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国公王之仁,在海上击退了清兵沿海而进的水师,领着几千兵马回援绍兴,见城上已经插满了清军的黄龙旗,大哭曰:“坏天下事者,方国安也。敌二十余万尽数渡江,吾孤军何以迎敌,今唯有一死也。”

    王之仁欲拔剑自刎,但却被部下阻拦,言:“舟山悬于海外,多铎兵力虽盛,不能及也。将军可领舟师入海,与舟山黄斌卿会师共举,再图恢复,岂可轻生耶!”

    王之仁随从其言,乘舟船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但他不知道的是黄斌卿忠于隆武朝廷,再他来舟山之前,自台州入海欲入舟山暂避的鲁王,已经被黄斌卿拒绝,最后南下前往福建。

    唐鲁之争,浙东鲁王政权对隆武朝廷怀有敌意,反之亦然,王之仁的船队行至舟山,黄斌卿同样不纳,甚至发炮反攻之仁。

    门户之别,致使同室操戈,大明南都以陷,国失三二,却仍然同姓向争,此国之所以一败再败也。

    王之仁前无安身之地,后有满清追兵,心中大恨黄斌卿不义之举,随把其妻妾并两子、幼女、诸孙等家属九十三人集于大船之上,哭曰:“今大势已去,前后无路,汝等为吾家人,陷于敌手,必受磨难,不如殉国,可呼?”

    王之仁之妻闻语,哭拜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夫君之言,妾身岂敢不从耶!”

    其子亦哭拜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今山河沦丧,臣子不能守土,理当殉国也。”

    王之仁随命人凿穿船底,满门尽沉于蛟门之外,他则面南而拜,将鲁监国所赐之印信,投之大海,然后独自前往松江。

    王之仁未穿官衣,而是峨冠博带着汉军衣冠登岸,时松江百姓剃发易服已有半载,忽然见他身着故国一衣冠,顿时纷纷掩面而泣。

    当地清兵将他锁拿,不敢怠慢,立马就转送南京。

    王之仁从容入见内院大学士洪承畴,自称‘吾系前朝大帅,国亡当死,恐葬于鲸鲵,身死不明,后世青史无所征信,故来投见,欲死于明处耳!”

    洪承畴起初还希望他回心转意,以礼相待,婉言劝他剃发,但王之仁却断然拒绝,大骂洪承畴曰:“昔先帝设三坛祭汝,殆祭狗乎!尔背义忘恩,操戈入室,平夷我陵寝,焚毁我宗庙,若通天之罪,过刘整、张弘范远矣。”

    洪承畴羞愧满面,无地自容,于是下令将他杀害。

    清军占据绍兴后,分兵扫荡浙东诸府,各地州县先后被破,时大学士张国维守东阳,被清兵团团围住,内无守军,外无强援,他不愿清兵屠城,遂召小儿世鹏问其生死之态。

    张国维有三子,长子张世凤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杀死于钱塘江畔,另二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儿子张世鹏。

    这时世鹏闻张国维问他愿不愿意殉国,脸上不禁漏出犹豫之色,张国维见此,立马大怒,拿起桌上石砚掷击,但没有砸中。

    世鹏泣对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不忍弃之也~”

    张国维闻语,一声长叹,午夜,他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掷笔于地,付遗书于世鹏,投园池而死。

    此外还有兵部尚书余煌,放民出城,而后投水死。大理寺少卿陈潜夫,与妻、妾自尽死。礼部尚书陈函辉追鲁王到台州,但鲁王已经乘船入海,哭入云峰山中,赋绝命词十首,自缢身死。

    马阮阉党中,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清贝勒博洛亲自统率满、汉八旗,四面攻打,朱大典死守二十于日,被清兵用红衣大炮攻破,朱大典与家属和亲信,在火药局,点燃火药,轰然一声中,壮烈成人。

    朱大典在明季官场上,以贪婪著称,然而当国破家亡之际,他却破家纾难,其民族气节胜伪君子多矣。

    马软一党中,马士英饱受责骂,当然在他的手中,弘光与潞王先后被灭,他身为首辅大臣责无旁贷,但他在浙东兵败之后,却逃入四明山,削发为僧,被俘之后,亦没有降清,而是英勇就义,却实属难能可贵。

    马阮一党中的阮大铖,与马士英、朱大典比起来,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在清兵攻占浙东之后,就头降了清廷,只是他投降不到一个多月,便病死在同清兵一起进军仙霞关的路上,却着实让人无语。

