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会在同样的时间抵达盂县,在盂县这里,我们要集中全部力量,给冒进的代国前锋以致命打击,以警告代王拓跋什翼键,不要过分逼迫。”谢艾大声下令道。

    “末将遵令。”赵武抱拳行礼,转身离开中军大帐,返回大营准备。

    “将军,那我们的任务呢?”张蚝大声问道。

    谢艾指着定襄城,正色下令道:“你们的任务,便是在定襄城的郊外与代国前锋大军交战,记住,只许败不许胜,交战一刻之后,便向南溃逃,在代国大军追上之后,再次与之交战,并再次大败溃逃,并最终在盂县附近,与我军步兵主力汇合。”

    “只许败,不许胜,这种仗可怎么打。”张蚝有些生气,他不愿意打这种莫名的败仗。

    “张将军,这一定是谢将军的骄兵之计,以我军的诈败,吸引代国前锋大军追赶,从而在盂县这里,对冒进的代国前锋发起突袭,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打败代国骑兵。”杨安大声猜测道。

    谢艾点了点头,轻声道:“杨将军说的对,本将就是这个意思,你们快些准备吧!记住,把战马都喂饱了,所有士兵,必须轻装上阵,这样才能逃的快。”

    “将军放心,末将记住了。”张蚝与杨安大声领命,并立即返回各自的大营进行准备。

    所有将领都离开之后,谢艾独自在中军大帐之中,踱起了步子,他反复设想,以确保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

    #####

    在襄国方向,慕容恪与慕容霸正在中军大帐之中等待,他们在等慕容俊下达作战的命令,虽然,作为统兵大将,慕容恪有临机专断之权,但在向邺城发起进攻这件大事上,他仍不敢擅自做主。

    毕竟,此刻驻守邺城的主力是晋军,而燕国仍是大晋朝廷的属国,贸然向大晋朝廷的军队发起进攻,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是一种政治表态,相当于宣告与大晋朝廷的从属关系彻底破裂,从此与大晋朝廷成为正式的敌对关系。

    虽然这种情况,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但政治的决定权在燕王慕容俊,而不是他慕容恪,因此,慕容恪在向邺城发起进攻这件事情上,仍不敢私自做主,以免惹怒这个猜忌心极重的二哥。

    当然,在等待出战命令的这些天,慕容恪也没有闲着,他让麾下的大军进行全面的备战,以确保在接到命令后,可以立即对邺城发起进攻。

    “启禀将军,王上旨意已到。”就在慕容恪焦急等待的时候,慕容俊的旨意终于抵达了。

    “快,快呈上来。”慕容恪大为高兴,连忙说道。

    慕容俊的旨意,很快就送到了慕容恪的手中,慕容恪急忙打开信件,仔细的看了一遍,不禁蹙起了眉头。

    “四哥,怎么了,二哥是什么意思。”见慕容恪蹙起了眉头,慕容霸连忙问道。

    慕容恪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道:“二哥让我军抓住这个机会,向鲁口方向进攻,与王叔一同拿下鲁口,拔除王午这颗钉子。”

    “原来如此,看来二哥还没有下定决心,在与晋国朝廷分庭抗礼的事情上,还在犹豫之中。”慕容霸轻声说道。

    慕容恪摇了摇头,轻声道:“二哥心怀称霸天下的宏愿,怎么会害怕与晋国分庭抗礼呢?他是在观望晋国的形势,并希望晋国的形势按照他的想法在进行,殊不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么好的机会一旦失去了,也许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四哥,王午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我军的侧背方向,的确是一大祸患,利用晋军无力对我发起进攻的机会,一举拿下鲁口,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啊!”慕容霸轻声说道。

    慕容恪摆了摆手,正色道:“王午死守鲁口,不过是疥藓之疾,况且被王叔的大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根本就不足为惧,而邺城的晋军主力,才是我大燕国的心腹大患啊!二哥利用如此良机,解决疥藓之疾,而忽视心腹大患,这是舍本逐末之举,是误了我大燕国的社稷。”说完仍旧愤愤不平。

    慕容霸闻言,点了点头,抱拳道:“四哥说的是,邺城的晋军主力,才是我大燕国的心腹大患,不过,既然二哥已经下达了命令,我们又能如何呢?四哥是打算抗命不遵吗?”

