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只怕会就此撤兵。”

    众人都纷纷点头称是。

    崔彦进吩咐赶紧写下捷报,飞速向皇帝禀报战功,为杨仙茅和李继隆、郭守文等御林军将士请功。

    不过杨仙茅又开始忙了,因为这三千御林军冲杀辽军时,还是有些折损,毕竟以三千对六万,还是伤亡了约两百人,其中有二三十人,身受重伤需要紧急手术。

    所以返回之后,杨仙茅立刻吩咐将伤兵送到衙门中他马上紧急手术。对于这一点,崔彦进和李继隆、郭守文等人都经历过,知道杨仙茅肯定是要先给将士们疗伤的,立刻组织了自愿捐血的兵士到门口等着杨仙茅抽血。

    为这二三十个伤者治病疗伤杨仙茅用了两天时间,也是昼夜不停,手术一台接着一台,一直到最后一台手术做完。不过这一次比满洲之战时受伤的将士要少得多,所以他倒没有像上次那样出了手术台便栽倒呼呼大睡。

    崔彦进本来是要摆酒宴为将士们庆功的,但主帅杨仙茅忙着疗伤没空,所以也就暂时停了下来,一直等到杨仙茅给所有重伤的将士都治好了伤,而其他受轻伤的将士随军郎中也就救治完毕,忙完了这些,这才吩咐摆下酒宴庆功。

    酒席之上,李继隆和郭守文才得空问杨仙茅是如何在冰天雪地之下将冰冻的树木尽数点燃,短时间之内便燃起如此熊熊大火,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杨仙茅先前已经交代了蛇仙姑和璇儿公主替他保密,所以杨仙茅跟他们两个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杨仙茅说:“这是秘密,很抱歉,不能说。”

    李继隆等人赶紧告罪,说不该打探秘密,不过,这使得杨仙茅在他们眼中变得更加神秘。弄不清楚这十七八岁的少年擅长开膛破肚甚至做开颅这样的神奇手术,在战场上却也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在满洲之战中领军大败辽军,这一次又在关南之战大败辽军。当真是有让人赞叹不已的神奇本事。

    将士们纷纷上来敬酒,杨仙茅是酒到杯干,喝得很是开心,因为这一次,他坚信能完成宋太宗交办的任务,不仅守住了关南,而且还打了个大胜仗,毙敌近两万人。宋太宗总不能再给自己找麻烦了吧。

    正在他开心的时候,却有紧急探马来报,说辽军耶律休哥的大军到莫州城下,而且已经派出兵士在城下喊话说耶律休哥想跟监军杨爵爷说话。

    杨仙茅一听,不由有些奇怪,耶律休哥赶来是情理之中,因为此前就已经得到战报,但是他想不到耶律休哥要跟自己说话,不知道他有什么话要说。

    当下他已经喝了有七八分醉意,便摇摇晃晃站起来说:“走,咱们把酒宴摆到城楼上去,他要有胆子叫他上来喝一杯我们破辽军的庆功酒,然后再问问这老小子到底有什么屁话要说。”

    宋军将领都是哄堂大笑,提着酒壶拿着酒杯,叫随从端着酒菜,各自上马往城楼而去。

    来到北城城楼之上,杨仙茅拎着个酒壶,拿着酒杯,摇摇晃晃走到城垛前,探头往下一看,只见远处果然黑压压的都是辽军兵士,列队整齐,但却没有携带任何工程的器械,显然并不是为了攻城而来,在城下有数名辽兵,大声的叫着:“耶律将军请杨仙茅将军上前说话。”

    杨仙茅高声道:“我就是杨仙茅,叫你们耶律休哥来吧。”

    那几个辽军兵士赶紧转身跑回本阵通报,片刻,从阵中策马出来一员辽将,到了护城河边拒马沟前勒住战马,高声说道:“杨仙茅杨将军,耶律休哥有话要说。”

    杨仙茅仰头喝了一杯酒,高声说道:“杨仙茅在此,你什么话说吧。”

    耶律休哥道:“杨将军,我找你是有事商量。我听说你擅长开膛破肚的医术,还能断筋再续。我的手掌被你所伤,断了三根指头,握不了兵刃了。所以我来找你,是想向你求医。”

    杨仙茅一听这话,不由愣了,回头看了看两边的同样有些发呆的宋军将领,说:“我,我没听错吧,他来找我求医?”

