打金声恒,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现在他看着跪下的将领们,就连觉罗郎球也为金声恒求情,他明白他的意图太过明显,已经让众将感到不快。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勒克德浑知道他不能违背众愿,但他不准备完全妥协,于是冷声说道:“看着众将的求情的份上,改为十军棍,另外本帅在给你一次机会,如果还不能攻破赣州,你就提头来见吧~”

    众清将见勒克德浑让步,也不敢多劝,而金声恒则始终不发一言,任凭士卒把他架到帐外。

    勒克德浑见此,遂即挥手让众将一并退下,但是却留下了觉罗郎球。

    这时帐内只有他们两人,觉罗郎球便有些疑惑的问道:“贝勒爷,眼下的情形对我们极为不利,正应该笼络人心,贝勒爷何故如此羞辱金声恒呢?”

    勒克德浑闻语,眯眼道:“正是因为现在情况危机,本帅才要羞辱金声恒,让他感到不满,与本帅争执,本帅就能借机将他剪除,不过这金声恒却十分精明,没有给本帅机会。”

    “剪除金声恒?”觉罗郎球有些吃惊了,没想到勒克德浑尽然要杀金声恒。

    勒克德浑点点头道:“不错,他是江西提督,本帅也不能随便杀掉,所以才要打他的军棍。如此一来,如果他继续忍气吞声,本帅就借此削弱他在军中的声望,还可以让他继续攻城,消耗他的部众和赣州城内的明军,如果他心声怨恨,不服处罚,那本帅就可以说他不听号令,将他斩杀。”

    觉罗郎球有些震惊,同时心里也有些担心,“贝勒爷,眼下大敌当前,金声恒又极能打,不是自毁长城吗?”

    “这次王彦入赣以来,从九江杀到泰和,几乎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所过之地无不望风而降,这就说明了绿营根本没有抵抗!”勒克德浑摇头解释道:“本帅入赣掌握兵权,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而金声恒虽然被本帅打压,但在绿营之中地位依然很高,眼下王彦逼近,本帅怎么能容忍他的存在?”

    “贝勒爷是担心金声恒叛变?”觉罗郎球似乎有些明白了。

    “赣北的绿营能叛变,只要形势不利,金声恒肯定也会叛变,而且本帅听说,他的幕府书记吴尊周已经叛变,还做了南明的江西巡按御史,你让本帅怎么放心!”

    “有这样的事?”

    “眼下的局势,最为可靠的还是我们满人,有金声恒在,本帅就不能彻底掌控这几万兵马,所以其实无论金声恒是否叛变,本帅都不能容他。”勒克德浑冷声道:“眼下就要和王彦交手,他的厉害,你也知道,所以本帅必须要在正面交锋之前,彻底掌控军队,而任何阻拦本帅道路的人,都应该被剪除,你明白吗?”

    觉罗郎球点了点头,他彻底明白了勒克德浑的意图,说实话,他也不怎么相信汉人,而且与王彦交战时,身边放上金声恒这样不好掌控的存在,确实是个天大的隐患。

    勒克德浑见觉罗郎球明白了他的意思,遂即残忍的说道:“你今日再去督促金声恒,如果能破赣州,那便再找其他机会除掉他,如果还是打不下,那就用攻城不利的罪名将他杀掉。本帅已经给了他一次机会,这样营中的绿营将领,也不会有什么话说~”

    (感谢风可知云的停留的五百书币,感谢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滋野三郎未裔的赠送。)

第349章死地

    觉罗郎球出了大帐,几名清兵士卒已经剥去金声恒的衣甲,挥起军棍毫不留情的打在金声恒健硕的后背上。

    军棍落下,金声恒闷哼一声,周围的绿营兵见此一阵私语,让他感到一阵羞愤。

    金声恒毕竟是江西提督,在士卒面前需要保持威严,但现在却被扒光了膀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棍子,真是脸面无存。