    “罢了,既然二哥已经下达命令,我们服从命令就是了,但愿晋国的形势,会向二哥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此,我大燕国必可称霸天下。”慕容恪轻声说道。

    “四哥,全军十三万人马,已经准备就绪,何时向鲁口发起进攻。”慕容霸问道。

    慕容恪思考了一下,正色下令道:“留下五万大军驻守襄国城,今日午后,你我二人亲率八万主力,向鲁口方向进军,与王叔合力,攻破鲁口城。”

    “是,四哥,我这就去准备。”慕容霸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正午过后,整装待发的八万燕军主力,在慕容恪和慕容霸的命令下,离开襄国城,浩浩荡荡的向鲁口城方向进发。

    慕容恪的八万主力大军,将从王午防御阵地的背后发起进攻,如此一来,对防守鲁口的王午来说,将是十分巨大的压力。

    #####

    在邺城方向,华安始终处在高度的紧张之中,部下的军心浮动,大晋朝廷的掣肘行动,襄国方向的积极备战,每一样都让华安感到巨大的压力,其中尤以襄国方向的紧急备战,最让华安心惊胆战。

    为了知晓慕容恪的一举一动,华安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前往襄国城,而根据斥候的反馈,自从华安麾下的大军出现军心浮动开始,镇守襄国的慕容恪便加紧了备战,大有突袭邺城的打算,这让华安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毕竟,慕容恪麾下大军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而自己麾下的主力大军,却因为朝廷官员的自私行动而陷入军心涣散的境地,一旦慕容恪与麾下的主力大军进攻邺城,华安真的不清楚,自己麾下的大军,究竟能坚持多久。

    当然,为了让自己麾下的大军,尽快恢复士气,华安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并让王猛全权负责。

    而为了让自己不在受到朝廷的掣肘,为了让自己麾下的大军,不会再次出现军心涣散的情况,华安也下令决心,以威逼的方式称王,将朝廷的影响力排除在都督的区域之外,从而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

    燕国大军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华安肩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防止燕国大军突袭邺城,华安多次与蒋干商议,希望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放弃邺城,向南转移,但蒋干认为,魏国的领土已经所剩无几,坚决反对放弃邺城,并发誓要与邺城共存亡。

    见蒋干与麾下的魏国大军,在邺城之中加紧建造防守设施,华安也放弃了撤离邺城的念头,并亲自安抚麾下将士,表示一定会给将士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在华安的承诺和安抚下,麾下将士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众多将领更是催促华安尽快称王,并摆脱大晋朝廷的掣肘,保证他们自己的利益。

    在麾下将领的一致拥护下,华安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夙愿,上书大晋朝廷,索要假北王称号,以制衡虎视眈眈的燕王,以不要朝廷任何物质和粮饷为条件,要求自行处置都督区域的所有事物。

    华安如此割地称王的要求,对大晋朝廷来说,无异于是叛逆之举,但此刻,在大晋朝廷要对自己下手的情况下,如此反抗,已经是必然的选择,这一点,大晋朝廷的士族官员们应该是心知肚明,他们应该会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负责。

    这些天,华安一直在想,当朝廷的众官员们收到自己称王的要求时,会做出何种反应,是愤怒、恐惧、失望、绝望,还是无奈。

    大晋朝廷会做出何种回应,华安也在脑中想了无数遍。不过无论如何,只要能用实在的利益稳住麾下的主力大军,就足以自保。

    “报,将军,慕容恪亲率八万燕军主力,已经离开襄国城。”就在这时,一名小校奔入大帐,大声汇报道。

    华安闻言,心头巨震,手中的毛笔不自觉的掉到了地面上。并连忙问道:“慕容恪的八万燕军主力。已经到什么位置了,距离邺城还有多少里。”说完看向案子上的地图。

    “回将军,慕容恪率领的主力大军,并未向邺城行进。而是向东北方向奔去了。具体目标还不清楚。”小校如实回道。

    “什么。慕容恪亲率八万大军,向东北方向行进,怎么会这样。”华安说着开始仔细的审视地图。顿时,便明白了慕容恪的目标,原来慕容恪是要进攻魏国大将王午镇守的鲁口,以解除侧背的威胁。

