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路兵马的兵力都只有七八千人,而拦截他们的张遇和魏统麾下,却足有两万大军,兵力是他们的三倍,在这种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姚襄麾下的将士,自然不是张遇和魏统的对手,经过一番血战和挣扎,这两路兵马大部被歼灭,仅有少量兵马逃入附近的山中,不过,逃出去的这些兵马,实力非常的有限,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意。

    当华安与麾下的一路大军抵达邹县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张遇将所部大军的战果向华安做了汇报。

    听了张遇的汇报,华安显得非常的高兴,没过多久,蕃县方向再次传来捷报,华安听了之后,就更加高兴了。

    不过,唯一让华安遗憾的,是这两路被歼灭的大军,都不是姚襄的嫡系大军,也就是说,姚襄与麾下的嫡系大军,已经走另外一条道路,避开了张遇和魏统的拦截,并继续向青州方向行进。

    尽管心里有些遗憾,但毕竟已经歼灭了姚襄的两翼大军,此时,姚襄麾下的全部兵马,也就只剩下其麾下核心的七八千人马了,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战斗,只需要歼灭姚襄与麾下的七八千心腹兵马就可以了。

    此时,华安用来追击姚襄的兵马,高达十五万,面对姚襄军团如此的颓势,华安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调动如此多的兵马,继续追击姚襄军团了,况且,洛阳城与河北方向的局势都是非常的危急,华安觉得,很有必要立即率领麾下精锐人马返回洛阳城,以应对洛阳和河北的局势。

    不过,在青州境内,还有很多姚襄军团的残余力量。为此,华安也不敢太过掉以轻心,他决定让王午统领十万大军,负责清剿姚襄的残余势力,周成率领麾下两万大军镇守兖州,华安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锐大军,立即返回洛阳城。

    为了让各路大军,顺利的完成任务。华安亲自召集王午等将领,并亲自将具体的任务交给他们。

    在中军大帐之中。华安看向王午和周成,大声说道:“眼下,河北的局势非常的危急,荆州军团的持续调动,对洛阳城方向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本王要立即领兵返回洛阳城,青州方向的事情,就拜托王将军了,兖州暂无战事,就交给周将军镇守了。”

    “是。王上,末将遵令。”王午和周成大声领命道。

    见二人接受了命令,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王午,正色道:“王将军,如今姚襄麾下的核心兵马,仅有七八千人,青州方向的零散兵马估计有两三万人,你部十万大军负责清剿姚襄军团,应该问题不大,但姚襄诡计多端,你一定要加倍小心,还有,在歼灭姚襄军团之后,你部兵马全部向青州最东端的东莱郡方向调动,并尽快与东莱郡渡口的一万水军汇合,而后便可横渡北海,突袭平州的辽东郡了,不过,你一定要记住,本王让你突袭辽东郡的目的,是要牵制燕国的力量,而不是向燕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所以,你一定要密切注意燕国东部大军的调动情况,一旦燕国大军的兵马达到一定的规模,你部兵马就要立即撤离辽东郡,前往不可在哪里与燕国大军死战,以免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一点,你一定要切记。”

    王午闻言,抱拳道:“王上放心,末将一定幸不辱命。”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周成,正色道:“周将军,眼下,兖州方向并无战事,所以,本王仅仅让你部兵马镇守兖州,不过, 你也不可放松警惕,要时刻备战,以防有心怀不轨之人进犯兖州,你明白吗?”

    “王上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周成抱拳道。

    华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王午和周成二人,只要完全按照华安所说的去做,就一定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而他们很好的完成任务,便可以让华安处于更加有力的位置。

    交代好任务之后,华安便让王午和周成立即前去准备,而他则与王三、邓羌二人,商议河北方向的局势。

    “王上,河北方向的局势,已经非常的险恶,末将心里感到非常的担心,万一谢艾将军抵挡不住燕国大军的进攻,河北岂不要全部落入燕国之手,我军应当增援河北,以减轻谢艾将军所受到的压力。”邓羌担忧的说道。