    这一下,宋军将领明白他们没有听错,便一起捧腹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指着耶律休哥说一定说:“你失心疯了吧?居然找我们大宋的爵爷替你治病?你不知道两边在交战吗?”

    耶律休哥等他们笑声渐渐小去之后,这才又高声说道:“杨将军,我之所以选择两军阵前跟你说这件事,便是想让你知道我的诚意。——我身后是我带的五万大军,他们都听到我说的话了,城上的宋军也说听到了。我们契丹人最讲究一个信字,言出必行。所以,只要你替我治好了右手的伤,让我重新能够握住兵刃,我在两军阵前郑重发誓:今生今世绝不踏入大宋边境一步。也就是说,除非大宋军队打进辽朝,我奉旨抵御你们入侵之外,我今生今世绝不会再带兵侵入大宋。我朝皇帝也已经同意届时将我调回京城,不再担任南院大王镇守幽州。如果杨将军替我治好了伤,我立刻带兵撤回辽朝,今生今世再不踏入大宋地界一步。另外,我个人还会酬谢杨爵爷一个可以补充修真真气的天材地宝,足以帮助杨将军达到六级强者的地步,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一听到他这话,城墙上的宋军面面相觑,便都不笑啊,看耶律休哥这架势,似乎说的真心话。他在辽军数万将士面前说出这样的诺言,契丹人是游牧民族,的确心胸坦荡,说一不二。特别注重誓言。如果违背的话,那他将来带兵只怕兵士就不会再听他的命令,所以他说的话应该是真的。

    耶律休哥是辽朝最有名的战将,也是最厉害的战将,他如果不再带兵攻打大宋,那无异于斩去了辽军一只强有力的右臂。所以这个条件当真是让人怦然心动的。

    杨仙茅在城楼上听到对方居然开出了这么让人心动的条件,也有些酒醒了,特别是后面他还说了一个给自己天材地宝作为酬谢,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六级强者,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他现在在边境之上,感觉到当真是级别说话,如果级别太低的确十分的不顺心。让你达到六级,那才勉强可以进入高手行列。凭借阴阳真火,或许能跟耶律休哥拼上一拼,就算不能克敌制胜,至少能全身而退。

    杨仙茅有些心动,转头望向旁边的崔彦进。

    崔延庆还说话,旁边的璇儿公主却抢先说了:“大哥哥,你可不能答应,你要答应了他,好像怕了他带兵来进攻我们宋朝似的。他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宋朝一样把他打败,你上次在满城不就打败了他吗?他敢再来,一样揍他。至于那什么天材地宝,我们大宋难道就没有吗?你只要想要,我跟父皇说一声,天底下给你找,一样也能找到,何必要在两军阵前答应他?用这个来换取他的退兵呢?”

    听璇儿公主这话,宋朝将领大都频频点头,觉得虽然公主是个小女孩,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豪迈,那些心中觉得应该答应的宋军将领听了颇感惭愧。

    崔彦进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说道:“公主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这件事事关两国交战,已经不仅仅是杨爵爷个人的事情了。最好是跟皇帝禀报,请求皇帝的旨意再做决定为好。”

    杨仙茅原先有些动心答应这件事,在他看来,给耶律休哥治好伤,能够除去辽军一员大将,又能换回天材地宝,这是大便宜的事,当然可以做。可是听了雪儿公主的话又觉得的确有些面子上不好过,特别是璇儿公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这话,自己真要答应,一方面显得没气概,另一方面驳了公主的面子也不好看。

    还是崔彦进老奸巨猾,把皮球踢到皇帝那,这正中杨仙茅的下怀,便频频点头说道:“是呀,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还是快马禀报官家,请官家做决定为好。”

    其他宋朝大将们也都纷纷点头,说这是最好的抉择了。

    璇儿公主说:“我敢打保票,我父皇一定不会答应的。”

    杨仙茅说:“那当然最好了。那咱们就跟他们杀个稀里哗啦。”

第255章 走着瞧

    璇儿公主莞尔一笑,说:“大哥哥,我相信你能打败耶律休哥第一次,就能第二次第三次打败他。一直打得他自己不敢再带兵来宋朝为止,那才叫本事。”

    杨仙茅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如果不通过作战的方式让对方退兵,并不再领兵南下,那岂不是更好吗?不过这话是不能跟公主说的。

    当下杨仙茅提高声音,对下面策马而立的耶律休哥高声道:“耶律将军,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不敢擅作主张。所以,要禀报我朝皇帝示下之后再做决断。将军如果有诚意的话,可以先撤兵。只要我朝皇帝同意,我们再商议医治的问题。你现在兵临城下跟我谈这个事,倒有点像以兵压人似的。所以,你先退兵,然后我向皇帝请示这件事。怎么样?”