    鲁口是个重要的位置,因此,王午全力死守,以确保这个战略要地,但此刻慕容恪亲率主力大军,向鲁口的侧背发起进攻,以王午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鲁口城的,而邺城方向的实际情况,也让华安无力增援鲁口,为此,华安当机立断,让小校立即将这一重要消息,向蒋干汇报,并建议让王午率部从鲁口撤离,与邺城的魏军主力汇合。

    小校走后,华安看着眼前案子上的地图,终于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完全没有想到,燕军主力会舍弃邺城,进攻鲁口,如此一来,华安肩上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将大减,而在燕军攻破鲁口之后,华安也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在这些日子,恢复所部大军的士气,从而在燕军主力返回襄国时,有足够的实力应付燕国大军。

    “将军。”王猛走进中军大帐,向华安行了一礼。

    华安连忙起身,问道:“王将军,情况如何了。”

    王猛抱拳回道:“启禀将军,司州方向朝廷派遣的官员,已经全部被我军将士逮捕,并收集了他们兼并土地,鱼肉百姓,并导致我军军心涣散的罪名,所有罪行全部记录在案,请将军过目。”说完将一大摞记录罪名的册子放到华安的案子上。

    华安随意拿起一本,翻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果然是记录士族官员罪行的内容,而且,人证物证俱在,想抵赖都不行。

    “王将军,你办得很好,如此人证物证俱在,看这些出身高贵的士族子弟如何抵赖。”华安说着将手中的册子摔在了案子上。

    “将军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官员?”王猛抱拳问道。

    华安想了一下,正色道:“先全部扣押,待关中方向的官员被逮捕后,一同送往建康城,还有这些记录罪行的册子,全部另抄一份,一同送往建康城,看朝廷还有何话说。”

    王猛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将军下定决心就好,末将这就返回关中,处理关中的事物,并将所有被朝廷侵占的土地,全部物归原主,对于受到损失的百姓,立即给予抚慰,以让前方的将士可以安心打仗。”

    华安同意道:“好,王将军,你立即返回关中,一定要让关中尽快恢复秩序,目前,河北方向人多耕地少,需要关中不断的供应粮草,洛阳一带的粮草也难以自给,关中的稳定极为重要,拜托了。”

    “将军放心,一切都交给末将了。”王猛抱拳一礼,转身离开中军大帐。

    王猛走后,华安又松了一口气,司州方向的朝廷官员,已经被全部逮捕,并搜集了他们的大量罪证,以这些官员的罪证,华安便有足够的理由将这些官员全部押送到建康城,并向朝廷发出警告,为自己称王铺平道路。

    很快,华安军中的文官,便将这些记录罪名的册子重新抄了一遍,将原册保存好,新抄的册子全部发往各军,以告诉军中的将士,这些侵犯他们利益的朝廷官员,已经全部被逮捕,被这些官员侵占的土地,很快就会物归原主,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将士们心中的怒火,并让将士们彻底放心。

    “将军。”王猛刚走不到半个时辰,张育便进入了中军大帐。

    “张育,大军的粮草供应是否充足,我军有无断粮之忧。”华安开口问道。

    张育抱拳道:“回将军,我军粮草充足,暂时并无断粮之忧,但司州粮草还不能自给,尤其是黄河以北,以邺城为中心的区域,缺粮最为严重,好在关中的粮草可以供给司州,但关中的粮草也很有限,以关中的富余粮草供给几十万大军,倒也勉强可以支撑,但若是加上邺城周边的近百万百姓,关中库存的粮草,只怕也支持不了几年。”

    华安闻言一惊,轻声道:“邺城周边粮草缺乏如此之大,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若不能尽快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啊!”

    “将军,邺城周边饱经战火,老百姓是越来越擅长打仗,而越来越不会种地了,况且,燕国大军随时有可能南下,老百姓是不会安心种地的,必须依赖外援。”张育无奈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