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仙茅骑着赤阳驴风驰电掣跑去,一路之上就没有停下吃东西、睡觉,因为修真之后,他几天不吃饭不睡觉也没问题,只要有时间再补上一觉,便能有精神。

    而吃饭则能免则免,若是觉得体力不够,便投一枚元气丹,很快便恢复了体力。她的收纳箱中收纳袋中元气丹有无数,根本不用担心吃光。

    如此狂奔,也不过一昼夜的功夫,便远远的看见北征的大宋军队,正快速往边境挺进,可是他们的速度在骑着赤阳驴的杨仙茅眼中,那简直就跟乌龟爬差不多了。

    很快追到了后面押粮草的后军,担任警戒的弓箭手高声呵问“是谁?”杨仙茅举起圣旨,高声道:“我是监军杨仙茅,已经赶到了。”

    弓箭手赶紧禀报将领,那将领急忙上来躬身施礼,拿过杨仙茅的圣旨看过之后,确认无疑,赶紧陪同杨仙茅赶往中军。

    来到中军,刘廷翰、李继隆等人见到他,都是非常的惊讶。

    李继隆说道:“杨爵爷,你是怎么赶到这的?是不是我们前脚走,你后脚就追上来了?又或者你有日行千里的宝马神驹?”

    他说这话,望向杨仙茅胯下的那头小毛驴,却又忍俊不禁的笑了,谁也不会相信这头杨仙茅骑到上面两只脚都快伸到地上的毛驴能日行千里。

    杨仙茅却没空跟他们讨论这件事,说道:“前方战报如何?敌方军情怎么样?”

    统帅刘廷翰忙说道:“回禀爵爷,前方探马来到报,辽军兵分两路,从幽州攻向我镇州方向,一路由燕王韩匡嗣统领,以耶律休哥为先锋,耶律斜轸为后应。另一路由幽州统军使耶律善补率领。从目前两军行军的速度来看,估计明天我军就能够与辽军相遇,展开决战。爵爷没来,卑职还正焦急呢。可巧爵爷就赶到了。”

    刘廷翰虽然是这一次宋太宗派往迎战来犯辽军的统兵官,但是,他的级别却最低,他是观察使正五品,杨仙茅是伯爵正四品,所以虽然是统帅,可是在杨仙茅面前,他当然要自称卑职。

    杨仙茅一听,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在周身弥漫。上一次,在幽州与敌军作战,那是突然的陷入战斗,没想到辽军骑兵如此快捷迅速而且勇猛异常,直接杀入宋军阵营,将宋军切割包围,所以那一场战斗来得非常突然,杨仙茅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到紧张就已经陷入生死搏杀之中,反而不如现在,要有一天一夜的时间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激战。

    李继隆看出杨仙茅的紧张,纵马过来跟他并排行走。对杨仙茅说道:“爵爷不用紧张,辽军不过如此,我们这一次兵力比他们并不差,我们准备了强弓硬弩,专门对付他们骑兵的。”

    杨仙茅骑着毛驴摇摇晃晃跟着他们往前走,忽然对统帅刘廷翰说道:“刘大帅,能否给我一支人马,让我在前面冲锋陷阵?”

    刘廷翰和其他几个人都不由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以为杨仙茅开玩笑呢。

    上一次杨仙茅在乱军之中救了皇帝宋太宗的性命,白马银枪杀出辽军重围,而且还重伤辽军统帅耶律休哥。整个激战只有宋太宗蛇仙姑和地虎尊者他们几个知道。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皇帝的尊严,所以杨仙茅守口如瓶,从来没吐露半个字,蛇仙姑和地虎尊者帝虎尊者是皇帝身边的人,当然不会说出一个字来。宋太宗自己当然更不会在众人别人面前丢人,也没说,因此这件事便只有他们四人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杨仙茅曾经在辽军铁骑千军万马之中,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了皇帝。

    他们甚至不知道杨仙茅是个修士,已经是五级强者,还以为他只是靠医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才当上了伯爵的。所以听他说要打前锋与辽军厮杀,都哈哈大笑起来。

    杨仙茅也跟着呵呵笑了,虽然他这么说了,对方当笑话听,他也就不再坚持,因为他相信,就算他正儿八经告诉他们,他真是这么想的,这些人只会认为他年少气盛,立功心切,不顾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想冲锋陷阵,当然不会同意的,毕竟他是监军的身份,因为皇帝没有,区分他跟李继隆之间谁是正职谁是副职,那就只能理解为两人一般大,监军权力相等。而监军属于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之一,虽然不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但他要参与统帅作战计划的制定,同时他有一项特别的权力,那就是他有权否决最高统帅的作战计划,并要求统帅另外制定新的计划,这就是监军最大的权力,也就是说他有否决权。而根据宋太宗的圣旨,杨仙茅这个监军甚至可以否决李继隆这个监军的意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杨仙茅监军地位要高于李继隆。杨仙茅这样的高级指挥官如何能放到前线去冲锋陷阵呢?

