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霸天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披头散发神情显得略有疲惫,但仍然不减作为沙场宿将应有的傲气。

    “师傅,师傅,我来看你了。”华安跑过去站在韩潜的身旁,他推了推韩潜叫道。

    韩潜缓缓的睁开眼,见华安站在自己的身前,他摸了摸华安的脑袋大惊道:“华安,你怎么来了。”

    “我想师傅了,所以就来了。”

    韩潜一听,内心一阵感动,但他知道天牢重地,不可久留,只聊了几句便对华安道:“天牢重地,煞气重,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师傅很好,你赶紧回去吧!”

    华安摇了摇头道:“暂时回不去了。”

    “为何”韩潜大惊。

    华安将在天牢大门外的遭遇一一禀告韩潜,韩潜听了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只收了几天的徒弟居然对自己如此信赖,而自己却连累徒弟与自己一起坐牢,韩潜顿时有一种深深的自责。

    师徒二人的信赖与真情让站在牢门外庾亮颇为感慨。他稳步走进牢房,轻声叹道:“果然是师徒情深啊!”

    “末将韩潜参见庾大人,”韩潜见庾亮走进牢房,虽然身戴枷锁却仍不忘起身行礼。

    “韩将军收了个好徒弟啊!”庾亮瞟了一眼华安对韩潜说道。

    韩潜一听,以为是华安刚才顶撞了庾亮,忙解释道:“小徒生性顽劣,但是是个可造之材,顶撞大人之处,还请大人恕罪,天牢阴冷,煞气太重,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放了小徒,韩潜求大人了。”

    韩潜说完在庾亮面前跪了下来,朝廷的事很难说清,能否活着出去都未可知,他不想让华安这么优秀的少年跟着自己枉死。

    “师傅,我不走,我会和您一起离开。”华安显得很有义气。既然已经用命在赌,他自然不会在庾亮面前有丝毫的示弱,只有坚强到底才能让这个当朝国舅刮目相看,这对自己的将来也是大有好处。

    “韩将军看到了吧!不是本官心狠,而是令徒不愿离开啊!”庾亮假惺惺的说道,既然已经有言在先,就不可能在众人面前出尔反尔,庾亮自然不会放华安离开。

    “哎”韩潜叹了口气,既然事情已经成定局,他也不好再埋怨华安,只能轻声叹息以缓解心中的压抑。

    “韩将军何必叹息,本官相信将军对朝廷是忠心的,”庾亮说完顿了顿厉声道:“只是逆贼祖约已经造反,围攻慈湖的叛军中也有将军的部下,即便将军没有反心,但部下造反,做将军的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况且还有不少大臣怀疑将军此来京城是为了刺探情报,本官若不将你关入天牢何以服众。”

    韩潜一听,大惊道:“叛军已经攻到慈湖城下,那么姑孰囤积的大量粮草……”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进天牢没几天,叛军进展的居然这么快。

    殷浩冷笑道:“粮草已归叛军所有,现在叛军正集中主力攻打慈湖,攻城最骁勇的就是将军的部下陈雄。”

    韩潜又是一惊,他大声保证道:“陈雄跟随末将多年,并无反心,一定是受人挑唆,只要末将前去说服,陈雄一定倒戈相助王师。”

    殷浩一听,冷笑道:“将军嫌疑尚未洗清岂能随便离开,还是静候王师捷报比较稳妥。”

    庾亮点了点头,看着韩潜说道:“今天本官来看将军主要是想听听将军的高见,有人曾告知本官说韩将军有平叛良策,本官正想洗耳恭听。”

    “姑孰失守、慈湖告急,先机已失,还谈何良策。”韩潜连连摇头。

    “既然先机已失,那么当下该当如何呢?”庾亮接着问道。

    韩潜略做思索,反问道:“敢问大人是如何部署的,敌我态势如何。”

    庾亮信心十足的说道:“叛军大将许柳、祖涣、韩晃各率一万大军共三万大军在慈湖与我王师五万大军对垒,叛将**率五千大军留守姑孰与我一万大军周旋,贼首苏峻亲率五千精锐向石头城方向进发。吾弟庾翼已率八百精锐禁军增援石头城,如今石头城城池坚固且有五千多人马足以自守。京城尚有乌衣六营共六千精锐禁军。另外三吴方向亦有勤王之师万余多人马。

    庾亮说完得意的走来走去,王师与叛军在京城附近兵力二比一,朝廷大军占有明显的优势,胜利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韩潜邹着眉头,仔细思考了许久,连连摇头道:“大人,苏峻亲率五千精锐奔袭石头城,似乎另有玄机。”

    “愿闻其详。”

    “石头城城池坚固且有重兵守卫,苏峻即使率数万人马也未必能攻克,五千人马是万万不可能攻下石头城的,这一点苏峻一定很清楚。那么他的目标一定不是石头城。”韩潜分析道。

    庾亮笑道:“苏峻当然攻不下石头城,韩将军觉得他的目标是哪里呢?”