    觉罗郎球能感受到金声恒内心的愤怒,他不知道勒克德浑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与勒克德浑乃是一条绳索的蚂蚱,自然不会去同情金声恒。

    行刑的都是八旗兵,他们下的都是狠手,觉罗郎球站在一旁,等打完了军棍,再敦促金声恒攻城。

    就在军棍打完最后一下时,清营之外却忽然一阵骚动,觉罗郎球不禁微微皱眉,便向营门走去,却见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一群丢盔弃甲的绿营兵陆陆续续的出现在营外,觉罗郎球见此,顿时大惊失色,于是连忙唤人相问。

    片刻后,一名衣甲不整的溃兵把总,与觉罗郎球一起来到清营帅帐,勒克德浑有些震惊的问道:“怎么回事?”

    那把总闻语,十分惶恐,连忙跪下答道:“回禀贝勒爷,耿将军带着我们前往万安县,离近县城时遭了埋伏,小的一路奔跑,才侥幸从明军手上逃脱,回来给贝勒报信~”

    勒克德浑闻语,不禁一个踉跄,顿时一把抓住那把总的胸襟,提起来怒问道:“耿继茂呢?”

    看着勒克德浑恐怖的样子,那把总两股一颤,慌张道:“好像被明将贺珍给杀了~”

    勒克德浑身体不禁一颓,手一松,那把总便跌坐在地上,一旁的觉罗郎球遂即问道:“伏击你们的明军有多少人?”

    “奴才也不清楚,只知道官道两侧,到处都是突然举起的火把,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此时勒克德浑终于意识到了不妙,赣江上慢悠悠的明军,根本就不是全部的明军,王彦的目标就是给他造成假象,使他分兵,然后袭击援军。

    这让勒克德浑感到一阵惊慌,耿继茂身死,想必万安也守不了多久,但真正让他感到惊慌的却是王彦的兵马显然不只三万,恐怕至少有五六万人,那他之前的估算就全部成了误判。

    觉罗郎球挥了挥手,让那把总退下,然后问道:“贝勒爷,眼下要怎么办?继续攻打赣州吗?”

    眼下的情况,对于清兵来说,已经不利到了极点,勒克德浑沉默片刻,“赣州不能再打了,万安城挡不了明军多久,如果王彦突然杀到,我们便连决战的机会都没有。败兵逃回来,消息也不能封锁,绿营兵肯定人心不稳,你给本帅将金声恒软禁起来,不要让他搞什么小动作。”

    觉罗郎球想着金声恒刚才吃军棍的样子,这时也站在了勒克德浑一边,改变了态度,冷声说道:“贝勒何不直接将他杀了~”

    勒克德浑摇摇头道:“能杀,本帅就早杀了,也不会费尽心思去制造那么多借口。金声恒在营中,还有不少心腹,而本帅正真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带入赣地的三千八旗,此时军心已经不稳,如果冒然将他杀死,营内肯定发生哗变。到时候,王彦未至,整个清营就会陷入自相残杀之中,还怎么对付王彦呢?”

    觉罗郎球闻言,点点头,“末将知晓了。”

    就在这时,却忽然又有士卒在帐外禀报道:“启禀贝勒爷,斥候发现明军前锋,离赣州不过六十里!”

    “什么?”勒克德浑再次震惊了,“明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实在勒克德浑听说王彦入赣之时,他就应该放弃攻打赣州,直接回援赣北,或许还有机会稳住赣地,等待其他方向的清兵支援,但他却因为本能的害怕王彦,而做出了错误的决断。

    此后王彦逼近万安,他其实还可以立马撤往浙地,但他心怀侥幸,却又再次误判,以至于现在几万清兵,前无出路,后有追兵,大兵在野,甚至连个可以依靠的坚城都没有。

    以眼下的情形,恐怕勒克德浑就是想逃,也不太可能了。

    他手下还剩下将近四万人,可是绿营大都是步卒,但王彦却有一万骑兵,他如果逃走,那么除了带入赣地的八旗兵外,其他绿营兵肯定全部要被明军骑兵掩杀,最后能够逃脱必然只剩下两千多八旗。