    因此,就算他们相信杨仙茅是真的这么想,这些人也绝对不会让他真的这么做的。

    入夜时分,大军扎营,因为第二天就有可能会与辽军迎面撞上,进入决战,所以必须养精蓄锐,以便战场上拼死搏杀。

    这些军士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知道战前养足精神的重要性,所以很快便各自熟睡了,除了担任警戒的哨兵之外。

    中军大帐中却灯火通明,几位最高指挥官正在这研究作战计划。

    前方探马已经把辽军的大致方位和人数、行军速度都通报来了,他们要根据这些军情来研究如何应对,在什么地方与对方决战以及如何排兵布阵。

    排兵布阵没有多少研究的,因为宋太宗已经授予了阵图,他们必须按照来行事,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阵图上的八个兵团布置在具体的哪个位置,这是需要他们来解决的。

第333章 新的发现

    刘廷翰让传令兵将李继隆等将领到他的大帐来商量作战计划。此刻他忐忑不安地坐在中军大帐,眼巴巴等着各位将领的到来。

    杨仙茅是最先来的,他发现刘廷翰神情紧张,还以为他是大战即将开始,身为统帅责任重大所以紧张,却没想到这一次刘廷翰主要紧张的还不是大战将临,而是如何向这几位级别都高过他的部下下达作战命令。

    他的这几位手下,杨仙茅不用说了,皇帝面前大红人,官居四品,而崔彦进是河阳节度使、孟玄喆是定州节度使、李汉琼是郑州节度使,节度使可是从二品,侯崔翰是殿前都指挥使,也是从二品,而他刘廷翰,只不过是正五品的观察,却要指挥从二品的几个大将,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大校指挥几个上将,叫他如何不忐忑。

    皇帝把他们各路大军的统一指挥权交给了他,让他一个低级别的将领指挥高级别的将领作战,这对刘廷翰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他打定主意,所有作战方案全部跟这些高级部下商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部署,这样他们就能听从指挥了,因为是他们自己的意见。

    过得片刻,其他几个人也都到了,坐在各自的交椅之上望着统帅刘廷翰。

    刘廷翰拿出了宋太宗授予的阵图,摆在桌子上,另外又拿出一张当地的军事地图,地图画得相对比较简略。

    刘廷翰说道:“诸位将军,蒙皇上赏识,任我为统帅,可是论行军作战,我比不上诸位将军,这一仗该如何打,如何把皇帝八阵图部署下去,不差分毫,以便赢取战争的。所以,希望各位将军畅所欲言,这作战计划咱们共同商议着定。”

    李汉琼和李继隆等人相互看了一眼,李汉琼抱拳道:“刘大帅太客气了,此次出征,皇帝已经任命你为统兵官,你就尽管发号施令,我们一定听从指挥。”

    李隆基等人也纷纷附和,表示坚决听从大帅刘廷翰的统一指挥。

    刘廷翰很是感动,团团作了个揖说:“多谢各位将军。”说完这话,他转头望向坐在自己身侧的杨仙茅,陪着笑说道:“杨爵爷,你有何高见也请说出来,我们一并商议。”

    杨仙茅说:“实不相瞒,我出征之前虽然看了五天的兵书,可还是一头雾水。在进大帐之前,我脑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兵法要诀,可是到了真正要排兵布阵了,这才知道我那些可都是纸上谈兵,脑袋此刻已经空空如也,所以我是不敢乱说的,还请五位将军自行商议,我旁边听听就行了,顺便见长长见识。”

    这几个人见杨仙茅身居高位却如此谦和,都跟对他多了几分亲切感,忙拱手连声说爵爷太谦虚了。

    客套了几句之后,几个人便开始研究布阵。

    因为关系到战斗的胜负,而他们也都知道刘廷翰虽然身为统帅,可是实际上领兵作战的经验并不多,因此李汉琼和李继隆两个人倒也不客气,直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以便一起参考。

