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驹高俊恼羞成怒地说道:“我数三声,你们立刻开始冲锋,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三……”

    “二……”

    “一,开火。”听到生驹高俊命令,九州军毫不犹豫地开火射杀了一批百姓。看到九州军真的开火,现场的百姓不得不那起手里的武器走向本丸。

    “大军前进!”生驹高俊接下命令道。

    九州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紧随着百姓队伍,驱赶着百姓冲向本丸。

    在九州军的威逼之下,有人怪叫着往前冲,有人哭着步履蹒跚地往前冲,有人则是闭着眼睛往前冲……整个队伍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却给本丸的守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这种攻城的办法虽然无耻,但却十分有效,本丸守军的家属的确有许多就在二之丸,尤其是低级军官的家属比例更高。在这种情况下,生驹高俊趁机对本丸发起了强攻。

    郑芝豹预计攻克本丸最少也要两天,但让郑芝豹没想到是,生驹高俊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攻破了萩城的本丸。

    攻克萩城之后,郑芝豹率领大军一路西下,等毛利秀接到萩城失守的消息的时候,郑芝豹的大军已经攻克了三见,逼近了厚保城。一旦郑芝豹攻下厚保城,毛利秀就就会被困死在下关。毛利秀就现在顾不上下关了,他率领大军立刻赶往厚保。

    而郑芝虎仅仅比毛利秀就晚了半天接到了郑芝豹攻克萩城的消息。郑芝虎知道郑芝豹攻克了萩城,就意味着毛利秀就的后路快要被切断了,毛利秀就很可能不会再继续困守下关。

    郑芝虎立刻下令调集大军强攻下关,果然下关现在就是一座空城,郑芝虎轻而易举地就夺取了下关。在夺取下关之后,郑芝虎来不及修整,就立刻率领大军前往厚保城,他知道此刻郑芝豹率领的大军正在厚保。

    而毛利秀就放弃下关之后,他的率领四万五千人与郑芝豹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在厚保城外展开了决战。

    九州军的火炮虽然大多都是大明淘汰的,但在东瀛却是难得的利器,郑芝豹的一万五千大军依仗火炮的优势一时之间与毛利秀就难分上下。

    傍晚时分,郑芝虎的大军抵达了战场,整个战局出现一边倒的局面,毛利秀就的大军被九州军两面夹击,迅速崩溃,战争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以毛利秀就四万五千人全部被歼灭而结束。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夺取广岛藩

    在歼灭毛利秀就的主力之后,在长州藩的战役基本上就已经结束,在长州藩已经没有任何实力可以抵挡九州军了。

    而在郑芝豹夺取萩城的时候,王应详率领的五万大军包围了广岛城。

    广岛藩原来的藩主是“贱岳七本枪”之首的福岛正则,但由于政治立场的问题,在德川幕府夺得天下之后,第一个被德川幕府铲除。福岛正则被幕府铲除之后,浅野长晟成了广岛藩的藩主,现在广岛藩的藩主是浅野光晟。

    但是福岛正则作为“贱岳七本枪”之首,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望的,当地传说他是切腹自杀的,是在被德川幕府一连串的羞辱之后才自杀的。这使得福岛正则获得了当地百姓极大的同情,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但还是有不少人是支持福岛正则的。

    王应详包围广岛城之后,就立刻见到了支持福岛正则反对幕府的三好家的人。双方约定,由三好家的人负责打开城门作为向九州王投诚的条件。

    四月十六日,王应详的大军在广岛三好氏的配合下夺取了广岛城,浅野光晟、浅野纲晟等人战死,浅野家其余的人大多被俘。

    在夺取广岛城之后,王应详和三好氏配合,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半个多月的时间便控制了广岛藩。

    郑芝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长州藩和广岛藩,使得整个东瀛都陷入了混乱了之中,德川幕府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为了将郑芝龙的势力赶出本州,维护幕府的威信,德川家光开始准备西征之事。