    显然,从细作送回的情况,邓羌觉得燕国主力大军已经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若是华安不采取断然措施,谢艾军团很有可能因为无力抵挡燕国主力大军而战败,而谢艾军团一旦战败,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的,到时候,不但华安麾下的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主力部队失去了,同时整个河北都会落入燕国之手,这对华安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而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邓羌建议华安向河北方向增兵,以减轻谢艾军团所遭受到的压力。

    “王上,邓将军说的是,河北方向的局势,实在是太险恶了,我军的确应该尽快增援河北,否则,谢艾将军麾下的兵马真的有可能抵挡不住燕国主力大军的进攻啊!”王三也跟着大声说道。

    显然,王三的看法与邓羌是基本一致的,他也认为,谢艾军团与燕国主力大军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为了防止河北被燕国主力大军攻陷,必须要增援河北。

    听了二人的意见,华安蹙眉沉思了片刻,他也很想增援河北,不过,荆州军团正在持续向北部调兵,意图非常险恶,华安根本不敢将洛阳城方向的兵马调往河北,为了给谢艾军团减轻压力,华安所能做的,便是让王午军团在攻取青州之后,走海路突袭辽东郡,从而让燕国不得不调拨一定的力量维持辽东的防御,如此一来,前线的慕容恪军团,所获得的资源必然会有所减少,从而减轻谢艾军团所受到的压力。

    “河北的局势的确非常的险恶,但本王相信谢艾将军可以挡住燕国主力大军的进攻,况且,燕国大军南下这么多日,谢艾将军一次也没有向本王求援,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华安看向王三和邓羌,大声说道。

    的确,自从燕国三十万主力大军南下之日起,谢艾从来都没有向华安索要援兵,也没有向华安诉过苦,甚至,连河北方向发生的战事都没有向华安汇报,华安所知道的情况,都是他亲自派往河北的细作传回的汇报。

    王三和邓羌闻言,觉得华安说的也很有道理,毕竟,若是谢艾没有把握打胜慕容恪军团,应该向华安求援才是,而谢艾却一直没有向洛阳城方向求援,这岂不足以说明,谢艾军团有足够的实力可以挡住慕容恪军团吗?

    “报,王上,河北方向刚刚传回消息,燕国主力大军已经攻下巨鹿郡,并在巨鹿郡首府瘿陶城屯兵,准备进一步南下。”就在这时,河北方向再一次传来了不利的消息。

    “王上,燕国大军已经攻占巨鹿郡了,下一步就要进攻襄国了,襄国一旦被攻占,接下来就是邺城了,河北方向的局势,仍旧非常紧张啊!”邓羌紧张的说道。

    “王上,按照细作传回的消息,河北的局势是越来越严峻了,但谢艾将军却好像没事人似的,他可真沉得住气啊!”王三大声抱怨了一句。

    显然,他对谢艾有所不满,他觉得谢艾连续丢掉如此多的城池,却没有丝毫紧张的意思,这显得有些不正常。

    不过,华安心里却已经有了一丝预感,毕竟,他是非常了解谢艾的,他觉得谢艾之所以敢丢掉整个冀州,一定是有非常好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战胜燕国主力大军,甚至是重创燕国主力大军。

    华安不知道谢艾的具体计划是什么,不过,华安知道谢艾麾下的兵马也是不少的,尤其是秘密训练的两万精锐战车部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凭借这些强悍的兵马,或许真的可以一举重创燕国主力大军。

    “谢将军做事,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本王既然将整个河北交给谢将军镇守,就绝对信任他,本王相信,谢艾将军一定可以挡住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最终的胜利,必将是属于我军的。”华安看向王三和邓羌,大声说道。

    王三和邓羌闻言,也只好点头表示认可,毕竟,他们对谢艾的实力,还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相信谢艾的实力。

    商议完河北方向的局势后,华安与王三、邓羌,率领麾下的三万精锐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洛阳城。(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二章 备战襄国城

    在河北方向,慕容恪麾下的十万精锐大军,已经抵达瘿陶城,并与主力大军汇合,至此,集结在瘿陶城附近的燕国主力大军,已经达到二十三万之众,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大军集结完毕之后,慕容恪自然是要领兵继续南下了,不过,为了确保粮道的安全,慕容恪觉得,还是留下一支兵马防守巨鹿郡比较妥当,为此,他与麾下部将研究一番之后,决定留下三万人马,镇守巨鹿郡,并亲率二十万主力大军,向襄国城杀去。