    耶律休哥倒也不指望杨仙茅马上一口答应下来,听他这话之后便点了点头说:“可以,我先带兵撤回辽朝,静等将军佳音。”

    耶律休哥拨转马头,策马回归本阵,一声令下,五万辽军后队作前队,徐徐向辽境撤走了。不一会儿便走了个干净。

    崔彦进等人原本是想喝酒之后等着辽军来攻城,再进行浴血奋战的,没想到耶律休哥带着大军气势汹汹赶来,却被杨仙茅三言两语说退兵了,当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既然退兵不打仗,那是最好不过的,这也符合宋太宗的要求,于是众人便说笑着下了城楼,回到衙门继续喝酒。

    而这一次喝酒跟前世不一样,辽军已经退兵,他们喝得更是畅快,特别是辽军统帅著名大将耶律休哥居然在两军阵前向杨仙茅求医,这件事更是让宋军觉得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当真有了不起的本事,名声都传到辽国去了,他们也都觉得脸上特有面子。

    当下,杨仙茅让记室写了一份奏折,把耶律休哥提的要求用八百里加急紧急报往京城。

    在奏折中,杨仙茅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件事,请求皇帝指示。因为这种事情他实在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判断的,自己如果先拿主意,又跟皇帝的想法不一样的话,只怕反而会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倒不如全部交给皇帝拿主意的好。

    没想到这一等,等了二十多天,皇帝的圣旨这才到来。这时已经将近春节了。

    圣旨是由黄公公亲自在御林军护卫下送来的,杨仙茅一见到黄公公做传旨太监,便知道皇帝只怕没有答应给耶律休哥断筋再续换取耶律休哥永不带兵侵入大宋的承诺,因为如果是答应的话,皇帝直接一道圣旨传来就可以,没必要再叫黄公公亲自来送。既然他来了,想必有些话不便写在圣旨之上的,需要他当面跟杨仙茅说。

    黄公公带来了的圣旨其实是嘉奖令,崔彦进等人赶紧设下香案接旨。

    崔公公用抑扬顿挫的公鸭嗓子宣读了圣旨。这一次,皇帝显然对他们打了个大胜仗而龙颜大悦,给主要将领都加官进爵。封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负责关南一带的防御。都部署相当于前敌总指挥,手握兵权,负责一方防御,不是皇帝最器重最信任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这个职位的。由此可见皇帝对这一次关南之战的赏识。虽然在这一战中崔彦进实际上并没有立下什么实际的功劳,但毕竟他是统帅,所以功劳还是记在了他的身上。

    这次大破辽军的郭守文被封为澶州刺史,李继隆为定州刺史,共同协助崔彦进防守关南,以防辽军再次进犯。

    因为关南一带是幽州辽军直入中原的必经之处。所以宋太宗把郭守文、李继隆两员虎将都安排在了这里,并担任要职。

    从宋太宗给李继隆的封官来看,他终于有了实权,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兵权,又把他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让李继隆笑逐颜开。

    他谢过了宣旨太监黄公公之后,连声地对杨仙茅表示感谢,这都是因为杨仙茅带领他作战,以三千铁骑击破六万辽军。若不是杨仙茅那一把火把辽军烧得七零八落,击破辽军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们最为关注的是杨仙茅的封赏。杨仙茅在关南之战中立了首功,却不知道皇帝赏赐他什么官职。

    待到黄公公宣读了圣旨之后,崔彦进等人都傻眼了。——圣旨仅仅册封杨仙茅为银青光禄大夫而已。

    这玩意儿只是一个从三品散官,无职无权。崔彦进他们认为杨仙茅雄才大略,作战勇猛,应该由他来担任都部署之类的重要武官,镇守北疆,抵抗辽军,没想到皇帝并没有给他以军职,而只给了他一个文散官,虽然,品级已经很高了,但到底是不掌实权的,实在是让人大为不解。又不好当着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