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阿玛,明日我亲自去督战,再打不中,我就斩了他们。”豪格气愤地说道。

    “这不关他们的事,明皇当年设立炮兵学院才有了今天纵横天下的明军炮兵,可惜当时朕就应该派人混进炮兵学院去学习的。”皇太极说道。

    “汗阿玛,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豪格轻声问道。

    “明军的炮火太过凶猛,此战凶多吉少,你要做好准备,城破之时,你要带着你的母后,兄弟,姐妹们一起撤往科尔沁,不可落到明军的手中。”皇太极说道。

    “汗阿玛……”豪格不知该说什么了。

    “城外有多尔衮的两万精锐,必定能护送你等安全抵达科尔沁。明皇实行改土归流,科尔沁必定不会投靠明朝,但也不能不防。在科尔沁不能久留,继续往北或者往东都行。”皇太极叮嘱道。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

    到十八日,明军炮击盛京的火炮数量超过了五十门,满清从别处搬移过来的火炮几乎在一炷香的功夫之内就全部被明军全部摧毁。盛京的城墙虽比沈阳的城墙还要坚固,但是进攻沈阳之时正值泼水成冰的冬季,冰层很好地保护了沈阳的城墙,但进攻盛京之时正值炎夏,没有了冰层的保护,城墙在明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仅仅坚持到了第二天的申时三刻便被轰塌了。

    “万胜!”看到盛京的南面城墙被轰出了一个大缺口,明军此起彼伏地高喊道。

    “传令,攻入盛京城。”袁崇焕微笑着说道。

    而皇太极看到了城墙被轰出了一个大缺口,他毫不犹豫地下令道:“所有人跟我一起冲,绝不能让一名明贼进入盛京城。”

    皇太极身先士卒,亲自率领满清士兵对明军进行了反扑,他站在队伍中大声喊道:“站在我们身后的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决不能退了,退了他们都将成为明贼的奴隶。”皇太极在这个时候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的英勇表现使得原本士气低落的满清士兵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原本抢占了缺口的明军被满清士兵逐渐赶了出去。

    两军在这个缺口周围拼杀了近一个时辰,这一段十多米城墙缺口就像是一个地狱之门,吞噬了双方无数的生命。最后在皇太极亲自指挥下,满清终于守住了这个缺口。

    “今天是我太急了,应该再用火炮轰一阵的,建虏的抵抗真的超乎了我的预料。”袁崇焕懊恼地说道。

    “在这种情况之下难免会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明日我们再用火炮轰一天,先轰掉他半个盛京再说。”赵率教建议道。

    “今夜也要派人盯紧了,预防建虏趁夜逃跑。”袁崇焕说道。

    而此刻满清的皇宫中也在激烈地讨论着战事。

    “北面一直无战事,显然跟上次一样是明军留给我们的一条生路。”费扬果说道。

    “你跑了,城内的妇孺怎么办?我绝不会再像丧家犬一样,我将与盛京共存亡。”多铎大声说道。

    “我女真一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现在连祖地都难以保存,可以说是已经无路可退了,我还是那句话,我与盛京共存亡。”皇太极说道。

    “汗阿玛,我们已经掌握了火器制造的技巧,现在缺少的只是火器的使用技能,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在火器上明军一较高下。”豪格说道。

    “明皇不会给我这个机会了,这个机会只有靠你们了,明日必定会有一番恶战,明晚你们便出城前往科尔沁。”皇太极说道。

    “大汗,你怎么办?”多铎问道。

    “我不能走。只要我不走,明军便会放过你们。”皇太极冷静地说道。

    “大汗,那我也走吧。”费扬果轻声说道。

    “嗯。”皇太极点头道。

    “那我也走。”赖慕布赶忙说道。

    “你不能走,你已经有了子嗣,让你的子嗣走,再说如果都走了,明军必定会追击的。”皇太极拒绝道。

    “大汗,这是为何?”多铎疑惑地问道。

    “我感觉大明的天子好像很喜欢这种游戏,就像是我们平常打猎一样,对待猎物从来都只杀最强壮的,而对待幼崽等却又不赶尽杀绝,就像是在等待来年猎物长成了再来捕杀一样。”皇太极说道。