    商议的结果,决定由崔彦进率所部北上黑芦堤,绕到辽军的侧后方伺机进攻,而刘廷翰率大军与李汉琼、崔翰陈兵于徐河,在这里按照宋太宗的阵图布下八阵,等着辽军进犯,以八阵迎敌,绕到后方的崔彦进趁机进攻,形成两路夹击之势,必然能大败辽军。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刘廷翰陪着笑对杨仙茅说:“杨爵爷,你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

    在他们制定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中,杨仙茅虽然也坐在桌子边,但却一言不发,只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又看一会儿地图,刘廷翰也多次询问他的意见,杨仙茅只是微笑,示意他们继续。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刘廷翰问杨仙茅的意见,杨仙茅才说:“打仗我是真不会的,全靠你们几位将军了。我就来凑个热闹,皇帝让我来,其实更主要是给你们做后盾的,若是哪位将军在阵前受伤,我可以给他救治。”

    刘廷翰等人也知道杨仙茅医术高明,出发前也听说了杨仙茅治好了所有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秦王的母亲陈国夫人,名震整个京城。他们得知杨仙茅要参与出征之后,其实他们是非常高兴的,他们更多的认为这是皇上给他们的一个后盾,在他们受伤之后没有后顾之忧。因为听说这位小郎中特别擅长金创手术,能开膛破肚,还能开颅手术,十分了得。

    不过,杨仙茅在皇上委任他出征的时候,并不是让他以随军郎中的身份参加进来,委任他为监军,也就是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之一。同时,从头到尾,宋太宗也没说过杨仙茅负责战地救治,所以,这位监军大人是否救治全靠他自愿。

    宋太宗之所以没有明确杨仙茅军医身份,是因为杨仙茅此前已经跟宋太宗有个明确约定,除非是御驾亲征,他才随同出征,担负救治责任,而这一次不是御驾亲征,所以宋太宗不好要求杨仙茅这么做。但是他知道,就算他不说,真正遇到将领受伤,杨仙茅同样会出手救治,不会袖手旁观。说不说都有这样的结果,又何必要说,白白毁约呢。

    但是对于刘廷翰等人来说,杨仙茅这位监军可是最高统帅之一,而现在,他甘愿当起随军郎中的角色,使得这几位将领异常感激,连声表示感谢。

    刘廷翰已经打定主意,除非高级将领受伤,并且是受了其他随军郎中不能医治的伤,否则不能劳他大驾救治,因为军中也有众多的随军郎中,一般的金创他们也都能治的。

    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后,便各自回帐篷休息。

    次日一早,大军启程,继续赶赴满城外的徐河。

    中午时分,大军来到徐河,按照头天晚上商议好的作战计划开始布置八阵。几个统兵官,各自带所帅兵士前往八个兵团集结点。

    杨仙茅已经在中军大帐刘廷翰给他安排好的临时大帐中等待了。一旦开打,有大将受伤,就要在这儿动手术,他禁止其他人进来,药品器材都放在收纳袋中,这之前他不会取出来,因为谁知道会不会像上次那样辽军铁骑突然杀入宋军阵中,那时这些器材和医疗用品来不及收拾,那可损失可就大了。他宁可冒点险,等受伤的将领送来后再取出做手术。

    他正等着战鼓擂响,开始冲锋打仗,忽然听得有人撩开帐篷走了进来,却是统帅刘廷翰,身后跟着一位身穿铠甲的大将,介绍之后得知,此人是右龙武将军赵延进。

    刘廷翰陪着笑对杨仙茅说道:“爵爷,有件事跟你商议,你得帮卑职拿个主意啊。”

    杨仙茅道:“什么事?大帅尽管说,我们一起商议。”

    刘廷翰回头看了一眼跟到后面的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说道:“你来向杨爵爷禀报吧!”

    赵延进神情有些紧张,咽了口唾沫,抱拳拱手说道:“回禀杨爵爷,刚才末将登高远望查看敌情,发现情况不对劲。”

    杨仙茅哦了一声,问:“有什么不对劲的?”

    “辽军的兵力比探马报的数字要大,漫山遍野望不到边,恐怕会超过十万,人数上多过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