    勒克德浑想到此处,既然逃也是这种结果,那么与其让绿营兵在溃逃中被明军消灭,还不如与王彦决一死战,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军战败,而他和八旗依然可以乘乱逃脱。

    这时勒克德浑,目光一寒,对觉罗郎球道:“现在明军立马就要杀到,而我军中人心不稳,时间一久,必然生变,不如乘着王彦一到,明军还没有与绿营勾结,立马与之决战,或许能够争取一线生机。”

    觉罗郎球闻语,点了点头,眼下只能如此了。

    对于明军之所以快速的奔向赣州,却是因为王彦根本没有攻打万安。

    王彦对此赣南之役,势在必得,勒克德浑对他而言,不仅是手下败将,而且是屡败之将,其实没有什么挑战。

    王彦的问题不是怎么击败勒克德浑,而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击败清军。

    此次王彦入赣大军,士卒们基本没有经历恶战,仿佛就是在进行野外拉练一般,甚至像是一场郊游,颇有后世德国打波兰的感觉。赣水上,王彦得到戴之藩的禀报,知道明军已经将耿继茂斩杀,并且包围了万安县,遂即与一万督标骑兵先行,仅用一天时间就到了万安。

    戴之藩遂即请罪,言为能诈取万安,王彦却不以为意,万安城内只有四千清兵,对明军基本构成不了什么威胁。

    虽说万安的位置十分重要,但他只要安排五千人马,就能看住万安,清兵连城都出不了,自然无法对王彦构成威胁。

    此时王彦估算着赣州城下的勒克德浑,已经反应过来,而无论从形势,还是兵力上看,清兵都已经没有胜算。

    王彦担心清兵会东撤,为今后留下后患,于是留何珍领五千人马监视万安,等候后军,他则率领三万五千人,极速杀向赣州。

第350章说降金声恒

    勒克德浑也没有办法,毕竟他带入赣地的心腹只有几千从湖广战场上败下来的八旗兵,实力与王彦差得太远。

    征战之事,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勒克德浑知道他现在即没有天时,更无从谈什么人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汉人和满人都是如此。

    此时勒克德浑只能往地利方面,进行努力,明军前锋离赣州六十里,骑兵半天就能杀到,他连忙将大营移到赣水之畔,背靠江水,打造简易的营寨。

    在清军移营的过程之中,赣州北面陆陆续续出现了明军的先锋骑兵,不过他们见清兵有所防备,并没有发动突袭。

    次日清军的营寨,已经移动到赣州城北,背靠赣水,与赣州隔河相望,这样既能使得自身至于死而后生之地,又使得赣州城内的明军,无法袭击清军的后背。

    这时在清营之外,北方的原野上,慢慢出现一条红线,清营里的士兵开始传出一阵轻微的骚动。

    明尚火,军服旌旗都一片绯红,从远处看,宛如天边滚滚而来的红云,显得蔚为壮观。

    三万五千明军,已经渐渐推进到清兵视野之内,大军分成五个方阵,两翼各有五千骑兵护卫。

    明军步卒全部穿着适合南方作战的绯色布面甲,头戴碟形盔,他们有的腰佩战刀,手持长统,有的则手执一根锋利的长矛,后背弓箭、圆盾,队伍整齐划一,杀气腾腾。

    无数代表着营号和各种命令的旌旗,迎风招展,火红如朝霞,而在所有旌旗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还是那一杆高达两丈的大纛旗,上面绣有日月,正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明”字,而边上则写着一行小字“镇南将军,总镇粤省,大明楚国公王”。

    在大纛旗下,则是骑着纯黑战马,一身金漆山纹凯的王彦,与一众穿着重甲的明军将领。

    这时众将看着背水而战的清营,刘芳亮不禁发出一生冷笑,“背水下寨?末将看来,勒克德浑这是自寻死路,他以为他是韩信么?哈哈~”

    一众明军将领闻语,亦是哈哈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