    “明贼欺人太甚。”多铎痛恨道。

    “明军势大,他们现在是猎人,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我们要想改变玩法,就必须要忍辱负重,只有一天我们能超过明军了,当我们成为猎人的时候,我们才能决定怎么玩。”皇太极看着豪格说道。

    “汗阿玛,孩儿明白,孩儿总有一天会让明贼知道我们女真人从来都不是猎物,而是猎人。”豪格握紧拳头说道。

    “豪格,你的弟弟们还小,你将来一定要善待你的弟弟们。”皇太极叮嘱道。

    “孩儿明白。”豪格点头道。

    ……

    十九日辰时,在盛京城外架起的上百门大炮开火了,这一天明军都没有派遣大军攻城,而是用火炮轰了一天。明军的这个举动让盛京城内的人都措手不及,在火炮射程之内的区域几乎被轰成了一片废墟,盛京城内一天之内死伤近万人,盛京的南城区到处到残肢断臂。

    二十日丑时,盛京北城门。

    皇太极在给即将离开盛京的人送行,他握着海兰珠的手说道:“宸妃,你怀有身孕,一路上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回到科尔沁之后无论听到什么消息也不能太过激动,一切以孩子为重。”

    “我明白。”海兰珠满含泪水地说道,“大汗,你也要保重。”

    皇太极对着海兰珠微微一笑,大声喊道:“开城门。”

    为了防备明军偷袭,多尔衮此刻就在门口接应,见到大军出城,多尔衮立刻迎了上来,“拜见大汗!”

    “十四弟,不用多礼,此次众人的安全就全靠你了。”皇太极叮嘱道。

    “定不会让大汗失望。”多尔衮恭敬地说道。

    ……

    满清从北门撤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袁崇焕这里,袁崇焕立刻招来赵率教商议如何应对。

    “陛下的意思是对待建虏不能赶尽杀绝,又必须重创建虏,可这个度不好把握啊!现在建虏正在从北门撤离盛京,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袁崇焕苦恼地说道。

    “我一直想不通为何陛下始终要放建虏一条生路?”赵率教对朱由校的决定也非常疑惑。

    “不止是你,满朝文武都非常疑惑。只是现在迫在眉睫的是现在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袁崇焕说道。

    “即刻攻城,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最好地完成陛下的旨意。”赵率教想了想说道。

    “那好,传令,立刻整军攻城。”袁崇焕毫不犹豫地说道。

    盛京的南城区昨天在被轰炸了一天之后,现在已经是空无一人,明军后不费力地就攻入了盛京。满清皇族的撤退使得整个清军都失去了斗志,明军到辰时时分就几乎控制了大半个盛京。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极

    整个盛京城仅剩下皇太极的皇宫还在满清人的手里,而其余的区域都落到明军手里。

    “皇太极,你投降吧!上次陛下放了你,说不定这次陛下又会放了你。”袁崇焕举着喇叭大声喊道。

    “我没兴趣再陪明皇玩这样的游戏,今日再想抓住我可没那么容易了。”皇太极冷声说道。

    “那我们就试试!”袁崇焕微笑着说道。

    ……

    袁崇焕也不多说什么了,他一声令下,明军正式开始进攻皇宫,而神射手此刻也到位了,神射手的任务就是击伤满清皇族的成员,协助其他人活捉皇太极等人。

    失去沈阳之后,现在盛京的皇宫的极其简陋,甚至还比不过大明的王府。仅仅半个时辰,满清的皇宫就被攻陷,皇宫中的满清皇族除了少数战死之外,大多被擒。皇太极心不甘情不愿地再一次落到明军的手里。

    袁崇焕攻陷盛京,生擒皇太极之后,立刻用八百里加急请示如何处置。

    七月底,朱由校便接到了北伐大获全胜的消息。

    “这是刚从辽北传来战报,辽北大捷,众位爱卿看看。”朱由校大喜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位大臣高呼道。