    “将军,全军兵马已经完全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一名燕国部将,大声提醒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出发,向襄国城方向进发。”

    “是,将军。”部将领命,立即传达了向襄国城进攻的命令。

    随后,慕容恪与麾下的二十万主力大军离开瘿陶城,浩浩荡荡的向襄国城方向进发。

    考虑到襄国城距离邺城仅有二百余里,谢艾一定会严密设防,所以慕容恪并没有让慕容霸率领前锋大军先行出发,而是让二十万主力大军一同行动,以防止前锋兵马兵力不足,被谢艾军团击破。

    慕容恪猜测的并没有错,在襄国城方向,谢艾的确部署了重兵,并打算在襄国城内外,与慕容恪军团展开一场决战前的血战,以极大的削弱慕容恪麾下大军的实力,为下一步战胜慕容恪军团打下基础。

    为了让麾下大军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谢艾决定亲自指挥这场战斗,而为了这场战斗,谢艾调集了十七万大军,其中。主力骑兵就有十万,威力强大的战车兵两万,最后,还有五万新兵。

    谢艾的部署是内外夹击,极大的消灭慕容恪军团,其中。两万战车兵和十万主力骑兵,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谢艾决定亲自指挥他们,并在襄国城的郊外扎下营盘,随时准备出战,而五万新兵则负责防守襄国城,让燕国主力大军难以攻破城池,并且,若主力大军与燕国大军在城外决战。城内的五万新兵,也要适时的进行增援,总之,此战的终极目标,便是为了极大的消灭燕国大军的有生力量,为接下来的全面反击做好准备。

    “将军,将襄国城交给这群从没有打过仗的新兵,这怎么能行呢?”邓羌看向谢艾。开口反对道。

    显然,邓羌对眼前的这些正在搬运守城物资的新兵很不信任。他觉得将襄国城这么重要的城池交给这群新兵驻守,实在是太冒险了,毕竟,这群新兵从来都没有打过仗,万一燕国主力大军攻城猛烈,这些新兵很有可能无法守住城池。

    谢艾笑了笑。不以为然道:“邓将军多虑了,本将既然让这群新兵负责镇守襄国城,自然有本将的道理,况且,有我军十二万主力大军驻守在襄国城郊外。燕国主力大军,很难集中精力攻打襄国城。”

    “将军,此战事关重大,将军为何不将全部兵马调往襄国城呢?为何还要在邺城留下几万人马,万一我军战败了,就凭邺城的几万兵马,如何能够抵挡燕国主力大军的进攻。”邓羌不解的问道。

    显然,邓羌见谢艾亲自前来指挥襄国城大战,而且,调拨了十七万大军,所以,误以为这场战斗是与燕国主力大军的决战。

    谢艾笑了笑,正色道:“邓将军,此次襄国之战,我军的目的是歼灭燕国大军的有生力量,并让慕容恪认为,我军全部的力量都在这里了,从而让慕容恪在我军战败之后,敢于奋起直追,这样,本将部署在邺城的精锐,就可以以逸待劳,重创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了,你明白吗?”

    邓羌闻言,微微一愣,顿了顿,惊讶道:“将军的意思,这一战,我军仍要诈败而逃。”

    说完一脸的不情愿,毕竟,邓羌已经连续诈败多次,实在是不想再次诈败而逃了。

    谢艾点了点头,正色道:“斥候刚刚回报,慕容恪正率领二十万主力大军,向襄国城方向杀来,其中,包括两万战车部队,八万铁索骑兵,十万骑兵,如此强大的力量,以我军的兵马,将军觉得很容易取胜吗?”说完看向邓羌。

    邓羌想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谢艾说的没错,以慕容恪麾下主力大军的实力,谢艾军团集结的十七万兵马,的确很难取胜,若是不提前诈退,就只有全线败退了。

    “将军,末将明白了,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