第336章刘芳亮裸衣战华容

    华容县城内,七千多名清兵,死守着不算太高的老县城。

    满清八旗,最大的优势本来是来去如风的速度,以及无坚不摧的冲阵能力,但这时被困在城内的白甲汉八旗,已经完全丧失了这些优势。

    要说华容县城小,又没有什么粮草,守城的器械也不充足,王彦本该很容易打下来,但明军围城以有十多日,却偏偏打不下,这个小小的县城。

    城内的清兵无粮便宰杀战马,无器械便拆除百姓的屋宅,尽然在明军的猛攻中挺过去了十天时间。

    这时在小县城外,密密麻麻的都是明军的白色军帐,近七万明军在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狭长地带上,连营数十里。

    三月时节,正是春雨朦胧之际,地面上有那么一丝泥泞。

    在华容城西面,数千明军拖着旌旗和长枪,从城上再次退了下来。

    一员明军大将站在细雨中,看着败下城来的明军,不禁勃然大怒:“该死,居然又失败了。”

    那将领正是大将刘芳亮,一名游击从城下退回,连忙单膝跪地,向他请罪,但却被他一脚踹翻在地,“本将的颜面都让你们这些废物丢干净了。”

    中军帐外,大纛旗被细雨打湿,不再迎风飘扬,整个明军也如那飘不起的旌旗一般,显得得有些死气沉沉。

    这时一大群穿着铁甲的将领,护卫着王彦,踩着泥泞,甲片哗哗作响的在细雨中往西城走去。

    刘芳亮正训斥着败下城来的一众明军将校,“看看尔等身上的铠甲,看看尔等手中的战刀,再想想尔等每日所食的饭菜,想想尔等所拿的银钱。国公爷好吃好喝的供着尔等,尔等却连几千穷途末路的汉贼都干不过,本将真替尔等臊得慌~”

    细雨中刘方亮在几百名背插认旗的总旗,百户,千户的身前来回走动,破口大骂。

    自顺军被王彦改编以来,物资钱粮一概与王彦的老卒相同,但顺军改编后,其实并没有立什么大功,荆州之战,都是王彦谋划,出力最多的也是明军老卒,他们最多算是呐喊助威,壮壮声势而已。

    顺军之前也数次投降官军,然后又再次反叛,其中有李自成的原因,但只主要的还是明朝官员对他们的蔑视,打压才使得他们复叛。

    李自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想让明朝封他为王,但先帝的脾气怎么可能同意呢?所以始终不肯。

    农民军起义,其实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就是为了活命,为了让自身过的更好而已。

    如今李自成死了,顺军在明朝备受歧视,好不容易遇见王彦这么一个对他们没有偏见的大臣,给他的待遇和官位都让他们十分满意,领军的头领自然要为王彦效命。

    荆州之战,顺军没有出上什么力,所以便准备在围歼汉军正白旗的时候好好表现一翻,袁宗第、李过、李来亨等人纷纷请战,最后却被刘芳亮拍胸脯保证,三日之内定破城池,把攻城的任务接了下来,但谁想一连十日,损失千人,他却始终没有打下华容。

    这时刘芳亮正训斥这诸多军官,身后却忽然传来一阵甲片的哗啦声,以及皂靴踩踏泥泞的声音,刘芳亮连忙回头,便看见王彦在十多名将领的护卫下,一脸寒霜的走来。

    刘芳亮见此,心里一沉,急忙迎上去,他刚准备行礼,却听王彦直接骂道:“刘芳亮你干什么吃的,一座小县城,几千残兵败将,尽然十天还打不下来,你要是不行,本督立马换人!”

    在古代当面直呼其名,是极其无礼的行为,刘芳亮听了王彦的话语,脸上羞愧难当,他立马单膝跪在泥泞之中,请罪道:“末将攻城不利,还请国公责罚,但末将恳请国公再给末将一天时间,末将一定打下华容。”

    王彦看着刘芳亮,却冷声道:“本督给你时间,可勒克德浑却不给章太仆时间,不给岳州城时间。满大壮方才派人送信过来,岳州城东,已经被红衣大炮轰塌多日,谢道武死战,才万幸守住东城,但章太仆却被流矢射中,重伤昏迷。你让本督怎么给你时间?”