    “京城。”

    “京城。”庾亮和殷浩顿时都是大惊。

    殷浩反驳道:“石头城乃是京城的屏障,不攻陷石头城,怎能攻打京城,难道叛军能从石头城上空飞过来吗?”

    “殷大人此言差矣。”韩潜说道:“蒋山之中有一条极为隐蔽的“小丹杨道”可以绕过石头城直接攻击京师,所谓擒贼先擒王,苏峻此来一定是奔着京城来的,大人可派兵一支精兵伏击苏峻,苏峻一死,叛军自然胆寒,叛乱克日可平。”

    华安听到小丹杨道,也不禁插嘴道:“那条道太险峻了,若是埋伏一支人马定能让闯入者有去无回。”

    “放肆,军国大事你一个小孩插什么嘴。”殷浩斥道。

    庾亮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会,心里默默在想,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伏兵太少不能全歼苏峻,吾手中能调动的兵马只有京城的六营禁军和石头城的五千守军。

    若是这一万多大军设伏的确很可能全歼苏峻的五千精锐,可是那样一来京城和石头城就空虚了,万一苏峻不走小丹杨道而是直接攻打石头城,石头城一旦失守,京城不就危险了。

    况且既然韩将军能想到设伏,苏峻就想不到吗?若韩潜是内应,劝说我大军埋伏小丹杨道,必可让苏峻趁机夺取京城。此人嫌疑还在,不可不防。”

    庾亮说完看着韩潜,淡淡道:“韩将军多虑了,苏峻大军皆是来自北方的流民,怎能知晓蒋山中这么一条偏僻的小道呢?”

    韩潜见庾亮不重视小丹杨道,心中担忧京城安危,虽全力解释但庾亮不为所动,韩潜为此大为失落。

    而这一切都被庾亮看在眼里,庾亮见韩潜一副紧张担忧的模样,以为是韩潜奸计没能得逞,不禁暗自得意。

第二十二章 兵临城下

    不出韩潜所料,苏峻五千精锐在石头城下只是佯攻几次便停止进攻,大军更在夜间突然离去不知所踪。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守卫京城的禁军赫然发现东、南、北三座城门已被苏峻的叛军团团围困,顿时军心大乱。

    由于没想到叛军会突然兵临城下,所以守城的滚木、礌石等物资都没有准备充分,弓箭兵的箭支也严重不足,库存的箭支都被送往前线各军大营,此时各营校尉齐聚庾亮的府中商议退敌之策。

    庾亮在正堂中来回踱着步子,此刻他的内心是极度的后悔,他悔恨自己没有听韩潜的忠告,若是早知苏峻绕道小丹杨道,自己只要埋伏两千人马便可击破苏峻,此刻让苏峻从容包围京城,人心惶惶的可如何是好。

    “大人,叛军已经兵临城下,该如何抵挡,请大人定夺。”一营校尉请示道。

    “是啊,大人,早定大计啊!”其他各营校尉也随声附和。

    庾亮正在心烦,不禁怒道:“都闭嘴,你们身为禁军校尉,叛军兵临城下,不思破敌之计,却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此时,庾亮也没了主意,这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这些禁军校尉大多是他亲自提拔的亲信,而且大多都是士族子弟,平时身穿黑衣黑甲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但一遇到苏峻的精锐大军便吓破了胆,各营校尉没有一个敢出城与叛军一战的。

    众校尉低着头,不敢和庾亮的目光对视。

    记室参军殷浩,上前一步,建议道:“大人,叛军与我军兵力相当,但叛军皆是亡命之徒,贸然出城决战恐怕胜算不大,但我乌衣六营装备精良,凭借城墙据守,短时间内叛军也不易攻破,大人可急招前线主力大军回援,只要援军一到,内外夹击,苏峻叛贼插翅难逃。”