    “平身!”朱由校微笑这说道。

    “陛下,臣认为这次不可再释放贼酋皇太极。”黄士俊立刻说道。

    “臣附议,臣也认为应立刻将贼酋皇太极押往京师处斩,不可再养虎为患了。”胡应台说道。

    “既然众位爱卿一致同意,那朕也同意将皇太极一干人等押往京师处斩。”朱由校点头道。

    “陛下圣明!”众人再次高呼道。

    “另外传旨袁崇焕和赵率教,大军即刻收复奴儿干都司全境,将满清残余势力和科尔沁全部赶出奴儿干都司,朕要在奴儿干都司分别设置吉林承宣布政使司和黑龙江承宣布政使司。”朱由校说道。

    “诺。”

    “陛下,奴儿干都司乃蛮荒之地,臣认为就算是为了改土归流,也不用分成两个藩司,这样会需要增加许多官员,造成冗员。”毕自严建议道。

    “毕尚书所言差矣,这两省土地极其肥沃,将会成为帝国的又一个粮仓,朕决定将吉林省的治所放在吉林乌拉,黑瞎子岛划给吉林省,吉林以北全部归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的治所放在盛京。以大兴安岭为界,以西归内蒙古省。”朱由校说道。

    “既然这两省的土地如此肥沃,陛下这次还是准备卖掉吗?”孙承宗问道。对于朱由校的说法,众人都没有异议,事实证明,只要是朱由校说肥沃的地方,那里的土地一定是非常的肥沃。

    “缅中、仰光两省的土地到现在还只是卖了一半多一点,这次朕准备移民,从山东、河北、河南等三省移民去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朱由校说道。

    “可是国库恐怕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毕自严说道。

    “还记得洪武、永乐年间是怎么移民的吗?”朱由校微笑着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说按洪武年间的办法行事?”毕自严轻声问道。

    “差不多,但也有所不同。”朱由校说道。

    “请陛下明示!”毕自严说道。

    “第一种,当然是自愿移民,对于自愿移民者,朝廷给予适当的奖励;第二种,从三省挑选少田多丁或者无田之家移民;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朕会在军队中挑选服役超过五年以上的军人,允许其解甲归田,他们解甲归田之后,朕会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田地分给他们种植,而且这些士兵长年服役,战力非同一般,有能力抗衡散落在白山黑水之间满清残余,朕会成建制的将他们派往某地之后,成建制地解散统一发放土地。”朱由校说道。

    “不知陛下准备派遣多少军队去辽北?”孙承宗问道。

    “朕预计会派遣三十万的军队去辽北,然后再重新招募三十万的新军。”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陛下,这些士兵长年服役,战斗力极强,如此大规模地散落到民间必定危害无穷。臣建议采用军屯的方法。”孙承宗说道。

    “这个朕也考虑过,此次派遣到辽北的大军会以有家室者为主,这人一旦有了家室的牵挂,也做不出什么坏事出来,就算有也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危害不了帝国的安危。”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圣明!”孙承宗说道。

    “陛下,还有一事,黄册大造已经完成,根据户部的统计,帝国目前人口已经接近两万万人。”侯恂说道。

    “具体一点,到底是一亿多少?”朱由校说道。

    “整个帝国人口共计一亿八千三百五十八万,其中顺天府人口……”侯恂回答道。侯恂将各地的人口数量都报了一遍。

    “冷洲地域辽阔,面积方圆数万里,而冷洲到现在的人口还不如江南一个县,只不过五万人口,而周边的小岛更不用说了,更是空无一人,不知众位爱卿有何办法增加冷洲的人口?”朱由校问道。

    “冷洲距离帝国太过遥远,而且极其荒凉,朝廷拿出再多的钱也没人愿意去,分给冷洲当地士兵和官员的土地也近三成都处于荒芜状态,冷洲一地的帝国百姓除了被流放至此地的囚犯,其余被派遣到此地的人,超过六成的人,只有有机会都想离开冷洲,可以说冷洲要完成移民,非上百年以上不能达到目标。”毕自严说道。

    “陛下,缅中、仰光、吕宋、琼州、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台湾、缅挝、青海等十一个新承宣布政使司中,除了台湾、琼州、吕宋三个藩司人口超过百万之外,其余八个藩司人口都在百万之下,其中内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