    “轰隆~”的炮声从东面传来,声音微弱,但却像回应着王彦的话语,令刘芳亮脸色一白。

    勒克德浑自知汉军正白旗被围在华容之后,便知沈志祥和那七千五百名八旗健儿,统统失去了活命的可能,只会被王彦彻底歼灭。

    如此一来,勒克德浑入楚以来,就将折损一个王爷,一个公爵,以及两旗人马,他的政治前途已经彻底被毁,但他却不能一场不胜。

    岳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明军堵挡清兵南侵湖南的门户,同样清兵如果战领岳州,亦可防止明军威胁武昌,所以在王彦猛攻华容,要围歼汉军正白旗时,勒克德浑也在猛攻岳州。

    之前他几番攻城失败,随又想出一条策略,他派人将岳州附近农家的铁锅、铁器收缴,而后命铁匠熔成四十多斤重的弹丸,用红衣炮发射,轰击城墙,果然立马碎石飞溅,使得岳州城变得危急起来。

    城池久攻不下,而岳州又有被攻破的危险,令王彦心里十分恼怒,一旁的李过看了王彦一眼,又看了看单膝跪在泥泞里的刘芳亮,不禁眉头紧皱,向王彦行礼道:“国公爷,城中的老汉贼,知道自身造孽深重,城破必死,而且他们都是旗人,家人享受特殊待遇,为了保证家眷在满清的地位,所以都不畏生死,确实难以对付。刘将军这几日已经尽力,还请国公宽限一日,刘将军必定破城!”

    一众将领,也纷纷行礼附和,“还请国公宽限一日。”

    王彦自然也知道八旗兵难打,他们并不能用满、汉来衡量,而是努尔哈赤创建的一个怪物。

    这时王彦看了李过一眼,正欲答应下来,但跪地的刘芳亮,却忽然摘下头盔,剥去铠甲,裸着上身,漏出精干的身体道:“国公爷,末将久攻城池不下,让章太仆,让岳州处于险地,实在是末将办事不利。末将不敢再求一天时间,末将只求国公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让末将亲自再攻一回,若还打不下城池,末将便战死在岳州城下。”

    王彦见雨水不停的落在刘芳亮满是伤疤的身上,又听他之言,尽然也摘下头盔,脱去衣甲,漏出同样一身伤疤的身体,大声道:“好~刘将军攻城,本督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一众将领看着王彦精干的身躯,以及身上的疤痕,心里纷纷一阵震撼。

    “咚咚咚~”雄壮的鼓点响起,王彦裸衣擂鼓,明军顿时士气大震,同样裸衣的刘芳亮一挥战刀,大呼一声,“杀虏”,近万明军,便猛然冲向城池~

第337章华容城里无收获

    灰暗的天空下,华容县与城外的明军营盘,在绵绵细雨中,与远处的山林,洞庭湖的湖面,俱是一片朦胧。

    此时在城墙下雨水汇集成一条条的小细流,哗啦啦的流向低处,聚成一片片水泊,水的颜色俱是鲜艳的猩红。

    这是王彦在一大队明军将领的簇拥下,淋着雨水,踩着泥泞,经过插着刀枪的尸体,以及散落满地的兵器和旌旗,向华容县城走去。

    清兵从常德北逃,仓促躲入华容县内,物资极其匮乏,箭矢早就射完,若不是天气变换,降雨连连,明军的火器大多无法使用,明军不会打的这么艰难。

    八旗兵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令王彦惊叹,不过好在只要明军放弃生死,决绝一战,也并不比八旗兵差上多少。

    华容县,这座明军围攻十日之久的城池,终于还是被明军攻破,汉军正白旗几乎全军覆灭,而明军前前后后也付出了近六千多人的伤亡,可谓惨胜。

    城门处,依然裸着上身的刘芳亮,见王彦来到城门,随单膝跪地,抱拳肃声道:“末将幸不辱命,拿下了华容。”

    在他身后,数百名同样裸衣的明军,也同时单膝跪地,大呼道:“请国公入城。”

    王彦见此,心中震荡,连忙扶起刘芳亮道:“今日一战,灭满清一旗,刘将军之名,必名动天下。本督必然上书朝廷,言将军之功,自此朝中无人再敢小窥将军矣。”

    “末将不敢居功,此次能将沈志祥围在华容,全是国公之谋划也。”刘方亮心里十分高兴,站起身来后,忽然对身后士卒一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