    “对对对,殷大人言之有理。”众校尉连连点头称是。

    庾亮此时是火烧眉毛了,也不去细想大军贸然回援的后果,他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忙下令道:“传令,让慈湖前线的赵胤将军急率两万大军回师京城。命吾弟庾冰率三吴之地勤王之师万余兵马从南路救援京师。”

    传令兵得令刚要离去。庾亮又下令道:“等等,让石头城的五千大军也回援京城。”

    庾亮下完命令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接着下令道:“禁军六营校尉听令。”

    “末将在”六营校尉齐声应道。

    “一营、二营守东门,三营、四营守北门,五营、六营守南门,另外各营各抽出一队人马共六百士兵交由殷浩统领守西门。”

    “末将得令。”六营校尉与殷浩依次接令。

    庾亮下完令让六营校尉回去准备,他走到殷浩的面前说道:“叛军三面围城,唯独留下西门可谓用心歹毒,此乃围师必阙之计,目的是为了瓦解我守城将士的士气,我让你率六百禁军守卫西门就是要堵住这个缺口,任何意图逃跑的士兵不论亲疏一律格杀勿论。”

    “是,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准备。”殷浩说完转身离开。

    殷浩走后,庾亮一个人在屋里焦躁的踱着步子,口中默念:“但愿援军能早日到来。”

    #######

    由于乌衣六营装备精良,并且依托城墙据守,苏峻叛军一日之内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将大军退到距城门十里之外扎营。

    傍晚石头城的五千援军浩浩荡荡的从西门进入城中,大军的先头一千人马刚刚入城,后续的的主力突然遭到苏峻两千兵马的南北夹击。五千大军在混乱中被冲散,仅有不到两千人马顺利进入京城,苏峻趁机攻占石头城。

    几日后,前线传来噩耗,由于庾亮将慈湖前线的五万大军贸然调回两万,导致前线兵力不足,战线出现松动,而且诸将士听闻京城被苏峻叛军围困,士气低落,甚至有传言说京城已被叛军攻破。

    叛军借此机会全力进攻,左将军司马流不幸被叛军大将韩晃击杀,慈湖失守,王师主力退守西陵,回援的两万大军被叛军一路追剿损失也过半,到达京城附近见石头城已插上苏峻的大旗,皆以为京城已被攻破,于是退后三十里结垒自守。

    三吴方向的援军被突然杀到的叛军大将韩晃所阻,未能前进一步。同时一路追击赵胤的叛军祖涣部除留下一军驻守石头城外,剩下两军人马皆向京城杀来,由于连日作战,两军人马只剩四千多,而苏峻围城的五千精锐也已损失一千,叛军围城兵力此时已达八千之众,同时守城的兵力也刚好八千。

    虽然兵力相当,但叛军多是来自北方的流民,民风彪悍且常年与凶残的胡人作战,士卒皆养成了悍不畏死的风格。

    无论战力还是战心皆不是禁军所能比拟的,反观禁军虽然地位高高在上,但常年守卫京师,并无实战经验,此时,唯一的优势就是装备精良且有京城高大的城墙作为依托。

    但京城物资有限,长期被围也不是办法,囤积的军粮尚可支撑八千守军一段时日,但数十万京城百姓的存粮可不多。

    而且每天做饭都需要烧柴,被围这几日已经有不少百姓因缺少柴火将家里的床板、衣柜等木质家具砍了当柴火烧。

    每天都有百姓携儿带女的准备逃离京城,但各城门守军谨遵庾亮号令紧闭城门不允许百姓逃离,各城门口不时有百姓与守军发生冲突,这又加重了京城的混乱。

    “各路援军被叛军所阻,一时之间难以脱身,如今京城被围困数日,守军士气低落,京城随时不保,诸位有什么良策可解此困,都说说看嘛!”庾亮看着身边的几个幕僚说道。

    “叛军兵临城下,唯有死守以待援军。”众幕僚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

    庾亮一听,心中急躁,怒道:“死守、死守、如此战况还能再守几日。”这几日他视察城墙发现守军士气实在堪忧,各营皆出现逃兵,虽然抓住的逃兵皆被军法处置,但效果并不明显。

    记室参军殷浩,眼珠一转起身道:“大人,城中尚有数十万百姓,其中不乏青壮年,少说也有两万人,将他们临时编组拿起武器上城助守,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