    而郑芝龙在轻松地夺取长州藩和广岛藩之后,一边稳固在两藩的统治,一边也在积极准备东征。

    东瀛的战事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大明北伐俄国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根据朱由校、大都督府以及兵部三方商议,朱由校决定此次北伐俄国兵分两路,一路由沈阳都督府的尤世威领兵两万从雅库茨克出发取图鲁汉斯克,一路由京师都督府的陈四亲自负责,领兵五万出兵北海(贝加尔湖)取基廉斯克、布拉茨克。

    五月中旬,明军北伐还未成行,郑芝龙却再次进行东征。第一次东征本州,九州军不但没有损耗,反而还大捞了一笔,这使得郑芝龙有心立刻第二次东征。而且现在九州军士气正旺,兵精粮足正是东征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

    第二次东征由郑芝虎率领,领兵六万,东征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松江藩。松江藩的藩主是松平直政,是幕府的亲藩。

    德川家康根据战后群雄对自己的忠诚度,把全日本的大名分成三类,即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

    外样大名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赖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外样大明没有亲藩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谱代大名,又称世袭大名,是指1600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名,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亲藩大名则是指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地位极高。

    郑芝虎的东征大军在松江藩遇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直到六月初,郑芝虎的东征大军才包围了松江城。

    松江城,又名千鸟城,因其屋檐呈优美的飞鸟展翅状而得名。当郑芝虎的大军包围松江城之时,来自冈山藩池田光政的援军已经出现在了九州军的右侧。

    “二哥,根据探子回报,池田光政率领的三万三千大军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松江城。”郑芝凤说道。

    “松江城城坚炮利,而松平直政又怀着必死的决心,要夺取松江城最少还需要十天。”郑芝虎说道。

    “二哥,既然池田光政送上门来,我们不如干脆先灭了池田光政的援军。”郑芝凤提议道。

    “围点打援的确可取,只是池田光政为人足智多谋,行事极为谨慎,想伏击几乎不太可能,只有与其正面对决,尽快地击溃池田光政的援军才为上策。”王应详说道。

    “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击溃池田光政的援兵?”郑芝虎问道。

    “最少需要两万。”王应详想了想说道,“如果池田光政不愿意与我军决战,而只是想拖住我军,分散我军的兵力,为后续的援军赢得时间的话,那该如何处置?”

    “池田光政这个人我也听说过,是一个非常难缠的角色,如果他真的只是想拖着我军的话,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郑芝虎说道。

    “二哥,无论池田光政是怎么计划的,只要我军拿下了松江城,幕府的援军必定会不战自退,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郑芝凤说道。

    “五弟所言极是,只要我军能拿下松江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郑芝虎想了想说道,“王将军,我给你一万兵马,你能拖住幕府的援军几天?”

    “如果只有池田光政一路的援军的话,只要火药粮饷充足,我最少能拖上半个月,如果幕府的援军数量持续增加的话,那就要看情况了。”王应详回答道。

    “十天,十天之内我会拼尽全力夺取松江城,如果十天之内还无法夺取松江城,大军就准备撤回广岛藩。”郑芝虎说道。

    “诺。”

    ……

    第二日一早,王应详带领一万兵马出发前去阻击池田光政的援军。而郑芝虎这边也亲自上阵督战,加大对松江城的攻击力度。

    三天之内,九州军的火炮就几乎消耗了七成的弹药,而火炮也损坏了十多门。松江城的二之丸在九州军猛烈的炮火之下,许多地方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直到第五天,郑芝虎才得以真正地控制住松江城二之丸。而松平直政依托松江城的本丸和天守继续顽强地抵抗着九州军的进攻。

    在攻入松江城之后,郑芝虎一刻也不放松,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军继续强攻本丸。在优势火炮的支援下,郑芝虎终于在第八天完全拿下了松江城。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三章 布拉茨克

    夺取松江藩的战役是九州称王以来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此战中东征的六万大军,战死者近八千多人,伤者多达二万多人。这一场战役打下来,九州军有点伤筋动骨的感觉,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幕府西征,郑芝龙决定采取守势。

    朱由校这边也非常关注东瀛的战事,“松江藩的战役已经结束了?”

    “是的,这一战九州军赢得不轻松,已经影响到了接下来的战争。”王礼乾回答道。

    “幕府正在集结大军,准备与郑芝龙决战?”朱由校问道。

    “是的,据探子回报,这次幕府集结的兵力可能在十万以上。”王礼乾说道。

    “郑芝龙得名不正,使得几乎没有大名愿意支持他,就连外样大名也没有一个愿意支持他的。此次决战胜负难料啊!”朱由校说道。

    “陛下,九州王一直在邀请江南一带的名士前往东瀛,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无人愿意前往。”王礼乾说道。

    “钱谦益现在怎么样?”朱由校问道。

    “人虽然残疾了,但在台湾活得有滋有味。”王礼乾回答道。

    “他在江南一地极有名望,想办法让他带个头。”朱由校说道,“对,还有一个龚鼎孳,让他们带个头自然就会有人去了。”

    “郑芝龙得名不正,这使得他对士子缺乏吸引力,如果王娘娘带着皇子能出现九州,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王礼乾说道。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没办法吗?”朱由校问道。

    “现在本州已经乱了,东瀛那边的探子传来消息,应该有机会行事。”王礼乾说道。

    “要办就办得漂亮一点,不要留下破绽。”朱由校说道。

    “诺。”

    ……

    六月十九日,尤世威率领一万五千步兵和五千龙骑兵从雅库茨克出发,进攻图鲁汉斯克。

    六月二十一日,陈四率领五万大军出蒙古,进攻布拉茨克。

    六月二十八日,陈四的大军越过北海,进入安加拉河流域,为了保护后勤的运输,陈四在安加拉河的源头建立了出兵之后第一座城堡,取名为苏武城。历史上,苏武牧羊就在北海,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

    陈四的大军溯流而上,到七月中旬,大军的先锋已经出现在了布拉茨克城附近。自从明俄谈判破裂之后,俄军已经加强了在布拉茨克的防御。俄军为了解决兵力薄弱的问题,俄军将领哈巴罗夫将基廉斯克的兵力和武器全部都迁移到了布拉茨克,然后捣毁了基廉斯克。现在布拉茨克的守军已经超过三千人了。

    七月十七日,明军将布拉茨克包围。次日,陈四派出使者进行劝降,但却没有得到布拉茨克守军的答复。

    七月二十二日,陈四对布拉茨克展开了攻击。

    明军的火炮数量众多,但大多都是轻型火炮,而俄军借助地利优势,又集中了两个据点的火炮,双方在火炮的较量上一时间难分伯仲。

    西伯利亚的俄军以哥萨克士兵为主,极其的骁勇善战。明军虽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打仗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人数占优就一定在战局上也占优。明军一连数日毫无进展,明军在布拉茨克的战役暂时陷入僵持。

    僵持的局面对于明军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在西伯利亚作战,天气是影响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适应天气等问题,大明跟俄国人一样,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大量地征召哥萨克人作战,而明军则是大量地征召在西伯利亚的蒙古人作战。

    五万大军出征西伯利亚,后勤补给显得尤为重要。这次之所以派遣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出征,朱由校和大都督府就是在考虑即将到来的与俄军决战,明军想赶在决战之前完成对叶尼塞河以东的布局,为决战做准备。

    但现在的僵持局面让陈四非常难受,他的后勤压力太大,他必须尽快拿下布拉茨克,然后将军队分散以缓解后勤的压力。

    “布拉茨克就建在安加拉河边上,我们可以利用安加拉河。”此时有人建议道。

    “李参谋的意思是水淹布拉茨克?”陈四恍然大悟道。

    在军队中设立参谋,在唐宋时期便有,但到现在已经是帝队中常设的职务,参谋掌军训及谋划等事,各都督府设总参谋长以及参谋长官数名,各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